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义_第1页
古代汉语讲义_第2页
古代汉语讲义_第3页
古代汉语讲义_第4页
古代汉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讲义 大学本 专科 一年 绪论 文字学 词汇学 语法学 音韵学 诗词格律 修辞学 标点 翻译 训诂学 杨小平 古代汉语纲要 古代汉语纲要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 也是阅读古书的工具课 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是 比较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并具有运用所学古代汉语知 识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 考试内容和 一 绪论部分 1 古代汉语的性质范围 2 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意义 3 古代汉语课所包含的知识 主要有文字 音韵 词汇 语法 诗词格律和工具书使用等 此外还涉及到古书注释 古文阅读 古文今译和文化常识 包括修辞 等 二 文字部分 1 六书 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 3 部首 偏旁 形符 声符 4 省形 省声 亦声 5 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分 6 汉字书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7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8 本字 借字 通假字 该部分重点要求 1 掌握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四种造字方法 2 能够运用汉字的造字方法探求常用汉字的本义 三 音韵部分 1 古代汉语中的古音 今音 2 中古汉语的声母 三十六字母 3 诗经 的分韵 广韵 的韵部 平水韵 4 双声 叠韵 5 四声 6 古音通假 7 破读 8 叶韵 9 古注的注音方法 读若 如字 直音 反切 10 切语上字 切语下字 11 特殊读音的字和异读字 该部分重点要求 1 掌握古音通假知识和规则 2 具有分析辨认常见通假字的能力 四 词汇部分 该部分要在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1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2 单音词 复音词 联绵词 单纯词 合成词 3 偏义复词 4 多义词 本义 引申义 义项 5 同音词 6 同源词 7 同义词及其辨析 8 古今词义的演变和古今词义的差异 该部分重点要求 1 古今词义的差异 2 多义词中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和多义词的分析方法 五 语法部分 1 古代汉语实词的特点 2 词类的活用 3 普通名词充当状语 4 指代 5 称数 6 常见虚词及其语法功能 之 其 是 夫 或 所 者 与 以 为 于 因 然 焉 诸 则 而 且 乃 但 曾 岂 毋 弗 唯 盖 也 矣 乎 哉 欤 与 邪 耶 耳 7 特殊的词组结构 所 字结构 者 字结构 唯 是 唯 之 何 之 8 句子成分的次序和省略 9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判断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 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 否定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 疑问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 10 一些特殊的习惯格式 如 如 何 何 为 无乃 乎 等 11 凡与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相同的古代汉语语法规则 如词的分类 词组结构的类型 句 子的种类 复句中分句间的种种关系等 虽未一一列出 也属于考试范围 该部分重点要求 1 必须以现代汉语语法的系统知识和分析能力为基础 2 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 并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六 诗词的格律部分 该部分要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所选唐诗 宋词结合起来学习 1 诗的节奏 平仄 2 近体诗和近体诗的押韵 3 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4 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5 律诗的拗句与拗救 6 了解词调 词牌 词谱 7 了解词的平仄 词的押韵 该部分重点掌握诗律 七 古书注释部分 1 古书注释的类型 传注体 义疏体 集解体 2 古书注释的内容 注音 释义 释事 校勘 句读 评论 3 词语的训释方法 形训 义训 音训 递训 互训 4 语词的训释术语 曰 为 谓 貌 犹 言 犹言 为言 该部分要求一般掌握 八 古文阅读部分 1 精读文言散文和韵文三十篇 2 精读篇目要熟读 背诵 3 泛读文言散文和韵文若干篇 该部分的重点要求是 掌握每篇精读散文的字义 词义 句子结构和句意 九 古书句读部分 1 掌握古书句读的有关知识 2 能够运用现代标点符号正确地标点一般文言文 该部分的重点要求是 要正确标点出必须进行标点的地方 并以句末标点为重点 十 古文今译部分 1 掌握一般文言散文今译的有关知识 2 能够将一般文言文的句子 段落乃至篇章译成现代汉语 该部分的要求是 理解准确 语句通顺 1 十一 工具书使用部分 1 了解常用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编排体例并掌握其检字法 2 会使用下列辞书中的一种 辞源 辞海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该部分重点要求 1 熟练地掌握一种辞书或者字书的检字法 2 做到准确地检字 定音 选义 要求 一 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课的基础知识 二 能够运用古代汉语课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分析说明一般文言文中同文字 音韵 词汇 语法等有关的语言现象 三 能够通过古代汉语知识的应用 正确地理解一般文言文 四 本课程的考核 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占百分之三十左右 简单的综合应用 能力和复杂的综合应用能力 即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和阅读古书的能力占百 分之七十 古代汉语及学习意义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顾名思义 古代汉语是古代 五四运动以前 汉族人民群众使用的语言 它包括古代 人民群众使用的口语与书面语 其中 古代人民群众使用的口语 现在已经无从听到 但是我 们可以借助古代流传下来的书面语来了解古代口语的 二 古代汉语的分期 语言史的分期一般不能以社会的发展 王朝的更替为依据 因为二者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 一般认为古代汉语可以分为 1 远古汉语 或前期上古汉语 殷商时期 2 上古汉语 周秦两汉 3 中古汉语 魏晋到隋唐 五代 4 近古汉语 宋元到鸦片战争 5 前期现代汉语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三 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 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包括两个系统 一是文言 它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 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二是古白话 它是六朝以后在古代北方话的基础 上形成的 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对象只是文言 因为文言同现代汉语的差异更大 掌握了 文言 阅读古白话就比较容易了 二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同时它也是一门培养古书阅读能力 的工具 二 古代汉语学习的意义 1 古文教学的需要 古文教学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 才能对注释加以解释 补充和订正 例如诸葛亮的 出师表 中有一句 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 在教学中 不 毛 往往被讲成 不生草木 而说西南地区不生草木是不符合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 情况的 公羊传 锡之不毛之地 何休注 不生五谷曰不毛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毛苗古同音 苗亦曰毛 如不毛之地是 由此看来 不毛 应该讲成 不长庄稼 2 古籍阅读和整理的需要 中国拥有众多的古籍 继承并发扬古代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一项 重要任务 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才能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在 现代生活中 我们也常常遇到带有古典意味的语言 所以 古代汉语的知识与修养就具有 一定的意义了 例如古乐府 东门行 出东门 不顾归 不顾 一词 一本 写作 不愿 不顾归 是指不再考虑回家 不愿归 是指不愿意回家 其实 顾 在中古时期常有 返 还 之义 例如梁刘遵 度关山 行人思顾返 道 别且徘徊 陶潜 咏荆轲 心知去不归 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 飞盖入秦廷 3 学习现代汉语和理解方言的需要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发展过来的 对古代汉语有 继承 也有变化 学习古代汉语 有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掌握 另外 现代汉语中的方言 是古代汉语的遗留 要理解 研究方言必须借助古代汉语这个工具 例如 挺尸 一词在四川 方言是 睡觉 之义 这是古代汉语的遗留 如 红楼梦 44回 下流东西 灌了黄汤 不 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 倒打起老婆来了 三 古代汉语课程的任务 通过对古代汉语文选 包括常用词 常识的学习 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 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 正确理解史记列传中比较容易的篇章和资治通鉴一类文言文 四 古代汉语课程学习的内容 古代汉语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文选 二是常识 工具书的使用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 字典辞书的编排 注音与释义 一 编排方式 1 部首法 按部首进行编排 部首以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在同一部首中 字的先后以笔画的多 少而确定 笔画少的排在前面 笔画多的排在后面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 但是 部首不容易确定 而且查检的速度比较慢 另外 要注意两点 1 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 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 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 部分 在古代汉语中 左为偏 右为旁 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 所以 部首和偏旁是有区 别的两个概念 2 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 说文解字 的部首有540个 而 汉语大字典 的部首 是200个 康熙字典 的部首是214个 2 笔画法 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 汉字笔画相同的 又根据横 竖 撇 折 点的顺序进 行排列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 但是 不熟悉汉字笔画 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 另外 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3 音序法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 或者是注音符号 平水韵等 的顺序进行编排 这 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 只要您懂得汉语拼音 掌握起来是非常容易的 查检速度也比较快 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 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 也 有按照平 上 去 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 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 音 就会无法查检 而且 汉语同音字太多 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 给查检也带来 一定的麻烦 另外 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 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 前鼻韵母与 后鼻韵母 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 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 4 号码法 按照四角号码 或者三角号码等其他号码 的顺序进行编排 角的形式分为十种 分别用0 到9来表示 每个汉字按照左上 右上 左下 右下的顺序取四个角的代表号码 组成这个 汉字的总的号码 例如端字是0212 小是9000等 然后从字典上找到对应的号码 就可以 查检到要查检的汉字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速度比较快 缺点是不容易确定汉字的号码 而且 还要受到汉字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的影响 二 注音方式 1 直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格式是 甲音乙 例如 汉书 高帝纪 秦将章邯距破之 苏林注 邯音酒酣之酣 这里使用的注音方法 就是直音 2 读若 读若是训诂术语 用来注音 亦可用来破通假字 有的完全同音 有的读音相近 格式是 甲读若乙 例如 说文 哙 或读若快 3 譬况 譬况多用 急气言 缓气言 等术语 如字是训诂注音术语 指在特定的上下文 中 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格式是 甲读近乙 再加以发音描写 例如 吕氏春秋 慎行 相与私哄 高诱注 哄 读近鸿 缓气言之 高注用的注音 方法就是譬况 4 反切 反切是训诂注音术语 简称 反 或 切 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 上字取其声母 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 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例如 练 郎甸切 就是取 郎 字的声母 l 与 甸 字是韵母和声调 i n 合成 练 字的读音 li n 在相 切的两个字中 取声母的字叫做反切上字 取韵母和声调的叫做反切下字 但是由于古今 汉语语音的变化 大部分古注中的反切拼出来的音和今天的不同 还有的用现在的读音无 法拼切 5 注音字母注音 按照汉字的26个注音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 这种注音法是解放前最为流 行的一种检字法 这种注音法的缺点是汉语同音字太多 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 也 带来一定的麻烦 另外 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时 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 前鼻韵母与 后鼻韵母 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 直接影响了注音的效果 这种注音方式 的书写也比较繁难 但是已经比以前的平水韵或者反切注音要好多了 6 拼音字母注音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 这种注音法是目 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注音法 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时 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 前鼻韵母 与后鼻韵母 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 直接影响了注音的效果 三 释义方式 1 直训 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 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 例如 尔雅 释宫 宫谓之室 室谓之宫 1 同训 一个词用另一个同义词来解释 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 再用一个通 用 的词加以解释 例如 释名 释地 高平曰陆 方言 崽者 子也 说文 诰 告也 诏 告也 2 互训 用同义词互相训释 例如 尔雅 释宫 宫谓之室 室谓之宫 说文 入 内也 内 入也 3 递训 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 尔雅 速 征也 征 召也 2 描写 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 性能等加以描述 例如 说文 水部 漏 以铜受 水 刻节 昼夜百节 这种直陈词义的训诂方法就是描述比况 又例如 尔雅 二足 而羽谓之禽 四足而毛谓之兽 也是描述比况 3 义界 又称标明义界 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 例如 说文 口部 口 人之所以言食也 毛传 规 正圆之器也 从训诂的表达方式来看 它们就是 属于义训中的标明义界 4 比况 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 5 举例 举其一 以见其他 6 由反知正 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 说文 暂 不久也 7 增字足意 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 以完足原书的意思 例如 说文 宽 屋宽大也 又例如 毛传 收 拘收也 8 比较 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者相关的词 二 常用工具书简介 一 说文解字 1 作者 东汉许慎 被誉为 五经无双许叔重 成书于公元100年 2 体例 全书共15篇 按字形结构把文字分为540部 收小篆9353个 古籀异体重文1163 个 540部首的排列是 始一终亥 部首的前后次序 是 据形系联 说文解字 的说解 体例中对会意字的解释常用的公式有从某 从某或者从某某 说文解字 的说解体例中 对形声字的解释常用的公式有从某 某声 说文解字 的说解体例中对象形字的解释常 用的公式有象某某之形 说文 对每个字的说解内容包括释义 推源 析形 3 说文 在训诂学上的主要贡献 说文 是我国第一部对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字典 1 奠定了 六书 的基本理论 提出了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 2 首创了汉字的部首分类法 3 确立了分析汉字的本义的原则 4 有关 说文 的研究 徐铉校定 说文解字 大徐本 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 小徐本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经韵楼集 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 说文释例 说文句读 二 康熙字典 成书于公元1716年 收字47000多个 清代康熙时张玉书 陈廷敬等 人编撰 全书按照部首排列 共分为214部 部首以笔画为顺序分归于以 地支 标分的12集 之中 每集分为上中下卷 解释字时 先解释字音 再解释字义 各个意义之下引古书为 证明 三 经籍纂诂 成书于公元1800年 作者是清代阮元 四 新华字典 成书于公元1959年 收字8500个 字音上用普通话注音 同时还照 顾了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读音 对古代汉语的注音 往往以 二音 等形式来处理 字义 上 比较注意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但是 这部字典毕竟是一本现代汉语的字典 它所收 的古字 古义是非常有限的 学习时还必须借助其他字典或者词典 五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成书于公元1979年 收字3700个 附难字2600个 六 简明古汉语字典 成书于公元1986年 作者是四川大学张永言先生等 收字 8500个 七 汉语大字典 成书于公元1986年 字典共8卷 收字56000个 是收字最多的一 本字典 中华大字典 收字48000个 八 辞源 成书于公元1915年 1979年到1983年修订 全书分为一 二 三 四四 个分册 它是一本专门的古代汉语词典 在解释时比较注意探索词义的来源 一般引用古 代书证 有的还介绍了可以参考的书词典使用繁体字进行编排的 九 辞海 成书于公元1936年 1980年修订 最近又再次修订 全书分为上 中 下三本 它是一本综合性的词典 注重于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上的百科词语 解释时简 单通俗 而且 它使用简化字编排 大大地方便了现代的读者 十 现代汉语词典 成书于公元1978年 收字1万多个 注音准确 解释意义也比较 精当 在词典中 也适当地了一些古词和古义 词典按照音序排列 并附有部首 四角号 码检字表 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十一 汉语大词典 词典共14卷 收词语40万左右 中华大词典 收词语40万 左右 十二 经传释词 成书于公元1798年 作者是王引之 收字160个 分为十卷 按照 古代的声母为顺序进行编排的 所收虚词以经传为主 体例十分严格 解说详细 有不少 好的见解 但是术语不容易为现代理解 分类也不够科学 收字也太少 十三 词诠 成书于公元1928年 作者是杨树达 收常用的虚词500个左右 它按照 注音字母排列 分析精细 十四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成书于公元1985年 作者是何乐士等 十五 辞通 成书于公元1934年 作者是朱起凤 联绵词典 成书于公元1943 年 作者是符定一 十六 诗词曲语辞汇释 成书于公元1953年 作者是张相 这是一本专门解释唐宋 元明时期中诗词曲里面的词语的专著 资料十分丰富 共收字词537个 附目600个左右 诗词曲语辞例释 成书于公元1986年 作者是王瑛 十七 助字辨略 作者是刘淇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 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 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 相貌 奇特 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 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 创造了文字 有的古书 说 仓颉创造出文字后 由于泄漏了天机 天落下了小米 鬼神夜夜啼哭 还有一种传说 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 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 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 的 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 起来的 从1954 年秋至1957 年夏 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 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 发现了早在6000 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 和绘画 雕塑 装饰品等艺术作品 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 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 中国文字 近年来 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 距 今已有4500 多年 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 共发现了10 多 个单字 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 所以称为 象形字 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 的象形字十分相似 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 多年 因此 象形字 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它已具 有了文字的特征 汉字的构成主要有三种方法 象形法 会意法 形声法 象形法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法 因此创造了最原始的文字 例 日 月 水 牛 等等 这些象形字经过逐渐的 演变 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 变成了后来方正的字体 有的笔画减少了 有的笔画 增添了 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则的字体 象形字比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 但它们不能表 达抽象的意思 古人便创造了另一种造字法 会意法 就是用不同的符号或借用 象形字 加上一些符号 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 例 明 字意为 日 和 月 带来光明 旦 字意为太阳出地平线而 升起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 但却不能读出声音 因此又创造了形声法来 造字 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 组成很多新字 例 爸 字是表音 的 巴 字和表形的 父 字的结合 芭 字是由 巴 和 搭配而成 这样文字越造越多 据统计 形声字占汉字的90 左右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汉字的结构是指汉字的形体结构 也就是造字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 在造字的时候 它是同 汉字的意义有着一定的联系的 分析字形 有助于了解字义 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 在中国传统有 六书 的理论 六书 是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的 分类 书 在古代是指写字 也指人写下来的字 六书 也就是六种字类的意思 它是 指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前面四种是造字法 后面两种是用字法 一 象形 许慎在 说文解字 里说 二曰象形 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日月是 也 意思是把事物的形态描写下来 特点是随着事物的不同而曲折变化 二 指事 许慎在 说文解字 里说 一曰指事 指事者 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 上下 是也 意思是看到它的形体结构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什么 仔细分辨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 了 三 会意 许慎在 说文解字 里说 四曰会意 会意者 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 武信 是也 意思是把两个相关的字合在一起 两个字表示的意义合在一起就是新的字义 四 形声 许慎在 说文解字 里说 三曰形声 形声者 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 江河 是也 意思是按照事物的特点类别去选择一个字作为新字的一部分 再找一个发音接近的 字作为新字的另一部分 两个部分合起来就是一个新字 五 假借 许慎在 说文解字 里说 六曰假借 假借者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 令长 是也 意思是本来没有这个字 找一个同音字或者音近字来表示某个词的词义 六 转注 许慎在 说文解字 里说 五曰转注 转注者 建类一首 同意相授 考老 是也 意思是它们共用一个部首 又是同义词可以互相进行训释 二 形声字 一 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1 分析结构层次 形声字的结构层次 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种 1 左形右声 结 构 2 左声右形 攻 期 3 上形下声 符 空 4 上声下形 基 照 5 内声形外 问 闽 6 内声外形 阁 固 2 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锦 声符是金 形符是帛 到 声符是刀 形符是至 3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胜 声符是朕 形符是力 颖 声符是顷 形符是禾 二 形符的表意功能 形声字的本义与形符的意义有关 例如 简 字从竹间声 本义是用以编纂书册的竹简 它 的形符 竹 标示它的本义与竹有关 不过形声字的形符同本义之间的关系是灵活多样的 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另一个方面 同类的意义 也可能用不同的形符来表示 三 声符的表音功能 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粗略的表音功能 这是判断一个合体字是否形声字的重要标志 例如 追 是形声字 而 逐 不是形声字 而是会意字 就是根据它们的声符是否具有表音功能来判 断的 不过 这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行得通的 但是却并不能够绝对可靠 这是因为语音 在不断地发展 有些形声字在造字时代声符是具有表音功能的 现在有些声符不再能够具 有表音功能了 而且 不少形声字即使在造字时代 它们也往往是大略地进行表音 而不 可能是完全的同音 所以 要判断一个合体字是否形声字不能够只看声符是否具有表音功 能 而是应该以古音为判断的重要依据 四 声符的表意功能 声符的表意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 有一部分形声字 原来本是象形字或者指事字或者会意字 后来因为语言的发展才加上 了一个形符成为了形声字的 而这些形声字的声符原来具有表意功能 在转化成为形声字 之后 当然应该具有表意的功能 例如 云 和 暮 等 2 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不是从形体方面 而是从语音方面进行表意 例如 说 的本义是 解释 含有分析 解开的意义 而 兑 为声符的字多有分析 解开的意义 语言是通过语音来表达信息意义的 作为书面语符号的形声字 它的声符既然具有表音功能 当然也就可以通过语音为媒介而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 所以 从本质上说 声符的表意功能只 跟它的语音有关 而跟它的形体没有必然的联系 掌握声符的表意作用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文字的本义 第二节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一 汉字书体的演变 现在可以见到的最古的记事符号 是陕西西安半坡刻在陶器上的符号 大约是在六千年之 前 原始的陶文不能够用来记录语言 只能是文字的萌芽形态 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现在已经知道的是商代的文字 包括商代金文和甲骨文 商代文字 显示出浓厚的图画性和原始性 而商代金文更加具有原始性 西周文字和商代文字没有多少区别 线条的平直化和块面的线条化 是汉字由图画性向符号性过渡的重要步骤 春秋战国时代 汉字进一步发展 战国文字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 第一是西方周秦文字 它比较保持了传统 就是 说文 中的籀文 属于大篆 第二是东方六国文字 它变异比较大 就是 说文 的古文 士冠礼 眉寿万年 永受胡福 郑注曰 古文眉作糜 聘礼 管人布幕于寝门外 郑注曰 古文管作官 今文布作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命令李斯将大篆加以省改 成为小篆 战国时代 产生了早期的隶书 到了秦代 又产生了秦隶 到西汉中期以后 隶书已经盛 行 这是汉隶 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二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做隶变 隶变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 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结构 一 部首形体的变化 从篆书到隶书 许多部首或者偏旁的形体都已经简化了 而了解隶变造成的部首形体变化 不仅有助于分析文字 而且有助于查检工具书 二 简省或讹变 有些部首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之中 发生了简省或者讹变 三 混同 混同是讹变造成的后果 有些原来并不同的偏旁 隶变之后就混同了 第三节 怎样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 一 文字的本义与文献 词的本义是指在文献语言所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或者说在词的若 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 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 引证意义的 就是词的本义 例如纲的本义是指网上的总绳 鄙的本义是指边邑 由这个 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 就是词的引申义 我们知道 汉语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在汉字产生之前早就有了汉语了 那时汉语的词自 然也有本义和引申义的问题 但是我们已经无法去考证了 所以 我们所讲的本义 只能 是在文献语言所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句中 青春 指春天 用的是本义 又如 何 的本义是负荷 后来引申指荷花 谁何等 分析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探求 确定其本义 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有远 有近 我们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求词的本义 1 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探求字的本义要从字形分析入手 也就是要从分析汉字的结构入手 因为本义既然是词的基本的最早产生的意义 一般能够满足这个方面的要求 例如 解 字 是一个会意字 从 角 从 刀 从 牛 表示用刀去分解牛角和牛的肢体 所以 解牛 分解动物的肢体 是它的本义 2 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解 字的本义是 解牛 分解动物的肢体 这个本义是否妥当 还必须用历代的文献语言用例来证明 而 庄子 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解牛 左传 宣 公四年 宰夫将宰鼋 等都证明了这个本义是正确的 其他例如 诛 本义是谴责 阴 本义是山的北面 朝 本义是朝旦 二 常用部首的表意功能 这里的部首 是指文字学上的部首 就是由形声字的形符或者会意字意符汇成的部首 而 不是指字典查检的部首 汉字的形体很多 总数有56000个 但是部首只有150个左右 如果掌握了常用部首的表意 功能 就不难通过字形分析来了解常用字的本义 页 与人的头有关 殳 多与打击有关 彳 与行走有关 行 与道路有关 欠 与张口或者出气有关 斤 与与斧头有关 耒 与农业活动或者农具有关 巾 与布有关 阜 与山陵或者台阶有关 隹 与鸟类有关 贝 与钱货有关 三 本义与 六书 一 象形字的本义 有些象形字的形体与本义并布完全一致 有些象形字还有附加形体 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 变化 有些象形字到底象什么 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 例如 斤 象形字 本义是指一种砍伐的工具 孟子 梁惠王上 斧斤以时入山林 中的 斤 就是用的是本义 二 指事字的本义 例如刃 指事字 刀上的一点是指事符号 表示刀口 它的本义是刀口 三 会意字的本义 会意字的本义 往往比较抽象 不应该对字形作拘泥的理解 早期的会意字常常是由意符 的形象来会意 而不是由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意 例如戒 会意字 表示双手聚拢 拿着兵器 进行戒备 它的本义就是戒备 诗经 岂 不日戒 中的 戒 就是用的是本义 四 形声字的本义 形声字的本义是由形符和意符分别从不同的功能来表达的 形符一般表示与本义有关的类 属 声符则通过语音为媒介来表达词义 例如适 形声字 表示行走到某个地方去 它的本义是往 到 去 可以看出 从造字法上看 象形最能够反映字的本义 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 但是与本 义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通过形声字的意符来探求字的本义还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汉字数以 万计 如果我们分析每一个汉字的字形来探求它的本义 就太麻烦了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前人 的成果 例如 说文解字 就是一本专门分析字形结构 探求字的本义的一本书 但是 说文 解字 是用汉代的语言来进行解释的 阅读起来不容易理解 而且 这本书是记录的字的小篆 给不懂小篆的人带来不少困难 所以 我们在查阅时 可以参看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的 说文 解字注 这是一本有非常高的注释书 第四节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往往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引起的 古今字 通假字 异体字 讹误字 避讳字 其中由时间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 字体的变异 音读的变化 词语的生 灭和词义的演变 由空间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 方言差异 异体字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障碍有 讹字 通假 衍文 脱文 错简 避讳字 由汉语本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 同字异词 同词异字 一 假借字 通假字 在古籍中不用其义 只用其音的现象就是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用甲字来记录与甲 字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意义 这就是通假字 它与古今字不同 古今字一般都有形体和意 义上的联系 而通假字只有音上的联系 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一 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许慎所说的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 连词 介词 代词 方 位名词等 一般是无法用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的造字法造出来的 只能够是通过假借 虚词一般都是找不到本字的 1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 它的本义不再用它来表示 换言之 它只有表示假借义的功能了 也就是它的假借义一直归它使用了 而本义往往另外用在原来的字上添加偏旁的方法来表示 也就是人们为本义造新字来表示 1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 它只有表示假借义的功能了 也就是它的假借义一直归它使 用了 而本义往往另外用在原来的字上添加偏旁的方法来表示 例如 莫 的本义是黄昏 傍晚 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 暮 来表示 然 的本义是燃烧 假借为代词或者形容词词尾 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 燃 来表示 其 的本义是畚箕 假借为代词或者语气词 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 箕 来表示 乎 的本义是呼叫 假借为疑问语气词 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 呼 来表示 午 的本义是棒槌 假借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 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 杵 来表示 2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 它的本义仍然用它来表示 换言之 它同时兼有表示本义和 假借义的功能 耳 的本义是耳朵 假借为语气词 之 的本义是动词往 到 假借为代词或者连词 夫 的本义是男子 假借为指示代词 乌 的本义是鸟名 假借为疑问代词 汝 的本义是水名 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 则 的本义是法则 效法 假借为连词 2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 它的本义仍然用它来表示 它的假借义往往另外用在原来的字上 添加偏旁的方法来表示 也就是人们不是为表示本义 而是为表示假借义造新字 例如 辟 的本义是刑法 假借为避开 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 避 来表示 乌 的本义是鸟名 假借为感叹词 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 呜 来表示 采 的本义是采摘 假借为文采 色彩 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 彩 来表示 二 本有其字的假借字 本有其字 临时代替 这种假借是本字见存而不用 借用同音或者 音近的字 用此字代作彼字 两字通用 为了与无本字的假借相别 现在人们称它为通假或者 通借 也就是 古人写别字 例如 史记 项羽本纪 要项伯 中的 要 是 邀 的通假字 倍 德 中的 倍 是 背 的通假字 1 最常见的情况是 在某中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中都可 以见到 2 第二种情况是 某个词平时都用本字表示 只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用同音或者音近字代替 3 第三种情况是 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地超过了本字 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 本字 反而不用或者少用了 三 二者的区别 前者是一个从 无 到 有 的过程 后者则是由 有 到 有 的过程 前 一种假借比较长久 固定 有的借义甚至挤掉本义 独占优势 后一种借字与本字关系则 比较松散 不固定 四 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同或音近 五 阅读古书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大多是有本字的假借 常见的错误有 1 不明通假而误 左传 隐公元年 庄公寤生 惊姜氏 遂恶之 杜预注 寤寐而庄公已生 故惊而恶 之 杜预的解释是错误的 这是杜预不明白 寤 是 牾 的通假字所致 或 这是杜预不明 假借而望文生训 2 滥用通假 通假字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 破通假找本字和假借字的方法是 考之文义 参之古音 并且要重视证据 滥用通假 则会造成阅读古书的错误发生 二 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 例如 史记 项羽本纪 距关 毋内诸侯 秦地可尽王矣 其中的 内 与 纳 的关系是古今字 古今字在一定的范围内也 是异体字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对文字记录语言精确化的要求 是汉字不断发展的结果 又例如 左传 昭公二年 既成昏 晏子受礼 用 昏 字表示 婚 是古代没有 婚 字 二字是古今字 一 古今字的形体 古今字在形体上大多数都有某种联系 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道导 陈阵 1 最常见的是古字加上形符 2 古字改变形符 3 古字略加变形 4 由于通假造成 二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文字除了表示本义 一定还必然会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 文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 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 其中表示某些义项的文字常常被加以改造 以区别于其他义项 1 古字假借之后 为本义造今字 2 古字表示引申义 为本义造今字 3 古字表示本义 为引申义造今字 4 古字表示本义 为假借义造今字 三 古今字和假借字的关系 假借字与古今字不同 古今字一般都有形体和意义上的联系 而通假字只有音上的联系 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但是二者有交叉现象 尽管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古今字立足于时 代的不同和用法上的分工 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联 系 三 异体字 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 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绝大多数是因为造字法的不同 而产生的 异体字是在任何语句之中都可以相互替换的 因为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 它是 因为不同地区的人用不同的造字法造了同一个字 一 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 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1 会意字与形声字的区别 2 都是会意字 但是成分不同 3 都是形声字 但是成分或者位置不同 2 隶变不同或者文字讹变 3 为了书写方便而形成的俗字 4 古体字 二 异体字的辨识 狭义的异体字概念 规定比较严格 有些字本义相同 后来在某些 情况下也可以通用 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不能够通用 有些异体字在古书中通用的范围很广 但是还有一些义项不通用 本义也不同 也不能够 认为是异体字 四 繁简字 一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1 有的是古体字 2 有的是古代的异体字 3 有的是历代的简体或者俗体字 4 有的是利用草书楷化 5 有的是简省一些成分 6 有的是用简单符号代替复杂笔画 7 有的是新造的形声字 8 有的是新造的会意字 9 有的是同音替代 二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些字形完全相同 但是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 两个字 2 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些来源于原来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或者音近字 3 两个字共同简化为一个形体 简化字通常只有一个相对应的繁体字 但是也有些简化字 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繁体字 五 讹误字 古书在反复传抄的过程中 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讹字 王引之在 经义述闻 中 指出 经典之文 往往形似而讹 仍之则不可通 改之则怡然理顺 讹误字包括 1 形讹 就是某字在传写中误写成了形体相近的另一个字 使文意难通 比较著名的是例 子有晋代葛洪 抱朴子 书三写 鱼成鲁 虚成虎 吕氏春秋 记载子夏指出 晋师 三豕涉河 中的 三豕 应该为 己亥 王念孙指出 战国策 太后盛气而揖之 中的 揖 字应该是 胥 字 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俱者其众矣 陆德明释文 其 本作甚 这也是形讹现象 刑德 乙本十八行释文作 人月五日奇 十七日奇 廿九日奇 中山大学博士生黄文杰按 释文 人月 为 入月 之误 人 和 入 两字构形在秦汉早期隶书中的区别是 人 作人 第一笔是短撇 大约写在字左三分之一处 字形扁平 入 作人 左右两笔等长 字形较方 正 帛文字作人 应即 入 字 入月 一语在数术书中常见 意为进入本月 楚帛书 乙 篇二 三三已有 内月七日 之语 古 内 与 入 同字 睡虎地秦简 日书 甲种一四三号背 面作 入月七日 又如 睡虎地秦简 日书 甲种二八号 入月一日二日吉 一 三号 入月五日 或作 入 月 如睡虎地秦简 日书 甲种一三三号 入正月七日 入 二月四日 入三月廿一日 凡此日以归 死 行 亡 八三号背面 入正月二日一日心 放马滩秦简甲种 日书 四十三至七十二号简多处之 入月 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 日书 释文 均误释为 人月 均应改正为 入月 晒蓝本 居延汉简329 19 入五月司御钱千五 百 六十四 原释文 入 误为 人 薛英群先生改 人 为 入 甚确 2 衍文 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出的文字 3 脱文 指典籍传抄翻刻中漏掉的文字 4 错简 指典籍段落或者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 六 避讳字 1 用同义字 如 端 代 正 2 用同音字 如 谭 代 谈 3 缺笔 如 孔丘 的 丘 4 省略不写 如 刘邦 的 邦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 旧词死亡的原因 语言的词汇是发展变化的 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变化等原因 使语言中不断地产生新词 消亡旧词 而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也有不少在意义上逐渐发生改变 旧词消亡的原因有以 下一些 1 历史事物的消亡 因为历史事物的消亡 表示历史事物的旧词也跟着消亡了 这种情况 与历史词不同 历史词是专门用于表示历史上特有的事物的词语 例如 皇帝 太监 等 2 社会观念的改变 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而表示原来观 念的词语自然就会发生改变 旧词也就消亡了 3 被别的词语所取代 旧词所表示的事物 观念都在后世存在 但是后代改变了说法 例 如 倡优 被 演员 艺人 等词语所代替 二 古今词义的差别 汉语中大多数词语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古今词义的这种关系十分复杂 1 意义的多少不同 一个词语古今意义的多少 往往会产生变化 年 表示收成 封 表示堆土 国 表示国都 防 表示堵塞 家 表示卿大夫的封地 及 表示追赶上 列 表示朝廷上的位次 怜 表示爱 当 表示判罪 比 表示接连 坐 表示定罪 仇 表示匹敌 2 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售 表示把商品卖掉 侧重于行为的结果 暂 表示突然 一下子 侧重于行为的迅速 再 表示两次 侧重于行为的具体数量 感激 表示感动 激发 侧重于内向 交通 表示交互贯通 侧重于人际 3 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1 一些词语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 例如 恨 表示遗憾 不满 古义轻 今义重 怨 表示恨 古义重 今义轻 啼 表示放声大哭 古义重 今义轻 2 一些词语在发展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 谣言 表示民间的歌谣谚语 感情色彩是中性的 现在是贬义的 下流 表示地位或者处境低下 感情色彩是中性的 现在是贬义的 爪牙 表示得力助手 感情色彩是褒义的 现在是贬义的 4 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 有一些词语从古代到现在中心意义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由于古今名物制度的差别 它们的 实际所指却有所不同 例如古代的 步 尺 与现在相比 它们的含义有一定的差异 我 们应该对此有一定的理解 才不会犯错误 坐 是人的两膝着席 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三 词义的变化 1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的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 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例如 坟 表示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 现在是表示坟墓 亲戚 表示亲人 可以包括父母 妻子以及子女 现在是表示因为婚姻而联成的亲属 它 不包括父母 妻子以及子女 臭 表示气味 现在是表示难闻的气味 禽 表示鸟兽在内的动物 现在是表示鸟类的总称 丈夫 表示男子 现在是表示女性的配偶 2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的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古义一般包括在今义之中 例如 色 表示脸色 现在是表示颜色 色彩 河 表示黄河 现在是表示河流 江 表示长江 现在是表示河流 响 表示回声 现在是表示响声 声音 裁 表示裁衣 现在是表示裁断 裁削 3 词义的转移 走 表示跑 现在是表示行走 脚 表示小腿 现在是表示足掌 狱 表示案件 官司 现在是表示监狱 四 怎样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 1 从字形上分析 例如 劝 从力不从言 可以知道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 而是勉力 奋力 2 从语境上分析 语境就是上下文 它也包括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3 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 同义词上分析 例如 进 与 退 是反义词 可以知道 进 的古 义是前进 而不是进去 富 与 贫 是反义词 可以知道 贫 是表示金钱或者生活资料 缺乏 4 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 例如 款待 中的 款 就是古义 诚恳 的意思 捐躯 中的 捐 就是古义 舍弃 的意思 其他例如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中的 池 是古义 护城河 的意思 若即若离 中的 即 是古义 接近 走近 的意思 呼天抢地 中的 抢 是古义 触 碰 的意思 口诛笔伐 中的 诛 是古义 责讨 的意思 并行不悖 中的 悖 是古义 违反 的意思 饶有风趣 中的 饶 是古义 富裕 的意思 举世无双 中的 举 是古义 全 的意思 慷慨激昂 中的 慷慨 是古义 意气奋发 的意思 第二节 单音词 复音词 单音词是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 在我们的书面语中也就是一个汉字 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 为复音词 汉语中的复音词大多是双音节词 一 古今比较 1 古代的单音词 加上词头或者词尾 成为现代的复音词 2 两个同义的单音词构成复音词 3 古代单音词变成不同的复音词 二 古代汉语词汇复音化 1 同义词连用 2 经常连用的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词逐渐凝固 3 双音节单纯词的连用 1 叠音词 2 联绵词 1 双声 2 叠韵 3 非双声 叠韵 4 偏义复词的运用 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 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在文献语言所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或者说在词的若 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 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 引证意义的 就是词的本义 例如纲的本义是指网上的总绳 鄙的本义是指边邑 由这个 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 就是词的引申义 我们知道 汉语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在汉字产生之前早就有了汉语了 那时汉语的词自 然也有本义和引申义的问题 但是我们已经无法去考证了 所以 我们所讲的本义 只能是在文献语言所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句中 青春 指春 天 用的是本义 又如 何 的本义是负荷 后来引申指荷花 谁何等 分析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探求 确定其本义 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有远 有近 我们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求词的本义 1 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探求字的本义要从字形分析入手 也就是要从分析汉字的结构入手 因为本义既然是词的基本的最早产生的意义 一般能够满足这个方面的要求 例如 解 字 是一个会意字 从 角 从 刀 从 牛 表示用刀去分解牛角和牛的肢体 所以 解牛 分解动物的肢体 是它的本义 2 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解 字的本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