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的调查报告 树立敬业精神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和倡导的,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的功利化,过高的期望以及缺乏信念等现象直接导致了频繁跳槽、损害就职企业的利益等一系列危害。 中华民族素有“仁义济世”、“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1】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说:“敬业,为艺业长者,敬而亲之。”【2】他们都认为敬业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而敬业精神指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能够恪守自己岗位职责的职业操守对本职工作充满无比的忠诚与热爱,并为之全身心的投入尽职尽责,专心学习,忘我工作的精神状态。因此,大学生具有敬业精神是社会和谐发展、民族振兴的迫切需要。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已就业大学生,其缺乏敬业精神也是全国有目共睹的。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有的同学来到大学后,不仅制订了详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踏实地完成;可有的同学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甚至有些同学企图欺骗自己,欺骗老师,在考试中作弊,弄虚作假。 已就业的大学生同样如此。有些人频繁跳槽,给自己和公司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有些人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职位、薪酬等都与他们设想有偏差,以至于产生浮躁的情绪和心理;还有些人在就业后,安于现状,既无功也无过,缺乏做大事损耗成大业的敬业创新精神。 2014年,大学毕业生达到727万,刷新了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纪录。即使就业如此艰难,可毕业生的离职率依然高的可怕。2014届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分别是48.04%、23.45%、10.77%。【3】而80后和90后职场人中,已有跳槽实际行动(包含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手续和已更新简历)的比例高达54%。70后中已有跳槽行动的比例最低,为48%。60后中有跳槽实际行动的比例下降到略高于70后,为51.9%。【4】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象?为什么大学生会严重缺乏敬业精神?又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呢?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传入我国,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比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得大学生向往奢靡的物质生活,而近年来国内屡见不鲜的贪污受贿现象更是加剧了这种价值导向的选择,进而影响其敬业态度。所以,大学生抱有这种观念择业时,很容易造成敬业精神的缺失。即使是就业后,也难以保持正确的敬业观念,发挥爱岗敬业的精神。 自我价值定位不准,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应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以致用的建设自己的祖国。当代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生活实践少往往对未来期望值过高,自身价值的定位不准。部分大学生把工作定为于高薪、舒适、体面,而由于个人、企业、社会等认识主体与大学生价值这一客体上存在认识的差异,导致大学生个人的期望值与其实际的社会价值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表现出对现实的工作抱怨不满多、踏实苦干少等敬业现象。 敬业精神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教育的系统学习的缺失。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的实践活动。高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和制度等方面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对于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教育存在滞后性。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就业规划课,但只是规划,并没有对其敬业精神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源泉。在大学中,除了少数的学生干部,大部分同学都是缺少敬业意识和敬业精神的锻炼的。况且,与在社会长期从事乃至终生从事的敬业精神相比,短期性的学生工作实在是收效甚微。因此,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也是导致大学生敬业精神缺失的原因之一。 敬业精神是从事各种不同职业人们的共同要求,乐业、勤业、守业、精业是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乐业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把工作当做一种兴趣,在工作中享受乐趣。个人在职业岗位上是否能够做到敬业,取决于他追求什么、能否在工作和职业行为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是从责任中产生,而是从对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乐业就是要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来干。勤业是敬业的前提。古人有句治学名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5】勤奋是敬业的基础,是通向成功的必备美德。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勤”。我国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就苦练书法,不分昼夜,连一池清水都被染成了墨池。这种练字上的“勤”,使他终成一代书法大家,名垂千古。守业就是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规范,它表现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等等。例如,老师要教书育人,农民要辛勤耕种,医生要救死扶伤。假设老师不教导学生,农民不种地,医生不救人,那这社会岂不乱套?精业就是要精通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它要求从业者刻苦钻研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做一个行家里手,从而变成一位优秀的敬业者。所以,乐业是前提,勤业是基础,守业是保证,精业是追求。只有精业、乐业、守业才能通过勤业转化为工作绩效。 敬业精神是大学生走向职场必备的首要品质。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主阵地的高校和大学生本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意识。学校应把一些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请到学校给同学们作报告让他们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对员工的相关要求,强化他们的职业理想,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熟悉业务和环境,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自己应热爱并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学业,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第二,积极的开展实践活动,磨炼大学生的敬业意志。学校除了大学四年所规定的专业课和文化课学习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通过教师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大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使自己不仅在能力上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磨炼了自己的敬业意志。第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敬业精神。高校可以采取树立榜样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老师就是最好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和生活的基本道理,老师对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向上,努力进取,走向工作岗位也会尽职尽责,勇于奉献。第四,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验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使大学生对自己进行深刻剖析和很好的定位,不会以盲目的或从众的心理去选择职业、频繁跳槽。第五,大学生要自觉加强自身敬业精神的培养,养成敬业的习惯。大学生要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对工作心存敬畏和感激之心,养成“工作中无小事”的工作习惯,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另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各行业都需要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只有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才能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敬业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必备条件。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是时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889:1987 FR-D Hard-drawn aluminium wire for overhead line conductors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71:2002/AMD1:2007 EN-D Amendment 1 -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7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 雅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耳鼻喉面试题及答案
- 河道清淤面试题及答案
- 保险课堂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离子色谱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病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库防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刷题库与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2025年职业指导师(四级)考试模拟试题汇编与模拟试题解析
- 测听讲课的课件
- 乡镇物业安全管理制度
- 起重作业安全考核试题及答案
- 屏幕尺寸换算表
- 建筑行业材料员培训课件
- 佐贺的超级阿嬷亲子阅读单
- JJF(纺织)010-2012纱线捻度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