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1高中音乐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2案例解析2单元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学科思想方法.doc_第1页
G11高中音乐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2案例解析2单元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学科思想方法.doc_第2页
G11高中音乐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2案例解析2单元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学科思想方法.doc_第3页
G11高中音乐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2案例解析2单元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学科思想方法.doc_第4页
G11高中音乐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2案例解析2单元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学科思想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七章节动感地带单元核心知识与核心概念、学科思想方法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阚小妹一、单元核心知识1.通俗音乐的概念通俗音乐在整个音乐艺术领域中,是有别于民间音乐和艺术音乐的一种音乐形式,通常泛指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一种音乐。它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产物,是以民族性、时代性、娱乐性、多元性和商业性为其主要特征,直接面向广大民众,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的一种音乐。2.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27年1949年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歌曲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黎锦晖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当时,中国的歌曲创作大致分化为两大潮流:一、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大众进步歌曲。二、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城市商业化的流行歌曲。总体看,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演唱矫揉造作。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第二阶段:1949年1986年这是一个通俗音乐停滞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在那个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像九九艳阳天这样优美的歌曲被冠以“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加以批判。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人人会唱的群众歌曲和样板戏。这一时期港台歌曲的大量输入,成为最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首先是邓丽君歌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对内地通俗歌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批通俗歌谣体的台湾校园歌曲走红内地。第三阶段:1986年今1986年是中国通俗/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它标志着内地通俗音乐的崛起。最突出的标志是:一是 “里程碑”的作品让世界充满爱的问世;二是“西北风”的盛行。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单设了通俗唱法,正式确立了通俗唱法和通俗歌曲在音乐领域的地位,使通俗歌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3.外国通俗音乐的主要代表形式爵士乐:美国的一种通俗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以布鲁斯音调和拉格泰姆节奏为源头,其灵魂所在是即兴演奏(或演唱),代表人物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乡村音乐:一种具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美国南部,其根源来自英国民谣,是美国白人民族音乐代表。乡村音乐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信仰为题材,一般以独唱为主,用提琴、班卓琴、吉他作为伴奏乐器,主要在家里、教堂、乡村集市等场所演出,也参加地区性巡回演出。摇滚音乐:英文全称为Rock N Roll,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等的影响发展而来。早期摇滚乐很多都是黑人节奏布鲁斯的翻唱版,因而节奏布鲁斯是其主要根基。摇滚乐分支众多,形态复杂,主要风格有:民谣摇滚、艺术摇滚、迷幻摇滚、乡村摇滚、重金属、朋克等,代表人物有: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猫王)、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等,是20世纪美国大众音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4.通俗音乐的特征(1)民族性民族性是通俗音乐的生命力之所在,是通俗音乐走向世界的“基石”。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正如欧美通俗音乐发展中一些风靡世界的音乐样式,比如美国的乡村音乐、爵士乐等都是他们的民间音乐。中国的通俗音乐与我国源远流长、蕴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也是血肉联系的。无论是“东南风”、“西北风”,还是“戏曲风”、“说唱风”,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印记。少数民族音乐家和歌手们更是在自己的歌声中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时代性迥异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各不相同,通俗音乐也因此带上了时代的特征。它因为能灵活、自如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抒发人们的真实情感,及既具有普遍代表性、又具有较强的独立个性等特点,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3)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服务于社会娱乐圈的音乐生活需要。其作品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多数以爱情为主要表现主题,其中也会有描写亲情、友情等内容。虽然有时也会涉及政治等严肃社会题材,如呼吁和平的歌曲,但作为大众文化,通俗音乐一般是以社会一般平民的接受、消费为主体,因此更为注重自身的娱乐性、消遣性。虽然通俗音乐的文化功能或内涵不只是娱乐,但“娱乐性”却是通俗音乐的重要特点。(4)商业性通俗音乐作为一种商品文化现象,构成其传播的载体如各类录音、唱片等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品,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生产者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必然会以最大限度地赚钱利润为最终目标。再加上通俗音乐活动从创作、表演以及制作、消费等各种环节、过程都已具备商业操作行为的意义,因此,可以所,通俗音乐的娱乐性与其商业性紧密联系。(5)多元性通俗音乐作为当代的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是与各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紧密相联系的,具有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等,具有多元性的特性。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兴盛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是现代生活中的多元文化的产物,它以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等多种因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风格、新的音乐风貌。如:具有东方色彩的喜多郎的丝绸之路,具有民谣风格的神秘园,突出环境和自然之声的自然界的纪实、仙境等,中国的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把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表现手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彰显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新世纪音乐将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转化成世界性的音乐语言,同时也将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展现在人们面前。多元化的通俗音乐以不同的格调展现在人们面前,吸引者越来越多的不同层次的人,为人们所喜爱。二、本单元核心概念“流行音乐”一词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有时也简称为PopMusic)翻译过来。国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把这个词译成“通俗音乐”。流行音乐(或称通俗音乐)在整个音乐艺术领域中,是有别于民间音乐和艺术音乐的一种音乐形式,通常泛指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一种音乐。它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产物,是以娱乐性、通俗性、群众性、生活性和商业性为其主要特征,直接面向广大民众,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的一种音乐。三、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想方法的实质就是体现和反映学科本质的思想和方法,它是学科的精髓和灵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根据高中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及当代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单元选编了中外通俗音乐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过程,感受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的魅力,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并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1.纠正观念,正确对待通俗音乐的特点是: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与接受,通俗音乐的生命力虽然没有高雅音乐的生命力那么强,但也不能因为它的一时流行就一味地排斥;相反的,一味的把高雅音乐捧上天,禁止通俗音乐进入课堂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学生极有可能会因此而更加排斥严肃音乐。因此,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2.循循善诱,正确引导首先, 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通俗音乐的前提。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通俗音乐绝大部分涉及情感生活,节奏明快,比较符合青少年萌芽的爱情观和欣赏特点,以至于他们对通俗音乐情有独钟;相反的,在他们认为教材中所编辑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就显得枯燥、乏味,无趣。事实并非如此。课本上的歌曲和欣赏曲目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和筛选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备课、想方设法提起学生学习所教授内容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通俗音乐的偏爱,同时,现有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赏能力,还不能区分通俗音乐的优劣,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盘吸收,难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通俗音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研究讨论,提高认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俗音乐以其通俗的曲调与歌词包围着青少年整个的音乐空间,对待这样的情形我们不能堵,尤其是高中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课上经常设计这样的问题“中学生为什么喜欢流行音乐”,“如何正确对待如今的流行音乐”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自己组合,进行研究讨论,并很积极地课后找资料,进行讨论,尽情发挥自己的想法,从自身的体验中分析流行音乐赶时髦的利与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