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上古神话1.1 解词: 万物有灵: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类认识能力低下,原始人还不能把自身和自然界分开,以己推物,认为自然万物同人一样有灵魂、知觉、意识。 图腾崇拜:即Totem.。美洲印第安人方言,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基于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自己的氏族和某种动物、植物、自然物有某种亲缘关系,认他们为自己的祖先。这种自然物就是这个氏族的图腾。这个氏族便以这种图腾命名,作为氏族的标志,以此与其他氏族相区别。 上古神话: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1.2 论述:上古神话的文学价值:上古神话是对世界对人类认识的总和,所以被称为人类童年时代的百科全书。 1我国上古神话重要表现出的与自然抗争的积极有为的态度对后代文学创作的精神内容有重要影响。我国文学在人与自然的范畴中,在主观与客观的范畴中,往往更强调人和主观。而其他民族里,往往更强调对物的崇拜。而我国却出现了夸父、后羿这样的与日竞争的形象。又如,其他民族的洪水神话里常是通过躲水来逃避了灾难,而我国的神话里有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与自然搏斗的故事。同时,后人在表达宏志、拯救苍生之志时,常常化用神话。2我国上古神话天然神奇的艺术创造为后代浪漫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原始人在神话中创造了一系列丰富的形象,为后代偏于浪漫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人用其典故,增加了其作品的神奇色彩,创造了行的境界.其次,神话奇异奔放,夸张幻想大大地启迪了后代作家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创作了更加完美精湛的超现实艺术境界。如神话里把自然人格化、把人自然化(神化)等。这些方式在原始人那是不自觉的,而后代作家却受到启发,用于自觉创造。 周易卦爻辞2.1 解词 卦爻辞:周易中系属在六十四卦符号后面或下面的表明各卦各爻寓意的占筮之辞。时称繇辞。2.2 论述:周易卦爻辞的文学因素1. 艺术手法而言,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象征。“立象以尽意”,用形象来说明义理,哲理内容答案采用了艺术的审美表现方式。画面感强。通过物象,情境,故事片段,等来指示休咎。有的甚至不言吉凶,具体事理答案就存在于形象中。通过形象的描绘给人提示,创造了一个个含蕴丰富的意象,引起人们联想,给人以体味的余地。2. 从形式上看,语句简洁整齐,多用韵语,颇有诗歌韵味。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与尔靡之。”(中孚九二)就很有诗歌意味。 诗经3.1 解词1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其中笙诗六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称诗经。是北方文化的代表,非一地之作。作者大多不可考,且非一个阶层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赋比兴”的手法。2 风雅颂 诗经的分类。根据音乐曲调分的类。风:指曲调,歌调(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中地方歌曲)。雅: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的曲调歌调。颂:特指配合舞蹈的曲调歌调。 3 赋比兴 诗经的表现手法。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4 三家诗指“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现均已亡佚。 5 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序,称毛诗传笺。6 笙诗诗经中有曲、篇名但无歌辞的诗。因其曲都以笙吹奏,故名笙诗。3.2 论述论述一:诗经的特色内容有哪些?1、 周颂中的赞美诗 周代祭祀注重礼式,“仪乐”中第一要义即为祭祀礼。在祭祀中强调礼的精神,祭中更强调敬祖、尊祖、颂祖。礼记中有“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从事宗庙,则子孙顺孝”祭祀的目的在教化。因此多颂祖先,而非神灵,多歌功颂德。如,周代有大武舞组诗,来表现武王伐纣灭殷商建周朝的丰功伟绩。周颂篇幅短小、概括抽象性强。2、 周族的“史诗” 史诗的特点是:性质上突出再现性,叙述性;内容上偏于讲求民族发展的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的重大题材;文学上带有神化特色;外在形式上常是长篇巨制。诗经中大明緜公刘生民皇矣五篇均为祭祀诗,具体讲述了被祭之先公先王壮大部族。开国奠基的丰功伟绩。但单篇独立。没有叙事故事中人物关系冲突。三、 “变雅”“变风”中的怨刺诗和讽刺诗 怨刺诗 有些诗斥天训上,伤时,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如,大雅瞻仰节南山的正月等。此类作品偏于议论,文学形象性差,显示出了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 有些诗表现了处于官场,宫廷险恶环境中的官吏(士子)失意、愤慨、不平。偏于表现个人的遭遇、感受、在抒发个体情感的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如小雅巷伯怒斥了造谣诬陷者。 有的反映了外患加剧,民族矛盾激化的社会问题。如大雅大东里周代东方诸侯小国怨刺西周王室诛求无已、劳役不息。 讽刺诗多是社会下层对权归统治者怀有敌意的辛辣的嘲讽。如伐檀邶风新台等,表现对社会问题的评判和讥刺态度。四、战争徭役诗和思妇诗 频繁,持久,不时的征战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苦难,同时表现了对和平安定团结生活的殷切向往 一类是表现服役者本人的经历感受的徭役诗。如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另一类是从在家妻子思念行人的角度写持久的兵役徭役带给人们精神上的苦痛。如卫风伯兮中“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五 、国风中的婚恋诗 数量最多 一部分是描写青年男女在特定的时间群体欢乐的场面反映了当时民间社交活动的某些习俗。如郑风溱洧 一部分是表达生动优美的恋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爱情的欢乐和痛苦。如邶风静女。还有的抒发了苦痛与惆怅,同时表达了爱情的深挚与执着。如周南汉广。还有一部分可以看到宗法礼法观念对爱情生活的干预和破坏,反映出家庭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由于宗法问题化的强加,青年男女的交往并不那么自有,尤其是遇到婚姻大事时,开始有了束缚。如郑风将仲子里对钟情于自己的小伙子的劝阻“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树。畏我父母,仲可怀也。”论述二:如何解释诗经偏于写实的创作倾向? 就创作方法而言,写实是其基本特点。风雅颂均可说明。即不是运用极度的夸张和离奇的想象去表现生活,而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描摹生活,用内心的切实感受去抒发情怀。1 诗经中有一部分叙事描写之作,叙述描摹朴实自然,不做夸张、变形,写出了人在目前的生活场景和画面。如七月偏于描摹批判现实:农奴们的群歌联唱,一年到头的劳作生活和艰苦的生活境遇。2 诗经中的抒情诗抒发了日常现实情怀包含着合乎常情的想象和幻想,从而也表现出写实的特点。与偏于奇异想象的创作有所不同。一方面诗经中确实有一些抒情诗,包含了主观心理世界经常出现的想象和幻想。如关雎里“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就是想象之辞。但另一方面,诗经的主观想象幻想不是升天入地、古今驰骋无羁的想象,而是真切实在的合理想象。如魏风陟岵里“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就说明了这一点。论述三:诗经如何借助景、物、来抒情和达意的? 1、用“比”达意:如小雅天保中给人祝寿用“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把福之大之多之久,用了各种比喻形象说出来。又如邶风硕沽人里写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说明了美人之美。还如,小雅小旻写政治官场上惊恐谨慎的心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刻画准确精湛。这些都用了形象的比喻来达意。 2、 以“兴”来开头 在诗经中特指借助对自然景物或其他事物的描写作为诗章或诗句的开头的起韵。大量起兴不止有开头的作用,往往是一种象征。“兴”所写事物与诗所歌咏之物所表达的情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且是意义上的联系,较之“比”有更深入更丰富的联想。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回味的空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含蓄和谐,韵味深深。3 借助景、物 来抒情、达意。 在诗中,通过对具体景物、生活图景的描写,对感情抒发其了烘托渲染的作用。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就是通过景物的的描写渲染了行人两次不同的情感感受。 先秦散文与庄子3.1 解词 1春秋 我国最早的一部大事纲要性的编年史。是经过孔子修订的,带有创作成分的鲁史。以鲁国的十二个国君的的世次编年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纲要式地记述了周王朝、鲁国、其他各国的在这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大事。所记史事,均含褒贬。记事语言及其概括、简练、含蓄、明白。2左传 全名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是用来给春秋作注释的。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相传作者是左丘明。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初年或前期。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诸事情侯国发生的事情。3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偏于记叙策士说客言行的短篇故事集。具体篇目的作者不可考,其中有各国史官,也有奔走各国的策士说客。非一人一时之作。记事年代始于三家分晋(前453),终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由刘向拟定,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3.2 论述论述一:为什么左传也是文学史上重要著作? 虽然左传是历史著作,但不同于文史分家后的历史书,作者在记叙历史的过程里不自觉地使用了文学叙事文学描写的方式。这使他具有一定的文学意味。1 左传在及时过程中注意抓住突出矛盾冲突,比较突出典型事件,充分展开进行描写,使叙事有波澜有曲折动人的情节,颇有戏剧性,故事性,扣人心弦,引出人的审美效果,类似于纪实文学。有的叙事涉及重大矛盾冲突,由一连串的事情组成,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富有戏剧性,如晋灵公不君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还有一些情节曲折有致,首位完整的叙事,构成了生动的小故事,如晋侯梦大厉就是以典型代表。2 左传在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往往不放弃具体可感生动有趣的细节,使文章写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学趣味。 左传有不少与重大事件相对的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可见作者在叙写历史之外的文学追求。如晋公子重耳之亡里对“别隗”“过卫”“醉遣”“窥浴”等事件的描述。左传追求趣味性,如郑败宋师获元华的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左传有些部分还能突破实录的限制,进行一家的想象虚构,从而具有某种文学创造的意味。论述二:比较左传战国策的语言特点左传语言简约严谨,人物对话、叙述描写语言都十分精炼,言简意赅,精妙传神。人物语言方面,虽然以记事为主,但左传人物特点独特。善于表达,句句击中要害。点到为止,耐人寻味,委婉含蓄,很有分量。 精妙风趣而又富于表现力,如子罕辞玉中“皆丧宝也,不如人尽有宝。”巧妙运用了双关表明了态度。在叙述描写语言上,省简、准确、善于抓住事物特征和最富于表现力的动作进行刻画,往往多则三言两语,少则进有几字,但情态毕现。如“比及宋,手足皆见。”“目逆而送之。”等都是极具画面感的描写。 战国策语言风格上多用笔铺陈张扬。多夸饰与渲染,给人以辞采恣肆之感。畅所欲言,洋洋洒洒,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描写和叙述都很夸张。善言巧譬,话锋机敏睿智。富有说服力,也使行文色彩形象生动,富有文学色彩。且善于攻坚,善用比喻。多用排比对仗,语言形式优美。 论述题三:战国策士人的说话艺术 1 善进言:如触龙说赵太后、齐人谏靖郭君城薛等,士人用巧妙的方式,说话技巧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 近取譬:随机利用眼前的事物或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作为分析事理的材料,使说理自然、贴切、便当,容易为人所接受了解。如邹忌讽齐威王纳谏里邹忌以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为例,向齐王进言,说明了广纳谏的重要性。 3 巧用故事。士人通过将故事的方法,把想说的道理用故事的寓意表达出来,深刻、含蓄、耐人寻味。且战国策是后世的大量成语的出处。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 4 诸子散文4.1解词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的著作。主要立论者是孔子,记叙的是孔子及其弟子语言活动以及语言内容。论语属于语录体,大概成书于战国前期。共二十篇,均为言论、行事、片段的汇录。每篇篇名为首几字,无意义。只起间隔作用,篇与篇没有逻辑关系。语言简练,简短的记事中能够展现出一定的人物性格。 孟子 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述作,弟子笔录而成。成书于战国中期,共7篇,篇名无实际意义。记言成分较大,篇幅较长,出现论述性文式。富有辩论,感情充沛,具有启示,善用比喻阐明事理,语言通达流畅,委婉尽意。 逍遥游 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全文论述了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本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4.2论述论述一:论语的文学色彩表现在哪里以记言、记叙而闻名的 1 富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人物语言。孔子语言很有特点:言近旨远,言简意深,言缓意婉,有一种浅明自然纡徐含蓄的风格和意味深长的格言化特点。常为课下问答,口语化,亲切自然却不直白。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曲折有致的记述片段。不但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往往在具体情境当中展现了不同说话人的音容笑貌和不同特点。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透过人物讲话等突出了子路的自信,轻率的特点,展示了曾皙温文尔雅,性格洒脱,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论述二:结合作品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的论辩具有明快、奔放,滔滔雄辩的风格特点。 1 先声夺人,辞以气盛。在孟子见梁惠王里“王曰:叟不远千里而來,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烷基单乙醇酰胺及其醚衍生物项目合作计划书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玻璃纤维垫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光学纤维面板系列项目发展计划
- 2023年淘宝双十一活动策划方案
-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跨国公司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数据库理论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播音主持作品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构造(模型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村镇规划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榆能煤炭进出口公司神木饭店招聘3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共19套)
- 建筑工程质量策划方案编制指导手册 2025
- 《公司法》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GB/T 3956-2008电缆的导体
- GB/T 28789-2012视频交通事件检测器
- GB/T 18380.11-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
- GB/T 14502-1993水中镍-63的分析方法
- 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电缆
- 国际航标协会海上浮标制度IALAMaritime课件
- 16版与03版《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对比与解读-建筑工程定额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