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教育技术立项课题交流研讨会,2018/1/2,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学创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SARS,思考着如何面对后SARS时期的教育技术发展的时候,我们重新相聚在婺源,共同研究十五立项课题的发展,交流课题研究的经验。,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理想让我们唱起同一首歌,中央电教馆“十五”总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用现代教育技术y研究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用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引自: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情况简报第一期,This is a change world!,2003年,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发达地区的 “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热潮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校校通工程,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建构主义,研究型学习,资源库建设,元数据编码规范,资源型学习,新课程标准,多元智力理论,英特尔未来教育,WebQuest,Big6,拾荒式学习,做中学,PBL,虚拟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SDL,任务驱动,几何画板,语文四结合,教育门户网站建设,教育技术西部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游戏化学习,学生作品集,档案袋评价,行动研究,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对象,微格教学,录像分析,主题式教学,主题网站建设,网络课程,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反思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在中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规律,及时调整我们的发展策略,避免重大的失误,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婺源静思(1),婺源静思(2),资料来源:,2002:美国人的反思,仅有32%的四年级学生阅读熟练,从1985年到2000年,在教育上的投入增加了两倍,在我们开展的各种基于网络的研究型活动中,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他们对学习的知识真正理解了吗?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投入,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了作用吗?学生的学业成就提高了吗?我们对教育信息化规律的探索有哪些自己的发现?我们的研究课题有哪些自己的创新?,婺源静思(3),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面临的问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外围现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 “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现象”。,婺源静思(4),中央电教馆“十五”立项课题交流研讨会的框架问题:,基本问题: 我们的教育科研课题怎样才能有创新?单元问题: 1、课题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2、如何实施课题方案才能达到研究目的? 3、如何迎接课题中期检查?,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课题名称课题假设(或课题预期目的)课题的创新点目前的研究进展课题研究的困难,十五课题大家谈,十五课题大家谈,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何判断课题研究的创新性?课题研究的证据充足吗?课题研究过程带给自己哪些体验?,基于标准的整合;基于问题导向的整合;基于科学研究的整合;基于结果的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基于标准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发展到今天,亟需从盲目的、自发的、随意的、分散的、与课程无关的状况走向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规范地、科学地、按照世界一流水平的要求来实施。基于国家新课程标准。基于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活动1、介绍“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习的基本原则:(1)原汁原味;(2)本土化;(3)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制定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背景,1996年: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信息技术素养的挑战(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or the 21st Century: 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2000年:信息化学习:把全球教育放在所有孩子的指尖(e-Learning: 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2003年:正在制定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the third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Work is different . Tools are different . Communication is different . Information is different . Kids are different .And Learning Is Different!,面对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你准备好了吗?,工作变化了。工具变化了。通讯与交流变化了。信息变化了。儿童变化了。 学习也变化了。,InternationalSociety forTechnology in Education,N ational E ducational T echnology S tandards P r o j e c t,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ISTE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教育技术组织,它的宗旨是提倡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和管理,其成员包括教师、信息技术专家、教学管理者。ISTE通过出版刊物、举办会议、在线信息交流和提供服务来帮助所有学科教师,使他们能很好地利用教育技术把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起来,从而改进教学效果。,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的编制和修订是在1994年-1998年之间完成的;ISTE协会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联合了全美主要的17个专业教育团体;标准的写作班子汇集了来自全美各地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将自己的教学中实践编成了标准中的课程案例和单元案例。项目核心小组派出了专家到美国的各个州去进行试验和验证标准的草稿,还通过网络广泛地征求意见。全过程前后集中了2000多人的意见而形成了标准。,NETS picture,ReleasedNECC 98URL:,1998年6月发表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NETS*S),1999年:修订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Connecting Curriculum and Technology,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规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行为规范标准,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独立思考、正确决策和生活自立等能力,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整个一生中的重要性。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中文版,200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部分 课程与技术整合;第二部分 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三部分 课程整合;第四部分 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附录翻译出版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美国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为制定中国的教育技术标准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对美国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的了解与学习,促进我国中小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开展。,2000年:美国制定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2001年:美国推出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为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道德、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在学习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等行为标准。,面向学生的基础技术标准,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完全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性质和运作。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2 社会、道德和人类问题了解有关技术的道德、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信息和软件。明确认识技术对于终身教育、协同工作、个人目标、效能的作用。3 信息技术作为效能工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学习、提高效能并激发创造力。使用效能工具来协作构建加强技术的工作模式,准备发表和生产其他创造性作品。4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利用远程通讯与同学、专家和其他人交流与合作。使用多种媒体和方式与大众有效地交流信息与思想。5 信息技术作为研究工具运用技术工具从多种信息来源中查找、评价和收集资料。运用技术工具加工信息,报告结论。评价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新的技术方法以完成某一特殊任务。6 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工具利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做出全面、合理的决策。利用技术来发展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资料来源: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 pp10.,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了学生具备信息素养的绩效指标、课程案例和课程方案说明:,学前-小学2年级小学3-5年级初中68年级高中912年级,提供范例和方案,每一部分绩效指标包括相关的实例或方案描述,用以说明绩效指标如何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体现。,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带给我们的一个新概念是“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反映了课程综合化的新型教育观:课堂教学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跨过人为的学科分界,把学生与现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问题导向式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几个概念,多学科:涉及一个或几个以上的学术内容的活动。322页主题单元(Thematic Unit)324页与特定的主题相关的一个教学单元,单元中的所有的活动相互联系。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323页围绕一个重要主题组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相应的工具、资源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教学活动覆盖学科领域和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单元中的学习内容、过程、资源等围绕阐述同一个主题。,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3。,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 (Multidisciplinary Resource units)主题式的多学科教育包括许多资源单元,这些资源单元的设计目的是提供大量教学课题以实现多学科学习。每个单元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教学活动及相关的技术、工具、信息和资源。单元中的内容、过程、活动、资源、技术工具等围绕同一个主题。每项教学活动注明相应的课程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同时还注明相应的年级段的教育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工具和资源。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开展教学活动。,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的主要特征:,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习的特定主题为中心;活动过程+资源 ;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作为教学设计和绩效评价的标准。,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的设计,综合考虑4个要素;学生活动为中心;参考国外教案范例;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设计具体实施时间线计划国内教师的实例,绵阳市电教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44个案例;在目前各地进行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中,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及其丰富的教案将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源。,分析教案范例:研究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1、各组选择一个教案范例2、小组内讨论,研究教案。(15分钟),分组安排,讲台,分组安排,讲台,社区,数据,州,任选,讨论: (1)这些教案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 (2)这些教案是如何体现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和课程标准的? (3)从这些教案中你还得到哪些启迪?,研究“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提供了8个“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案例.思考题:(1)什么是“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 它与“课件”、“资源库”、“专题网站”、“主题学习网站”有哪些区别?(2) “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背后的教育哲学理念是什么?(3) “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的不足点是什么?我们如何借鉴“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的思路?,基于标准的整合;基于问题导向的整合;基于科学研究的整合;基于结果的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教学问题设计。,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真实的教育是由思维习惯和高级思维技能构成的。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 。 Grant.Wiggins,通过设计来理解,2001年,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设计,基本问题,单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s,Unit Questions,基本问题( Essential Questions ),“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基本问题的特点(1),指向学科的核心;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习过程中自然地重演;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基本问题帮助教师关注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一学年课程或中小学某一学段)的重要主题,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表面活动去关注要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的概念。帮助教师从人、社会、自然、生活的视野来为学生考虑自己的学科教学。,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的高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习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习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基本问题的特点(2),单元问题( Unit Questions ),“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习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与单元学习或特定的主题相联系;支持和继续一个基本问题的学习。,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的例子,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的例子(续),VCD,教案,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进才学校,基于标准的整合;基于问题导向的整合;基于科学研究的整合;基于结果的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问题:一些学校使用不可靠的和未经证明的方法,事实上在妨碍学习进步。 解决:促进学校使用经过证明的实践和方法。,教育改革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Research-Based Improvements,引自:不让一个孩子落伍,,可靠的研究等于可靠的结果Solid research equals solid results.,医生在治疗病人之前要有可靠的研究,教师和学校需要同样谨慎。Doctors use solid research before treating patients. Teachers and schools must apply just as much care.,什么是可靠的研究科学方法假设 (Hypothesis)使用控制(Controls are used)结果证实或证伪假设(Outcome proves or disproves the hypothesis),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重复性(Replicated)重复的研究发现相同的结果。,普遍性(Generalized) 研究的发现代表了全体对象的情况,适合严格的标准(Meets Rigorous Standards ) 方法和结论必须经过同行复查确认,研究结果的一致性(Convergent findings) 结论应与其他的研究结果一致,历史的反思“十五”课题的发展方向:三结合 学科 课堂 信息技术 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课题研究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生活中。,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转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转变,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教育科研真正做到“轻松愉快、高质量”的时候,教师才会感到教育科研成为自己精神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各地实验学校课题现状:,特点广泛性;参与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题目的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如何结合学科教学、课堂教学。改进课题再设计(研究方向、方法、评价)教师培训,课题方案设计的偏差,课题目标偏差:大,空,无法实施,未考虑成果形式或预期成果脱离实际。过程设计偏差:笼统不具体,单调少变化,陈旧不新鲜,一刀切不分层。评价偏差:评价与成果脱节,评价内容偏颇,评价公布滞后。,十五课题方案的再设计,什么叫“再设计”?研究方案再设计(Research Plan Redesign )教师在准备和实施教育科研计划时,根据课程改革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对研究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使课题研究能够更好地深入进行。大约有60%以上的研究计划需要进行再设计。,课题方案再设计的原则,聚焦研究课题设计研究假设选择科学研究方法落实研究步骤整合信息技术简约化,基于标准的整合;基于问题导向的整合;基于科学研究的整合;基于结果的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对结果负责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1、责任性:保证结果2、灵活性:因地制宜3、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4、常规性:教师和学生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 的结果,变化: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变化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大面积提高办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形体礼仪课程课件
- 幼儿感官探索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合同清单
- 二零二五年度防火门产品安全标准制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衣采购与职业培训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运输合同标准范本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照明系统升级补充合同范本大全
- 高三试卷:重庆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数学
- 高三试卷:辽宁省点石联考(辽宁县级协作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2025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高三试卷: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5届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高三11月联考数学
- 小儿呼吸机相关知识详解课件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维护手册v00-地铁3号线贯通道系统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CRT)治疗课件
- 人防地下室墙体后开洞整改施工方案(防办)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培训课程(共93张)课件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 “县管校聘”教师岗位竞聘量化考评表
- 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 网吧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