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 检测卷(B卷)_第1页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 检测卷(B卷)_第2页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 检测卷(B卷)_第3页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 检测卷(B卷)_第4页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 检测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5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环境保护 能源开发利用新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B. C. D.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蜡熔化 B.瓷碗破碎 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3.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 】 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 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4.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气体,对于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大家争论不休,你认为最好用什么方法确定【 】 A.讨论B.调查 C.实验 D.上网5.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 】 A.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以对着有人的方向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便于操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8.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倒置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提出的问题不合理的是【 】 A.烧杯内壁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B.现象的产生是否与蜡烛的成分有关 C.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了 D.现象的产生是否与点燃蜡烛的火柴有关9.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有气泡冒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光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法B.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C.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D.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能放弃,多思考多倾听少交流11. 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1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照明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电热器取暖二、填空题(共16分)13.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14.水是由 构成的,氢气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15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用仪器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用来配制溶液和用作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从图中的仪器中任选一种,写出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6.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木材 塑料 化肥 涂料 棉花 大理石17:折断镁带是 变化,这是因为 ,镁带燃烧是 变化,这是因为 。18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请你说出下列做法的原因。(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倒放? 。(2)倾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 。(3)滴加液体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倒持试管? 。三、简答题(共12分)19用酒精灯给试管中蔗糖加热时,试管破裂。举出两种可能的原因(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 ; 。20指出图中的操作错误并改正:操作错误是 , 应改为 。操作错误是 ,21镁条在空气中点燃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2右图是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2)该实验观察到的的现象是:试管内的固体逐渐 , 试管内壁出现了 。23分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请回答:(1)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_ _ (提示:从变化的角度)。(2)观察蜡烛燃烧,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现象?(至少说明两条) ; 。四、综合应用题(10分)24某同学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a.研磨:将硫的块状固体通过研钵磨成硫的粉末;b.混合:将1 g铁粉与1 g硫粉混合均匀;c.加热:将上述混合物加热一会,产生强光、放热现象。请回答:(1)小明认为b是物理变化过程,你认为c是变化过程。(2)证明b是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3)证明c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25.(3分)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学习时发现,金属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发出白光,没有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 5352 750约1 800钠97.8883约1 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17.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李忘记将酒精灯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地燃烧;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发现不能燃烧;将灯帽盖好放置几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去学校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记录了如下信息: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实验室酒精灯所需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其他为水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李设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答案解析1.【解析】选D。利用化学知识,能研发出无污染物产生的工艺,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得到一些高能量的物质,能制得一些特殊性能的材料,能探索生命奇迹的本质,故选D。2.【解析】选C。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其余三者只是状态、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3.【解析】选C。有的物理变化中会伴随着变色(如氧气变液氧)、发光发热(如灯泡通电)、体积改变(如热胀冷缩)等,但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可能造成物种减少。4.【解析】选C。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所以确定该气体成分的方法就是实验。5.【解析】选A。固体药品一般盛放在广口瓶中,细口瓶是用来盛放液体药品的。6.【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应在试管口上面竖直向下滴入,A不正确;加热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飞溅,试管中液体的量应少于试管容积的1/3,B不正确;加入固体粉末应用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C正确;向试管倾倒液体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且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D不正确。7.【解析】选A。实验室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品;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剩余药品应放在指定容器内,若放回原瓶会导致药品受到污染。8.【解析】选C。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无论是否有腐蚀性,都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液化气是易燃物,并不具有腐蚀性,可贴易燃物的图标。9.【解析】选C。有的物理变化如水凝固时也放出热量;水沸腾时也会产生气泡,但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物质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有的物理变化如灯泡通电,也有发光现象发生。10.【解析】选D。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都是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到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合作的过程,应多交流、积极参与不能固执己见。11.【解析】“蜡炬成灰泪始干”指的是蜡烛燃烧的现象,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几乎不留灰烬,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常伴随以下现象:蜡烛受热,顶端熔化成液态;原来白色的烛芯变得焦黑;围绕烛芯的火焰为淡蓝色;上部火焰是明亮黄色;火焰处有热量放出;蜡烛逐渐变短;熔化的石蜡在下淌的过程中又凝结起来等。答案:(1)蜡烛边燃烧边熔化,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几乎不留灰烬(2)蜡烛受热,顶端熔化成液态原来白色的烛芯变得焦黑围绕烛芯的火焰为淡蓝色上部火焰是明亮黄色火焰处有热量放出蜡烛逐渐变短熔化的石蜡在下淌的过程中又凝结起来(任写三条,合理即可)12.【解析】固体研磨变成粉末是物理变化,混合物加热一会,就产生强光、放热现象,表明此变化产生能量,而能量只能来自酒精灯或化学变化,由题意知,酒精灯加热一会即发出强光、放热等现象,意味着能量来自化学变化,故c为化学变化;b中将硫粉与铁粉混合,可用磁铁对混合物进行吸引,若能将铁粉全部吸出,表明铁没有变化,即属物理变化。答案:(1)物理化学(2)用磁铁吸引,然后称量被吸引铁粉的质量,发现仍是1克13.【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较难描述的是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答案实验化学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粉末固体有无色气体生成有蓝色沉淀生成液体由无色变成红色14.【解析】A为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能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否则易引起火灾。B中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应为“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瓶口直接闻,这样易吸入过多气体,可能会使人中毒。C中给液体加热时应关注: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与水平面成45,用外焰加热等。D中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为“一横二放三慢立”,让固体慢慢滑到试管底部,这样做不易打破试管底。答案:(1)C(2)A,会引起火灾B,会使人中毒D,会损坏试管15.【解析】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是为了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胶头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正确放置,会避免药品相互交叉造成污染;用嘴吹灭酒精灯,会引燃灯内酒精,造成酒精灯的爆炸;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低于试管底,可避免试管口处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以免液体暴沸冲出试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答案:(1)B(2)A(3)C(4)B(5)D16.【解析】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蜡烛燃烧时内焰产生的物质能用玻璃管导出,说明内焰产生气体;液态变成气态对应的是物质的沸点,因而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钠的沸点883,低于燃烧时温度,能产生火焰。答案:(1)气态(2)沸点有17.【解析】本题涉及知识:酒精容易挥发,且与水互溶,水不易挥发。围绕这几点,进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答案:(1)不是酒精灯内酒精少的原因(2)检验灯内酒精是否能燃烧(3)灯芯上酒精挥发后,那一滴液体中水的比例大,不能正常燃烧(4)没有盖灯帽,灯芯处的酒精大部分挥发了,所以不能点燃(5)挤压灯芯上的水滴落后,再放入灯内,酒精沿灯芯上升,没有了大量水的稀释,故能被点燃18.【解析】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分析图示,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认真分析图示,本题不难解答。答案:(1)3个(2)12个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