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综合练习题_第1页
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综合练习题_第2页
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综合练习题_第3页
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综合练习题_第4页
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部分)综合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空或选择填空题 1 二极管可构成 整流 电路 2 测得某放大电路中的BJT三个电极X Y Z的电位分别是 9V 6V 6 2V 则 该管是 PNP 型三极管 X Y Z分别为 集电 极 发射 极和 基 极 3 某BJT的ICM 100mA PCM 150 mW V BR CEO 30 V 若工作电流IC 1mA 则工作电压的极限值为 30 V 4 要使N沟道 JFET工作在放大状态 其漏极应加 正 电压 栅极应加 负 电压 正 负 5 放大器产生频率失真的原因是 电抗元件 三极管的非线性 电抗元件 6 BJT放大器出现饱和失真是因为基极电流调得过 大 所致 大 小 7 在BJT放大器中 共集 组态的输出电阻最小 共基 组态的输入电阻最 小 共射 组态为反相放大 8 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是50Hz 50KHz 中频增益 AVM 43dB 若输入 10sin 4 25 103t mV 的正弦波 则输出电压的幅值为 1 V 9 已知BJT的静态电流IE及 0 Cb c fT R L 则其gm为 Cb e为 等效输入电容为 10 公共射极电阻为Re的长尾式差动放大器 若 Re增大 工作点Q保持不变 则其 差模放大倍数 不变 共模放大倍数 变小 变大 变小 不变 11 乙 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存在交越失真 应使其工作在 甲乙 类 12 要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均提高 应采用 电流串联负 反馈 13 集成运放构成比较器 应引入 正 反馈 14 在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中 当fo 1 2 RC时 则反馈电路的 F 1 3 F 0 为此要求基本放大电路的 A 3 A 0 15 串联型稳压电路由基准电压 比较放大 调整 和取样电路组成 16 要使稳压管具有稳压作用 应使其工作在 反向击穿 区 一差动放大电路如下图 已知晶体管T3构成电流 源的动态内阻ro 2M 各管的 均为50 VBE 0 7V 求 静态时IC1 IC2 在T2管集电极接入负载RL 10k时的差模电压 增益AVD2 共模抑制比KCMR 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Rid VCC RC1 T1 RC2 T2 RS VEE 9V Re3 1 2k R1 5 6k R2 3k RS 100 4 7k 4 7k 9V vs2 vs1 T3 100 VCC RC1 T1 RC2 T2 RS VEE 9V Re3 1 2k R1 5 6k R2 3k RS 100 4 7k 4 7k 9V vs2 vs2 vs1 vs1 T3 100 V RR R VVEEB86 5 6 53 6 5 9 21 1 3 VVVVBEBE56 633 mA VV I EEE E2 R 3e 3 3 mAIIIECC1 2 1 321 k I V rr E T bebe526 1 1 200 1 21 49 2 2 2 2 beS LC VD rR RR A 61500 2 beS o CMR rR r K krRRbeSid252 3 21 两级电压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1 在T1 位置上画出合适的FET 2 若T1的源极电位VS 8V 其gm 1ms 求T1的静态值ID VDS VGS 3 若T2的 99 VBE 0 7 V 求T2的静态值IB IC VCE 4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并求 Ri Ro iV oV vA 1 1 1 2 oV oV vA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1 可以采用N沟道结型FET或者耗尽型FET mA R V II S SD8 0 2 VVVVSDDS12 VVVVSGGS8 2 V RR R VVCCB5 43 4 2 VVVVBEBE3 422 mA RR V II E EC10 76 2 22 mA I I C B1 0 2 2 VRIVVCCCC5 12522 VVVVECCE2 822 3 R2 R3R4 R5 RL R1 i V 2be r GSgmV 2b i 2b i O V i R 2i R o R GSV R6 R2 R3R4 R5 RL R1 i V 2be r GSgmV 2b i 2b i O V i R 2i R o R GSV R6 4 460 1 200 2 2 E T be I V r kRrRRRbei3 4 1 62432 75 0 1 22 22 1 im im V RRg RRg A 25 6 1 62 5 2 Rr RR A be L V MRRi51 7505RRO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已知图 a 和图 b 中所有运算放大器均为理 想运算放大器 1 写出图 a 中以下变量间的关系式 1 vo vo1 2 vo3 vo 3 vo vi R1 R2 R3 R5 R4 R6 R7 R8 A1 A2 A3 vi vo1 vo vo3 R1 R2 R3 R5 R4 R6 R7 R8 A1 A2 A3 vi vo1 vo vo31 1 2 OOV R R V 5 65 43 4 3 R RR RR R VVOO 代入2 87 8 3 RR R VViO 5 65 43 4 87 8 R RR RR R RR R VViO 65 5 4 43 8 87 RR R R RR R RR Vi VO 1 1 2 3 2 电路如图 b 所示 1 写出vo与vx1 vx2之间的关系式 2 判断vx2信号的极性 vX2 vO R1 R2 RP vX1 K A vX2 vO R1 R2 RP vX1 K A 2 1 1 2 2 1 R VKV R VOXX 2 为构成负反馈 要求VX2 0 运放A驱动的OCL功放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VCC 18V RL 16 R1 10K Rf 150K T1 T2管饱和压降VCES 2V 要求 为使负载RL上有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 输入信号的幅度Vim应为多大 当运放输出幅度足够大时 计算负载RL上最大的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及此时T1 T2 管的管耗PT 电源供给功率PV和效率 T1 T2管的PCM和ICM如何选择 161 1 R R A f VF VVVVCESCCom16 V A V V VF om im1 W R VV Pom L CESCC 8 2 1 2 W omVVomV R P CC L T73 1 4 1 2 1 WPPTT46 321 WPPomPTV46 11 7 0 VP Pom 1 2 电路如图所示 要求 1 判别电路的反馈类型 写出在深度反馈条件下 的的表达式 2 为保证电路在RL变化时Vo稳定 并能降低电路的输入电阻 反馈应作何种改动 说明改动方法 并写出改动后电路 的表达式 VFA VFA 1 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81110 119810 8 1198 11 10 RRRR RRRRR R RRR R Io RIoR Vi V A L LLO VF 三角波电压发生电路如图 a 所示 已知 VZ 6V t 0时电容上的电压Vc 0 vo1 VZ 要求 A1 A2各构成何种电路 画出A1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计算并标出有关电压值 在图 b 中画出vo1和vo的波形图 标出有关电压幅值 vo R3 R2 R4 R1 A1 A2 vo1 R5 R6 VZDZ C 10k 20k vo R3 R2 R4 R1 A1 A2 vo1 R5 R6 VZDZ C 10k 20k 1 A1构成同相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实现方波信号发生功能 A2构成反相积分器电路 实现三角波信号发生功能 VO VI VT VT VZ VZ VO VI VT VT VZ VZ VV R R VZT3 2 1 VV R R VZT3 2 1 2 3 VT VT VZ VZ t vo1 t vo 0 0 vo R3 R2 R4 R1 A1 A2 vo1 R5 R6 VZDZ C 10k 20k vo R3 R2 R4 R1 A1 A2 vo1 R5 R6 VZDZ C 10k 20k 直流稳压电源如图所示 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V2 18V 稳压管DZ1的稳定电压 VZ1 6V T2 T3的VBE 0 7V 在D1 D4和DZ1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器件符号并标出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 当电位器RP在中间位置时 计算VA VB VC VD VE 计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R1 RP R2 R3 R5 T1 R4 T2 T3 C1 A D1 D2 D3 D4 DZ1 DZ2 1k 2k 3k VO A AB B C C D D E E V1 V2 R1 RP R2 R3 R5 T1 R4 T2 T3 C1 A D1 D2 D3 D4 DZ1 DZ2 1k 2k 3k VO A AB B C C D D E E V1 V2 VVVA6 212 12 P P BDC RRR RR VVV 43 4 VVVDC6 VVB9 VVVVBEBE4 102 V RR RRR VV P P C2 7min 4 43 V R RRR VV P C12max 4 43 2 3 1 填空或选择填空题 1 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 源电压应使栅 源间的耗尽层承受 反 向电压 才能保证 其RGS大的特点 2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 如果当IB从11 A增大到21 A时 IC从1mA变为2mA 那么它的 约为 100 3 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减小温漂 减小温漂 增大放大倍数 提高输入电阻 4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 抑制温漂 应引入 直流负反馈 直流 交流 5 测得放大电路中BJT三个电极X Y Z的电位分别为 1V 6V 1 7V 则该管为 型 X Y Z分别是 发射 极 集电 极和 基 极 6 放大器产生频率失真的原因是 电 抗元件 三极管的非线性 电抗元件 7 若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则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 减少 简答 简述PNP型三极管三极电流的形成过程 反馈在电路中的作用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 设计题 请用集成运放和电阻若干设计电路 实现如下功能 要求 画出电路图 写出推导过程课本P36 2 1 21 4 3 2 1 vv R R R R vo 两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Vcc 12 V Rb1 180 k Re1 2 7 k R1 100 k R2 50 k Rc2 2 k Re2 1 6 k Rs 1 k RL 8 k 1 2 50 rbe1 rbe2 900 计算静态工作点 求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V A VS A A RR VV I eb BECC B 36 7 251180 7 012 1 111 1 1 mAII BC 8 1 111 VRIVV eCCCCE 14 77 28 112 11 VV RR R V CCB 4 21 2 2 mA R VV II e BEB EC 1 2 6 1 7 04 2 22 22 A I I C B 42 2 2 2 VRRIVV eCCCCCE 44 46 31 212 2222 KrRRR bei 9 09 0 50 100 2212 KRRrRR iebebi 6 299 0 7 2 501 9 0 180 1 21111 KRo2 97 0 9 0 7 2 519 0 9 0 7 2 51 1 1 2111 211 1 iebe ie V RRr RR A 100 9 0 18 250 2 22 2 be LC V r RR A 97 21 VVV AAA 9497 16 29 6 29 V Si i VS A RR R A 带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VBE 0 7V 50 rbb 100 稳压管的VZ 6V VCC 12V Rb 5K RC 100K Re 53K RL 30 K 要求 求静态工作点Q 求差模输入电阻Rid 输出电阻Rod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vd和共模抑制比KCMR mA R VV I e BEZ E 1 0 3 3 mA I II E CC 05 0 2 3 21 AII BB 1 21 VVRIVVV ECCCCCECE 7 7 121 k I mV rr E bbbe 5 26 05 0 26 51100 26 1 1 K R rRR W bebid 73 2 1 2 KRR Cod 2002 18 2 1 2 W beb L C Vd R rR R R A CMR K 三端集成稳压器W7805组成如图所示电路 已知DZ管的稳压值VZ 5V 允许电流 5 40mA V2 15V 电网电压波动 10 最大负载电流ILmax 1A 要求 限流电阻R的取值范围 估算输出电压Vo的调整范围 估算三端稳压器的最大功耗 VVV ax 8 19 101 2 1 2Im VVV in 2 16 101 2 1 2Im max 1 Im Z ZZax I R V R VV K R V I VV R Z Z Zax 365 0 1 max Im min 1 Im Z ZZiN I R V R VV K R V I VV R Z Z Zin 04 2 1 min Im 由 得 VVV o 105 WIVVP LoaxCM 8 14 maxminIm 各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要求 判断各电路的反馈类型 按深度负反馈条件计算 S O VF V V A 11 1 1 1 R RR F V V A f S O VF 6 1 3 3 R RR F V V A f S O VF 1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理想运放组成的比较器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 VZ 5V R1 4K R2 6 K 试计算VR 0时电路的VT VT 值 VR 3V时 VT VT 怎样变化 其值为多大 画出VR 3V时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画出时对应的输出电压波形 VVVV TT 2 2 VVR3 VVVV TT 2 0 8 3 VVR3 VVVV TT 2 0 8 3 如图所示电路中 已知VCC 16V RL 4 T1和T2管的饱和管压降 VCES 2V 输入电压足够大 试问 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率 各为多少 晶体管的最大功耗PTmax为多少 为了使输出功率达到Pom 输入电压的有效值约为多少 8 69 4 W5 24 2 CC CESCC L 2 CESCC om V UV R UV P W4 6 2 2 0 2 0 L 2 CC oMTmax R V PP V9 9 2 CESCC omi UV UU 1 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1 晶体管的最大功耗 1 输出功率为Pom时的输入电压有效值 填空或选择填空题 1 二极管可构成 电路 2 测得某放大电路中的BJT三个电极X Y Z的电位分别是 9V 6V 6 2V 则该管 是 型三极管 X Y Z分别为 极 极和 极 3 某BJT的ICM 100mA PCM 150 mW V BR CEO 30 V 若工作电流IC 1mA 则 工作电压的极限值为 V 4 要使N沟道 JFET工作在放大状态 其漏极应加 电压 栅极应加电压 正 负 5 放大器产生频率失真的原因是 三极管的非线性 电抗元件 6 BJT放大器出现饱和失真是因为基极电流调得过 所致 大 小 7 在BJT放大器中 组态的输出电阻最小 组态的输入电阻最小 组 态为反相放大 8 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是50Hz 50KHz 中频增益 AVM 43dB 若输入 10sin 4 25 103t mV 的正弦波 则输出电压的幅值为 V 9 已知BJT的静态电流IE及 0 Cb c fT R L 则其gm为 Cb e为 等效 输入电容为 10 公共射极电阻为Re的长尾式差动放大器 若 Re增大 工作点Q保持不变 则其差模 放大倍数 共模放大倍数 变大 变小 不变 11 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存在交越失真 应使其工作在 类 12 要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均提高 应采用 反馈 13 集成运放构成比较器 应引入 反馈 14 在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中 当fo 1 2 RC时 则反馈电路的 F F 为此要求基本放大电路的 A A 15 串联型稳压电路由基准电压 和取样电路组成 16 要使稳压管具有稳压作用 应使其工作在 区 一差动放大电路如下图 已知晶体管T3构成电流 源的动态内阻ro 2M 各管的 均为50 VBE 0 7V 求 静态时IC1 IC2 在T2管集电极接入负载RL 10k时的差模电压 增益AVD2 共模抑制比KCMR 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Rid VCC RC1 T1 RC2 T2 RS VEE 9V Re3 1 2k R1 5 6k R2 3k RS 100 4 7k 4 7k 9V vs2 vs1 T3 100 VCC RC1 T1 RC2 T2 RS VEE 9V Re3 1 2k R1 5 6k R2 3k RS 100 4 7k 4 7k 9V vs2 vs2 vs1 vs1 T3 100 V RR R VVEEB86 5 6 53 6 5 9 21 1 3 VVVVBEBE56 633 mA VV I EEE E2 R 3e 3 3 mAIIIECC1 2 1 321 k I V rr E T bebe526 1 1 200 1 21 49 2 2 2 2 beS LC VD rR RR A 61500 2 beS o CMR rR r K krRRbeSid252 3 21 两级电压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1 在T1 位置上画出合适的FET 2 若T1的源极电位VS 8V 其gm 1ms 求T1的静态值ID VDS VGS 3 若T2的 99 VBE 0 7 V 求T2的静态值IB IC VCE 4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并求 Ri Ro iV oV vA 1 1 1 2 oV oV vA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1 可以采用N沟道结型FET或者耗尽型FET mA R V II S SD8 0 2 VVVVSDDS12 VVVVSGGS8 2 V RR R VVCCB5 43 4 2 VVVVBEBE3 422 mA RR V II E EC10 76 2 22 mA I I C B1 0 2 2 VRIVVCCCC5 12522 VVVVECCE2 822 3 R2 R3R4 R5 RL R1 i V 2be r GSgmV 2b i 2b i O V i R 2i R o R GSV R6 R2 R3R4 R5 RL R1 i V 2be r GSgmV 2b i 2b i O V i R 2i R o R GSV R6 4 460 1 200 2 2 E T be I V r kRrRRRbei3 4 1 62432 75 0 1 22 22 1 im im V RRg RRg A 25 6 1 62 5 2 Rr RR A be L V MRRi51 7505RRO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VCC 20V 10k C2 C3 R4 R3 RL R7 30k 10k 5 1k 330 750 C1 R5 T1 R2 C4 T2 R1 5M OV R6 100 iV 1OV G D S 已知图 a 和图 b 中所有运算放大器均为理 想运算放大器 1 写出图 a 中以下变量间的关系式 1 vo vo1 2 vo3 vo 3 vo vi R1 R2 R3 R5 R4 R6 R7 R8 A1 A2 A3 vi vo1 vo vo3 R1 R2 R3 R5 R4 R6 R7 R8 A1 A2 A3 vi vo1 vo vo31 1 2 OOV R R V 5 65 43 4 3 R RR RR R VVOO 代入2 87 8 3 RR R VViO 5 65 43 4 87 8 R RR RR R RR R VViO 65 5 4 43 8 87 RR R R RR R RR Vi VO 1 1 2 3 2 电路如图 b 所示 1 写出vo与vx1 vx2之间的关系式 2 判断vx2信号的极性 vX2 vO R1 R2 RP vX1 K A vX2 vO R1 R2 RP vX1 K A 2 1 1 2 2 1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