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原著选读_第1页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原著选读_第2页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原著选读_第3页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原著选读_第4页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原著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原著选读 主讲人孙思E mail ssun Tel H 68762049 导言 一 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二 科学哲学发展的历程三 本课程的阅读资料四 本课程的安排和要求 一 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 1 科学 涵义的社会负荷2 科学问题与科学哲学问题 一 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 1 科学 涵义的社会负荷 物理学 典范科学 客观性 实在性 生物学 纯粹科学 非功利性 非社会性 经济学 量化方法论 心理学 实验方法论 人类学 考古学 非人文性 scientia 拉 古代和中世纪 揭示一般真理和必然真理的逻辑证明的结论 确定性证明的观念 17世纪以后 自然哲学 naturalphilosophy 物理学 天文学和其他探求事物因果关系的学科 实证的观念 博物学 naturalhistory 植物学 矿物学 生理学和其他描述世界内容的学科 当今扩展的意义 解决问题的方式 特定时空的文化现象 社会建制 科学哲学所使用的 科学 一词 第一 人类是如何获得关于他们周围世界的知识的 第二 传承于科学革命时期的知识与关于世界研究的其他知识的区别何在 第三 以16 17世纪科学革命以后形成的经验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学等 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前两个问题 2 科学问题与科学哲学问题 1 数的性质是什么 数学使用的方法合理吗 时间是什么 人的本质是什么 演绎推理为什么有效 归纳推理为什么不可靠 2 宇宙在发生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 生命如何能从无机物中产生 意识仅仅是大脑活动的过程吗 3 绿色的思想会疯狂地睡觉吗 两类问题 第一类 科学问题 科学领域的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以上第 2 组问题 第二类 关于科学的问题 科学的本质 科学方法的合理性等问题 如以上第 1 组问题 二 科学哲学发展的历程 1 经验论传统与唯理论传统2 维也纳学派和逻辑经验主义 1 经验论传统与唯理论传统 1 古典经验论弗兰西斯 培根 四假象说 经验是真知识的唯一来源 感觉经验完全可靠 能排除人类的先天本性对自然事物的偏见 能排除个人因受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偏见 能排除按流行观点 使用不适当的语词等引起的错误 能排除盲目信仰权威 教条 传统哲学体系而形成的偏见 一切具有正常感官的人都能以同样的方式辨认感觉的要素 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 思想的作用就是追踪和反映感觉印象 这种未加渲染 未经解释的感觉可以体现于纯粹的描述性报告中 怀疑论 我们不能知道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 外在世界的怀疑论 贝克莱 人类的知识知识由感觉和反省而得的各种观念 但事物的性质完全是主观的观念 事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如何能知道在心灵能感知的东西之外还有绝对存在的真实世界呢 归纳怀疑论 休谟 既然除了直接感知的知觉之外无法知道外在世界的存在 那么有什么理由认为过去的经验模式也将能用于将来呢 2 古典唯理论 笛卡尔 感觉经验并非可靠的知识来源 而常常是错误认识的根源 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 因为理性具有主动的创造力 能摆脱一切偏见和传统的束缚和影响 借助于自我反思的力量超越自身的历史环境和眼界 认识客观对象的本质 通过纯粹的推理产生不依赖于经验的先天知识 数学就是这类知识的典范 责难 数学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唯一来源吗 例如 达尔文 物种的起源 19世纪分子生物学理论 3 中间立场 康德 我们所有的思想都包括经验和用于分析经验的心理结构 空间 时间 因果关系 这些重要概念不能产生于经验 因为人们为了用经验认识世界 必定先已经有了这些概念 数学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世界的真知识 但并不要求经验的证明 4 现代经验论与理性论 理性论 在广义上表示一种对人类理性力量的信心 唯理论观点已经是经验论的一种形式了 经验论传统 1 前科学 2 尘世的而不是宗教的 3 在现代的某些时期还具有政治上含义 意指政治温和派或政治自由主义 总之 经验主义观念已经集实践的 科学的 实际的生活观于一体了 5 后现代社会建构论 极端的社会建构论 第一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协商 因为科学家每一步发展都取决于信念和协商的复杂网络 经验论者认为他们是在不相信权威 不受社会机构影响的前提下 直接观察世界 这对于科学案例而言是一种离奇的幻想 谁的观察被相信 谁是可靠资料的来源 一个社会机构认可的好理论比经验论者幻想的科学理论更好 第二 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强调科学共同体中的合作与竞争的平衡 所以 科学的社会机构起着重要作用 用有效的方法控制个人声望的分配 决定奖金分配的人选 把相互信任的人组成一个共同体 使之成为可信任的合作者和资料的可靠来源 1 维也纳学派 TheViennaCircle 的产生 领军人物 莫里茨 石里克 M Schlick 主要成员 魏斯曼 F Waismann 纽拉特 O Neurath 费格尔 H Feigl 汉恩 H Hahn 卡尔纳普 R Carnap 门格尔 K Menger 哥德尔 K G del 等等 思想上的影响人物 维特根斯坦 L Wittgenstein 柏林经验哲学学会 赖欣巴哈 H Reichenbach 赫尔茨贝格 A Herzberg 帕泽法尔 A V Parseval 杜比斯拉夫 W Dubislav 格雷林 K Grelling 等等 2 维也纳学派与逻辑经验主义 纲领 卡尔纳普 汉恩 纽拉特 科学世界观 维也纳学派 1929 主要活动 1922 35 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感兴趣的哲学问题进行讨论 1935 39 每年召开一次科学哲学国际研讨会 维也纳学派和柏林经验哲学学会一起构成了国际性的新哲学运动 新实证主义或新经验主义 或称分析哲学运动 维也纳学派的信条 拒斥形而上学 用科学的方式研究哲学 科学基础 现代物理学 方法论 现代逻辑学 哲学传统 古典经验论认识论原则 古典唯理论理性原则 2 逻辑实证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LogicalPositivism 1931年布鲁姆堡 A E Blumberg 和费格尔首先用以指称维也纳学派的名称 以表示这个学派继承了孔德 第一代实证主义 和马赫 第二代实证主义 的实证主义传统 并表示以现代逻辑作为哲学分析的工具 因此逻辑实证主义常被视为第三代实证主义 一般指早期的维也纳学派 逻辑经验主义 LogicalEmpiricism 在这种哲学发展为一场运动 即分析哲学运动以后 卡尔纳普提倡把 逻辑实证主义 改为 逻辑经验主义 以表示既承认这个运动的经验主义立场 又与旧实证主义相区别 一般指作为一场运动的分析哲学 温和的逻辑实证主义 三 本课程的阅读资料 德 莫里茨 石里克 MoritzSchlick 1882 1936 意义与证实 MEANINGANDVERIFICATION PhilosophicalReview Jul 1936 英 卡尔 波普 KarlPopper 1902 1994 科学 猜想与反驳 SCIENCE CONJECTURESANDREFUTATIONS 英国剑桥大学讲演稿 1953 美 威拉德 奎因 WillardV O Quine 1908 2000 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 TWODOCGASOFEMPIRICISM 从逻辑的观点看 1953 美 N R 汉森 N R Hanson 观察 OBJECTION 发现的模式 四 本课程安排和要求 1 课程安排 1 石里克 意义与证实4次课堂讨论 讨论小结1次 2 波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