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第五章 2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 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 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 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3 宗法制萌发于商周时期 成熟于西周 春秋时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几经演变 在唐朝末年瓦解 宋代 宗法又以礼教与政权 神权 夫权 族权相结合的形式存在 并一直延伸到封建社会结束 4 一 宗法制度的内容 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 嫡长子继承制 二 封邦建国制三 是宗庙祭祀制 5 一 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一种王位继承方式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周王室从成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 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国王为了保证王位继承有人 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淫欲要求 都采取了广纳后妃的办法 所谓三宫六院 七十二嫔妃 国王的正妻所生的儿子叫 嫡长子 非正妻所生的儿子叫作庶子 6 1 嫡庶之分 嫡子 增韵 正室曰嫡 正室所生之子曰嫡子 一曰嫡 敌也 言无与敌也 嫡子 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正支 跟 庶 相对 又如 嫡庶不分 妻妾亲疏不分 嫡出 正妻所生 嫡室 正妻 嫡礼相待 7 庶子 礼 内则 适 通 嫡 子 庶子 见於外寝 郑玄注 庶子 妾子也 又 礼记 内则 嫡子庶子 祗事宗子宗妇 孔颖达疏 庶子 谓嫡子之弟 庶子的地位 较嫡子为低 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祀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8 嫡庶之分 9 立嫡的顺序 10 广义的嫡长继承制 即 有嫡立嫡 无嫡立长 嫡长继承制始于商朝末 至周代立国而正式确立 此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各个朝代 大多严格遵循嫡长继承制来制定继承法 和选立储君 11 优点在于定名分 即王位早有归属 嫡长子只有一个 只有他有权占据王位 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 弊端 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 他的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列 哪怕他是个傻子照样继续王位 12 晋惠帝 比如公元209年 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 他的傻儿子司马衷依照嫡子继承制当了皇帝 称为晋惠帝 惠帝非常傻 有一次 他在花园里听见蛤蟆叫 就问随从 这叫着的蛤蟆 是属于官家的 还是属于私家的 这是毫无意义的问题 只有傻子才会产生疑问 有一年发生灾荒 百姓饿死的很多 惠帝知道后问道 他们为什么非等着饿死 他们挨饿的时候为何不吃肉粥 喝点肉粥不就饿不死了吗 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 只能有别人代管 于是便引出了八个宗师亲王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连年混战 史称 八王之乱 13 由此可见 嫡长子继承制有太多的弊端无法克服 太多的矛盾无法解决 矛盾激化一定程度 就是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相残 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嫡长子 他发动了 玄武门之变 杀死太子建成 强迫高祖李渊让位 通过弑兄篡夺王位 14 2 大宗和小宗 为了保证嫡长子的继承权 周公制礼时候 还分出了大宗和小宗 宗 从宀示 示 神祇 宀 房屋 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 本义 宗庙 祖庙宗 尊祖庙也 说文 天子世世相传 每世天子都是嫡长子继承父位而为第二代天子 奉戴始祖 是为 大宗 15 关于大 小宗的组织 礼记大传 别子为祖 继别为宗 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 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 别子之后也 宗其继高祖者 五世则迁也别子 除嫡长子之外的众庶子 有别于 继别 谓继承别子位置的后代 就是别子的嫡长子孙 继祢 祢 指宗法制度下死去并在宗庙中立了神主牌位的父亲 继祢是指继承别子诸弟的后代子孙 16 小宗 其同母弟与庶兄弟封为诸侯 是为 小宗 每世的诸侯也是由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诸侯的 奉始祖为 大宗 他的诸弟封为卿大夫 是为 小宗 每世的卿大夫也是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卿大夫 奉始祖为 大宗 他的诸弟为 士 是 小宗 士的嫡长子仍为士 其余诸子为庶人 诸侯对天子为小宗 但在其本国为大宗 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 但在其本族为大宗 可见 凡大宗必是始祖的嫡系子孙 而小宗则或宗其高祖 或宗其曾祖 或宗其祖 或宗其父 而对于大宗则都为庶 17 例如 文王的嫡长子武王是大宗 被封为诸侯的文王其他的儿子如周公 就是小宗 武王和周公的关系 从血统上来说 虽是兄弟 但从政治上来说已变成君臣关系 因此 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 周公是没有这种资格的 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 才能参加文王的祭典 这是因为武王是周公的大宗 18 所谓 庶子不祭祖者 明其宗也 就是这个意思 周公被封到鲁国后 他是鲁国的始祖 也就是所谓别子 依据规定 则 继称者为小宗 所以周公的儿子伯禽及其嫡系后裔 对周天子来说 就变成了小宗 但在鲁国内 他是继承其始祖周公的 也就是继承 别子 的 19 大宗和小宗 周天子及其继承者 从君统看 他是天下的共主 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 从宗族来看 他又是天下的大宗 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为大宗 其余庶子被封为诸侯 为小宗 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之位 位大宗 其余庶子封为大夫 为小宗 卿大夫之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之位为大宗 其余庶子为士 为小宗 20 宗法 分封 21 谢维杨 西周家庭形态 22 五世则迁 小宗五世则迁 自高 曾 祖 祢 本人共五代 到本人的儿子时 就可以只祭祀到 本人 的曾祖 儿子的高祖 不再祭祀本人的高祖 这就是五世则迁 别子大宗庶子1 高 小宗庶子2 曾 小宗庶子3 祖 小宗庶子4 祢 小宗庶子5 本人 23 嫡长子 宗子 嫡长子被认为是继承始祖的 称为宗子 宗子作为本宗始祖的嫡系继承人 是全宗人尊奉的对象 他有着许多特权 宗子有权主持祭祀 也只有宗子有权祭祀始祖 宗子有掌管本宗财产的权力 宗子还有权掌管宗族成员的婚丧事务 宗子对宗族成员有管教与惩罚的权力 甚至有生杀大权 24 二 封邦建国制 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名分问题 一定名分还要与一定权利挂钩 这就是封邦建国制 封邦建国制主要指天子和诸侯这两个阶层的分封 其目的为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后亦推广到大夫 封邦建国制的内容 一是授土 一是授民 故 大盂鼎 有 受民受疆土 的记载 分别为 天子受天下 诸侯受国 大夫受采邑 领地 以及被授予对所封土地上人民的统治权 25 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 26 诸侯又按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 卿大夫依此比例分封士 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 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 这就形成了王封诸侯 诸侯封卿大夫 卿大夫封士的分封制 秦统一全国后 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27 受封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天子之封诸侯 由司空授土 司徒授民 范文澜 中国通史 第一册 第三节 天子封给诸侯土地 如伯禽得奄地为鲁国 康叔得商地为卫国 和臣民 如鲁治奄民 卫治殷民 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 周公封康叔为卫侯 司空聃季授土 司徒陶叔授民 28 秦统一全国后 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但以后历代王朝还有不同程度分封 只是性质不尽相同罢了 同嫡长子继承制一样 分封制也是企图以血缘纽带巩固政权 实际上 分封制往往是造成诸侯割据 连年征战不止 如东周列国 29 三 宗庙祭祀制 宗法制度十分强调尊祖敬宗 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宗庙为祭祀祖宗的地方 庙数有定 具体体制 据 礼记 王制 记载 为 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与大祖之庙而七 诸侯五庙 二昭二穆 与大祖之庙而五 大夫三庙 一昭一穆 与大祖之庙而三 士一庙 庶人祭于寝 宗庙排列极其严格 太祖之庙居中 昭居左 穆居右 30 昭 穆 庙次序 始祖居中 二世 四世 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 称 昭 三世 五世 七世 位于右方 称 穆 礼记 祭统 夫祭有昭穆 昭穆者 所以别父子 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 自始祖之后 父为昭 子为穆 排列时 大祖居中 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 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 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 亲疏远近 31 庙次序 七庙 郑玄注 周制 七庙包括太祖庙一 文王和武王庙二 亲庙四 亲庙包括高祖 曾祖 祖父四庙 天子祭祀七代祖宗 1 2 4 6 3 5 7 32 宗庙祭祀制度 即祭祀几代祖宗的制度 自周代开始 经过秦汉 曹魏至清代基本上保持了下来 只是有些朝代的宗庙的数量有增减 如王莽祭九庙 唐开元十年立九室 祭九代祖先 33 这种宗庙祭祀制度 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 祭祀时有严格的程序和隆重的仪式 乐队兴师动众 人员众多 它对维护宗族团结 维护宗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宗族观念 34 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 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 还有祈年殿 天坛 地坛 日坛 月坛 都是明清皇帝祭祖的地方 中国传统的宗庙祭祀制度不仅世代相传 影响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宗族意识 而且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日本人 新加坡人 香港人也很讲究祭祖 大户人家现在仍然设堂室祭祖 近几年港台人到陕西黄陵县皇帝陵祭祖 35 二 宋代宗法制度的重建 北宋王朝时期 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力图寻找一种新的社会政治方案来挽救封建社会的衰颓之势 达到长治久安 第一个重建宗法组织并获得成功的是范仲淹 由他首创的范氏义庄保存了八百余年 使范氏种族组织边沿不绝 维系了范氏家族的兴盛 36 由于宋代理学家们的理论建树和身体力行 自此以后 涌现出了大量自发组成的父系血缘宗族共同体 在封建社会的后期 族权与政权 神权 父权一起构成中国社会的四大社会维系力量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37 三 中国政治模式 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 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的共同性 诗经 小雅 北山 中说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家国同构的格局导致了 忠孝相通 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说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就是把对家长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相提并论 孝敬父母就是忠顺皇帝 忠顺皇帝就是孝忠国家 忠孝同义 38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 不论政权怎样交替 战乱如何频繁 不管是汉人统治全国 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统一全国 万变不离其宗 那就是宗法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各朝各代宗法制度的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 世代相传 39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四个特征 在相传几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 家天下的延续 第二 封国制度不断第三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第四 家国同构 40 第一 家天下的延续 在中国古代 家天下自周代确立 一直延续到清代 一人得势 鸡犬升天 自古皆然 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史 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周代统治天下是姬姓家族 秦朝是秦姓的天下 按照秦始皇的设想 从他开始做皇帝 以后各朝代应当是秦姓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汉代刘邦曾与大臣们约定 非刘氏而王 天下共击之 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 就是一般的平民 普通的知识分子也受其影响 41 三国演义 的作者罗贯中 之所以在整个一部著作中扬刘抑曹 把刘备看作正宗 无非是站在刘氏江山天经地义的立场上来演义历史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觉得自己争天下理不直气不壮 于是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 绿林找来刘玄 赤眉找来刘盆子 因为起义军也认为汉是刘家天下 应当刘姓作皇帝 唯有 西游记 里的孙悟空喊出 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 的口号 42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 一姓家庭统治一个朝代 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 这个家庭就一直统治下去 姓秦的秦国传了三代 姓刘的西汉传了12代 姓司马的东晋传了11代 姓杨的隋朝传了两代 姓李的唐朝共传21代 姓赵的宋朝传了九代 蒙古族姓铁木真的元朝传了9代 姓朱的明朝传了16代 满族姓爱新觉罗的清朝传了13代 由此可见 中国历史 就是一部部家族统治史 一个家族接一个家族的长达二三百年 清 短则十来年的统治 秦 构成了中国的政治史 43 家天下的统治有许多弊端 一人得势 鸡犬升天 而且世代相传 宦官专权 垂帘听政时有发生 这种家天下的思想流毒甚广 至今仍在某些人的思想上打上了深深的铬印 毛泽东去世后 江青想当主席 朝鲜金日成去世后 其独生子继承了他的位置 44 第二 封国制度不断 封国制度本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 建立郡县 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 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皇帝的家族和亲戚一直享受封邦建国的特权 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 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 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45 西周分封 周公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 儒效篇 东周诸侯国上演战国纷争局面 故秦始皇废分封而行郡县 成为后世之大势 然西汉又分封 刘邦开始分封异姓王后分封同姓王 西汉分封导致七国之乱 而东汉光武帝刘秀仍不得不分封诸子 后西晋分封子弟二十余人 导致八王之乱 明太祖封子24人 孙1人 造成诸王割据 靖难之役 即使如此 尽管统治者也总结说天下有叛国无叛郡 然而封国制度仍然不断 因为封建制度的实质就是宗法制 家天下 46 第三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 战争 动乱时有发生 战争和动乱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 各朝各代 都有一些豪门贵族和大的家族在产生 在发展 在扩大 东汉家族制度仍得以发展 至汉末 政论家仲长统这样描述这些大家族的气派 47 後汉书 仲长统传 昌言 理乱篇 豪人之世 连栋数百 膏田满野 奴婢千群 徒附万件 车船贾贩 周于四方 废居积贮 满于都城 琦赂宝货 巨室不能容 马牛羊豕 山谷不能受 又 昌言 提益篇 云 井田之变 豪人货殖 馆舍布于州郡 田亩连于方国 48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家族制度进一步发展 江北有大姓 江南也有大姓 北方士族 关东以崔 卢 李 郑 王诸姓为大 关中以韦 裴 柳 薛 杨 杜诸姓为大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 庾 桓 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 东晋时的门阀政治 曾达到过 王与马 共天下 的程度 49 家族制度延续到清朝 甚至民国时期 也没有衰亡的迹象 红楼梦 里的 护官符 提到的四大家族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 三百里 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 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果夫和陈立夫 50 第四 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的意思有两个 一是国即是家 宗法制下的国家就是家族的放大 皇帝是最高的家长 二是家即是国 家族 家庭与国家同构 族长 家长俨然就是一族一家的皇帝 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家有孝子而后国有忠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1 第二节宗法制下复杂的亲属关系网 一 族 九族 六亲 三族1 九族从自己算起 上至高祖 下至玄孙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子 孙 曾孙 玄孙共九代 或说 父族四 母族三 妻族二 合为九族 52 方孝孺被明成祖 朱棣 诛十族 朱棣想借用方孝孺的威信来收揽人心 不仅屡次派人到狱中劝降方孝孺 还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 但方孝孺坚决不从 最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 强迫他写诏书 但方孝孺却大书 燕贼篡位 朱棣见他宁死不屈 威胁他说 你不怕被诛九族吗 方孝孺义正辞严地斥责说 即使诛我十族又怎样 朱棣怒不可遏 于是大肆搜捕方孝孺的亲属 还包括他的门生和朋友 即第十族 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杀害 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 而方孝孺则被腰斩于南京聚宝门外 53 2 三族 三族 所指 也有不同的说法 1 三族 指父 子 孙 2 三族 指父族 母族 妻族 3 三族 指父母 兄弟 妻子 54 3 六亲 常说 秉公断案 六亲不认 其中的 六亲 是哪六亲呢 1 左传 说 父子 兄弟 姑姐 甥舅 婚媾及姻亚 2 老子 以父子 兄弟 夫妇为六亲 3 汉书 以父 母 兄 弟 妻 子为六亲 55 二 父系单传世系 西周时期 在权力和财产的继承方面奉行严格的父系单传世袭原则 这一原则在此后一直支配着传统中国社会 就政治权力基层而言 不仅绝不允许母系成员染指 而且绝不传给本姓女性后裔 牝 雌 鸡无晨 牝鸡之晨 唯家之索 尚书 这是从西周初年就留下的一条古训 不许女人干政 女人干政 就会导致家庭政权的衰败 但从战国后期以后 中国历代几乎都存在女后执政 外戚专权的现象 56 三 长盛不衰的家族制度 在周代以后 家族始终是构成中国社会的基石 他们可以超越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政权形式 而成为社会上最稳固的社会实体 维系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的主要有四大要素 即宗祠 家谱 族规和族田 57 宗祠 宗祠习惯上称祠堂 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 进行祭祀的场所 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祠堂的功能主要有二 一是 祠堂每逢春秋祭祀 全族成员在此隆重祭祀祖先 这是祠堂的首要功能 通过这一活动加强家族的凝聚力 二是 祠堂还是向族众灌输族规和家法的场所 也是惩罚不肖子孙和解决族内矛盾的法庭 58 宋代朱熹提倡建立祠堂法 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 曾 祖 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而且 初立祠堂时 计现田每龛取1 20以为祭田 亲尽则以为基田 由宗子主之 以给祭用 59 清代 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 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 祠堂中的主祭 宗子 相当于天子 管理全族事务的宗长 相当于丞相 宗正 宗直 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 祠堂最能体现宋代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 60 家谱 是家族的世系档案 经典 法规 家谱的重要作用是防止血缘关系的紊乱 从而使得家族的不至瓦解 魏晋时期是门阀世族鼎盛的时期 这一时的谱牒学也非常兴盛 经过南北朝隋唐 门阀世族最终被消灭 但到了宋代 又掀起了重建家族的运动 修家谱之风又慢慢兴盛起来 61 族规是家族的法律 族规在唐以前是一家一户家长教养子孙的仪礼与规矩 最早的家规是三国时魏人田畴为其家族制定的 宋代 宗族组织普遍 家规由一家一户的家训 转变成专门约束家庭成员的规章 家法 族规才成为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 族规的作用 首先是强制性的尊祖 第二是维护等级制度 严格区分嫡庶 房分 辈分 年龄 地位的不同 第三强制实行儒家伦理道德 必须尊礼奉孝 62 四 亲属称呼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 具体称谓如下 祖 父之父 曾祖父母 高祖父母曾孙 孙之子 玄孙 曾孙之子 来孙 玄孙之子 下五世指从本位起 下主立孙 世父 伯父 父之兄 叔父 父之弟 世母 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 婶 叔父之妻 63 姑 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 姑之夫 从祖祖父 伯祖父 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 伯祖母 叔祖母 父之伯母 叔母 从祖父 堂伯 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 堂伯母 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 族曾王父 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 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 族祖王父 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 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 族父之子 64 嫂 兄之妻 弟妇 弟之妇 从子 侄 兄弟之子从女 侄女 兄弟之女 从孙 兄弟之孙 甥 外甥 姊妹之子 私姊 妹之夫 女婿 子婿 婿 女之夫 中表 姑表 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 外王父 母之父 外祖母 外王母 母之母 外曾王父 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 外祖父之母 舅 舅父 母之兄弟 舅母 妗子 舅之妻 从母 姨母 姨 母之姊妹 65 五 趣话古今亲属称谓 1 家 舍 先 亡 犬 小家 谦辞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舍 谦辞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 年纪小的亲属 66 2 古今妻子称谓 小君 细君 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 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皇后 皇帝的妻子 梓童 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梓童 原作 子童 最早见于 全相平话五种 妲己乃问天子曰 大王前者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S 63527:2025 EN Saf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旧房改造协议书
- 新解读《GB-T 30570-2014金属冷冲压件 结构要素》
- 重庆火锅绘画课件
- 重庆幼小衔接课件加盟
- 老年人购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重力与质量关系课件
- 完形填空20篇(10空题)-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
- 水溶液中离子反应(讲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 泰山海拔多少米最高
- GB/T 15166.4-1994交流高压熔断器通用试验方法
- 2023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财政局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性胃炎诊断证明书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84人(必考题)模拟卷和答案
- 润滑油脂性能指标解读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 2022学校校服选用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 2019修订《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
- 星级酒店工程部培训课件精品ppt
- 五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