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饲料课终总结范文 饲料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饲料是指能提供给动物所需的某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可食物质。 2.青贮饲料是指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调制成的饲料。 3.能量饲料凡是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低于20%,粗纤维低于18%,每千克饲料干物质汗消化能(猪)高于10.46MJ的饲料均属于能量饲料。 4.蛋白质补充料是指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20%,消化能含量超过10.45MJ/kg,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所有饲料。 5.迈拉德反应又称非酶促褐变反应,是指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饲料成分中的胺类、氨基酸、肽类和蛋白质与还原性糖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的导致饲料品质变劣的反应。 6.饲料缓冲力中和100g全干饲料中碱性元素,并使PH降到4.2以下所需乳酸的克数。 7.干草是指将青草或栽培青绿饲料在结籽之前的生长植株地上部分刈割,经一定方法干燥的制成品。 8.糠麸类谷实经加工后形成的一些副产品统称为糠麸类。 9.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促进动物的生产性能,保障动物的健康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二选择填空1.国际饲料分类法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8类。 2.配合饲料是跟据畜禽不同品种、性别、年龄、体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产方式对各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科学比例配制而成的饲料。 它分为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料。 3.饲料概略分析法将饲料分为六部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醚浸出物、粗纤维、无氮浸出物。 4.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消化试验、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饲养试验。 其中消化试验分为体内消化试验(全收粪法、指示剂法、间接法)、离体消化试验、尼龙袋法。 5.消化能(猪)、代谢能(禽类)、净能(反刍动物)6.主要青绿饲料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其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产量高)、青饲作物、叶菜类饲料、非淀粉类根茎瓜类饲料、水生饲料。 豆科包括紫花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紫云英、沙打旺。 禾本科包括羊草、苏丹草、黑麦草、黑麦、象草。 7.青贮饲料分为自然发酵的青贮饲料和添加剂处理的青贮饲料。 自然发酵的青贮饲料包括一般青贮、半干青贮、凋萎青贮、混合青贮。 添加剂处理的青贮饲料包括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 8.干草的调制方法分为自然干燥、人工干燥法。 9.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分为感官鉴定(闻气味、看颜色、看形状摸质地)、实验室鉴定(PH、氨态氮、有机酸含量)。 其中PH4.2以下优、PH5.56.0劣、PH介于两者之间中等。 有机酸主要有乳酸、乙酸、丁酸。 较多乳酸少量乙酸优、丁酸多乳酸少劣。 10.干草的品质鉴定感官评定(刈割时期、颜色、植物学组成、含水量、叶量的多少、气味、病害虫的感染情况)、实验室分析。 11.营养价值麦秸 12.粗饲料的加工物理处理(压块、切短粉碎、膨化制粒)、化学处理(氨化处理、碱处理、氨碱符合处理、酸处理)、生物学处理。 13.谷类籽实的种子构造可分为种皮、糊粉层、胚乳、胚。 14.饲料之王-玉米,小麦是鱼类的首选饲料,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15.单宁是高粱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大麦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SP)含量较高,主要是-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 16.糠麸类饲料中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B族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于原籽实,但无氮浸出物含量低,因此有效能值较低。 17.次粉中钙少磷多,植酸磷含量较高。 18.水稻加工大米的副产物是稻糠。 稻糠包括砻糠、米糠、统糠。 脱脂米糠制成米糠饼、米糠粕。 19.有黑斑病的甘薯不宜饲喂家畜;未成熟的、发芽或腐烂的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较多;木薯中氢氰酸含量高;胡萝卜生喂好。 20.甜菜根据含糖量多少分为糖用甜菜、半糖甜菜、饲用甜菜。 21.油脂的分类动物油脂、植物油脂、饲料级水解油脂、粉末状油脂。 22.防止劣变的贮藏技术低温贮藏、干燥贮藏、缺氧贮藏、化学贮藏、保持饲料颗粒的完整、综合防霉技术。 23.饼/粕类饲料是油料作物籽实被榨取油脂后的副产品。 通常称使用压榨法榨油后的副产品为饼,使用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为粕。 24.大豆饼/粕赖氨酸含量在饼粕中最高,约2.4%2.8%,赖氨酸和精氨酸比为100:130,比例较为恰当;异亮氨酸含量在饼/粕中含量也是最高的,是异亮氨酸与缬氨酸比例最好的一种,色、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且仅含微量抗营养因子,适口性好。 25.菜籽饼/粕含有较多的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苏氨酸含量与豆粕相近,且有硫葡萄糖甙、芥子碱、植酸、单宁等抗营养因子,造成适口性差,影响氨基酸的利用率。 26.棉籽饼/粕赖氨酸较低,仅为大豆饼/粕的50%60%,蛋氨酸亦低,精氨酸较高,赖精比在100:270以上。 抗营养因子主要为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单宁、植酸。 27.花生(仁)饼/粕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蛋含量均低,精氨酸在植物性饲料中最高。 赖精比在100:380以上,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 28.芝麻饼/粕氨基酸含量丰富蛋、胱、色、精含量均高于豆饼,其中蛋氨酸位列豆饼之首,赖氨酸缺乏,精氨酸极高赖精比为100:420,比例严重失衡,配制饲料时应注意,抗营养因子主要为植酸和草酸。 29.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主要营养价值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并含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动物性蛋白因子;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不含粗纤维;粗灰分含量高,钙磷含量丰富,比例适宜;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B2和B12);脂肪含量较高。 30.肉骨粉肉骨比例不同,营养差异较大。 血粉赖氨酸居天然饲料之首。 水解羽毛粉过瘤胃蛋白含量约为70%,是反刍动物良好的“过瘤胃”蛋白源。 鱼粉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全脱脂鱼粉的粗蛋白含量高达60%。 31.尿素用法确定饲喂量、控制饲喂频率、与饲料混合完全。 32.钙源饲料石粉、贝壳粉、蛋壳粉、石膏。 磷钙源饲料磷酸氢钙、过磷酸钙、骨粉。 电解质补充料食盐、碳酸氢钠。 33.几种天然惰性矿物质饲料沸石、膨润土、海泡石、麦饭石、凹凸棒石。 吸附解毒作用。 34.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有氨基酸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 35.目前用于饲料的氨基酸有蛋、赖、色、谷、甘、丙、苏,7种。 其中蛋、赖常用;色用于人工乳,代乳料和早期断奶料;谷用于反刍调味剂;甘、丙用于水产;苏用于以麦类为主的饲料中。 36.商品维生素的制剂类型纯制剂、经包被处理的制剂(微粒胶囊和微粒粉剂)、稀释制剂、复合维生素制剂。 37.脂溶性维生素ADEK。 38.微量元素添加剂铁铜锌锰碘硒钴。 单6反7。 39.非营养性添加剂酶制剂、保健促生长剂、饲料品质改善剂(诱食剂、黏结剂、流散剂、抗氧化剂)。 植酸酶应用最广;益生素、益生元(果寡糖、甘露寡糖),酸化剂一般是有机酸。 40.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科学性、经济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市场性、合法性。 41饲料加工方法粉碎、混合、质粒、膨化、浸泡和发酵。 三简答1.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1)含水量高,能值较低; (2)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质量较优; (3)粗纤维含量较低; (4)矿物质含量丰富,钙磷比例适宜; (5)维生素含量丰富; (6)适口性好,易于消化。 2.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1)青绿饲料的种类。 不同饲料种类,其营养价值有很大差异; (2)植物生长阶段和部位。 植物在各生长阶段其化学成分变化很大; (3)土壤与肥料。 植物的生长主要依赖于土壤、水和空气所提供的物质; (4)气候条件。 气温、光照长短、降雨量等也会影响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 (5)草场管理。 过度放牧会使许多优良牧草被频繁采食,以至于不能恢复生长,造成草地总营养价值利用降低。 3.青贮的原理青贮的原理就是在厌氧的环境中促进乳酸菌的大量繁殖,使淀粉和可溶性糖分转化为乳酸并积累到一定浓度,使青贮环境中的PH降低到4.2以下,从而有效抑制腐败菌的生长,达到长时间保存青贮饲料中营养物质的目的。 4.青贮发酵条件 (1)干物质含量应在200g/kg以上; (2)应含有适量并以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发酵机制; (3)应具有较低的饲料缓冲力; (4)应具有一种理想地物理结构。 5.干草干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损失 (1)生理呼吸作用。 当牧草刚收割时牧草的细胞尚未死亡,仍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牧草中的碳水化合物以维持其生命,这部分营养物质损失一般为5%10%。 (2)酶的作用。 青绿饲料在干制过程中,水分不断蒸发,水分含量逐渐下降到40%50%时,植物细胞濒临死亡。 (3)日晒和雨淋。 新鲜牧草的叶片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 如果采用日晒法调制干草,可加快干燥速度,但日光会使叶片中的胡萝卜素损失,叶片变黄变白。 (4)机械损失。 豆科牧草叶片含有比茎更多的粗蛋白,一般茎和叶在相同的蒸发和干燥条件下,失水速度差异很大,叶柄和细枝在调制和运输过程中极易损失。 6.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 (1)成熟期。 成熟期是影响粗饲料营养价值最主要的因素。 (2)粗饲料品种。 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无论在组织构造上还是在化学成分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其在营养价值上的差异。 (3)粗饲料的收获与贮存。 不科学的刈割,会造成大量叶片脱落,大大降低粗饲料的质量。 另外贮存时湿度过高会显著降低粗饲料的质量。 (4)环境。 温度、湿度和日照量都会影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5)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对粗饲料产量的影响大于其对质量的影响。 6.能量饲料的营养特性 (1)干物质中无氮浸出物含量高,占干物质含量的70%80%,能量饲料中淀粉占无氮浸出物的70%80%,和谷类籽实达82%90%。 (2)粗纤维含量低,平均6%左右,一般6%以下。 (3)粗蛋白含量低,平均10%左右 (3)粗蛋白含量低,平均10%左右而且蛋白质品质较差,缺乏动物所必须的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须氨基酸。 因此这类饲料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较低,只有50%70%。 (4)含有一定的脂肪,一般2%5%,以真脂肪为主。 脂肪中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和亚油酸。 脂肪大部分分布于胚与种皮中,因此加工时大部分包括在和谷类副产品中。 (5)矿物质含量普遍较低,糠麸类饲料的较高。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而且大部分是植酸磷,钙磷比例不平衡。 (6)B族维生素较丰富,但VB2低,缺乏VA、VD。 7.乳清粉的营养特性乳清粉中乳糖含量很高,一般高达70%以上,至少也在65%以上。 因此乳清粉常被看作是一种能量饲料,有效能值较高。 乳清粉中实验食盐含量较高,因此动物采食过多的乳清粉,会引起食物中毒。 乳糖和食盐等矿物质含量较高是限制乳清粉在动物日粮中用量的主要因素。 乳清粉中粗蛋白含量较高,12%左右,且主要是-乳球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品质好。 乳清粉中钙磷含量较多,且比例合适。 乳清粉中缺乏脂溶性维生素,但富含B族水溶性维生素。 四计算1.P34页。 2.P37页间接法P56页例题。 1.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P792.小麦等的营养特性P993.P108看4.P1145.P135五论述1.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1)原料清理。 原料中混入杂物必须事先清理,否则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可能在加工过程中损坏设备。 原料清理一般先筛选后磁选,应注意做好a,根据饲料的品种、粒度和含杂情况确定合适的筛选流程和设备;b,经常检查筛选设备有无阻塞或破损并及时处理;c,检查磁选设备中有无未清除的磁性金属,定期测定磁体的磁感应强度;d,随时检查下脚料收集情况,不得在车间内乱放;e,对筛选设备筛面及时清理。 (2)配料。 配料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 要求如下a,配料秤要精确,应与称量相配配,固定使用并定期校对误差。 自动匹配装置也要定期检验、校正;b,配料厂要宽敞。 采用人工配料的企业应设置独立宽敞安静的配料间,不得存放与配料无关的物品,以免混淆;c,配料人员要认真负责,操作细心;d,配料单要清晰明了。 (3)原料粉碎。 不同动物及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粒度的要求不同。 要求a,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宜的粒度;b,原料品种切换时必须更换粉碎筛,操作人员密切注意粒度的变化,定期取样检验;c,每周检查锤片和筛板,确保其锋利和完好,以免筛板损坏影响粒度。 (4)混合。 混合是确保饲料质量的重要环节,应注意a,饲料厂在投产前和设备大修后必须检查混合均匀度,正常每季12次;b,混合的各组分密度相近,粒度适当;c,掌握最佳混合时间,以免混合不足或过度;d,掌握适宜的装载系数和程度;e,注意混合机螺带、桨叶与机筒的间隙,使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和最小残留量;f,混合后的物料应尽量避免运输、流动和振动,以免再度分级。 (5)制粒。 制粒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 水热和压力的作用使饲料成分糊化和裂解,制粒后改变饲料物质形态,减少分级,增加容量,改善流动性和装卸贮存特性。 同时也对营养成分产生不同影响。 应注意A,制粒期间,应随时检查颗粒的质量,调整调质温度和湿颗粒的温度;b,定期检查蒸汽量;c,不断观察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检查冷却后的颗粒温度,确保温度不超过室温35,并定期取样测定水分,确保水分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d,每周清理一次调质室。 (6)清扫。 设备、生产场地要经常清扫,防止原料残留和交叉污染。 应注意做好a,每班结束进行生产现场清扫;b,一个生产周期结束时、更换品种特别是更换加药饲料品种时,要彻底清洗,清理物要标记和妥善储存,以便再利用;c,液体饲料要及时清理,除去机壁上的黏着物和污垢。 (7)仓储管理。 A,要求通风干燥,具有防雨、防潮、防火、防鼠设备;b,分库存放,分区管理,原料库,半成库和成品库要严格分开,各种原料分类存放;c,堆放整齐、标志管理,标明品名,生产日期,产地,进库日期;d,原料和成品坚持先进先出,后进后出,推陈出新的原则,合理布局,留足物流通道,以便陈料先出;e,定期检查,需长期贮存的原料应严格控制水分,经常检查,禁止使用变质原料。 成品料发现发热,受潮,结块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认真检查评估,严禁变质料发货出厂;f,特殊物料保管。 维生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单独设置库存,夏季低温保存。 有刺激气味的原料,有毒性原料单独存库。 次货和退货设专区存放,及时处理。 变质料与废品应及时处理,不准存放。 2.制粒对饲料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在制粒过程中,由于水、热、机械压力综合作用,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主要成分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并减少采食所需时间。 另外,制粒也可破坏热敏性及水溶性抗营养因子的活性,提高饲料卫生质量。 (1)制粒对饲料适口性的影响制粒可以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采食颗粒料减少了采食的能量消耗,增加能量摄入,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2)制粒对蛋白质理化特性的影响制粒可使蛋白质发生一系列理化变化。 A,蛋白质含量增高、淀粉糊化度增大、热处理作用能降低蛋白质的水溶性,若热处理过度,造成水溶性指数低于动物消化蛋白质的生理极限,会造成蛋白质吸收率下降,从而导致蛋白质整体饲喂的营养效果急剧下降;B,制粒工艺对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等热敏感氨基酸有一定程度不利影响。 (3)对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的影响a,淀粉的糊化可以提高制粒性;b,淀粉糊化有利于消化;水解淀粉将刺激和加速消化道中有益菌乳酸菌的增殖,c,有助于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 (4)对脂肪营养价值的影响a,制粒过程中的高温调质处理使脂肪失去活性,从而减少饲料贮存过程中的脂肪水解,提高饲料稳定性;b,制粒还可破坏饲料中能使脂肪酸保护结构支裂的脂肪氧化酶,大大减少脂肪被氧化的可能性,减缓脂肪的酸败速度。 (5)对维生素的影响在制粒过程中,提高制粒温度或增加调质时间,会增强氧化还原反应,破坏维生素。 (6)对抗营养因子的处理效果制粒工艺的强烈水热处理和机械力的总和应用,对于破坏热敏性及水溶性抗营养因子的活性,如破坏豆粕等饲料中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植物凝血素的活性,颇为有效。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放射学影像诊断解剖生理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护理实操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内科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诊断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内科病证辨析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鄂尔多斯东胜区招聘10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精神科药物治疗副作用评估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科学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综合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危重病理监护护理操作模拟考核答案及解析
- 雅安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毕节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数智化与信息工程岗
- 2025广东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官方版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2025年版
- 2025定制衣柜安装承揽合同范本
- 2025年MicroLED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彩虹》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对照专题培训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7.2 量身高(课件)-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 DB44∕T 2499-2024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
- GWZBQ-10(6)G 型微机高压启动器保护装置产品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