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试题.doc_第1页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试题.doc_第2页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试题.doc_第3页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试题.doc_第4页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测试光学综合一、填空题1.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2. 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m,所成的像是_立的虚像,像高_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 m。3. 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4. 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深度要比实际深度要 些(选填:深、浅),这是由于光的 的缘故。5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图1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6. 如图2所示中、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 是的入射光线。7. 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如图所示),这是光的 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图1图2图38. 用焦距是cm的凸透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 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 像。9. 如图4所示,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梭的长度方向看去,这是利用了 原理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 处 图4图510如图5所示,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衡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是在同一条直线上了,这是根据 的道理。1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的实像,_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同轴等高。在轴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也承接不到烛焰所成的像,其原因是_13.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4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6所示,这时她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5.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如图7所示。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_和比较_。序号语句物理知识示例镜花水月光的反射1海市蜃楼2立竿见影图6图7二、选择题16. 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B.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7. 下列光学器件用来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 平面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幻灯机18. 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镜面反射 B. 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偏折是光的折射C. 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D. 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光的折射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8m/s 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20.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C.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21. 下面说出是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A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B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C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楞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照相机的制作原理22. 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23.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cm时,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4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B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C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图825.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8所示,从侧面看去( )A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图9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26图9 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 透明胶片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C. 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D.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72004年6月8日,当金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我们会看到一个黑点慢慢移过太阳表面,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金星凌日。造成这种天象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平面镜成像28当物体距凸透镜5f处沿主光轴逐渐向f处移动时,在光屏上成的像一定是( )A. 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减小 B. 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C. 倒立的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减小 D. 正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29. 下图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30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三、实验题31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完成下表并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 。凸透镜焦距(cm)物到凸透镜距离(cm)像到透镜距离(cm)像的情况正、倒大、小虚、实凸透镜A142047倒立实像3026缩小4022缩小6018缩小凸透镜B162080倒立放大实像30344027缩小6022缩小图10图113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0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 图1233. 如图11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四点中的 点处, 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四、作图题图1334. 如图12所示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点的光线。35. 请你完成如图13所示的光路。36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图1412037. 在图15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S的位置并画出光路图。图16图1538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图16中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初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 一作图题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反射角。2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折射角。空气玻璃玻璃砖空气水空气水3如图1所示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点的光线。FF(图4)FF(图3)图1(图2)(图1)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要求保留作图痕迹)。5在图3、图4中完成光路。 二选择题1下面说出是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 )A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B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C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楞的长度方向看过去金星轨道甲乙丙丁地球太阳D照相机的制作原理22004年6月8日下午在我国发生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5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金星的位置在( )A甲 B乙 C丙 D丁(图5)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阳光照射浓密树叶,在地面出现光斑 B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D人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桌椅4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m/s 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7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6所示,从侧面看去 ( )(图6)A 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B夏天烈日当头的中午,在枝叶茂密的树下,地面上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小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结果,小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C放映电影的银幕,表面是粗糙的,是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D在硬纸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往外看时,眼睛离小洞越近,看到的范围就越小9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0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镜面反射 B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偏折是光的折射C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D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光的折射11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B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C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1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1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4放映幻灯时,想在银幕上出现放大的像F,幻灯片正确的摆放法应该是图7中的( )(图7)(图8)15下图8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BCD三、填空题2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是利用了 ;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3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总共用了2.5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_。4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m,所成的像是_立的虚像,像高_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 m。CDGBAEF65O2A4135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 ; 乙: 。(图9)甲:乙:(图9)甲:乙:6如图9是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 为分界面;界面的 边是空气; 为入射光线; 为入射角; 为反射角; 为折射角。7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_原理达到这一目的。这样可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_倍。序号语句物理知识1镜花水月2海市蜃楼3立竿见影8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镜,对太阳光有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9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右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0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目的在于:一是利用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图10)11有下列光学器具的应用: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汽车后视镜、太阳灶。属于平面镜的是 ;属于凸面镜的是 ;属于凹面镜的是 ;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12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10)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填“上”或“下”)移动。四实验探究题及综合能力题1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图11)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 、 和 。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 和 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20厘米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厘米;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厘米时,所成像的性质为 ;(3)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40厘米的地方移到凸透镜15厘米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蜡烛移到凸透镜 以内时,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的像,但能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到一个 的虚像。3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固定了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_。找到原因后在光屏上得到了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将向_移动(选填“上”或“下”)。4如图1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图13)4030201050607080(cm)(图12)5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13。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有研究发现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发生有关(人体中锌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测定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来确定),若要研究这二者的相关性,请你设计完成下列的研究过程:(1)将同校同年级的同学按_分为两组;(2)_;(3)比较血清中锌含量的高低和近视的相关性。6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14所示。(1)在此实验装置中, 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 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图14)7如图15,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请问,这个像的特点如何?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什么设备?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光屏上会成像吗?为什么?初中物理-光学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通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3.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5.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后静止D.仍在原来位置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7.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得折射现象得是A小孔成像 B用放大镜看地图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 D在潜望镜中观察倒景物9.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B恰为60mm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11.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一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12.如图是08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手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D居民家中电视机收到该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13.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A花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14.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 B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C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 D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6.图3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17.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 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19.安装在居民小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电子监控系统能为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适时监控: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实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平面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2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日食现象 B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 C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21.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22.下列四种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3.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30cm。24.图5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2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2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27.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 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28.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1),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29.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0.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A. B.C. D. 31图1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二、填空题1. 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北京奥运圣火采集仪式是通过_传递到世界各地的。电视屏幕上丰富的色彩是由_、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 图l6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造成的;(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图17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18中的_(填序号)。4.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5.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移动。6. 清晨,露珠下面的草木叶脉更加清晰,这是因为露珠起到了镜作用的结果7. 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选填“前”或“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_透镜来矫正。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增大不变减小)8.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 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 上的火炬点燃。9.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 cm刻线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0.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2f(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 (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1.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图11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的实像。12.如图10,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1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14.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_(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_。15.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10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1l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16.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如图4甲所示,会看到正立 的虚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4乙所示,他将会看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17.如图5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像(填“实”或“虚”)。18. 如图6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一些(选填“深”或“浅”)。19. 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 作用,可用于矫正_(选填“近”或“远”)视眼。20.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 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21.图3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射入_中。三、作图题1. 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14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如图8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3.图14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4.如图7所示,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发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5.完成图10的光路图。 6. 如图8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7.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8.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9.如图15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10. 画出图乙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11. 如图所示,M N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AO为人射光线,O为入射点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大致径迹.四、实验探究题。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 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 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