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髋关节 已打开关节囊 髋关节冠状切面 髋关节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重要关节 也是全身负荷体重最多 受力最重的关节 在完成站立和负荷体重的同时 还在走 跑 坐 蹲等大范围运动中起关键作用 因而成为人体最稳定又具有很大活动度的关节 并有精确的对合装置和控制系统 髋关节组成 髋关节是多轴性球窝状关节 由股骨的股骨头和髋骨的髋臼两部分组成 其中心位于腹股沟韧带中1 3稍下 关节面相互成曲面状 但大小不等 也不完全适应 只在完全伸展并轻度外展及内旋时紧密对合 年幼时其表面更似卵圆形 随年龄增长而变成球形 髋关节在结构上形成了以下几个特征 髋臼周边有软性髋臼唇使之加宽加深 并超出半圆 股骨头成球形 与髋臼相匹配 股骨头凹处有圆韧带与髋臼相连 内有血管可为股骨头提供营养 股骨颈狭长 与股骨干成角度 具有力学意义及增加髋的活动范围 周围有紧张而强大的韧带保护 关节囊厚而坚韧 后下壁薄弱 易脱位 周围有丰富的肌肉覆盖 髋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 1 髂股韧带位于关节前面 是人体强有力的韧带之一 起于髂前下棘 向下呈 人 字形 经关节囊前方止于转子间线 作用 加强关节囊限制大腿过伸 使其只能伸15 左右 限制大腿内收限制过伸引起的脱位整复髋关节脱位时 利用此韧带作为支点 2 耻股韧带位于髋关节内侧 略作螺旋状 限制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旋 3 坐股韧带较薄 起自坐骨 位于髋关节后面 限制髋关节的内旋 4 股骨头韧带位于关节腔内 连接髋臼横韧带和股骨头凹 营养股骨头的血管从此韧带中通过 成年后封闭 对股骨头起固定作用 髋关节 髋关节后面观 3 髋关节的滑膜和滑膜囊 1 滑膜滑膜衬于关节的内部 覆盖髋臼缘的两面 髋臼窝的脂肪及股骨头韧带 滑膜构成皱襞 内侧与外侧皱襞恒定 前皱襞不恒定 这些皱襞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供应股骨头及股骨颈的血管由此潜行入骨内 另一方面又可作为关节内韧带 股骨颈骨折时 如滑膜完整 对于骨折的愈合将起良好作用 2 滑膜囊滑膜囊主要为髂耻囊 通过髂骨韧带与耻骨韧带的小孔 位于髂腰肌腱与髂耻隆起及关节囊之间 80 与关节囊相通 在臀大肌间膜与大转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臀大肌转子囊 该囊下方有2 3个小的臀肌股骨囊 位于臀肌粗隆附近与臀大肌肌腱之间 在坐骨结节部也有一个滑液囊 称为臀大肌坐骨囊 这些滑膜囊均直接或间接有助于髋关节的运动 减少肌腱与关节的摩擦 髋关节的运动 运动范围较肩关节小 不如肩关节灵活 但稳固性强 屈和伸 冠状轴 内收和外展 矢状轴 旋内和旋外 垂直轴 环转 二 髋关节的运动 1 屈 伸 髋关节在矢状面内围绕冠状轴前后运动 向前为屈 向后为伸 范围 髋关节屈130 140 伸10 测定方法 平卧位 下肢伸直 此时髋关节处于0 位 下肢抬高 大腿紧靠腹部为屈髋 下肢向后提拉为伸髋 2 内收 外展 髋关节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的运动 范围 内收范围一般20 30 外展30 45 测量方法 下肢向躯干正中线靠拢为内收 远离躯干正中线为外展 3 内旋 外旋 髋关节在水平面内绕纵轴旋转 范围 内旋30 45 外旋40 50 旋外运动大于旋内运动 髋关节的内收和外旋运动有下列三种体位测量方法 A 髋膝伸直位 下肢伸直位 肢体 股骨 内旋或外旋B 仰卧屈髋屈膝90 位 以股骨头为中心的股骨轴旋转C 俯卧伸髋屈膝90 位 以股骨头为中心的轴向旋转 4 髋关节运动的肌群 屈曲 主要为髂腰肌及股直肌 缝匠肌 耻骨肌 臀中肌前部及阔筋膜张肌 收肌中特别是长收肌 当髋关节有完全伸展位开始屈曲时也参与 伸展 主要为臀大肌及腘绳肌 大收肌 4 髋关节运动的肌群 外展 主要为臀中肌 辅以臀小肌 阔筋膜张肌及缝匠肌 内收 主要大收肌 长收肌 短收肌 耻骨肌及股薄肌 辅以臀大肌 股方肌 闭孔外肌等 内旋 主要为臀小肌 阔筋膜张肌 辅以臀中肌前侧纤维 半腱肌 半膜肌等 外旋 主要为闭孔肌 股方肌 梨状肌 孖肌及臀大肌 辅以缝匠肌和股二头肌等 这些肌肉围绕髋关节 形成强大的外层支持结构 保证髋关节的稳定性 增强其肌力对于防止髋关节的脱位很重要 在承重和步行中髋外展肌群 内收肌群 臀大肌 伸躯干肌和股四头肌占有重要位置 因此在髋关节伤病人应着重做这些肌群的抗阻练习 限制髋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1 关节窝深髋关节的髋臼很深 可容纳股骨头的2 3 加上髋臼唇加深了关节窝 几乎使整个股骨头被包绕在关节窝内 因而使髋关节活动时股骨头不易脱出 2 关节囊厚而坚韧髋关节囊厚而紧张 大大增加了其稳固性 也限制关节的活动幅度 3 关节周围韧带数量多且紧张有力韧带加固髋关节 如其中的髂股韧带最为坚韧 可随髋关节后伸而逐渐紧张 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 再如当髋关节紧密对合时 耻股韧带及坐股韧带也产生紧张 以防止髋关节过度外展 内收或旋内的作用 3 髋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动运动范围 研究显示 髋关节只要屈曲120 外展20 外旋20 即可保证日常活动的进行 另有研究显示 髋关节在正常行走时的平均运动幅度是 在矢状面 冠状面和水平面分别为52 12 和13 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度平均为 屈曲37 外展7 内旋5 和外旋9 日常活动中三个平面髋运动的最大平均量度 三 髋关节的功能解剖 髋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 其解剖结构使它既具有先天的稳固性 又有很大的活动幅度 1 拱形结构 正面观 骶骨前宽后窄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及骶髂韧带等 具有阻止骶骨转动或滑脱的作用 双侧髋关节与骨盆在支持体重时 支持力最大 人体直立时 重力由腰椎经骶骨 骶髂关节 髋臼传至股骨头 形成 立弓 坐位时 重力由骶骨向两侧传至坐骨结节 形成 坐弓 作用 既坚固又省材 能承受较大载荷而又可缓冲震动等功能 正常骨盆的结构及传力方向 2 股骨头和髋臼的精确对合股骨头与髋臼所形成的髋关节结合比较紧密 并有一系列结构使其难于脱位 3 颈干角和前倾角颈干角和前倾角最能体现髋关节的结构功能特征 颈干角 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所形成的倾斜角为颈干角或内倾角 正常范围为120 140 成年时平均为127 超过此角度的变形成为髋外翻 小于此角度者称之为髋内翻 前倾角 股骨颈的轴线与股骨内外髁的髁间连线间有一向前扭转的角度 称为前倾角 成人正常值在12 15 4 股骨上端的骨小梁系统 股骨头上端主要形成四组骨小梁 其排列方向沿股骨的主应变方向 有三组抗压骨小梁群基本上平行于股骨长轴方向 交织着由下方向上方走行 以保证股骨的强度和韧性 对抗体重的的重力 而主抗张骨小梁群的骨小梁则起到对抗横向张力的作用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剪力 主抗压骨小梁群 由股骨体内侧向股骨头上部走行 主抗张骨小梁群 由股骨体外侧向股骨头内侧走行 次抗压骨小梁群 由股骨体内侧向股骨大转子走行 大转子骨小梁群 由股骨大转子下方向上方走行 这四组骨小梁群对股骨头承重具有重要作用 在更年期后及老年发生骨疏松时 其消失的顺序是从最次要的骨小梁群开始的 即是以上顺序由后向前4 3 2 1 逐一消失的 以发挥其保护性机制 防止股骨颈的骨折 行走时髋关节的运动范围 行走是髋关节重复最多的活动 正确了解正常人体在行走中的髋关节运动将有助于理解髋关节的功能 髋关节的屈曲开始于足跟着地之前 持续到支撑中期 髋关节的伸展 从支撑中期持续到支撑后期 摆动期则以屈曲为主 行走时髋关节的运动范围 髋关节外展运动发生在站立相后期 最大外展在足趾离地之后 随后开始内收 持续到站立相后期 站立相后期开始外旋 在大部分摆动相保持外旋 内旋运动在足跟着地前 持续到站立相后期 然后髋关节又重新开始外旋运动 髋关节在上述三个平面的运动在行走时不断循环反复 手杖与支具对髋关节反作用力的影响 试分析 一侧髋关节有疼痛或行手术后 康复过程中行走时使用手杖 应在哪一侧使用 行走时使用手杖 应使用疼痛或作了手术后的髋部对侧的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公司外部培训管理规章
- 天津初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励磁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康复医学试题及答案
- 坡道训练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北京二十中化学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5G时代财务数据分析
- 家电公司涉外事务管理办法
- 关节损伤康复必知
- 家电公司采购管理办法
- 肝癌介入术术后护理
- 2025年高考河南省物理真题(含解析)
- 污泥安全培训课件内容
- 四懂四会消防知识培训
- 【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精馏过程工艺设计计算案例2000字】
- 《曾国藩传》读书分享课件
- 公司对实习生管理制度
- 厂区安保巡逻管理制度
- T/CERDS 1-2021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 T/CECS 10209-2022给水用高环刚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材
- GB/T 18487.4-2025电动汽车传导充放电系统第4部分:车辆对外放电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