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主任安全培训教材(2013.5.26)PPT课件_第1页
车间主任安全培训教材(2013.5.26)PPT课件_第2页
车间主任安全培训教材(2013.5.26)PPT课件_第3页
车间主任安全培训教材(2013.5.26)PPT课件_第4页
车间主任安全培训教材(2013.5.26)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部王建业 互相学习 互相探讨 共同提高 引玉 抛砖 问题1 问题3 问题2 企业能否实现零事故 你的安全标准是什么 未发生事故是否意味着安全 请大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未发生事故的企业是否意味着安全 没有人愿意受到事故伤害 违章可以避免 根除隐患是消除事故的第一道防线 没发生事故不等于安全 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首要任务 树立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 我们要坚信 安全工作能够做好 事故可以不出 关键是我们要树立良好的理念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企业究竟能不能不出事故 杜邦的200万人工时单位安全业绩 比美国平均值好30到40倍 杜邦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工厂的安全记录 很多企业都是20年 30年以上没有事故 这个事故是一天以上的病假 也包括中国大陆 台湾 在深圳的公司是杜邦在国内的第一家企业 15年以来没有任何安全事故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 国内很多人认为 中国和美国在安全业绩上的不同表现 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 西方人文化素质比较高 东方人素质低 杜邦的安全业绩 但是根据杜邦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验来看 这个理论是不正确的 只要重视起来 只要采取有效行动 实际行动 不管怎样的文化背景 都可以实现零事故或很低的事故 关键是我们采取怎样的方法 采取怎样的体制 怎样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 文化背景不是关键 因为它可以改变 是可以融合的 杜邦的安全业绩 2001年杜邦在全球267个工厂和部门中80 没有出现失能工作日 一天及以上病假 事故 50 工厂没有伤害记录 20 工厂超过10年没有伤害记录 在70多个国家 79000名员工创造了250亿美元产值 安全业绩是很好的 被评为美国最安全的公司之一 连续多年获得这个殊荣 杜邦的安全业绩 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 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 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安全是被雇佣的条件 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 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 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内安全同样重要 伤害和职业病预防是值得做的事 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 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 你的安全标准是什么 安全标准即你设定的有关安全的要求和衡量尺度 设定高安全标准是重要的 因为员工的最好表现是以你所设定及维持的最低标准为基础的 记住 你所能期望员工的最好表现乃基于你的最低标准 故应将你的安全标准设高 没有人希望他或她的工作或工作场所被认为是不合要求的 11 培训内容一 车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二 车间主任的重要作用三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四 安全第一的含义五 车间安全管理组织和人员六 车间安全管理的任务 内容和方法七 车间人员安全管理八 人 机 环境本质安全化建设九 车间安全检查要点十 有关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 12 13 14 2 在安全工作上 车间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车间是安全管理的主体 车间主任是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 也是保障安全的关键责任者 3 安全职能部门对车间的管理只是对车间安全工作的监督和引导 对车间安全工作起到支持作用 车间应与安全部门积极配合 共同搞好车间安全工作 4 车间负责人的主要安全职责职责 一要管人员 二要管现场 三要管设备 如果 人员有不安全行为现场有不安全因素设备为不安全状态那么 说明管理不力所以 事故发生的最终原因是管理不力 16 1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17 统一性 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生活需要 直接关系到职工的根本利益 安全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也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表面上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但从深层次看 一旦发生事故 将会损失更多工时 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将会影响企业生产形象 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产的发展 又为安全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由此可见 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 互相依存 本质上是统一的 没有生产活动 安全问题就不可能存在 没有安全条件 生产也不能顺利进行 所以说 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促进生产 实际工作当中 我们决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坚决反对要么为了安全放弃生产 要么为了生产就忽视安全的极端做法 整体而言 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花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成本当然包括安全成本 所以 急功近利者往往追求安全成本最小化 减少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措施经费 劳保经费和培训经费 拼设备 超负荷生产 造成事故隐患增多 人员安全素质下降 必然是事故不断发生 甚至酿成大事故 结果是 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说 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 安全保障着生产正常运行 源源不断地产生效益 效益好了 安全条件得到改善 进一步促进效益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 2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一般地说 偶然 事件其实是问题长期积累的 必然 结果 发生事故总是可以找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的 总能反映出管理方面的缺陷 但是 许多人为了给自己开脱 往往以 事出偶然 做盾牌 强调 事出偶然 往往反映该单位安全文化水平不高 对安全生产没有掌握其一般规律 识险防险 能力差 同时反映了他们强调客观 推卸责任的心态 3 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 硬件 是指安全装备 设施 劳动保护用品等实物部分 软件 是指规章制度 安全教育 安全文化等 硬件 固然重要 软件 却是灵魂 如果 软件 跟不上 想要 本质安全 也是不可能的 经济效益差的企业 领导往往目光短视 既没有钱进行安全 硬件 建设 又不重视安全培训教育 员工安全生产素质低下 这就形成 恶性循环 其实 企业越是困难 越是缺少 硬件 投入 就越应该加强人的安全培训教育 做到 硬件不足软件补 让员工知道危险 能够识别危险并且防范和化解风险 这才是理性的安全思维 4 硬件 与 软件 的关系 上级必须爱护下级 但是不能袒护 爱护与袒护其后果是对立的 是有原则区别的 实际工作中 有些领导 好人主义 严重 在 爱护 的旗帜下 行袒护之实 最终造成 制度严不起来 落实不下去 严重的把人给 袒护 到犯罪的地步 有道是 严是爱 松是害 少了教育出祸灾 袒护迁就的结果往往是共同走向 深渊 5 爱护与袒护的关系 安全管理应该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落实预防措施上 平时要抓事故苗头 做到未雨绸缪 事故预防 做好了 事故就不会发生 就不需要 事后处理 但是 一旦发生事故 必须严格按照 四不放过 原则进行处理 这样做是为了预防以后发生事故 如果事故处理走过场 尤其是事故原因都查不清楚 就不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更谈不上事故预防 6 事后处理 与 事前预防 的关系 扁鹊与魏文王 26 五 车间安全管理组织和人员 车间主任是车间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在实现车间安全目标中起着极为重要的领导和指挥作用 车间要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由车间主任兼任 副组长由主管生产的副主任兼任 成员由车间专 兼 职安全员 工艺技术员 设备员和工会委员组成 1 车间安全管理领导机构 27 车间主任兼任组长体现了 安全生产首长负责制 的原则 生产副主任兼副组长体现了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 安全员负责车间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各类技术人员任成员体现了 谁主管 谁负责 的原则 工会委员的参加体现了 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 的原则 28 为了搞好车间的安全生产 必须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使车间安全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 有人管 车间安全人员配备标准是 百人以上的车间或易燃 易爆 尘毒危害严重的车间应设专职安全员 百人以下的车间应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 若设兼职安全员 则兼职安全员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安全工作上 班组应设不脱产的班组安全员 2 车间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标准 29 车间安全员必须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 他们必须热爱安全工作 责任心强 具有一定的安全文化素质 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组织车间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班组安全员必须由熟悉本岗位工艺 设备 电气 仪表操作技能的人员担任 他们必须具备敢于管理 认真负责 责任心强 热爱安全工作 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文化素质 3 车间安全人员素质要求 30 六 车间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内容和方法 1 建立健全车间安全管理组织 2 制定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3 抓好车间安全教育 4 搞好安全生产检查 5 抓好文明生产 6 推广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1 车间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31 车间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 都必须有人具体负责 如果组织不落实 一切管理工作就会落空 车间必须有分管安全的车间主任 有安全领导小组 各班组有安全员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 并且必须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如果责任不明确 那就不会有人负责 安全也不可能有保证 1 建立健全车间安全管理组织 32 企业和车间是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完全代替车间管理制度 车间应结合车间的特点 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细化 制定相应的制度 以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2 制定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33 车间应根据实际制订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车间安全常规与专业检查制度 车间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 车间工伤事故管理办法 车间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 车间违规违制考核办法 车间交接班制度 车间危险物品管理办法 根据车间具体情况可制订其它有关制度 34 抓好以 六大讲 为中心的安全教育是车间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即车间大会次次讲 调度例会集中讲 班组长会议重点讲 安全检查个别讲 其他类型会议穿插讲 安全活动时普遍讲 车间安全教育还包括配合公司做好新工人的安全教育 更换工种教育 复工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复审培训教育等 3 抓好车间安全教育 35 这里讲的检查主要是指每天车间领导轮流开展的安全值班检查和每周车间领导组织的安全文明生产检查 车间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车间安全检查开展得好 许多事故隐患将及时得到消除 这对企业安全生产将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4 搞好安全生产检查 36 在文明生产中要突出抓好 5S 管理活动 车间 5S 工作开展得好 必将有力保证现场管理中五大任务 安全 质量 产量 成本 纪律同步顺利完成 5 抓好文明生产 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素养 37 车间推广运用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方法与企业安技部门相比 层次不同 要求也不一样 车间这一级主要做好两项工作 其一 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时要考虑到这方面内容 逐步在车间推广运用 其二 要起带头运用 抓一两个班组试点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六 推广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38 2 车间安全管理的内容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要依据安全第一原则直接为搞好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要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 提出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要定期总结经验教训 具体说来 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职业健康 39 1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网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和贯彻安全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 上报 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进行安全教育 组织安全检查 做好伤亡事故的报告处理工作 做好发放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的管理工作 做好防尘 防毒 防暑降温等劳保工作 保证员工适当休息 实行劳逸结合 对女工实行特殊保护 40 2 安全技术 车间的安全技术工作是为了防止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可能引起的伤亡事故 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 41 安全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贯彻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 在设备和设施上安装安全装置 对设备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维护和检修 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新 扩 改建项目 必须贯彻 三同时 的原则等 42 3 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员工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所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和卫生保健工作 主要内容有 对生产中的高温 粉尘 噪声 振动 有害气体和物质等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改善通风 照明 防暑降温等设施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体检 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督检测等 43 3 车间安全管理的方法 车间安全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保证车间生产安全 达到安全管理目标的方式 手段 措施等的总称 车间安全管理的最基本方法有以下四种 44 它是运用行政手段和领导权力 按照管理层次 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直接作用于管理对象 使之按预定的管理方向发展 这种管理方法具有权威性 强制性 垂直性 具体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其优点是集中统一 便于发挥管理职能 而且作用迅速 灵活 其缺点是管理效果取决于行政领导的领导艺术和水平 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进行横向沟通 1 行政的方法 45 它是运用经济手段 如奖金 罚款等 和经济方式 如经济承包责任制等 来执行管理职能 实现管理任务的方法 它的实质是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 处理国家 集体 个人三者的关系 促使员工主动关心车间的安全工作 努力履行安全职责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完全依靠它来调动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还必须与教育方法和严密的法规和制度相配合 2 经济的方法 46 这里所说的法律方法 对车间而言 就是运用厂规厂纪来管理车间的安全活动 厂规厂纪是企业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 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为本企业各生产单位和个人制定的安全生产的规范和准则 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 它具有权威性 规范性 强制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宜于处理一般共性问题 便于集中统一领导 但是 这种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弹性 对特殊问题和新问题难以处理 有时也不利于发挥被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法律的方法 47 就是对车间员工进行安全知识 安全技能 自我防护意识教育 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车间安全管理水平 运用这种方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耐心疏导 并要讲究艺术性 多样性和群众性 4 教育的方法 上述各种方法各有利弊 相辅相成 车间应根据不同时期 不同情况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工业伤害事故原因比例分析 七 车间人员安全管理 事故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96 物的不安全状态4 提高人的行为安全性 控制不安全行为 提高安全素质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 把好人员选用 配置关安全素质与岗位匹配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素质 50 构成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 但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危险的环境和管理的缺陷 由于管理较差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发生接触时就会发生工伤事故 工伤事故都与人有关 如果人的不安全行为得不到纠正 即使其他三方面工作做得再好 发生工伤事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例如 虽然车床安全性能很好 但工人戴手套操作 女工不戴女工帽 仍然可能发生事故 1 人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51 在生产过程中 常常出现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传动部分没有防护罩 临时线有裸露接头 操作车床戴手套等 当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的时空发生交叉时 就是事故的触发点 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 要想不发生事故 根本的措施只能是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 和使人不发生错误判断 错误操作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存在 必要且充分条件是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不安全行为在一定的时空里发生交叉 并产生了超过人体承受能力的非正常能量转移 所以 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52 在事故发生之前一定存在危险行为或危险因素 原则上讲 只要人们认识并制止了危险行为的发生或控制了危险因素向事故转化的条件 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 要完全消除系统的潜在危险是不可能的 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又非常多 并且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往往又是相互关联的 很多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引发或扩大不安全状态 此外 任何事故发生都是一个动态过程 即人与物的状态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所以 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安全管理才能使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减少 反之 则会使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增加 才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53 我们为了防止工伤事故 制定了各种制度 操作规程 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检查等 其根本目的就是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大多数情况下 构成事故的 桥梁 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不善构成的 人 物 环境和管理四个要素是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的的 就像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 其中的一条边变化 另外的三条边也就跟着变化 决定另外三条边的要素是人 因此 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 对于生产经营单位预防事故发生 具有重大意义 54 1 做好人员的选拔和配置工作 一是新选拔人员应能符合安全性的要求 尤其对于比较危险的作业 特种岗位 必须严格按有关安全要求选拔从业人员 二是对在职人员的动态考核 对于那些由于生理 心理等变化不再胜任本岗位操作的人员应及时给予调整 重新配置 2 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主要方法有 宣传 教育 培训 训练 安全活动等 3 建立健全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如安全活动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奖惩制度等 2 人员安全管理的内容 55 4 对人员作业过程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监督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此要预防就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因人的行为受生理 心理 环境等影响 所以对人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是整个人员安全管理中的难点 现场作业方法合理性的监督 现场作业方法不合理就容易导致事故 尤其对于危险作业 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的程序作业 如动火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等 人员操作动作的合理性的监督 合理的操作动作应做到安全 经济 高效 5 人员安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 主要是人员安全的台账的建设与管理 如人员的安全心理特征 生理状况 身体检查记录 作业工种 违章记录 安全考核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56 生产本身是一个人 机 环境系统动态运行的过程 其中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 因此 遵守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 控制人的行为首先是控制人的行为动机 人的行为动机受一系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要控制人的安全行为动机 就需要对影响遵章守纪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进行动态的系统的控制 3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安全行为 是指引发事故概率很低和使事故损失很低的行为特征 不安全行为 一是指易于引发事故的行为 二是指在事故过程中扩大事故损失的行为 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是相对于行为环境对行为者要求而言的一个相对的概念 同一种行为 如酒后 在某种环境中 如休息 是安全行为 在另一种环境中 如开车 就是不安全行为 基本概念 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的范畴大于违章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并有必要写进规章制度 过去我们常讲 违章不一定出事故 而事故都是违章所造成的 不仅只有违章才可导致事故和伤害 违章 不安全行为 更新理念 基本概念 不安全行为与违章有何不同 59 不安全行为按其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不安全行为 1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 人的行为的自觉性 目的性 以及评价 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等都具有意识的基本特征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行为者为追求行为后果价值 在对行为的性质及行为风险具有一定认识的思想基础上 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 也就是说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在有意识的冒险动机支配之下产生的行为 4 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60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动机是两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产物 一是对行为后果价值过分追求的动力和对自己行为能力的盲目自信 造成行为风险估计的错误 二是由于个人安全文化素质较低 即行为者缺乏安全行为的自觉性 再加之企业没有建设起较强的安全文化氛围 即企业群体缺乏对不安全行为的约束力 使行为者的不安全行为动机不能得到有力的矫正 61 2 无意识不安全行为无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行为者在行为时不知道行为的危险性 或者没有掌握该项作业的安全技术 不能正确地进行安全操作 或者行为者由于外界的干扰而采用错误的违章违纪作业 或者由于行为者出现生理及心理的偶然波动 破坏了其正常行为的能力而出现危险性操作等 显然 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属于人的失误 按产生失误的根源可以将其分为两种 一种是随机失误 另一种是系统失误 62 随机失误是指行为者具有安全行为能力 也知道不安全行为的危害 但是由于外界的干扰 如违章指挥等 或行为者自身出现的生理心理状况恶化 例如 疾病 疲劳 情绪波动等 发生的不安全行为 在出现生理及心理状况恶化的状态下作业 多数是行为者个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 又没有恰当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这显然是行为者个人的责任 如果生产管理者已经掌握了行为者的状态而未给予适当的调节 甚至坚持进行较危险的操作 则其失误的原因就应属于管理失职 也可以归为违章指挥的范围 63 系统失误有两种 第一种是人机界面设计不当 不能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匹配 使人在操作中容易疲劳 从而造成了产生失误的作业条件 属于人机系统设计问题 第二种是行为者不具备从事该项作业的安全行为能力 或者不知道该项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或者只知道某些安全作业条文 而不具备安全操作技术 因此在作业中 凭借自己想像的方法蛮干 也就是说作业者本身就具有必然失误的条件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用人不当 或者没有对行为者进行认真的培养和严格安全能力考核 显然出现这种情况是属于违章指挥的结果 缺乏知识或培训认为 这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或 这次不会发生 习惯性做法 以前未曾发生事故无法获得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因为在过去没有人更正过 所以认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可以接受的将舒适 生产或质量置于安全之上 主张独立企图吸引别人的注意或成为团体的一部分 不安全行为的潜在原因 65 八 人 机 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建设 人 机 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 即实现生产系统中人 机 环境三者最佳的安全匹配 其中 人员本质安全化是人 机 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中的关键子系统 人员本质安全化定义为 使人员的安全生理 安全心理 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四个方面的素质构成与生产系统的安全要求相匹配 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员这四个方面的素质 生理 心理素质是最不稳定的素质 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引发随机失误 1 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 66 安全技术素质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训练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素质 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波动 除非生理 心理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肢体障碍 或者生产指挥者强行干预 安全文化素质是在教育 培养 训练 经验中形成的最稳定的素质 几乎不会因暂时的干扰发生变化 它也是最具有整合能力的素质 其他三项素质就是通过安全文化整合成为人的安全素质系统 实践证明 生理 心理及技术素质很好的工人并不一定遵章守纪 相反 越是这三个条件好的人越敢冒险违章 这是有意识不安全行为者的特点之一 只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文化素质 建立起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动机的人才能正确地发挥其生理 心理及技术上的优势 成为安全 高效的作业者 对于安全技术水平不高的人 也能自觉地学习安全操作技术 主动完善自己的安全素质 67 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角度分析 机具本质安全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合理设计人机界面 避免引起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结构 机具人机界面的宜人程度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准确性 如果机具的人机界面结构不当 不仅使工人不便于操作 甚至很容易造成失误 例如 有的控制台设计成一排十几个形状 颜色完全相同的按键 使用时操作者的视觉定位及触觉定位十分困难 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极易发生误操作 再如 如果信息变化过快或要求连续操作的动作过快 会使工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很快就会产生疲劳 使得工人丢失信息 或是跳过某些作业环节出现随机失误 2 机具本质安全化建设 68 作业环境指的是技术性生产环境 包括物理 化学 生物 空间 时间五种环境 作业环境对人的安全操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过强的噪声会使人产生躲避心理 导致简化作业而违章 有害气体会使人中毒而出现动作失调 生物性污染将对人造成某种感染而失去原有的体力 过分狭窄的场所使人难以按照安全规程正常地作业 过于紧迫的时间会使人因来不及按部就班地操作而违章等等 显然 不适当的生产环境本身就是促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 3 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建设 69 九 安全检查要点 1 机械设备之间的间距 小型设备不小于0 7m 中型设备不小于1m 大型设备不小于2m 主要通道应有白线标志或警告指示标志 2 工件 毛坯 工具应存放整齐 平稳可靠 分类堆放 做到定置管理 堆放高度不超过1 2m 3 车间地面应平整 整洁 作业场所内的垃圾 废油 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车间安全通道应畅通无阻 4 生产场地要有良好的采光 5 生产场地不宜长期存放汽油 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应配置必要的消防用具 6 正确穿戴防护用品进入操作岗位 1 机械加工车间的基本安全要求 70 生产现场的安全设施主要有防护罩 防护套 防护围栏 屏蔽 盖板 平台 走梯 安全梯 安全门 避雷针 静电消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 通排风装置 安全网 安全连锁以及警示牌和声光信号 指示灯等 生产使用的各种转动 传动设备的靠背轮 突出机体外的轴 皮带轮等 都应装设牢固的安全罩 安全套 防护围栏 生产现场的各种地沟 阴井 池 孔 洞 坑 地下工程等 都应铺盖牢固的盖板或加设围栏 2 现场安全设施标准 71 各种走台 平台等都必须按规定安装防护栏杆 其高度不小于1 05m 并安设高度不小于100mm的挡脚板 电气设备的周围 要按规定距离装设防护围栏和警示牌 生产厂房 视生产性质应设有两个以上的安全门和安全梯 厂房和高大设备应按规定安设避雷针 每年要检查一次 对地电阻不大于10 酸 碱及有强腐蚀性介质的操作岗位应设有冲洗眼睛的洗涤器和急救药品 72 盛装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和管道 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 对地电阻不大于10 设备 管道的法兰连接处 容器与顶盖之间 法兰之间 装卸可燃液体的管道与槽车及管道法兰之间都应加装跨接导体 有危险的地段 设备 建 构 筑物 地下设施和要害部位容易忽视或易发生误操作的阀门 开关 控制点 临时安装的电气设备等 均应采取防范措施 加设围栏 挂醒目的警告牌 73 操作人员经常改变动作 并与开停车频繁的转动设备接触 极易发生伤害事故 此种设备应安装安全连锁 当作业人员动作错误 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时 设备应立即停车 生产岗位应设有存放各种防毒面具的事故柜和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车间的自然通风要合理 效果好 有可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逸出的生产岗位应装有完善的通风排风装置 此外 还应装设事故排风装置 开关设置地点要安全方便 74 1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 不要随便乱动 自己使用的设备 工具 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 不得私自修理 也不能带故障运行 应立即请电工检修 2 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 配电盘 闸刀开关 按钮开关 插座 插销以及导线等 必须保持完好 安全 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3 在操作闸刀开关 磁力开关时 必须将盖盖好 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熔丝熔断飞溅伤人 4 按有关安全规程 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5 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需要移动时 如电风扇 照明灯 电焊机等 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 3 车间用电安全要求 75 6 手电钻 手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时 必须设漏电保护器 工具的金属外壳应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单相的手持电动工具 其导线 插销 插座必须符合单相三眼的要求 三相的手持电动工具 其导线 插销 插座必须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 其中有一相用于保护接零 同时严禁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 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76 7 工作台 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 其电压不得超过36V 8 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灯泡的金属灯口不得外露 引线要采用有护套的双芯软线 并装有T形插头 防止插入高电压的插座上 在一般场所 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 在特别危险的场所 如锅炉 金属容器内和潮湿的地沟处等 其电压不得超过12V 9 在一般情况下 禁止使用临时线 如必须使用时 必须经过机动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批准 10 在进行容易产生静电引发火灾 爆炸事故的操作时 如使用汽油洗涤零件 擦拭金属板材等 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以便及时导除聚集的静电 77 11 在雷雨天 不要走近高压电杆 铁塔 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m之内 以免在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产生跨步电压触电 12 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到地面时 导线断落点周围l0m以内 禁止人员进入 以防跨步电压触电 如果此时已有人在l0m之内 为了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不要跨步奔走 应用单足或并足跳离危险区 13 发生电气火灾时 应立即切断电源 用黄沙 二氧化碳 四氯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 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因为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有导电的危险 救火时应注意 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 电气设备接触 以防发生触电 14 在打扫卫生 擦拭设备时 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施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施 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78 1 车间内外应保持整齐 清洁 通道平坦 畅通 2 进 出口处应根据车间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 3 作业区的场地应整齐 防滑 无凹陷 凸起和严重油污现象 4 车间内不准搭建简易建筑物 5 通道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宽度标志线应用油漆涂刷 并保持清晰 行人通道大于或等于1 8m 电瓶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m 汽车或叉车通道大于或等于3 5m 3 作业环境安全要求 79 6 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7 厂房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8 车间应设置一般照明 局部照明和事故照明 9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 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 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 10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 事故照明电源应自动投入 在有专人值班时 可采用手动切换 11 天窗应有机械开启装置 并启闭灵活 可靠 关闭严密 无漏雨现象 80 12 车间厂房应有排水系统 保证在当地雨季降雨量最大时 排水畅通 阴井不冒水 13 设备上的工作灯和手提式工作灯均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并符合GB3805 1983 安全电压 的规定 14 厂房内交流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零 干线 可利用直接埋人地中的金属构件 但不得利用输送可燃易燃物质的管道 15 接地线埋入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良好的导电性及热稳定性 连接应牢固 可靠 并保证导电的连续性 81 16 起重机的供电滑接线的两端应有电源信号灯 并保持清晰明亮 17 装接临时线路应先填写 装设临时线申请单 报请有关部门批准 如超过规定期限 应安装正式线路 18 临时线路需用良好的橡套电缆 长度不宜超过10m 线上不得有接头 19 临时线宜悬空架设或沿墙架设 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 5m 在通行汽车 叉车的通道上 其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4 5m 20 煤气 蒸气 热水 回水 压缩空气 乙炔 氧气 燃气和燃料油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处 应加套管保护 82 21 动力管道严禁穿越生活间和办公室 乙炔 氧气和煤气管道不能通过烟道 通风管 配电室和易燃易爆物仓库 22 氧气管道不宜与燃料油管道共架敷设 23 氧气 乙炔 燃料油 燃气管道应有消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4 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 管道应保持畅通 密封良好 无跑 冒 滴 漏现象 25 管道上的阀门应启闭灵活 关闭严密不漏 流量表 安全阀等均应完好 无泄漏现象 83 26 管道的外表油漆涂色应符合规定 27 乙炔管道进口处 应设回火防止器 28 原材料 半成品 工位器具 工装夹具等存放场地不得侵占车行通道和人行通道 2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不得超过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中的规定 30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dB A 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 可适当放宽 但不得超过90dB A 31 对粉尘浓度高的场所 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区 点 振动噪声严重的作业区 点 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32 车间地面的油污及铁屑应及时清理 84 1 车间应设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人员 并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随时记录安全生产情况 2 新入厂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 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 3 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 必须进行考核 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操作 4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 必须定期进行复审 5 工作前 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女工要把发辫放入帽内 使用旋转机械严禁戴手套操作 4 车间安全管理要求 85 6 不准穿拖鞋 赤脚 赤膊 敞衣 戴头巾或围巾工作 上班前不准饮酒 7 保证安全防护 信号保险装置齐全 灵敏 可靠 保持设备润滑及通风良好 8 凡运转设备 不准跨越 传递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 9 调整 检查设备需要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