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doc_第1页
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doc_第2页
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doc_第3页
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文章提交者:理科教授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转贴者注:原文没有标明作者。-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是世所公认的。笔者将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大学排行榜中前20位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其办学规模和结构,并与我国首批进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工程”(即“985工程”)的9所大学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一些比较,以期为我国著名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照。 一、美国著名大学的规模 美国著名大学中,在校生规模相差十分悬殊,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排行榜中,排名第四的加州理工学院只有907名本科生,而排名第20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本科生为22678人;在1996-1997学年度,两校注册学生数分别为1892人和30341人。从平均数看,1997年这20所大学的平均规模为12766人,其中著名的“常青藤”联盟8所大学 (均为私立大学)平均规模为13156人。可见这些大学的规模一般都不算太大。据统计,以公立大学为主的“十大”(Big Ten)大学(只有西北大学为私立)的平均规模为35492人,其中规模最大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注册学生数达到48352人。另外,根据对美国l993年最大的50所大学(包括公立和私立)在校生的统计,其中在校生在3万人以上的有23所,4万人以上的有6所,50所大学在校生的平均规模为31533人。 从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状况看,美国著名大学规模比较稳定,1990年这20所大学注册学生数平均为12555人,到l997年增加到12766人。以哈佛大学为例,其注册学生1990年为l8437人,1994年为18480人,l997年为18513人,1999年为18541人,这几年中规模变化基本上在 100人以内。当然,其中也有部分学校规模变化较大,从1990年到l997年,哥伦比亚大学注册学生就从17523人增加到l9921人,增加了 2300多人。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比较这20所大学l997年和1990年的规模发现,其中有9所大学的规模略有减小,说明已经有部分著名大学在控制甚至减小规模。根据美国教育委员会的统计,l991年3万人以上的大学为28所,l995年下降为23所,也说明美国大规模大学的数量有所减少。 二、美国著名大学的结构 1学生学历层次结构 根据对2001年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前20位的大学1990年数据的统计,这些大学研究生比例平均为44,最高的为霍普金斯大学,达到84,最低的是达特矛斯学院,为21。由此可见,这些美国著名大学研究生教育从总体上看比较发达,有的大学明显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不过也有些大学保持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特色。 2院系组织结构 大学结构与大学的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关于大学的理念大概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早期将大学视为教育机构,之后认为大学更应该为研究中心,第三阶段认为大学还应该是一个服务机构。与此相对应,在大学的组织结构中也有相应的机构来实现上述理想或功能:第一部分被称为博雅学院,对应于大学理念的第一阶段;第二部分是研究生院,更具体地说是文理研究生院,其中主要对文理基础学科进行研究和人才培养,它与大学第二个理念相对应;第三部分是专业学院,它涉及工商管理、医学、工程学、法学、建筑学、行政学、公共卫生学等,与大学的第三种理念相对应。美国大学的院系结构各不相同,不过从许多著名大学中都可以发现上述典型结构。 以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为例,这两所著名大学都有自己的本科生院,分别为哈佛学院和耶鲁学院,也都有自己的文理研究生院,同时,还有若干属于研究生教育层次的专业学院。 3留学生比例 美国是世界上接受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据美国教育委员会的统计,l995年美国高等学校中留学生的比例平均为3.1,其中l05所院校中留学生人数超过 l000人,最多的波士顿大学有4734人。根据对排名前20位的大学中有相关数据的19所大学(缺莱斯大学数据)的统计,这些大学l997年留学生比例平均为12.6,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都达到24。可见,著名大学留学生的比例很高。在这些大学,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更高,例如麻省理工学院2000年本科生中留学生只占8,而研究生中留学生达到36。 4师资学历结构 根据对2001年排名前20位的大学的统计,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者的比例平均为97,最高者达到100,最低的也有92。由此可见,这些著名大学中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 5班级规模构成 在美国大学排行中,班级规模也是用于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根据2001年排行中的统计,在前20位的大学中,20人以下班级的比例都在50以上,平均为67,耶鲁等大学更是接近80;在这些大学中,50人以上班级的比例都在18以下,平均为10,芝加哥大学更是只有3。可见,这些大学都十分重视控制教学班级的规模,从总体上看,班级规模普遍较小。 三、中国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 为了分析对比中国著名大学的规模与结构,本文选择了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大学进行分析。根据对各学校有关数据的统计,在这9所大学中,有6所大学普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数在 2万人以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浙江大学有近4万人,最小的为中国科技大学(本部)l1800人。此外,这些大学都拥有规模庞大的非全日制教育系统(包括函授、夜大以及其他类型教育),其中规模超过l万人的有5所,浙江大学更是超过3万人。如果将各类注册学生合计,则有5所大学的规模超过3万人,9所大学的平均规模为34992人。由此可见,我国著名大学已经达到了很大的规模,远远高于美国排名前20位大学的平均数,如果考虑成人教育,则在校生规模已经接近美国“十大”大学的平均规模。 从在校学生的学历层次结构看,在9所大学中,都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部分还有专科生。在全日制在校生中,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比例最高的为北大和清华,分别为42.3和41.8,9所大学平均为28.1。 从留学生数量和比例看,在9所大学中,在得到了有关留学生数据的8所大学(缺中国科大数据)中,只有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留学生数超过l000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数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5.6和5.4,8所大学平均为2.3。 四、初步的启示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的比较,笔者认为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思考的。 1关于在校生规模。从比较的结果看,是否为著名大学与规模的大小并无必然的关系,著名大学规模可以在5000人以下,也可以在5万人以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为什么美国许多著名大学规模较小?为什么有些大学的规模长期稳定甚至还有缩小的趋势?不论其原因如何,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中国著名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在规模上有多种选择,可以进一步扩大,也可以保持现状甚至压缩规模。不过,根据现有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从提高质量的角度看,目前适当控制规模的发展是必要的。从长远来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逐步稳定规模,这将更有利于学校的规划和管理。 2关于学生层次结构。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的研究水平和功能定位。我国的著名大学都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是国家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了提高质量,充分发挥著名大学的资源优势,从层次结构看,可以停止专科层次的教育,也应该减少甚至停止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把主要力量和资源用于扩大研究生教育以及其他大学后继续教育。 3关于院系结构。我国大学普遍从本科开始实行按学科分类的院系结构,其主要弊端在于专业划分过早、过于刚性,不同院系培养目标的定位也不明确。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将大学划分为本科学院、学术性研究生院、专业性学院三大部分的做法是可以借鉴的,这样更有利于理顺大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利于本科层次的通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学术型、职业型等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我国研究型大学都以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本科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为此,也应该考虑通过某种制度,安排加强其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实施可以说是为适应这一要求而作的有益尝试。 4关于留学生教育。从知识创新和传播的角度看,世界一流大学不应该仅仅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整个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对外开放。吸收留学生的人数和比例不仅可以反映大学的对外开放水平,也体现了大学的教学、学术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相对而言,我国著名大学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还很低,留学生学习的领域也主要集中于中国语言文化等少数学科。提高综合实力,扩大留学生的比例应该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之一。 5关于教育质量保证。教师水平是衡量大学水平、保证教育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