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成为科普作家PPT课件.ppt_第1页
你也可以成为科普作家PPT课件.ppt_第2页
你也可以成为科普作家PPT课件.ppt_第3页
你也可以成为科普作家PPT课件.ppt_第4页
你也可以成为科普作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也可以成为科普作家 1 赵仲龙编审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北京科普创作协会理事 2 主要作品 大脑黑匣揭秘 解读生命丛书之一 风起云飞 远离抑郁战胜焦虑别让癌症找上你不活九十多 就是您的错 6册 身边的传染病故事 4册 大自然的警示 上下册 3 主要作品获奖情况 大脑黑匣揭秘 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解读生命丛书 获2003年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4 主要作品获奖情况 身边的传染病故事 获北京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奖 被中宣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农业部评为 优秀三农读物 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5 主要作品获奖情况 不活九十多就是您的错 获北京市第三届优秀科普作品奖 2006年 2010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6 科普 让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与科学的发展 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参与科学与科学的进步 离不开科学普及科学不再是科学家的科学 变成了全社会的科学 7 科普 让公众理解科学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科学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参与 科学与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普及 8 在科学普及方面 常常需要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一起不断概括 不断简化 使非专业工作者也能理解 才能做到有所突破 9 科普创作是讲道理的艺术 科学普及是使人人都能看得懂 用得上的过程 必须经过广泛 深入 具体 形象的科学普及传播 才能使所有的人都尽情地享受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物质和文化乐趣 10 轻阅读时代已经来临 给读者灌输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科普创作要给读者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 即 轻阅读 11 轻松阅读轻快阅读轻灵阅读 随着电视 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普及 读者阅读更加随意 阅读目的不甚明了 读者偏爱轻松 便捷的通俗读物 讨厌艰深费解的大部头 习惯轻松阅读 轻快阅读 轻灵阅读 12 快乐科普与科学好玩 近年来 科普界有人提出 科学好玩 快乐科普 等主张 受到广泛重视 13 科普写作无定式也无模式可循 科普写作无定式 也无模式可循 与学术论文写作有明显区别不仅需要科学性 知识性 同时要具有趣味性内容深入浅出 文笔浅显易懂 14 需要参考与借鉴 可以参考经典科普作品 伊林的 十万个为什么 法布尔的 昆虫世界 贾祖璋的科学小品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茅以升的 桥 15 浅写作 作为科普作家 需要不断提高自己讲道理的水平作品要善用浅显的形式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 唯有如此 作品才有生命力 16 浅写作 在写作上增加人文成分 从故事出发 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眼球 从浅显的故事中说明道理 即 浅写作 要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不断概括 不断简化 使非专业人员也能饶有兴味 17 五味俱全 才是好作品 成功的科普读物 融家庭味 生活味 现代味 人情味 文学味于一体必须解决科学与人文结合 科学与文学结合 以及科学与艺术结合 18 科普创作进入策划时代 策划工作既包括确定读者定位 选题内容选择 作者资格遴选 也包括市场调研和发行前景预测等等 19 策划阶段的任务 在确定编写主题后 策划人与作者一起 深入探讨该书章节的内容 进一步策划写作重点和写作风格对作者提供的编写大纲 章节目录和样张进行分析 使之符合整体策划要求 20 你要解决的五个 W 在基础策划过程中 需要解决 五个W who 谁 whosays 说什么 throughwhat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whom 向谁说 withwhateffect 效果 21 你要解决的五个 W 了解读者是谁 他们的文化程度 知识结构 接受能力 购买水平达到什么程度 以及他们需要的内容是什么 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什么 22 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 科普作品不是教科书和教辅 而是大众读物知识不可能是系统 完整的体系 而是选择读者最关心的知识点它向读者展示 不知道的 想知道的 应该知道的 23 创新是科普创作的生命 传统医学科普创作 侧重知识传播 尽管内容都是受众希望知道的 但是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 或是将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一些通俗的表达靠使用医学名词和术语解释医学成就或知识 不适合多媒体时代大众的需求 24 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少讲为什么多讲怎样做 25 科普创作面临机遇与挑战 为实现 三贴近 要求 科普必须从观念 内容 形式 传播手段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创新打破传统创作模式束缚 提倡创作题材广泛性 鼓励科普创作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多元化 针对不同层次受众特点 寻找最佳 切入点 26 科学性是科普创作的生命 科普创作必须坚持科学性 旗帜鲜明地抨击伪科学目前医学科普创作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内容是否科学 正确 实用能否科学传播 成为媒体的热点话题 27 科学性是科普创作的生命 有的作品 知识老化 不能及时向读者传递最新医学信息 仍然介绍过时落伍的 知识 28 科学性是科普创作的生命 在任何情况下 科学性都是科普创作的核心和生命 张悟本的教训 对于有学术争议的内容 应采用主流认识和公认的知识 不必以科普的形式介入学术之争 29 选题拉近健康与读者距离 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从学科基础中选择知识点从读者关心的问题 如新闻热点 寻找切入点捕捉科学家探索生命现象引人入胜的细节挖掘生命科学生动有趣的内容 30 创作理念 把 枯燥 的科学知识 烘烤成色味香俱全的 蛋糕 不妨把科学成果比喻为成熟的麦粒金黄麦粒散发着田野的芬芳和阳光馨香尽管酝藏着丰富的营养 但是你无法品尝它的甘美滋味 31 创新是科普创作的核心 32 科普创作与 烤蛋糕 类似 科普创作犹如对干硬的麦粒进行加工挑选籽粒饱满的麦粒 磨成细粉加水和面 加入酵母 膨松剂 糖 鸡蛋和植物油 香料 食用色素将面团烘烤成松软可口的蛋糕 33 科学并不枯燥 每一项科学成果背后的人文背景 都体现出科学精神 也是科普作品中最吸引读者的知识点之一创作中最容易利用的是有关科学人物或事件 34 科普创作进入 读图时代 人们通过视觉 从各种图像中迅捷 轻易地了解了科学常识 科普作家逐渐重视图片在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大量引进版的科普图书中精美的图片 更让我们大开眼界 35 重视图片功能 读图 是现代人阅读的重要内容插图并不单纯为了活跃版面 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陪衬图片是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36 科普作品的语言 注意使用群众的语言 现代的语言 尽量少用科学术语 多一些文学语言和形象 生动的比喻 37 形象比喻使内容容易理解 生趣盎然的比喻 它的基础是对内文的深刻理解 抓住内文的精髓实质 再跳出规范名词术语的束缚 用读者所喜爱的生动语言 代替科学术语的堆砌 38 读题 尊重读者阅读习惯 标题是章节的纲目 更是读者第一眼接触的路标灵性彰显 活蹦乱跳的标题 带给读者强烈视觉冲击绘声绘色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