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PPT课件.ppt_第1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PPT课件.ppt_第2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PPT课件.ppt_第3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PPT课件.ppt_第4页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UDANUNIVERSITYPUBLICHEALTHSCHOOL 预防医学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DepartmentofPreventiveMedicine FUDANUNIVERSITYPUBLICHEALTHSCHOOLDepartmentofPreventiveMedicine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临床医生的作用 戴俊明副教授 目的 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概念 并懂得在发现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3 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原则 体系与机制医院与医生的责任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Emergencypublichealthevent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突发性公共卫生属性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6 突发公共事件 图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事件有害有毒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 突然发生 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 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 突如其来的 一般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易预测的 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转归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2 公共属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危及的对象 不是特定的人 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 所有事件发生时在事件影响范围内的人都有可能受到伤害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3 危害的严重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这种危害既可以是对社会造成的即时性严重损害 也可以是从发展趋势看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3 危害的严重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 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直接导致的即时性损害 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的继发性损害或危害 例如 事件引发公众恐惧 焦虑情绪等 对社会 政治 经济产生影响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4 衍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常具有次生和衍生特性传染病具有传播特性化学品事故常造成环境污染 15 全球SARS流行 2002年11月 03年7月31日 2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098例 死亡774例 病死率9 56 中国大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共发病7748例 死亡685例 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5 68 和88 50 病死率为8 84 其它25个国家和地区发病350例 死亡89例 分别占全球总数的4 32 和11 50 病死率为25 43 16 1000 100 999 0 1 9 GlobaldistributionofSARSprobablecases 2002 11 1 2003 7 30 n 8098 Canada251 USA29 MainlandChina5327 Hongkong1755 Taiwan346 Vietnam63 Singapore238 10 99 17 中国SARS疫情概况 9月26日WHO网站公布 18 19 中国大陆SARS流行概况 报告病例数 5327例 死亡数 349例 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 其余病例均已在8月16日前治愈出院 发病率 0 39 10万 死亡率 0 023 10万 病死率 6 6 地区分布 大陆共有24个省区市 266个县 市 区 有临床诊断病例报告 城市多于农村 城市地区占总病例81 1 南方早于北方 广东及华北五省占总病例数96 73 20 21 全国新发SARS确诊病例数 截止6月24日10时 22 几种传染病的基本传染指数 引自 Science 23 禽流感事件经过 2003年12月15日 韩国发生禽流感疫情2004年1月12日 日本发生疫情2004年1月12日 越南承认12人死于禽流感 26日 死亡人数增至50人2004年1月15日 台湾出现禽流感疫情2004年1月23日 柬埔寨出现禽流感疫情2004年1月23日 泰国出现人禽流感病例2004年1月25 27日 印尼 巴基斯坦 老挝出现禽流感疫情2004年1月27日 中国确认发生广西发生禽流感疫情2004年2月2日 德国发生疑似人禽流感病例2004年2月6日 美国证实东部发生禽流感疫情 24 京沪高速液氯泄漏事件 2005年3月29日晚6时50分 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 300M处 一辆载有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山东货车相撞 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 两车相撞后 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 货车驾驶员死亡 液氯泄漏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 28人死亡 350人住院 京沪高速封闭20小时 25 京沪高速液氯泄漏事件 26 辽源市中心医院火灾事件 2005年12月15日17时左右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死亡人数达 人 其中 火灾现场发现 人遗体 人在转院救治过程中抢救无效死亡 辽源市其他 家医院已经接受从市中心医院转来病人 多人 其中 多人为危重患者 此外还发现有 名医护人员受伤 27 辽源市中心医院火灾事件 28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原则 体系 机制和措施 2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原则 危机管理 30 危机管理的含义 组织为应付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信息收集 信息分析 问题决策 计划制订 措施制定 化解处理 动态调整 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全过程 31 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 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 32 危机前管理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及准备动态预测避免过分自信和麻痹大意构建良性激励机制危机管理预案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对组织系统建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模拟演习学会识别危机 33 突发事件过程中危机管理 人员调度的管理主要人物亲赴危机事发现场需要专家到达现场处理紧急决策管理快速决策尽量避免过度分析媒体的管理 34 危机后管理 危机后处理变危险为机遇危机后的恢复重建建立独立调查制度危机后遗症的处理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危机后的组织变革观念更新制度完善机构建设政策改进 35 政府应对危机的原则 时间性 第一时间的信息和反应效率性 快速反应队伍 技术支持协同性 部门合作安全性 受灾和救灾人员合法性 非常时期特殊措施的合法性科学性 措施的科学性程序性 优先次序适度性 减少破坏和损失 36 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急速反应机制指挥决策组织职能体系支持系统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无等级协调机制 37 摘要幻灯片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38 在与SARS斗争中的反思 1 2002年11月6日 广东佛山发现首例不明原因肺炎 12月17日和22日 广州收到河源市转来病人 找不到原因 河源的7名医务人员被感染 消息没有通报给其他医疗部门 2003年1月2日 河源出现恐慌和购药风潮 河源报纸1月3日消息 河源没有流行病在传播 咳嗽 发烧等症状是由于天气变冷造成的 也许是中国媒体关于SARS的第一篇报道 2003年1月14日晚 省CDC接中山市CDC当地发生原因不明疾病暴发的报告 主要表现为发热 肺部感染 部份病人很快因呼吸衰竭死亡 并有医务人员聚集性感染发病 省市调查组认为这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爆发 可能通过接触或短距离空气传播 因缺乏系统的实验诊断手段 没法迅速排除已知病原体 调查组联系国家CDC 发现他们也没有完整的已知病原体实验诊断库 调查组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报告 报告很快转发地市 因为许多地方没有专业的现场流行病人员 加上正是春节期间 调查组的许多预防控制措施并没有具体落实 同时 上报卫生部 没有应急反应 39 在与SARS斗争中的反思 2 1月下旬 中山消息 这种病毒已经在广州出现了一个多月 这种病已经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群众没有必要惊慌 2月初 广东发病进入高峰 谣言开始蔓延 手机短信息 致命的流感 生物恐怖 疫病 出现抢购醋和板蓝根风潮 香港报刊开始报道 2月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305病例 5人死亡 并声称疫情已控制 接着 有关方面禁令 不许再继续报道 2月11日 PROMED发出全球首次警报 2月14日 PROMED再次发出全球警报 2月18日 新华社宣布 中国CDC 引起广东省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 广东CDC和广东省临床专家有不同意见 认为病原体是病毒 4月4日 中国CDC专家 衣原体绝对是主要元凶 4月16日 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病原体 40 2月21日 广州刘教授到香港 入住京华酒店911房 将病毒带到香港并扩散到世界 2月26日 在京华酒店染病的美国商人飞到河内传染20人 包括首位发现SARS爆发的WHO医生Urbani 3月4日 山西首例病人来到北京 SARS开始在京城扩散 正值 两会 北京医院没有公开SARS情况 3月12日WHO发出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警报 3月26日 广东报告了2月份的非典型病人数目 到2月28日止 染病人数从305人增加到792人 死亡人数从5人增加到31人 使国内外对曾经报道的病情已得到控制的说法产生质疑 4月3日 卫生部部长宣布 SARS的扩散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北京有12个病例 3人死亡 4月9日 蒋谚永大夫说出真相 4月12日 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亲临防治 非典 第一线 4月20日 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 赢得国内外一致好评 4月25日 吴仪副总理兼任卫生部部长 国家防治 非典 指挥部成立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防治 非典 取得进展 在与SARS斗争中的反思 3 41 中国处理SARS的问题与教训 1 危机前疾病监测与预警体系应急队伍应急预案与演习物品储备 42 中国处理SARS的问题与教训 2 危机中实验室 衣原体 新型病毒 信息公开与披露协调与部门合作问责制度与过度诊断医疗急救体系科学研究 43 中国处理SARS的问题与教训 3 危机后学习机制 公共卫生改革应急预案后遗症 44 指挥部 各自为战 有令不行 没有一个有力的指挥协调系统参谋部 现有的信息系统在关键时刻没有起作用 情报部 公共卫生实验室没有能力配合突发公卫事件的处理 侦察兵 缺少现场流行病学人员 后勤部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储备不足 正规军 医院没有应对急性传染病的准备 舆论 不懂现代危机沟通艺术 从上述SARS大事记可以看出 病原体的争论 协调机制的缺乏 对疫情严重性的认识不足 公共卫生系统的不完善 使在SARS第一轮遭遇战中坐失良机 比较被动 45 以公卫应急需要为根据的部队建设 指挥部 中央指挥协调系统 参谋部 全国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系统 都市症状监测系统 公卫临床沟通系统 情报部 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 侦察兵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和网络系统 后勤部 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 正规军 都市医学应急系统 舆论 危机沟通 信息 教育 交流 心理学等 和危机管理系统 系统完善和可持续性 危机动态监测和评价系统 十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及与现有机构的关系 46 23日22时左右 井喷 发生 23日22时30分 开始疏散井场外围人员及周边群众 23日23时30分 高桥镇政府获知 开始组织疏散23日24时 井队人员全部撤离井场 24日15时 井喷 已得到初步控制 25日18时40分 发现的死亡人数已达191人 25日19时10分左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组成的调查组抵达开县 25日晚 事发地方圆5公里内的4 1万多名群众被疏散到安全地带 26日上午7时 事故现场清场 实施压井抢险 重庆井喷事件经过 47 重庆井喷事件的问题与教训 危机前风险评估与选址风险沟通 当地政府与居民对危害的认识 应急预案与演习 48 重庆井喷事件的问题与教训 危机中危机报告 当地政府最后一个获知 当地无广播等系统村民逃离中返回医疗急救 49 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50 美国为什么没有SARS大流行 SARS在人口密集 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发生 美国大都市人口密集 美国人员流动十分频繁 美国无SARS死亡记录 医护人员感染率2 1 中国 18 51 美国怎么对付SARS 1 立足美国 关注全球 从2月中旬开始就一直关注中国广东的非典型肺炎爆发高效应急 国家健康安全无小事 3月12日WHO发出全球预警信息后 美国尽管当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SARS病例 但因为加拿大出现了可疑病例 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两天内3月14日 星期五 就启动了国家应急行动中心 710万美元建成的为反生物恐怖而建的高技术指挥中心 细致务实 八措施迅速到位 3 15向全国各地医院和临床人员发出SARS预警 向州卫生官员通报SARS情况 马上调查可能接触SARS病人后经过美国的旅游人员的患病情况 开始为到东南亚旅游人员或从疫情国返回的乘客发放SARS预警卡 为地方卫生局 医疗机构 临床人员准备监视和确认潜在SARS病人的指南 立即向WHO派出8名科学家 分析标本寻找病因 在CDC网站上公布以上措施及其他信息 52 及时授权 很少行政干预 4月4日 布什赋予公共卫生机构对SARS和相关疾病隔离检疫的权力 危机沟通 信息透明 每天向媒体通报 24小时热线回应媒体和公众及政治人物的征询 还要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进展 SARS流行病学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病因及药物研究齐头并进 3月底已经掌握所有曾在香港京华旅馆住过已回美国的100多人名单和地址 几个调查组分别追踪在2月18 22日曾在香港京华旅馆住过已回美国的人员 东南亚飞美国乘客等 每个人都详细问讯流行病接触史 取血样并追踪观察 所有调查研究都制定有标准程序 利用网络交流并随时根据反馈作出调整 实验室病因及药物研究 2月份就开始了病原学研究 正在筛选测试2000多种药物 12天时间绘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图 美国怎么对付SARS 2 53 美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系统 54 全国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 包括国家应急行动中心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预警系统 大都市症状监测系统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和网络系统全国大都市医学应急网络系统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 美国有那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统 55 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预警系统 以疾病来设立不同的报告系统 一竿子到底 比如 普通传染病 爱滋病 结核病等近年来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上传下达可以灵活机动地针对新病设立新的疾病监测报告预警系统近年来开发出可以包纳所有法定传染病的新系统以及迅速通知临床人员的预警系统 56 911呼救症状监测医院急诊室病人监测 即时和非即时 市面药房药物销售监测 感冒药 学校学生缺课监测法医死亡解剖记录监测猫狗死亡监测手纸和桔子汁销售监测街上商场打喷嚏症状监测 商场监测电视 双重作用 国防应急 因特网 反生物恐怖监测系统 疾病监测系统 大都市症状监测系统 57 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 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实验室自成体系 分三级 联邦 州 基层专长于实用检验 在人员设备资金方面与大学临床实验室各有所长全国上下 互通有无 为现场调查服务 不会各自为政 58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和网络系统 CDC的EIS经过50多年建立了一支精良的机动队伍和全国网络 911后全国上下专款建立了一支流行病学专职队伍 59 60 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 美国的国家医药和用品应急系统以大集装箱的形式在美国几个保密的战略地点储备应急医药和急救用品 包括抗菌素 抗体 疫苗 解毒剂输液设施等可在12小时内为美国任何受灾区一次提供50吨以上的医药和急救用品保证了重大公共卫生和灾难事件处理无后顾之忧 61 美国有识人士认为 公共卫生安全是和国防安全 金融安全 信息安全一样重要的国家安全 生物恐怖的出现不是有或无的问题 而是早或晚的问题 既使生物恐怖一时没有出现 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系统也可防治疾病 应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就象当年为国防需要建因特网一样 投资公共卫生上层建筑是双赢战略 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问题 62 美联社报道 63 FEMA EPA HHS Defense FBI Energy 国内应急办公室 联邦应急管理局 能源部 联邦调查局 卫生福利部 国防部 联邦环境保护局 国土安全部 64 温家宝在贯彻实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个系统 一个网络 一支队伍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建立应急医疗卫生队伍 65 建设主要内容 指挥协调系统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信息报告网络应急实验室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6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第三章报告与信息发布第四章应急处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 6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 危害程度 涉及范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划分为特别重大 I级 重大 II级 较大 III级 和一般 IV级 四级 68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市 地 级人民政府 或相应机构 县级人民政府 或相应机构 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国家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支持机构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支持机构 市 地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支持机构 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支持机构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市 地 级卫生行政部门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市 地 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69 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试行 人间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 协调与管理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监测 报告和确认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综合防治措施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开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的解除 70 疫情的公布与通报保障措施建立人间禽流感实验室检测网络技术保障物资保障 71 临床医生的作用 发现与报告人医疗急救调查治疗研究 72 案例 2003年的3月4日某医院的门诊来了两位病人 她们是一对母子 母亲 38岁 采购员 临床症状 干咳 寒战 全身乏力3天 发热2天 体温39 白细胞2 1 109 L 胸片 两下肺纹理增粗 模糊 右心膈角片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模糊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儿子 4岁 临床表现 咳嗽 发热一天 体温38 2 白细胞3 7 109 L 经询问母亲就诊8日前刚从G城市出差回来 该城市当时正有SARS流行 73 问题 如果您怀疑他们是SARS病人 该如何处理 该医院应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控制 您在处理这些病人时 需做好哪些个人防护工作 其他医护人员应如何做好职业防护 如何进行消毒和污染物品的清除 74 如果您怀疑他们是SARS病人 该如何处理 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医院接诊流程 测试体温 发热病人 发热门诊 留观室 定点医院隔离病房 戴口罩 可疑 拟似诊断与临床诊断病例 75 在检测体温时 发现病人发热 立即请他们戴上口罩 进入发热门诊 您询问病史 发现为非典型肺炎可疑病人 即以传播危险最小的方式收入专门的留观室 诊断 根据卫生部的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进行1 流行病学史 1 1 与发病者密切接触 1 2 发病前2周内曾去流行区 2 症状与体征 发热 干咳 少痰等 3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 4 X线胸片 肺部片状 斑片状影或网状改变5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76 母亲 1 发病前2周内接触SARS的流行病学史 就诊8日前刚从G城市出差回来 该城市当时正有就诊8日前刚从G城市出差回来 该城市当时正有SARS流行 2 符合SARS的临床表现 干咳 寒战 全身乏力3天 发热2天 体温39 3 符合SARS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2 1 109 L 4 符合SARS的X线胸片表现 两下肺纹理增粗 模糊 右心膈角片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模糊 5 符合SARS的抗生素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不明显 77 符合卫生部的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既符合 1 2 2 3 4 且本病例还符合5 您应坚持首诊负责制 立即将病人转送定点医院隔离 治疗 您接待该病人的诊室即行全面消毒 并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78 儿子 1 与发病者密切接触的流行病学史 2 符合SARS的临床表现 咳嗽 发热一天 体温38 2 3 符合SARS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3 7 109 L 符合卫生部的非典型肺炎拟似诊断标准 即符合 1 1 2 3 您应坚持首诊负责制 立即将病人转送定点医院隔离 治疗 您接待该病人的诊室即行全面消毒 并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79 该医院应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控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 以近距离呼吸道传播为主 直接吸入带该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 或眼 鼻 口接触飞沫 眼 鼻 口接触被飞沫污染的手或物品 针对这些传播途径采取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隔离 消毒和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为作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 隔离和个人防护的知识和技术 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 80 快速测体温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起病急 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