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_第1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_第2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_第3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_第4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三、简答题1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答:稀缺性就是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对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2经济学的定义及其要点是什么?答: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经济学探讨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要点:经济学研究的要点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答: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4简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答: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图形。四、论述题1谈谈你对“经济人”假定的认识。答:“经济人”假定是所有的经济理论均具备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所谓的“经济人”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经济人”假定条件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答: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二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再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五、实践题1 举例说明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答:面对资源的稀缺,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的整个经济,如个人、家庭、厂商、政府都要对资源的稀缺与需要的无限及由此引起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们将面对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产品生产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要,不同数量的产品满足不同程度的需要。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把既定的资源用来生产何种产品,或者用来生产何种产品组合就是经济决策者要进行的必要选择。第二,怎样生产?也就是用什么方式组织生产。一般而言,一种产品的生产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一个经济社会满足其成员需要的方式也很多,需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以力求达到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需要满足。第三,为谁生产?也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给谁使用,为满足谁的需要来使用,就涉及到产品的分配问题。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周而复始的在生产过程,产品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将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向和配置。一般情况下,优质的劳动、资金、土地总会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为了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人们就必须研究社会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2举例说明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答:可以用大炮与黄油的例子来说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比如,我们研究大炮与黄油的增长问题。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要研究决定大炮与黄油增长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增长本身具有什么规律性,等等。由这种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验证的。假定我们在分析决定大炮与黄油的增长因素时发现,如果资本量增加1%,劳动量增加1%,则大炮与黄油的产量可以各增加1%。在实际中,我们按这一发现,增加资本量与劳动量各1%,大炮与黄油的产量果然各增加了1%,那就证明了这一发现是真理。这一真理又不以人们关于大炮与黄油对社会的意义看法如何而改变。而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研究大炮与黄油的增长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从增长会给社会经济带来福利的增加出发,认为大炮与黄油的增长是一件好事;有人从增长会给社会带来环境污染,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出发,认为大炮与黄油的增长是一件坏事。大炮与黄油的增长既会有好的影响,也会有坏的影响,上述两种观点谁是谁非很难讲清楚。在研究如何使大炮与黄油增长时是用实证的分析,但在从经济上决定大炮与黄油的增长率时,首先要从规范的角度说明这种增长究竟有什么社会意义。由于对大炮与黄油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看法不同,很难得出一致的、具有客观性的结论,所以就要通过中央集权的独裁方式,或民主政治中的投票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二章习题三、简答题1 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2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答: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商品的价格、厂商的经营战略、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政策、生产者的预期。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答:需求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居民户(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购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该曲线上的点的变动。需求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购买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收入变动等)所引起了购买量变动称之为需求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答:供给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厂商提供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生产能力的扩大或缩小,称之为供给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供给曲线变动。供给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产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称之供给的变动,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5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答:均衡价格是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上的价格,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均衡价格由市场上对立而又变动着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市场机制对供求进行自发调节的过程中形成。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从而导致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下降,从而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最终形成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价格。6什么是供求定理?答: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我们称之为供求定理。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第三、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7运用供求定理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答:在丰收的情况下,由于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因为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丰收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受损失四、计算题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5P,供给函数为Q105P。(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1)由505P105PPQ解出P6,Q20(2)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函数变为:Q605P由605P105P解出P7,Q25(3)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55P由505P55P解出P5.5,Q22.5五、论述题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力度加大,采取了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法,根据国际油价进行浮动。试分析决定我国油价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因素?你对这种油价形成机制有何法。答:决定我国油价的因素包括:消费水平持续上升,开采难度和成本加大,国际市场油价波动、消费者预期等。主要因素是消费水平上升。你对这种油价形成机制有何看法(略)。六、实践题本章开头的案例中提到的冰冻雨雪引起的菜价上涨和节日消费引起的价格上涨有什么不同?结合影响需求和影响供给的因素分析,你还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蔬菜价格,如何影响的,试作图进行描述。(附案例)春节前,李萍去菜市场采购年货,发现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她回想起冰冻雨雪灾害时蔬菜也曾大幅度涨价。这两种涨价的原因一样吗?李萍有些困惑。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帮助李萍找出答案。答:由冰冻雨雪引起的菜价上涨可以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原因。由冰冻雨雪灾害引起菜的供给减少,同时菜的运输成本加大等。由节日消费引起的价格上涨可以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原因。由于人们在节假日的购物习惯,致使物品需求加大,引起价格上涨。第三章习题三、简答题1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有几种类型?答: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是价格的相对变动引起需求量相对变动的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需求完全无弹性,即;需求完全有弹性,即;单位需求弹性,即;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富有弹性,即。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即该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4)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4)商品的耐用程度;(5)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2)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4)生产周期的长短。4需求收入弹性有哪几种类型?答: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1)收入无弹性,即;(2)收入富有弹性,即;(3)收入缺乏弹性,即;(4)收入负弹性,即。5请根据你所学到的经济理论对“薄利多销”做出解释。答:薄利多销适合于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在降低价格的情况下,虽然每个商品的利润减少,但由于降价而大幅度增加的销售量,反而使商家获得总利润增加。6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的含义。答:在丰收的情况下,由于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因为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丰收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受损失。7需求价格弹性对价格与总收益的关系有何影响?答: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对总收益的影响也会不同。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增加,这是因为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得出相反的结果: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减少。这是因为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8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答:(1)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商品价格提高或降低后,商品需求量减少或增加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销售增加总收益,反之,减少总收益。(2)商品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即价格提高,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商品价格提高或降低后,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幅度取决于供给价格弹性。(3)确定商品价格时,除要考虑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各种商品之间价格的影响,即分析需求交叉弹性。(4)商品需求量和消费者收入有关,确定商品价格时要研究需求收入弹性。四、计算题1假定某商品市场由A、B两个消费者和I、J两个生产者构成。A、B两个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2002p、150p,p为该商品价格;I、J两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分别为(1)求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2)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3)当市场价格为10时,求A、B以及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4)当市场价格为10时,求I、J以及市场的供给价格弹性。解:(1)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2002p)+(150p)=3503p该商品的供给函数为:S=100+2p+(150+3p)=250+5p(2)由Q=S可知,即3503p250+5p解得p=75,Q=125(3)当p=10时,2002p=180,此时A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当p=10时,150p=140,此时B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当p=10=3503p=320,此时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4)当p=10时,80,此时I的供给价格弹性为:当p=10时,此时J的供给价格弹性为:当p=10时,S=250+5p=200,此时市场的供给价格弹性为:2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1.25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消量减少10%?解:由,得由=1.25,故=0.83汽油价格上涨0.83美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3在商品X市场,有一万个相同的人,每人的需求函数均为122P;同时有一千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20P。(1)推导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均衡点。(3)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与图形比较。(4)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两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上予以表示。(5)假定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得每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上予以表示。(6)假定政府对出售的每一个单位X商品征收2.5元的销售税,政府这一行为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何影响?政府征收的总税额是多少?这些税款实际上是谁支付的?答:(1)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20000P,商品X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20000P(2)图略。均衡价格3,均衡产量60000(3)由Q=S,得出P=3,Q=60000(4)图略。Q=20000P,P=3.5,Q=70000(5)图略。S=20000P+40000p=2,Q=80000(6)计算需求价格弹性Ed=2P/Q,Es=20P/Q,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供给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消费者承担的份额大于生产者承担的份额。五、论述题1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大米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食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答:化妆品属于富有弹性商品,而大米属于缺乏弹性。不是所有的食品都能薄利多销,因为对一些高档食品而非生活必需品也是属于富有弹性的,不能薄利多销。2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给予单位现金补贴,会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产生什么影响?对该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征收单位销售税,将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产生什么影响?答:补贴会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征税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六、实践题海滨疗养胜地供给缺乏弹性,汽车供给富有弹性。假设人们对这两种产品的需求都增加了一倍(这就是说,在每种价格水平时,需求量是以前的两倍):1每个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动?答:两个市场上的均衡价格都会上升,均衡数量会增加。2哪一种产品价格变动大?答:海滨疗养胜地。3哪一种产品数量变动大?答:汽车。4消费者对每种产品的总支出会发生什么变动?答:汽车支出增幅大于海滨疗养胜地。第四章习题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答: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其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人们种事物满足程度的大小,并且效用可以加总求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效用是不可以计量的,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人们对某种事物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并且由于效用的不可计量,所以效用不能加总求和。2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答: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均衡的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答:(1)无差异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效用组合对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2在同一坐标平面中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3)同一平面上的不同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或相切。4解释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的原因。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原因: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5序数效用论是如何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答:序数效用论者在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是以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偏好既定以及理性消费者假设为前提条件的。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只有在这一点上所表示的与商品的组合才能达到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效用最大,其他的点不是无法实现就是不能达到最大的效用。6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企业决策有什么启示?答:首先,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其次,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企业要分析消费者心理,满足消费者偏好。最后,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一种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多样化,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启示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四、计算题1根据下表计算:大饼的消费量总效用边际效用1232030205(1)消费第二个大饼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消费三个大饼的总效用是多少?解:(1)消费第二个大饼时的边际效用是10。(2)消费三个大饼的总效用是35。2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Px=20元,Y商品的价格Py=10元。(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2)作出该消费者的消费预算线。(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在预算线上?它说明了什么?(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它说明了什么?答:(1)7种数量组合(6,0)(5,2)(4,4)(3,6)(2,8)(1,10)(0,12)(3)该点不在预算线上,在线外,说明在既定的收入下达不到该消费组合。(4)该点不在预算线上,在线内,说明在既定的收入下达到该消费组合还有剩余。3某消费者只消费X、Y两种商品,X对Y的边际替代率Y/X。如果他的收入为260元,X的单价为2元,Y的单价为3元。求其效用最大时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解:由题意可知,2X+3Y=260再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由以上两式可解得:X=40,Y=60五、论述题分析“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决策有何特点,你在决策时会采取什么措施降低风险?答:“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是投资界的一个形象比喻,目的就是为了规避风险。这句话的含义为:把你的财产看成是一筐子鸡蛋,然后决定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地方:一个篮子,另一个篮子万一你不小心碎掉其中一篮,你至少不会全部都损失。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如果你只是希望冒最小的险拿到最大的收益,那么,采取这种方法,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规避只投资一个项目而带来比较大的风险;但如果你是风险爱好者,并且对这个大机会绝对自信,并致力于大捞一笔,那么,可以采取将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风险大收益也大,这样,碎鸡蛋也不会让你难受。六、实践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决策,根据你的决策特点,判断你是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还是风险中立者。答(略)第五章习题三、简答题1简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其存在的条件。答: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达到一定量以后,边际产量(报酬)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至降为零,甚至为负值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重大变革。2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答:适度规模就是使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同比例增加生产要素,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对于不同行业的厂商来说,适度规模大小是不同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生产需要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生产市场需求量大,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应该比较大。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较小。3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答: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即生产资源)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原则是: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佳的要素投入量,使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要素价格的比例相等。也就是使每一单位货币成本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相等,实现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1)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满足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必要条件就是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2)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等成本线与其中等产量曲线相切于一点,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企业应该按照该点的要素组合进行生产,这样,厂商就会取得最大的产量。4什么是规模经济?影响规模经济的因素有哪些?答: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比例同时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但当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便会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幅度,甚至出现产量绝对的减少,出现不规模经济。影响规模经济变动的因素有:内在经济及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等。四、计算题设某公司短期生产函数为Q=72L+15L2L3,其中Q和L分别代表一定时间内的产量和可变要素投入量。71)导出MPL及APL函数。(2)当L=7时,Mpl是多少?(3)当L由7个单位增加到8个单位,产量增加多少?(4)L投入量为多大时,MPL将开始递减?(5)该公司的最大产量是多少?为达到这个最大产量,L的投入量应为多少?解:(1)MPL(2)MPL=72+210147=135(3)当L为8个单位时,Q=72L+15L2L3=1024当L为7个单位时,Q=72L+15L2L3=896,故产量增加1024896=128(4)令=0,得L=5,L投入大于5时,MPL将开始递减。(5)由MPL=0可得L=12,当L=12时达到最大产量,即Q=72L+15L2L3=1296五、论述题1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答: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总产量在大部分时间递增,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产量或收益增加。这是因为,在开始时不变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增加可变的生产要素能使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越过边际产量最高点后,总产量增幅趋缓,直到平均产量最大时,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是边际产量递减,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仍可使总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即增加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是因为,这一阶段不变生产要素已接近充分利用,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已不像第一阶段那样使总产量迅速增加。第三阶段是总产量绝对减少,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总产量减少。这是因为,这时不变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再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只会降低生产效率,减少总产量。2网络信息产品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联系中国移动的发展谈谈你对规模报酬及适度规模的认识。答(略)六、实践题1参考福布斯杂志(网址:)了解世界500强企业的生产决策案例,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决策做出评价。答(略)2简述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面临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相应的,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关于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关于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关于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面临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不正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以存在于规模报酬的任何阶段。第六章习题三、简答题1经济学分析中的短期与长期的含义是什么?答: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2短期成本的种类有哪些?答: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3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什么?它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如何?答:短期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取决于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可变成本。它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在N点上,SMC=SA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N点之左,SAC在SMC之上,SAC一直递减,SACSMC,即短期边际率小于平均成本。在N点之右,SAC在SMC之下,SAC一直递增,SAC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如何构成的?其特征是什么?答: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由于在长期中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从而不存在固定成本,厂商在决定其产量规模时,总是要使相对于每一产量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因此,长期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