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ocx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ocx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ocx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ocx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声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20K)之间的声波:(人发出声音:频率大约从65Hz到1100Hz之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20K)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 声波。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二、光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 太阳光:是由 红、橙、黄、绿、蓝、靛、紫 组成的。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原因)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8、白光是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9、发生光的色散时,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10、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均被吸收。1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1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注意】1)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 垂直射入时,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1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应用案例:潜望镜15、光的折射:16、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7、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18、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但是是反射光,而不是折射光引起。)19、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光心: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20、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幻灯机(投影仪)倒立等大实测焦距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虚放大镜成像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成像看图)三、运动和力1.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2. 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3.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4. 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6. V=S/ t S=V t t =S/V7. 1m/s=3.6km/h 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8.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9.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10. 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11.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12.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m g m= G / g g = G / m )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13.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14. 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15.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6.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17. 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知一个力求另一个力,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练习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中考资源网” 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 A ) A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5、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中考资源网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 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8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中考资源网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 A 、30 B、 60 C、90 D、12010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中考资源网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12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 )中考资源网 A、小孔成像 B、影子 C、月食 D、筷子放到水里会“变弯”14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中考资源网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7、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掉时, 将发生 ( )中考资源网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20、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中考资源网 A 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中考资源网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中考资源网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中考资源网 D 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中考资源网22、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中考资源网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 C ) A、只有小明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可行23、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着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中考资源网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中考资源网 A、彩云B、地面C、观察者自己D、大楼24、某同学用左右两只手拉一个弹簧秤,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则该同学左右两只手所用的拉力(不计弹簧秤自重)中考资源网是 ( )中考资源网A、各为10牛B、总和为10牛,但两手拉力大小不一定相同C、各为5牛D、无法确定,因为弹簧秤示数不能表示两手拉力大小25、手掌托两个鸡蛋需要的力约为 ( )A、01牛 B、1牛 C、10牛 D、100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中考资源网27、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_米/秒,声音在水中的速度_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中考资源网28当一束光线从空中斜射向水面时,光束可能发生_、_ 现象,进入水里后,光的传播速度将_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中考资源网。中考资源网30、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使他后退。中考资源网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中考资源网31、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中考资源网32、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中考资源网33.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_。中考资源网35晴朗的月夜,在“海上田园”赏月,已知池塘里的水深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105千米,赏月人低头看到水中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千米。中考资源网37、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摄,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为2秒,车身长为12米,如右图所示,则可知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_米/秒。中考资源网我们说这辆汽车在行驶是以 _为参照物。中考资源网38、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的报纸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毫米)中考资源网,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是(填“缩小”、“放大”“大小相等”)中考资源网的像(填“实”或“虚”)中考资源网。中考资源网三、实验:(5)中考资源网4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考资源网如图18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图42(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 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中考资源网(4)中考资源网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随之_(填“向上移”或“向下移”)42如图42所示,用弹簧秤测一个苹果的重力,此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_牛,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牛,苹果受的重力是_牛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4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中考资源网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中考资源网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中考资源网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中考资源网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中考资源网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中考资源网四计算和作图:(10分)中考资源网4、停在山崖前的司机向山崖方向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6秒钟后,他听见了回声,请问司机离山崖有多远?(声音的速度:340米秒)中考资源网(5分)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平面镜中画出AB的像。中考资源网(3分)中考资源网1一滴雨滴从空中匀速下落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它的势能减少,动能减少C.它的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D.它的势能不变,动能不变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0米,该物体在第5秒的速度是 ( )A,10米秒 B.50米秒 C.5米秒 D.都不正确4.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给机器的传动部件加润滑油 B.滑冰前用油石磨冰刀C.冰雪天里,汽车出行前在车轮上装防滑链 D.使传动皮带松弛一些5.下列计算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Gmg59.8牛千克=49牛 B.Gmg 5千克9.8牛千克49牛 C.Gmg5千克9.849牛 DGmg=5千克8牛49牛 7.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上打破男子10米气步枪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比赛中,他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高速飞行。下列对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B.只受到空气的阻力C.只受到枪膛内高温燃气的推力 D.只受到朱启南的推力8.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海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长的橡皮条9.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B.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改变 D,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10.小明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 如图所示,身体向前跌倒,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体向后摔倒,如图所示。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中合理的是 ( )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前者的上身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前者的脚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11.如图所示,用F20牛的力把重力为8牛的物体紧紧地压在竖直的墙上,第一次静止,第二次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f 1和f 2,那么f 1和f 2的值分别为: ( )A. 8牛,8牛 B.12牛,8牛C.20牛,12牛 D28牛,28牛13.体育课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上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较粗糙 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握杆的力要大些C.爬绳和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绳和爬杆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14.甲乙两物体直立在小车上,小车一起往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甲与车板间无摩擦,物体乙与车板问有摩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两木块同时向前倒下 B.乙向前倒的同时,甲向后倒下C.乙先向前倒下,甲后向前倒下D。乙向前倒下,甲保持原来的直立状态匀速向前滑动1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及细绳重力不计,砝码G重50牛,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100牛 B。50牛C。0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6.一个重为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拉力F 的作用,且FG,则 ( )A,该物体不可能运动B.该物体有可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该物体运动方向一定变化 D。该物体运动状态肯定变化17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一定要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20.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只要是运动的物体,就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填空题:(本题共34分,2125题每格1分,其它每格2分)23。观察如图所示的频闪照片,照片左侧记录了一个正在下落的苹果的若干个瞬间位置。若频闪相机每次发出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30秒,则:(1)这幅照片所记录的苹果的运动过程历时 秒。(2)从苹果下落的各个瞬间位置的间隔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苹果下落是做 (填“匀速直线” “加速直线”或“减速直线”)运动。(3)苹果的下落运动是在 作用下发生的,从它下落的路径可知,该力的方向是 。24.一人用绳子拉着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当拉力大小是10牛时,物体速度达到10米秒,这时绳子突然断裂,则物体在水平面上作 运动,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25观察一辆自行车,它在工作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而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的。分别举出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1)有益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2)有害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6。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