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翻译的标准v 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不一而足。v 让我们看看译学前辈怎么说: 严复:信、达、雅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vs.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化) 林语堂:忠实、通顺与美(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郭沫若:“以诗译诗”,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朱光潜:译者“须设身处地在作者的地位,透入作者的心窍,和他同样感,同样想,同样地努力使所感所想凝定于语文”。 傅雷: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与“化境”。 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翻译标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2)翻译标准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个有机的然而变动不居的标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最佳近似度是一个形同虚构的抽象标准,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是一大群具体标准;(3)具体标准中又有主标准和次标准的区别;(4)多元翻译标准是互补的。 奈达(美国):动态对等:译文读者或译入语听众对于译文或译语的反应,要和原文读者或原文讲话听众对于原文或原讲话的反应进行比较,如果大体一致,就是质量上乘的译文。 泰勒(英国):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3)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要使翻译出来的小说像原作一样具有文学价值,译者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深刻理解原作 译者想要传神地译出文学作品,首先要对它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是翻译的基础。译者只有自己先理解了原文,才能用另一种语言对作品再创造,才能进一步去传达作品的风格和思想。二、把握原文的风格 风格是什么?布封说:“风格即其人。”福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风格乃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各不相同,他们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述形象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这种写作和艺术风格,常常比表达的意义本身还重要。三、了解双语的社会文化背景 文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必然有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因此,文学翻译就不能不对原作中包含的社会生活映象进行认识和反映,或者说对原作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和再反映。而译者如果没有对源语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刻的理解,就不可能具有敏锐的美学和社会学眼光,自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也就不能进行到一个比较深的层次了。 另外,除了源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译者同样也要了解目标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会帮助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甚至影响到译者翻译的语言表达。 四、要有良好的母语素养 一位翻译界的教授曾将翻译中的语言表达比喻为足球比赛中临门的一脚:一位译者可能学了许多翻译理论,又花费了许多时间,终于理解了原作,搞懂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就像球员们好不容易将球带入对方禁区了。万事俱备,只需提笔翻译。可是这临门一脚却不争气,拙劣的汉语表达使译文不堪入目,美感全无。 悟性 叶廷芳深知文学翻译的艰难与奥秘。他说过,文学翻译是所有翻译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搞文学翻译的至少要过四道关:外语关(文学语言比其他语言更活、更难)、知识关(文学涉及天文地理的各种学问)、母语关(译文文学性的强弱就看你的母语功底)、悟性关(文学中存在非理性因素)。 如果说前三关还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那么悟性关在勤奋之外还要求译者要有文人内在的气质。翻译策略的选择v 提到翻译策略,大家可能就想到“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v 翻译中的“归化”表现在把原文的句式(syntactical structure)按照中文的习惯句式译出,如“Behind the mountain, the sun set.”如果译成“日落山阴”则是句式上的“归化”,而如果译成原文的欧化句式“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就是句式上的异化。v 其次就是词汇上的“归化”和“异化”。对于一些文化特有词汇,选择“归化”的译法则会将其用中文中已有的文化词汇表达出来,而“异化”则保持原文。如crocodiles tear,“归化”的翻译策略译为“假慈悲”,“异化”的翻译策略则是“鳄鱼的眼泪”。v 翻译策略对于译文的好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选择翻译策略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译者本身的双语水平和审美能力以外,社会因素也会制约译者。v 我们现在来看飘第一句的翻译: 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 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 译文1 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有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似的。 译文2 思嘉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一旦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便看不到这一点了。 译文3 思嘉丽奥哈拉长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像塔尔顿家孪生兄弟那样给她的魅力迷住往往就不大会理会这点。 这是飘的开篇第一句话,预示了小说的基本基调,包括叙事节奏、语言风格等。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部小说的叙事节奏较快,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语言通俗,贴近日常用语,句子的重点在末尾,符合英语传统句末点意的特点。我们来看上面的三个译本,可以说三个译者对原文都彻底理解了,但他们得出的译本风格迥异。 傅东华先生的译本出现最早,首版于1940年,是将飘作为通俗的畅销书来译的,整个译本给读者一种轻松阅读的感受,他对原文的改动最大,将人名译成“郝思嘉”,很像中国人名,以便读者接受;另外他对句子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将长句拆分为易读的短句和分句。 再看当代的戴侃和陈良廷的译本,基本上保持了原句的词序和结构,人名也是采取保守的音译,译文读起来拗口多了。因为在1940年以后,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地位不断上升,这使得译者翻译时不得不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在上面这个句子的翻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译者不敢随便拆分句子,因为长句的应用在文中构成了一种张力,也将句子的重心突出了出来。 从这点来看,我们可以说,傅东华先生在翻译时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而戴侃和陈良廷则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v 再来看下面几段翻译,请注意分析: Although they considered themselves Scarletts favored suitors, they had never before gained tokens of this favor so easily. 译文1 他们在思嘉的追求者当中,虽然自问还算受欢迎,可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百依百顺过。 译文2 尽管他们把自己看作思嘉所嘉许的追求者,可是以前他们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百依百顺过。 译文3 虽然他们自命为思嘉丽的意中人,可是他们从没有这么轻易得到过这份恩宠。v 从翻译的历史来看,“归化”的翻译策略具有历史性。在两种文化互不相通的阶段,翻译为了尽快介绍异国文化和原作的主要信息,会用“归化”翻译策略。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观念和翻译观念都在发生改变,翻译界开始提倡“异化”,认为文化交流中应消除民族文化优势感和民族语言优越感,尊重他者文化。可以大胆地下一个结论: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对原文抱着越尊重的态度,越会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11.3.2 对话的翻译v 在大多数小说中,对话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制造矛盾,激起高潮有些小说,比如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几乎只有对话。所以,对话的翻译对小说的重塑也是至关重要的。v 看傲慢与偏见开篇的一段对话: My dear Mr. 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Mr. 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 But it is, returned she; for Mrs. 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Mr. Bennet made no answer. Do not you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his wife impatiently. You want to tell me, 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 This was invitation enough. Why, my dear, you must know, Mrs. Long says that Netherfield is taken by a young man of large fortun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that he came down on Monday in a chaise and four to see the place, and was so much delighted with it that he agreed with Mr. Morris immediately; that he is to take possession before Michaelmas, and some of his servants are to be in the house by the end of next week. What is his name? Bingley.v 译文: 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好老爷,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你听说过没有?” 班纳特先生回答道,他没有听说过。 “的确租出去了,”她说,“朗格太太刚刚上这儿来过,她把这件事的底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 班纳特先生没有理睬她。 “你难道不想知道是谁租去的吗?”太太不耐烦地嚷起来了。 “既是你要说给我听,我听听也无妨。”v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因其通过精美的语言制作而显现出来的伟大人文思想而傲然于世,深受英国人民喜爱。小说属于叙述文体典型,对话为高雅的口语,分为应对式和随意式,随处可感受对话者们的机智、诙谐、幽默、反讽。可以说,如果译不好对话,就译不好这部小说。v 在中国,王科一先生最早译入了傲慢与偏见,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随着翻译事业的发展,又有一些译者重译了该小说。现在我们就其中的一些不同处理作一个比较。 1. Mr. 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 译文1 班纳特先生回答道,他没有听说过。 译文2 贝内特先生回答道,没有听说。 译文3 本内特先生回答他没听说。 分析 这三个译本对这句话的翻译越来越短,这个意识就非常好。在这段对话中,原作者不断凸现Mr. Bennet和Mrs. Bennet的不同,使二人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为一个罗嗦,一个简洁,一个热衷,一个冷淡,一个非要说,一个爱理不理等。从这点来看,对这句话的翻译越短越好。Mr. Bennet的话越短,越显得不以为然,这种对比越明显,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张力越大。v 字典是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一部相对完整的英汉字典往往能提供尽可能多的释义并附具体的例子,以方便使用者辨析、理解。英语一词多义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翻译实践中遇到词义难以确定的情况时,首先可以通过查阅词典理解判断词义。请看以下例子:v What you have always wanted until now has been a set, steady, constant purpose. I therefore exhort you to persevere in a thorough determination to do whatever you have to do as well as you can do it. I was not so old as you are now when I first had to win my food, and do this out of this determination, and I have never slackened in it since.v 例子中的wanted是一个多义词,在此处作为及物动词用。根据英汉大词典,want作及物动词的释义包括:1.要;想要;希望;2. 缺少,缺乏;3. (主英)需要;4. 想见,要求(某人)到来,想与(某人)谈话,想用(某人);5.缉拿,追捕;6. 感到缺少;7. (后接不定式)应该。分析7个可供选择的释义,可以判断得出第二项释义是wanted在此处的最恰当的含义。 参考译文直到当前为止,你所缺乏的一直是确定的,持续不变的目标。因此我极力劝告你,以坚定的决心去做你必须要做以及你能够做的事情,并坚持到底。我初次必须自食其力(自谋生计)时,年岁还不及你大。我即借着此种决心,迄今从未松懈。v 2 . “Why, my dear, you must know, Mrs. Long says that Netherfield is taken by a young man of large fortun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that he came down on Monday in a chaise and four to see the place, and was so much delighted with it that he agreed with Mr. Morris immediately; that he is to take possession before Michaelmas, and some of his servants are to be in the house by the end of next week.” 译文1 “哦!亲爱的,你得知道,郎格太太说,租尼日斐花园的是个阔少爷,他是英格兰北部的人;听说他星期一那天,乘着一辆驷马大轿车来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当场就和莫理斯先生谈妥了;他要在米迦勒节以前搬进来,打算下个周末先叫几个佣人来住。” 译文2 “嗨,亲爱的,你可要知道,郎太太说,租内瑟菲德庄园的是英格兰北边来的一个年轻人,有大笔家当;说他星期一坐了一辆驷马轿车来看了房子,一看就十分中意,马上跟莫里斯先生租妥,说要在米迦勒节以前就搬进去,而且他的几个佣人下周末就要先住进去了。” 译文3 “咳,亲爱的,你应该知道,尼日菲尔得庄园被一个从英格兰北部来的年轻人租去了。他可是大富翁啊。星期一那天,他坐着一辆驷马马车来看房子。他对房子很满意,并立即同意从莫里斯先生手上租下;他将在米迦勒节前搬进来住,他的一些佣人将在下周末提前过来。这是郎格太太告诉我的。” 分析 这段话里,作者让Mrs. Bennet一连说了4个that, 这在忌讳重复的英语里是不正常的,作者的意图显而易见,通过重复塑造Mrs. Bennet啰嗦、长舌,说话不思考的性格。在张玲,张扬译本中,有三个说字,其实就在重建这种效果,义海的译本故意使语言冗长,应该也是出于这点考虑,但是他将“这是郎格太太告诉我的。”放在句末,对原文改动就有点过了。v 3. 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 译文1 你怎么这样叫人讨厌! 译文2 你怎么这么令人讨厌! 译文3 你怎么这么烦人! 译文4 你怎么这么不开窍? 分析 这句话是夫妻之间的轻嗔。需要译得自然,口语化,但又不能成了真骂。前两个译本显得文皱皱的,不像夫妻之间自然的语言。译文3、4都比较自然,译文四对原意理解后不拘泥于字面意思,也传达了原作的精神。v 4. Bu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he may fall in love with one of them 译文1 他倒作兴看中我们的某一个女儿呢 译文2 他兴许会看中她们中哪一个 译文3 但是他的确很有可能爱上我们女儿当中的一个. 分析 这句话中,大家对it is very likely that 的译法不同。同样,我们可以从口语化角度来处理。名句的翻译v 译小说,特别是译名著,除了在大的方面要把握好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常常还会遇到一些经典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对译者水平的考验。所谓Translator is born, not taught. 在遇到这样的句子时,真的要靠灵感和每个人的悟性了,同艺术创作一样,有时成败就在你认为理所当然的细节上。v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海伦凯勒的假如让我眼亮三日中的句子: I have often thought it would be a blessing if each human being were stricken blind and deaf for a few days at some time during his early adult life. (Three Days to See) 译文 我多次这样想过,如果一个人在刚成年时经历一段瞎子或聋子的生活,可能是一件好事。 原文中的a few days其实与题目的three days相互照应,译者此处译为“一段生活”就破坏了这种照应,损伤了原文的连贯(coherence)。v 下面,我们来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十几个译本。 1.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2. 是生存还是消亡,问题的所在。 3. 存在,还是毁灭就是这问题了。 4. 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 5. “反抗还是不反抗”,或者简单一些“干还是不干”。 6. 是生,是死,这是问题。 7. 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 8. 生存还是不生存,就是这个问题。( 9. 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10. 活着好,还是死了好,这是个问题 11. 应活吗?应死吗?问题还是 12. 死还是不死?这是个问题。 傅雷正式提出神似说翻译论前,就有关于绘画方面的形与神关系的论述,在绘画方面傅雷十分强调神似。傅雷这样写道: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取貌遗神,心劳日拙,尚得为艺术乎?神似方为艺术,貌似徒具形骸。傅雷将他在绘画领域里的重神似不重形似的艺术主张贯通在翻译领域,如他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从而使他的翻译达到了艺术化的效果,这是傅雷神似说翻译论提出的美术背景的确证。提出背景傅雷提出神似说翻译论除了有上文所提的背景之外,在他的翻译实践中似乎有他不得不追求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理由。他说:要求传神达意,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此两种精神殊难彼此融洽交流。由于两国文字词类与句法结构、文法与习惯、修辞格律与俗语等语言上的诸多不同以及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在傅雷看来,要传达出原作的神韵来,绝非拼凑出原文句法所能济事,因此,傅雷主张,翻译只能是重神似不重形似。实质鉴于大家对神似说翻译论的误解,于是傅雷说我并不是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风格的传达,除了句法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传达。傅雷在这里表达了他重视形似的信息,强调了最大限度内保持原文的句法的重要性。傅雷所指的神似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指追求传达出原作字里行间的涵义和意趣;其二是指追求透出贯穿原作的神韵和风格。傅雷所指的形似则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如保留原文的体裁、句法构造、文法和修辞格律等。实现途径译前阶段 首先,傅雷强调要审慎选择原作。傅雷选择原作的标准是:原作要与译者性格相近,气质相投,译者喜爱。他以自己选择罗曼罗兰的原作翻译为例说:“自问最能传神的是罗曼罗兰,第一是同代人,第二是个人气质想见你。”其次,要充分吃透原著,将原著的细节了然于心,将原著的精神“化为我有”为做到充分吃透原著。傅雷提倡“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者基本法门。第一要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实现途径译中阶段 在翻译中为传原作之神韵,实现神似与形似的和谐统一,傅雷常假定译文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以克服在翻译中不利于传神的因素。傅雷说:“假定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者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傅雷在翻译过程中,还非常主意用精炼的文字传达出原作之神韵,他曾吐露自己这方面的心迹:“琢磨文字的那部分工作尤其使我常年感到苦闷。”实现途径译后阶段 傅雷在译稿完成之后,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总是反反复复地修改。他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严肃认真态度要求自己,只要与他认为有待改进的地方,哪怕是推倒译稿重译也不足惜。他说:“文字总是难一劳永逸,完美无疵,当时自认为满意者,事后仍会发现不妥”,“鄙人对自己译文从未满意”,“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高老头正在重改,改得体无完肤,与重译差不多。”钱钟书“化境论的起源钱钟书“化境”论的内容 钱先生的“化”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翻译时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如果译文显得生硬牵强,那就得化它一化了。二、是化的时候不能任意地化,也就是说,虽然躯壳换了一个,还得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显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西吉安市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商丘民权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3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10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地热能在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应用分析报告
- 协议书离婚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教师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研究报告
- 协议书儿媳妇
- 协议书球简书
- 幼儿园合伙协议书
- 京都酒店协议书价
- 2025年合肥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非婚生子女法律抚养权协议范本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蜂窝组织炎护理小讲课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1年全球工作场所状况报告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2021 Report
- 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案(3篇)
- (正式版)DB35∕T 2242-2025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