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变局中的财税抉择_第1页
宏观经济变局中的财税抉择_第2页
宏观经济变局中的财税抉择_第3页
宏观经济变局中的财税抉择_第4页
宏观经济变局中的财税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变局中的财税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内容提要全球经济的严峻态势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进实践挑战与机遇兼具的财税平台若干判断与分析小 结,严峻的经济形势1:改变生活方式,衰退正在改变普通百姓的生活个人消费主义的时代宣告完结从好莱坞电影、名流文化到电视节目,勤俭节约逐渐成为时尚消费者在减少开支奢侈品牌受到冷落连体育界都在控制铺张浪费行为 英国卫报1月4日,中国,美国,世界,日本,欧元区,印度,俄罗斯,巴西,严峻的经济形势2:最困难的一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五个突出面临的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 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 失业人口大幅度增加、就业形势极为严峻 胡锦涛讲话,13.0,11.6,10.4,10.1,10.0,9.1,8.3,8.4,第10轮周期,第9轮周期,9.0,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累计+当月),严峻的经济形势3:对2009的预测,中国GDP的预测增长速度世界银行(WB) 2008.12.9 7.5%联合国(UN) 2009.1.16 8.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09.1.28 6.7%,严峻的经济形势4:保增长事关科学发展,在复杂的国内外条件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胡锦涛讲话(2008.11.29),严峻的经济形势5:保增长是首要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财政政策1:角色与主线,在经济深度低迷下,货币政策效应趋于失效 产能过剩:货币供给量企业难以增加投资 就业预期:利率消费者难以增加消费财政政策必须担负主要角色财政措施=增支+减税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 实行结构性减税,积极财政政策2:增支2008已出台,新增安排中央政府投资计划1000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建设提前安排2009年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00亿元,积极财政政策3:减税2008已出台,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税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收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积极财政政策4:增支2009拟定出台,扩大政府公共投资(6004,5550)安排中央基建投资360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加2150亿元,主要用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安排1300亿元,按照规划用于灾区城乡住房、基础设施、产业重建等方面用车购税安排公路建设支出1100亿元,积极财政政策5:减税2009拟定出台,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取消养路费等六项收费,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相应提高现行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实施好企业所得税法继续执行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政策落实降低住房交易税收的政策调整完善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统一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挑战与机遇兼具的财税平台1,十分困难的一年 收入: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持续多年高增长的局面不复存在 支出:支出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将非常突出 富有“创造性毁灭”机遇的一年 一面镜子:看到过去可能看不到的东西 一个平台:走到尽头,调整那些过去不想也不愿调整的东西,全国税收收入57862, 17% (2008),两个增幅之比较:差距缩小(2008),口径:税收收入 各项税收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关税,农业税收,出口退税,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各项税收=税收收入+关税+农业税收-出口退税,财政收入=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企业亏损补贴,财政收入,全国财政收入61316,19.5% (2008),全国财政支出62427,25.5% (2008),2008年财政收支决算,全国财政收入:61316.90亿元,19.5%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25.4%中央财政赤字:1110.13亿元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600亿元,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008年预决算偏离度:趋于缩小,预算收支规模决算收支规模全国财政收入 58203.00 61316.90, 3116.9(7239.15), 5.3(16.43)全国财政支出 60503.00 62427.03 , 1924.15(3050.15),3.2(6.56),2009财政收入预算安排:谨慎有余,全国财政收入65720,增长8% (14%) 如不包括成品油税费改革后消费税增加因素,增长4.5%中央财政收入35880,增长10%(13.7%)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505 中央本级收入33705,增长3.3% (14%)地方本级收入29840,增长5.8%(14%),2009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倾向地方,中央财政支出42385,增长19.6%(10.0%)中央本级支出15183亿元,增长7.7%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7202亿元,增加5860亿元,增长27.5%如果不包括成品油税费改革相应增支、划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及新增国债投资,中央财政经常性支出按可比口径增长7%,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平衡情况,中央财政收入35880,增长10%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505中央财政支出42385,增长19.6% 中央财政赤字6000,实为6505代地方发行2000,列地方预算。中央?,参照:全国财政收支平衡图(2007),地方本级收入45.9%,地方本级支出76.9%,中央本级支出23.1%,中央本级收入54.1%,参照:中央财政收支平衡图(2007),中央财政赤字,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上解收入,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中央本级支出,中央本级收入,分析与判断之一:关于财政支出,可能视形势变化而继续扩大,但处于可控范围增支重点:在“增”“减”两个字上做文章“增”直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全力提高国内公众的消费能力“减”减缓或解除中国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建立行之有效的医疗、退休、教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属于政策范畴:力度在主观上可以控制,分析与判断之二:关于结构性减税1,减税:减少税种+削减税基+降低税率减税的意图新一轮税制改革结构性减税1: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消减 结构性减税2:所实行的是小幅度、小剂量的税负水平的消减 结构性减税3:出发点和归宿,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和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分析与判断之二:关于结构性减税2,说到底,税收是一个分配问题税收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基本平衡式:GDP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消费储蓄税收当前应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着眼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资源配置格局,结构性减税1:有待调整的GDP分配格局,税收,GDP,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性减税2:有待矫正的失衡的分配机制,结构性减税3:有待调整的资源配置格局,全口径30%,11.2%,30.8%,22.0%,结构性减税4:受惠对象的分布(2008),结构性减税5:着力点应在“三税”,结构性减税5:增值税转型,最大一笔减税单,但具不确定性增值税的意义:对增值额征税生产型消费型04年7月1日:试点五年之久 + 反复拷贝东北中部26城市四川地震灾区内蒙诸盟全国减税:1200 亿元不能做绝对理解:“落袋为安”与树林子里的鸟判断:减税效应大大低于预期,结构性减税6:“两法合并”,一笔实实在在的减税单实际税负:24.5314.89三种合并思路: 就高不就低 就低不就高 向中间靠拢利益受损方:阻力颇大的改革 2008:两法合并正式启动减税:900亿元(内资 1300,外资400),结构性减税7:改进个人所得税,需“大手术”才可见效的减税单两个线索:增加工资薪金所得额扣除标准+减轻进而暂免征收存款利息所得税减税:460=360+100减税的重心在实行综合制,而非提高扣除标准 特点:11个类别分类计征源泉扣缴 问题:中低收入者+标准化与个性化+非整体改革“十一五”规划: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分析与判断之三:依赖税收征管魔力1,1998年的特殊记忆:1000亿元的税收增长当时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离不开税收征管的魔力在当前形势下,新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进,仍需依赖税收征管的魔力,分析与判断之三:依赖税收征管魔力2,来自于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支撑了中国现实的税收增长支撑税收超GDP增长的最主要的源泉,就在于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升税收征管也是一个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宏观变量通过加强税收征管,不仅可以增加税收,而且,还可由此改变GDP分配格局,税收征管魔力1:一般规律,一般规律 税收收入以略高于GDP增长的速率增长原因一:累进税制收入或利润额度税率级次税收收入 原因二:税收征管征管水平跑冒滴漏税收收入,税收征管魔力2:两个增速之比,税收征管魔力3:因素分解,曾经的 “三因素”论:经济政策征管目前的“多因素”论:三因素的细化 经济增长物价上涨税源结构区域不平衡征管加强进出口平衡聚焦税收与GDP增长率之差:“线上”与“线下”基本判断:税收征管魔力,税收征管4:增值税的实征率,税收征管魔力5:实征率的效应,法定(名义)税负 税基税率实征(实际)税负 税基税率征收率征管空间 法定税负实征税负增值税征收率:57.45(1994) 85.73(2004)综合征收率: 50 (1994) 70 (2003)特殊之处:征管空间巨大,税收征管魔力6:增长的源泉,税制设计 实征税负税基税率征收率现行税制预留空间:增收抑热征收率低设计理念的选择:宽打窄用行动路线: 现行税制征管空间征收率征管水平税收收入判断:源头在于现行税制,小结1:2009年财政形势可做乐观预期,2008年收入的下滑,有人为的管理因素收入仍会超GDP增长,尽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