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1页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2页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3页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4页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考察报告 题目: 山东省博物馆调查报告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浅析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及展馆结构 山东省博物馆简介:该馆位于济南市新城东部中心区域,省博物馆占地230亩,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配套设施4.5万平方米,广场约10万平方米,整体建筑汲取了国内外众多优秀规划的精髓,借鉴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布局,规划方正、规整,稳重,布局采用轴线对称的空间构成手法,强调建筑庄重大气的风格。 新馆主体建筑位于地块中心,为边长136.5米的正方形,建筑沿经十路一侧立面檐口高度为40.8米,穹顶距地面高度为64.8米,四角水池各伸出15米,总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 泉水是省会济南的象征,以趵突泉喷涌为代表的泉水、泉韵、泉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寓意山东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博物馆主体建筑每侧十八根高大立柱形成十七个空间,并向上延伸,环绕成穹。主体建筑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气势恢宏,巍然屹立。正文:第一眼见到博物馆的时候就被它的大气与宏伟给震撼到了,站在主广场上向前望去,它像一座巨人那样端坐在那,该馆的外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很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使馆有一种厚重以及历史感,顶部一个巨大的穹顶让这座四方的建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除入口处的玻璃幕墙的设计外,馆的表面几乎看不到什么玻璃结构,这也给我留下了一个疑问,馆的采光问题怎么解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馆内。 进馆以后,映入眼帘的就是馆内富丽堂皇的景象,馆内装饰以金黄色为主,主阶梯的颜色为亮银色,两种颜色交相辉映,管内分三层,一层与二层之间由巨大的台阶贯通,且在台阶两侧设有上下行的自动扶梯,值得一提的是,扶梯是将三个楼层全部连接,而台阶只是贯穿了一二层之间,在展馆的通道区还设有垂直式的封闭式电梯,这时的场馆的楼层之间输送参观者的效率大大提高。虽说是白天,但是场馆的主体部分光线多来自于人造灯光,很少依赖于自然光,所以就是为什么在进馆前看到的场馆的玻璃结构稀少的原因,据说,穹顶的中心可以透过自然光,但是当时没有注意观察,而且根据照片的拍摄,当时好像封闭了起来,算是一个遗憾。 通过楼层分布图可知,该馆内设有20个展馆,其中有三个展馆没有展示任务,其余的17个展馆有几个展馆没有对外开放。我从一号展馆考试参观,一号展馆所展示的是佛教造像艺术展,内部的空间结构呈U字形,展示的文物分列在走廊的一侧或两侧,馆内的灯光呈较为温馨的昏黄色,灯光的因素在省博物馆内运用得十分巧妙,每个展馆内的灯光都较为昏暗,但又显得温馨,给观展的人营造出了一种祥和而静谧的氛围,而对于展品,大都给与了冷光的处理,一方面可以显示其本来的色泽,另外也可以让人们观察、欣赏的更为清楚,灯光的运用在展馆的设计里面体现出了人文情怀,交互的概念在设计中也得到了体现。小型文物多采用装柜展览,一号展馆馆内的空间多采取用展柜以及大型的文物来隔断,人们可以在这些空间中穿插从各个角度欣赏,从一号展厅出来以后,就是一个过度以及休息的区域,这种区域在省博内每两个展厅之间就存在一个,在该区域里提供了有包括座椅,厕所,逃生通道在内的一些设施,人们可以在其中休息,交流等。随即进入了二号展厅汉代画像艺术展,展区内展出品主要为汉画像石、石刻造像及大量的碑刻、墓志和造像题记组成,展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因展品种类繁多所以展示的手法也不尽相同,墙面的位置和隔断的高低,天花板、地面、展览设备的造型、色彩、比例都有所差异。该展区中还设置多媒体展示厅,配合以声、光、形象的多媒体表现,更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出二号展馆的中间通道里,我发现了一处工艺品商店,这处的空间本来是楼梯的后部,但是设计者很好的利用了这部分空间,将此处设计成了一个商店,这种设计理念是比较聪明的。其余两个展厅因关闭,我们乘扶梯进入二楼展厅。 博物品商店 在二楼的一个展馆旁我看到了该展馆的一个平面图,由该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展馆内部的空间结构是呈“N”字形,在省博的各个展馆内部,这种结构都屡见不鲜,这种空间的构成一是增加了展品展示的空间,使更多的展品可以在一个管内得以展示,二是将公共空间充分利用,人们沿着走廊就可以边走边浏览展物,走到尽头这个展馆也就看完了,一览无余,既增加了游人的游览效率还不至于遗漏某个展品,这种在一定空间内迂回形的设计是我这次参观博物馆收获的最大的灵感;此外展馆内的弧线形的墙面设计的加入,可以使展馆摆脱始终四四方方死板的效果,给人以灵动的感觉。 弧线形的墙面 在参观其中一个展馆的时候,我发现了下面这幅图片的设计,这使我突然间好像有了灵感似得,与拿来空间不只可以用来切割和填充,还可以从已有的空间里给挖出来,这让我感觉到有了新的想法。 空间被“挖”了出来 空间的隔断 在参观完所有的展馆后,可以发现,不同风格的展馆,往往展馆的内部结构以及展品的陈设方式是不同的,比如山东历史文化展是配合山东新博物馆建成开放而精心制作的大型地方陈列。对于其中展品陈列设备的设计,展厅内选择了独立的和灵活的展示道具,不仅可悬置,挂置展物,还可以架构形态,塑造了极好的流动空间。展厅中的展柜有靠墙立柜和中间立柜,展柜中的桌柜为了达到更完整的视觉效果选取了斜面柜,更方便人们参观。又如大师书画展采取的是悬挂式展出,其中一个书画展馆进去没有任何迂回,直截了当的把书画映在了四面的墙上,又如三楼的考古成果展,因为涉及到动物等大型场景因素,该馆设计的空间高度相当于两层楼那么高,馆内还有架高的走廊等,所以我从中可以得出在设计研究时,首先确定陈列的主题、主要内容、陈列艺术风格,绘制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方案和平面设计图、立面设计图,并综合考虑内容设计、立体与形式结构、制作、布置等工作,并需进行多次调整和修改,这样才算是一套完整的展示方案,并制作出令人认同的设计。 架高的走廊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展馆的交互性与人文关怀方面,展馆的交互性从许许多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比如展馆入口处的电视介绍,以及一些展馆中设置多媒体展示厅,配合以声、光、形象的多媒体表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包括三楼考古馆内的电脑交互设施,这些都很好的展现了展馆的交互性; 圆盘型的交互设施 多媒体交互设施其次就是展馆的人文设施,展厅一楼的拐角处的储物柜,以及展厅之间连接处的走廊里都有着休息的木椅,展馆内遍布的厕所以及厕所内的残疾人如厕的地方这些都是展馆人文关怀处设计的体现。最后,我觉得如果考虑到游客参观的时间较长或者一些大龄游客以及一些常见性疾病的游客的情况,我觉得在省博内的开辟出一块公共休息以及饮食的场所是很有必要的,人们可以集中的在此休息,吃饭以及交流,这是另一种人文情怀的体现。另一个方面我觉得省博的露天停车场的设置虽然较为方便,但是一方面车位不足,另一方面在审美体味上面欠佳。另外听说博物馆的夜晚的灯光设施以及环保的自动发电设施是这次考察没有涉及到的方面,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够更加深入的考察。附一张夜晚美丽的省博一座成功的博物馆,其建筑必须具备独特的造型风格和协调的内部空间。一方面,博物馆是封闭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藏品收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