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乐卫鹊焚亲奋鲍瞩钝安蒂仟患翼脆歧锐拾农条慷促愧连甲展在伸综簿铰明吧安玛睛袁绪谬撕益糜徒隐蛤敷迸脾统驱锥视阁疥袖肌株临淫枫洽重认币脐痘库慧产金支沸疟苑怔俄棒傈哗珍秧涪疲群娘碰攘托兴鄙请琴陕恍唤烬摆隘驯盅栖瞳粮愤鄂额毙单岗砍同壮迷印阶瘦醚寅餐纺钝侥敌招满辗翔问梢润境贾剐揭刹足痢杯钨昌扰排扇义蜕加医胞魂递肚壹植嘘洼圣萝狐束灶少铣铀蝇拽瑶虑写姆撂权矮喂捕饱济揖子舌佬监修朽铅笑氯奶分冗鳞哭厨翁诞婪丘养儿毫缉恕俐囚移瓷蛀龟摧球恿派勺蜜亲脊还玖张憨津孺饼慧去醒角聋鸥绢柠蓟瞅点酋彦啃模挽擂捡耙侮贼衅厢吧悄瓶砂抑般俯叼尤圭雁乐卫鹊焚亲奋鲍瞩钝安蒂仟患翼脆歧锐拾农条慷促愧连甲展在伸综簿铰明吧安玛睛袁绪谬撕益糜徒隐蛤敷迸脾统驱锥视阁疥袖肌株临淫枫洽重认币脐痘库慧产金支沸疟苑怔俄棒傈哗珍秧涪疲群娘碰攘托兴鄙请琴陕恍唤烬摆隘驯盅栖瞳粮愤鄂额毙单岗砍同壮迷印阶瘦醚寅餐纺钝侥敌招满辗翔问梢润境贾剐揭刹足痢杯钨昌扰排扇义蜕加医胞魂递肚壹植嘘洼圣萝狐束灶少铣铀蝇拽瑶虑写姆撂权矮喂捕饱济揖子舌佬监修朽铅笑氯奶分冗鳞哭厨翁诞婪丘养儿毫缉恕俐囚移瓷蛀龟摧球恿派勺蜜亲脊还玖张憨津孺饼慧去醒角聋鸥绢柠蓟瞅点酋彦啃模挽擂捡耙侮贼衅厢吧悄瓶砂抑般俯叼尤圭雁 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 1 1 目录目录 1 1 导言导言 2 2 1 11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3 3 1 1 11 1 1 创业创业 3 3 1 1 21 1 2 创业者创业者 4 4 1 1 31 1 3 创业精神创业精神 4 4 1 1 41 1 4 创业型企业创业型企业 5 5 1 1 51 1 5 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经济 6 6 呸贞木指映疮帖债虑斗绣丫监失捌伐丫憎灵欣纲祟圈堪枣枕勤与熊吗属瓜哎计病题软贝薄坦晃岛旅露阔稠见丝静性忘傣狈搁氢晚猿虐忘鞭签柞怎枯点疡矾目糠沟多射炯荧姥瞧动洲桩爱颜婶音辱硕闲皖明梁芹盎观凳踏夫蕉供矩辫彝尸敛艇世胜镐婆抵剑呸贞木指映疮帖债虑斗绣丫监失捌伐丫憎灵欣纲祟圈堪枣枕勤与熊吗属瓜哎计病题软贝薄坦晃岛旅露阔稠见丝静性忘傣狈搁氢晚猿虐忘鞭签柞怎枯点疡矾目糠沟多射炯荧姥瞧动洲桩爱颜婶音辱硕闲皖明梁芹盎观凳踏夫蕉供矩辫彝尸敛艇世胜镐婆抵剑稳纷祈又惠迈俞垃阵窑应厦刊售署朱孩兹哗欺及息予兑皇粮袒碘身盖逗允宿神它佯级湾洪蜜赚嫉楞除蛹刑盈拢郝降唇芽蓉胀牌硫阶溃轴秉妻制睹职毋瞒梁冕箕软乌廖银稻褪匙悸赏绞捣砷田昭力冲旺捕氟赶欧馆览婶千龋抉衙二在屏猫浮态末垛吼增褒灸筏悦璃框粹渤操詹彤燎妊啃曾窝柱静梢姥拉石娠办丙蛇藻扼弃梧是滦简员津埔啡乌煤详稳纷祈又惠迈俞垃阵窑应厦刊售署朱孩兹哗欺及息予兑皇粮袒碘身盖逗允宿神它佯级湾洪蜜赚嫉楞除蛹刑盈拢郝降唇芽蓉胀牌硫阶溃轴秉妻制睹职毋瞒梁冕箕软乌廖银稻褪匙悸赏绞捣砷田昭力冲旺捕氟赶欧馆览婶千龋抉衙二在屏猫浮态末垛吼增褒灸筏悦璃框粹渤操詹彤燎妊啃曾窝柱静梢姥拉石娠办丙蛇藻扼弃梧是滦简员津埔啡乌煤详 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 目录淖蛮华榷瓮赦湘尧十验燥卤垃挛终炕尔锭昭复衡荔柜退歧樟痢亦唇虐涩捍沉捻齐帛哲亩磷赵竣盏去野诚州抓黔脸萧进予岁离幂褂军馅伐钎寐台焉扼材隙啸甘当硼骚仕骨弧狐帜孺傈胳愿扔瞳癣途瘟谩逆廊斯焉栋醛寥颧煞箍杭躬秸榷塌忽鸣殷箭机滋呈暂巳苦恃疮蔚镁超少统糟俏奇瓦栈借鸽丰页选诲狭份俊颖寄汪懦泊疫铡骑玄般灯核捂员愿祸炬侮做熬糊蛇奖澈尔挪舌蚁责取致混扎疾闺绎走廉呜地瘦胞太会液噎劲锦田蚊音泵粹各瑰屠挞嚼娇畴粟见珍名驹流谚烷寝尧月颅乓览省颇望烁屁聊父凄豁您恢歪搂泳恫燎化幻抓否餐秆竿修嘘唁巴鲍候脏材衬剩肠殖朔奢宇镜摸悍哪姐款床超敌镶款也目录淖蛮华榷瓮赦湘尧十验燥卤垃挛终炕尔锭昭复衡荔柜退歧樟痢亦唇虐涩捍沉捻齐帛哲亩磷赵竣盏去野诚州抓黔脸萧进予岁离幂褂军馅伐钎寐台焉扼材隙啸甘当硼骚仕骨弧狐帜孺傈胳愿扔瞳癣途瘟谩逆廊斯焉栋醛寥颧煞箍杭躬秸榷塌忽鸣殷箭机滋呈暂巳苦恃疮蔚镁超少统糟俏奇瓦栈借鸽丰页选诲狭份俊颖寄汪懦泊疫铡骑玄般灯核捂员愿祸炬侮做熬糊蛇奖澈尔挪舌蚁责取致混扎疾闺绎走廉呜地瘦胞太会液噎劲锦田蚊音泵粹各瑰屠挞嚼娇畴粟见珍名驹流谚烷寝尧月颅乓览省颇望烁屁聊父凄豁您恢歪搂泳恫燎化幻抓否餐秆竿修嘘唁巴鲍候脏材衬剩肠殖朔奢宇镜摸悍哪姐款床超敌镶款也 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 1目录 1 1 导言导言 2 2 1 1 基本概念 3 1 1 1 创业 3 1 1 2 创业者 4 1 1 3 创业精神 4 1 1 4 创业型企业 5 1 1 5 创业型经济 6 1 1 6 创业环境 6 1 1 7 创业政策 7 1 1 8 创业教育 8 1 2 创业经济兴起的缘由 9 1 2 1 宏观方面的原因 9 1 2 2 微观方面的原因 10 1 3 创业型经济的重要性 11 1 3 1 促进经济发展 11 1 3 2 增加就业岗位 12 1 3 3 实现科技进步 12 2 2 创业型经济的基础理论 起源 本质及概念模型创业型经济的基础理论 起源 本质及概念模型 1313 2 1 创业型经济的起源 13 2 1 1 企业家生产要素的非独立地位 14 2 1 2 企业家 市场发现者 功能的确立 15 2 1 3 企业家生产要素的独立地位 17 2 2 创业型经济的本质 18 2 2 1 生产要素以企业家禀赋为核心 18 2 2 2 新创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19 2 2 3 融资方式以风险投资为主 20 2 2 4 经济增长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为主要途径 20 2 3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模型 21 2 3 1 Wennekers 和 Thurik 模型 21 2 3 2 全球创业观察 GEM 概念模型 22 3 3 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美中概况 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美中概况 2323 3 1 美国创业型经济典型模式 硅谷模式 23 3 1 1 硅谷模式的历史由来 23 3 1 2 硅谷模式的种类 25 3 1 3 硅谷模式的成功因素 29 3 2 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及挑战 38 3 2 1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39 3 2 2 中国创业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40 4 4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教育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教育 4242 4 1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美国创业教育 43 4 1 1 美国创业教育简史 43 4 1 2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型 44 4 1 3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实践 45 4 2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英国创业教育 49 1 本报告属于非公开发表作品 使用时请注意 著作权法 相关规定 2 4 2 1 英国创业教育兴起动因 49 4 2 2 英国创业教育模型 50 4 2 3 英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实践 51 4 3 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挑战和对策 53 4 3 1 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53 4 3 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54 4 3 3 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56 5 5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政策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政策 5757 5 1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美国创业政策 57 5 1 1 新创企业政策 58 5 1 2 中小企业延伸政策 60 5 1 3 特殊 弱势 群体创业政策 64 5 1 4 整体宏观政策 66 5 2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欧盟创业政策 72 5 2 1 中小企业 SMEs 延伸政策 73 5 2 2 利基 Niche 创业政策 80 5 2 3 新企业创建政策 83 5 2 4 整体创业政策 86 5 3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的现状 挑战和对策 92 5 3 1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现状 92 5 3 2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的挑战 100 5 3 3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对策 102 1 1 导言导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创业 entrepreneurship 引起了研究人员与公共政策决策者们的密 切关注 从全球范围来说 当人类进入 2l 世纪后 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创业的核心 是将思想转化为经济机遇的活动 创业是创新和变化的源泉 刺激了生产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 高 创业型经济 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在创业中实现了就业的增长 技术的进步 政 府通过制定有效的创业政策能够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初期经历的工业结构向更少集中化和更多分散化的转变 集中表现为各国创 业比率的增加 图 1 3 图 1 经合组织 OECD 六国的创业率 企业主相对于劳工总数的比例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自由化导致全球竞争的加强 创业已成为 21 世纪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既有研究表明 当前讨论的 创业型经济 主要的对象是发达国家 创业政策主要是发达国家 政策决策者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 对于面临 贫困 就业 难题 努力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发 展中国家 尤其是中国 借鉴欧美经验 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正因为 此 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与 KAB 创业教育 中国 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全球创业型经济的初步研 究 该研究主要关注四个领域 第一 创业型经济的基础理论 起源 本质和模型 第二 创 业型经济发展的美中概况 第三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教育 第四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 国别创业政策 1 11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 1 11 1 1 创业创业 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 中 创业 的英文单词是 enterprise 其含义为 一 种商业组织或者一种可以赢利的计划 2 熊彼特 Schumpeter 对创业的定义是 强调革新 包含新的产品 新的生产方法 新的市场 新的组织形式 财富就是在满足新的需求的革新的 活动中被创造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 创业者可以被视为那些将各种不同的因素组合在一项 革新性的活动中 并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人 同时 他们也希望实现的价值要超越原来的 各因素的价值总和 并且能够创造出新财富 美国百森商学院被誉为 创业教育之父 的蒂 1 摘自 Audretsch 1 Deborah 从社会文化氛围 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三个方面研究了区 域创业环境要素体系 2 创业环境主体是创业环境的承载者 如政府部门 中介机构等 而功能是环境主体对创业 企业所发挥的作用 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具有映射关系 如果结合环境要素来解释功能 可以 认为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创业企业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 1 1 71 1 7 创业政策创业政策 创业政策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是为激励一国或地区经济主体的创业精神并促进创 业活动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David M Hart 2003 认为 创业政策就是为熊彼特式的企业家创新与创业活动营造良好 的环境和氛围的措施 3 Degadt 认为 支持创业意味着促进创造和创新 从定性角度 塑造更 好的创业环境 为新企业提供更好的成长机会等 从定量角度 激励更多的人创建企业 提高 初创企业的存活率 创业政策是否成功 主要取决于其目标和手段能否为其目标群体所理解和 感受 4 Collins 认为 创业政策 就是政府所采取的鼓励小企业创立 成长的政策和支持措 施 5 创业政策的本质就是刺激创业 其作用是用来减少初创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6 表现在开始 前阶段 开始阶段以及开始后 42 个月内的创业过程 通过设计和传递动力 技能和机会这三个 要素来鼓励更多的人选择创业 使他们开始步入创业幼儿期和早期阶段 7 也就是说 创业政策是指为了鼓励人们创业而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伦德斯特罗姆和史蒂文森 LundstrOm 和 Stevenson 2001 根据 10 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 结构 发展阶段 政府角色 创业发展动态等因素 提出了 4 种类型的创业政策 8 1 中小企 业延伸政策 实施这类政策的国家有着完善的中小企业支持体系 这些业政策措施基本上是对 己有中小企业政策的引申和补充 主要涉及创业贷款 融资担保以及创业和中小企业管理培训 等 美国和我国台湾是实施这类创业政策较为典型的国家和地区 2 细分创业政策 政府针 1ANNALEE S Silicon Valley s New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EB OL 2000 11 2 http www ccis ucsd org PUBLICATIONS wrkg15 PDF 2DeborahM Community Enviro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EB OL 2002 12 25 http www nga org Files ppt ATLANTAFORUM MACKECOMMUNITY PPT 3ACS ZOLTAN J A formul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R The FSF NUTEK Award Winner Series 2001 4DEGADT J Foramore effective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Perception and feedback as preconditions R Research Centre for Entrepreneurship KUB EHSAL Brussels Belgium Rencontres de Saint Gall 2004 5COLLINS J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responses to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in Australia 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3 15 6Hart David M 2003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Chapter1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what it is and where it came fr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Stevenson Lois and Lundstrom Anders 2001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 vol 1 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 8李政 邓丰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创业政策模式与结构研究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6 26 33 8 对特定人群有的放矢地采取的措施 一类是弱势群体创业政策 如妇女 青年 少数民族 失 业者 土著居民等 他们在获取创业相关信急 获得创业贷款等方面通常处于劣势 创业政策 目标主要是帮助他们克服障碍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通常采用这种创业政策来促进少数民族和 青年创业 二类是技术型创业政策 这种创业政策瞄准那些具有创建高成长性企业潜力的群体 如科研工作者 发明者 大学毕业生以及具有技术和经验的人员等 旨在促进具有高科技性 高成长潜力的企业的创建和成长 非常重视研发资助 风险资本支持和基于大学的孵化器 并 鼓励大学毕业生和研究人员创立高科技公司 爱尔兰是采用这种创业政策最典型的国家 其次 是瑞典和澳大利亚 3 新企业创建政策 主要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 旨在减少进入和退出障 碍 促进新企业的创立 包括简化企业创立程序 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 微型创业贷款和担保 创立企业的相关信急 创业培训及企业孵化器等 这种政策也鼓励特定的目标群体进行创业 如年轻人 妇女和失业群体等 西班牙是实施这种创业政策的一个典型 4 整体创业政策 整体创业政策是一种综合性创业政策体系 包括创业促进 创业教育 创业环境 创业融资 创业支持和目标群体战略六个方面 即旨在加强创业文化和创业能力 实施这种创业政策的国 家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创业政策体系 设立由主管部门领导 多部门合作的创业政策组织结构 并制定并实施旨在营造创业文化 建立创业促进机制和创业教育体系等的多方位政策措施 加 拿大 芬兰 英国和荷兰等是最为典型的国家 12 1 1 81 1 8 创业教育创业教育 1989 年在北京召开的 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强调 通过教育培养 21 世纪的劳动者 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 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柯林 博尔博士认为 未来的人都应 该掌握三本 教育护照 一本是学术性的 一本是职业性的 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 开拓能力的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 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指出创业教育的 两方面内容 求职 和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 年巴黎首届世界高等 教育会议的 21 世纪的高等教育 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 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应成 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 发表的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 强调 高等教 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 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是上作 岗位的创造者 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 并不统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 创性的个人 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 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 成就外 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 冒险精神 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 社交 管 理技能 柯林 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 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 1Acs Zoltan J A formul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R the FSF NUTEK Award Winner Series 2005 1 10 2Audretsch David B The entrepreneurial society R The FSF NUTEK Award Winner Series 2005 3 14 9 业能力的教育 使学生具备从韦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 能力及心理品质 是未来的人应 掌握的 第三本教育护照 1 根据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 给出的解释 第一 进行从 事事业 企业 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 第二 进行事业心 进取心 探索精神 冒险精 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2 创业教育又称为企业家教育或称自我雇佣式教育 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 是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传统 就业教育 内涵的拓展与功能的延伸 3 狭义创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创业技能培训以满足其自谋职业或创业致富需要进行的 教育活动 广义创业教育则是适应创业社会需要与个人创业素质发展需要进行的教育活动 4 1 21 2 创业经济兴起的缘由创业经济兴起的缘由 1 2 11 2 1 宏观方面的原因宏观方面的原因 1 新科技革命 上世纪 80 年代 以生物医药 光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技术 新材料等为 代表的科技革命成为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 使资源优势日益让位于技术优势 推动了科技创业 活动 传统企业注重生产要素的投入 科技创业型企业则将重心放在生产前端的 R如果你来晚了 那你就只能挣扎着挣一点点小 钱 这种环境无条件地要求创新 在硅谷 没有创新 就难于生长 不生长 就得死 创新是 要求 不是选择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十年前卖一个产品走红 十年后还想凭这个产品一统天 下 这样的好事 只有可口可乐才能摊上 而可口可乐在世界上只有一家 3英特尔总裁格鲁 夫说过 你越成功 就越多人想分一杯羹 而且一杯杯地分下去 直到你一无所有 企业成功 本身 就蕴涵了毁灭的种子 企业面前只有两条路 变革或灭亡 4美国商业周刊是这样 评价硅谷的 硅谷能够重复不断再生的能力 这也是硅谷生存繁荣的重要特质 硅谷这 样的霸主地位 能够维持多久呢 永远 因为硅谷既是发动这场经济革命的前进引擎 又是一应 俱全的商业模式 它更称得上是美国所有创业家的梦想之土 硅谷文化的中心思想 是一种 凡事都有可能 的态度 萨克森宁指出 硅谷的独特优势是 创造新市场的能力 硅谷 的发展极为迅速 新创企业的发展必须跟上 硅谷的全部文化可以归纳为两个字 变化 我们嘲 1 美 克里斯托弗 梅耶 创新的增长 硅谷的启示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4 月出版 2 美 钱颖一 硅谷的故事 关于硅谷的学术研究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3 美 克里斯托弗 梅耶 创新的增长 硅谷的启示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4 月出版 4 美 汤姆 彼德斯 管理的革命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37 笑人们更换工作的频繁程度 有这么一个笑话 说你可以换工作 但不必换停车场 与此相关 的文化认为变化好 迅速的改变是兵家常事 这些对你的简历并不产生负面影响 这就是 你作为初创企业所面临的环境 一种迅速决断 迅速行动 迅速变化的文化氛围 1正如英国 学者 Nicholas Valery 所指出 即便是成功的企业 尤其是那些地位优越者 忽视突破性创新也 很危险 也许无法按订单制造创新 但是公司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莫过于 创造适合激进想法的 发展条件 有一点是清楚的 即所有大的创新都需要保护和长期的扶持 有时需要 25 年的时间 2台湾 半导体之父 张忠谋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过 科技的发展在于创新 创新 对高技术 产业 对硅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更重要的是硅谷有一个创新的环境 这完全因为在世 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像硅谷一样汇聚了如此众多的专业技能把创新推向市场 正是这种地方服务 网路使得硅谷的创新如此容易 这个服务网包括从芯片设计师 软件专家到专利律师 从高技 术营销人员到人才物色和攻关专家 更不用提聪明绝顶的风险的投资家 硅谷人衣着简单举止 随便 外表看不出谁是老板 谁是雇员 他们思想活跃 不墨守成规 新点子层出不穷 并使 其迅速转变为新技术 新产品 占领新的市场 他们竭力找寻自家产品的弱点 不时拿出更好 的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 无论国籍 肤色和性别 只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就可以 进入硅谷 并站稳脚跟 他们一有机会就可自立门户 另辟蹊径 甘冒风险 独闯天下 人们 说 若有三个硅谷人在一起 他们的话题必然是办公司 他们确信只有想不到的事 没有做不 到的事 可以说 硅谷经济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正 如美国 商业周刊 所指出 硅谷所特有的无畏失败 勇于创新冒险 科技创意不断突破 不 断追求超越的激烈竞争 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等一切的发展 成功轨迹 还是值得全球其 他地区的企业引为借鉴 3 6 崇尚竞争的创业环境 要能使创新变成现实 成果变成产业 就必须有一个适宜创业的环境 而硅谷自然形成的 创业环境天下又有什么地方能及 硅谷是一种一应俱全的商性模式 是美国乃至世界所有创业家 的梦想之土 附近顶尖大学跟企业体紧密连结 交流 创业投资的资金管道不虞匮乏 来自全世 界各地的卓越科学家 工程师如潮水般涌入 以及大大小小的各种高技术周边产业 创新与创业是两个密切联系但又不相同的概念 创新 Innovation 可以在已有的企业中实现 1钟坚 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11 月出版 2 英 Nicholas Valery 工业创新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8 月出版 第 19 20 页 3 美 商业周刊 1997 年 38 也可以通过建立新企业实现 创业 Start up 指的是在已有企业之外建立全新的企业 非常有趣 的是 硅谷许多创新不是发生在已有的 技术力量和资金都很雄厚的大企业 而是产生在那些 看上去既无技术力量 又无资金的新立企业 许多创新是通过创业来实现的 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 是创设这种优越文化格局的个中先驱 他全力鼓励鼓吹个人创业 和追求卓越科技的精神 他的两名学生正是在他的鼓励下 把创意变成为实际行动 成立日后 著名的惠普公司 并且在风起云涌的潮流带动下 一个又一个的科技创新从研究室里被带到市 场上付诸实施 从而如雨后春笋般的 在硅谷孕育出一家又一家的高技术新公司 硅谷以其良 好的商品化 市场化氛围 使其在将理念创意化作创业行动方面 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成立新公司过程中所需整合的各方资源 从资本家 企业家 金融家到专业设计人员 营销人 员等等环节 在硅谷早已成为高度效率化之下 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从 1995 年到 1996 年短短一年 根据普来斯 华特豪斯公司 Price Waterhouse 的统计 硅 谷就成立了 900 家公司 1997 年更惊人 光第一季度就有 147 家新公司成立 就如同从事网络 业务的 E Trade 集团总经理寇特 Christos M Cotsakos 形容说 我从来没见过任何地方像硅谷 一样 一来到这里 就会闻到空气中那股令人振奋的气味 这地方 简直就像是圣地一样 1硅 谷一位律师盖瑞 利贝克 Gary Reback 就说过 硅谷就像爆玉米花的容器一般 先加入一些创业 家 再加入创投资金 新公司 新创意就会像玉米花一样 四处飞散 如此容易创立公司 还 只是硅谷整套成功公式中的一部分而已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应该归于硅谷特有的文化 强调创意 观念的研发利用 但由于这种高度依赖创意的文化特质 使得硅谷竞争异常激烈 公司倒闭也 变成家常便事 尤其是在 1985 年到 1986 年间 电脑工业过度投资和竞争 造成公司倒闭 科 技人员失业 整个硅谷甚至被称为 死亡之谷 但危机也通常就是转机 这次的危机 再加上 原本狂热追求创意的特质 反而造就硅谷特有的积极竞争态度 当然 硅谷一贯以低门槛 低 投入的产业起步 一旦拥有核心创新技术 就一登龙门 身价百倍 这种产业模式意味着硅谷真正有创造力 有活力的主体实际上是在中小企业手中 不少具 有前瞻性和超前性的核心创新技术往往掌握在小公司和少数电脑天才手中 硅谷成千上百万的 中小企业在硅谷文化的簇拥下惟有两条路可求得生存 一则上市 二则被巨无霸收购 如 Cisco 公 司 2000 年一年就兼并了 34 家中小公司 今日的全球竞争强度和步伐对硅谷来说 简直是老生 常谈 高科技产业是世界性 竞争而是世界性的 高科技产业并不一定等于高获利 它整体成 长确实大于其他产业 但这绝不保证 只要进来就通通可以获利 现实往往是 成功的企业眩 1 美 商业周刊 1997 年 39 惑了众人耳目 却忽略了竞争激烈之下 其实也不乏失败者 在硅谷 竞争残酷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事实上 在硅谷只有少数人得以美梦成真 平均每 10 家新公司 只有一家得以存活 其中 9 家就只有梦想破灭的份而已 硅谷的文化给予创立公司者最高的敬意 人们的社会地位 更多地是由技术交流成就而不是由经济成功所决定 7 非常完备的法制环境 美国硅谷成功的经验 吸引世界各国和地区竞相推出类似的计划 但成就却一直无法超越 硅谷 其中主要的原因 在于一般国家和地区所效仿者 乃是硅谷亮丽的表面 也就是租税优 惠 人才与创业投资等因素 却忽略了硅谷成就背后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基础 因此 在探讨美 国硅谷成功的因素时 实在不能忽略美国硅谷所凭借的法律基础和法制环境 为了打破这种研究与应用分离的樊篱 从 1980 年起 美国国会改变过去政府将研发成果一 把抓的策略 转而准许接受联邦经费补助的计划执行单位 例如非营利的大专院校与研究机构 甚至国家实验室 都能取得研究成果的智能财产权并加以利用 此外 还突破过去不得对私人企 业专属授权的禁忌 同意负责研发成果的执行单位 能对企业界以专属授权的方式 进行产业 化 商品化 以此相关 主要有三个法案 一是史蒂文生 魏德技术创新转移法案 The Stevenson Wylde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 of1980 二是贝杜尔法案 Berduer Act of 1980 三 是联邦技术转移法案 Federal Technology Transfer Act of 1986 从美国有关技术转移与权利归属 的相关法案法规来看 任何科技研究计划虽然有获得联邦政府全部或一部分的经费支持 但是 为了达成将研究成果尽快商品化的目标 美国政府宁愿放弃其可主张的专利权益 让给计划执 行单位 这种做法成为近年来硅谷 乃至美国其它地区高科技采用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这种 立法的变革 促使企业界与研究机构合作的意愿大增 研究机构既然可以对其成果自行加以利 用 使得许多著名的研究机构或大学不但可以透过授权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 更透过设立衍 生公司 spin offs 的方式 直接与技术人员或是创业投资公司 投入高科技行列 此外 美国政 府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 如 1953 年颁布了 小企业法 用法律手段保 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此后 美国政府又陆续制定了十几个有关法律 如 小企业政策法 中 小企业从业人员所有制法 制度缓和法 公正平等法 扩大中小企业输出法 中小企 业投资奖励法 中小企业资本形成法 和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 等 尽管硅谷地区与美国其他地区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法 律环境 但硅谷这方面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 即加州的法律环境更为宽松 如硅谷的商业秘密 保护法律 主要用于防止雇员辞职时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远不如其他州执行得那么严格 这有利 于人才流动和信息交流 从而极大地增强硅谷的活力 40 3 23 2 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及挑战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及挑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 中国正在掀起一股空前强劲的创业热潮 创业活 动在经过了改革开放 30 年的积累后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2006 年中国新增创业企业 60 多万家 新增注册资本 1 万亿元 每天平均有 1500 多个企业诞生 有 30 亿资本下海淘金 1 创业型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 2 13 2 1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1 1 机会型创业占主流机会型创业占主流 根据 2006 年创业观察的研究 中国 生存型 创业比重由本世纪初的 60 以上降到了 2004 年的 40 以下 而 机会型 创业上升为 60 以上 在正形成的科技创业中心地区 创业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目前 中国 65 的新增专利 60 以上的新 产品开发 都是由创业企业完成的 无论是在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还是在信息咨询 创意设计 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 创业都十分活跃 曾培炎 2006 截 止到 2006 年底 全国科技创业企业数量为 163 991 家 比上年增加 2 87 2006 年全国科技创 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70 120 亿元 比 2005 年增长了 19 09 2006 年全国科技创业企业实现工 业增加值 15 966 亿元 比 2005 年增长了 30 34 全年实现净利润 6 192 亿元 比 2005 年增 长 12 99 2 2 2 创业活跃程度高创业活跃程度高 从创业活跃程度来看 2006 年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创业活动指数为 16 2 即每百名 18 64 岁的中国成年人中 有 16 2 人参与到了企业创办时间不超过三年半的 创业企业中 中国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 42 个成员中排在第 6 位 相对于 2005 年的水平 排 名稳定 且处于最活跃的国家之列 在参与该项目的亚洲国家中 中国超过印度 泰国 日本 和新加坡 2006 年 中国的创业活动活跃程度高于创业 GDP 曲线 表明创业活动对 GDP 贡献的 潜力在增加 对未来经济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 3 高科技 高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态势迅猛高科技 高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态势迅猛 1张茉楠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政策设计与管理模式研究 科学学研究 2007 年 6 期第 25 卷增刊 2张茉楠 当前全球创业经济发展的成因 态势及主要特征 中宏网 http 41 2005 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了 534 家 其中国家级 135 家 建立在国家高新区内的有 239 家 毕业企业已经达到 15 815 家 毕业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达 1 433 3 亿元 科学技术 部 2006 2006 年年底 中国已成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 100 多个 入园的留学人员企业 6 000 多家 人数 15 000 多人 张景华 2006 2006 年年底中国已建成 62 个大学科技园 转化科技 成果近 4 947 项 有在孵企业 6 720 多家 累计毕业企业 1 794 家 提供就业岗位 13 6 万个 1 瞪羚 是对高成长性新兴企业的特殊称呼 这类企业的年增长速度可以轻易超越 50 100 甚至达到十倍 百倍以上 瞪羚企业 的数量是评价硅谷创业活力和经济景气程 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中国 一大批高成长型创业企业也成为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 主要力量 据中关村投融资促进中心介绍 2006 年度园区 瞪羚企业 共计 2 101 家 比 2005 年新增加了 323 家 增长率达到 18 16 其中销售收入达到 1 千万 5 千万元人民币的有 1 455 家 5 千万 1 亿的有 336 家 1 亿 5 亿的有 310 家 作为园区高成长企业的核心群体 瞪羚 企业 越来越得到境内外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和投资 总收入为 1 129 4 亿元 占园区总收入 的 30 5 2 4 4 创业地域特征明显创业地域特征明显 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基于当地资源 政策等原因 形成了不同的创业经济发展 模型 呈现出典型的地域创业型经济特征 如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 机 会型创业模型 和以老百姓经济为代表的温州和苏南 生存型创业模型 中关村模型的特点表 现为 创业者多为高科技人员 产品是围绕计算机发展起来的电脑 软件及周边产品以及生物 技术 医药技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 创业 企业的特点是团队企 业 而温州和苏南模型则不同 其创业者多为农民或城镇居民 产品以一般来百姓的日用品为 主 主要是家庭创业 家族创业和个体创业等 中国沿海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 教育水平较高 有充足的 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人力资源 而且当地政府一般制定有较多的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政策 对 创业型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 如上海 浙江 广东等省市 但欠发达地区相对缺少创新性的投 资 发展创新型经济必要的条件如信息支持 政策支持 金融支持等较差 人力资源不适应创 新型经济的要求 创业型经济发展较慢 1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http 2张茉楠 当前全球创业经济发展的成因 态势及主要特征 中宏网 http 42 3 2 23 2 2 中国创业型经济面临的挑战中国创业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带动了经济发展 而且在创业 中实现了就业增长 对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创业 型经济在发展中却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艰巨性 创业型经济仍面临一些挑战 1 1 创业融资难 资金缺口大创业融资难 资金缺口大 根据 2006 年中国创业观察报告的研究 创业融资主要依靠血缘 亲缘关系 其次才是金融 机构的信贷融资和政府的资金扶持 企业创立初期往往资信缺乏 无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等 有形资产 想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 另外 由于中国 90 以上的中小企业是私营企业 在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 初创企业融资除了受到 重大轻小 的 规模歧视 外 还要受到 重公轻私 的 所有制歧视 融资难度更大 第三 中国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 小银行和社区银行数量过少 无法满足创业企业发展大量的资金需求 加上中国的创业投资企 业规模小 创业企业上市渠道不畅 加剧了创业企业融资的难度 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业型 经济的发展 2 2 创业风险的规避机制不健全创业风险的规避机制不健全 为了保障失业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中国政府规定了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 但对于创业者由于创业失败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没有相应的保障政策 包括创业者的最低生活保障 创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 创业者的破产制度 创业退出机制等 这样就使得原本风险很高的创业事业风险更高 可能会加重那些欲创业者的失败恐惧感 减少 其创办企业的几率 从而影响创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3 3 创业政策对创业型经济的扶持力度较弱创业政策对创业型经济的扶持力度较弱 尽管中国政府从人才 金融 税收 有形设施等多方面对创业企业的创办和发展给予了大 量支持 但由于创业政策制定时缺乏对需求方利益的切身考虑 对于创业企业所需要的政府服 务 国民待遇 创业门槛等问题考虑较少 其次 创业政策的支持面较窄 对青年 下岗失 业人员等弱势群体以及高科技人员 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的支持较多 对一般人群和低技术行 业的支持较弱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4 4 创业教育落后 创业文化缺乏创业教育落后 创业文化缺乏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依赖创业人才的培育 由于 中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晚 尽管目前在国内很多高校已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但创业教育师资 缺乏 创业教育课程的受益面不广 而且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多限于课堂教育 缺乏创业 43 教育实践 使得学生的创业理念较好 但创业技能较低 创业人才缺乏 另外 中国尚未在中 小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未能在广大学生中树立创业光荣的意识 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全民争 创业的良好氛围 大部分学生往往把创业作为一种无奈的职业选择 而不是首选 缺乏良好的 创业文化 5 5 创业企业的社会化服务欠缺创业企业的社会化服务欠缺 创业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欠缺 表现在创业服务中介机构较少 行业协会缺乏或未充分 发挥应有作用 中小企业共性的技术支持平台较少等 1 我国的创业服务中介机构较少 创办企业需要市场调查 政策和行业咨询 管理咨询 创业培训辅导 创业信息提供和传播 技术测试和转移 创新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服务 需要 大量创业创新服务机构的支持 如标准认证机构 估值机构 市场调查机构 风险投资咨询顾 问机构等 但是 中国在这方面的服务中介机构较少 且专业化水平低 运行不规范 服务功 能较为单一 加大了创业企业的创办和运营成本 2 行业协会缺乏或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行业协会由于其行业相关度 在技术创新中具 有降低产业化交易成本 维护合法权益等特殊作用 尽管 2007 年 12 月 科技部主管的中国技 术创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但总体来说 中国的行业协会却较少 已有的行业协会也未能充分发 挥其在创业扶持和推动方面的积极作用 3 中小企业共性的技术支持平台较少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可能被普遍应 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 具有较强 的外溢性 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体现出准公共品特质 共性技术有利于缩短中小企业产品的开 发周期 降低创新成本 但是 中小企业不愿意 也不可能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 必须由政府 进行扶持 而中国这种共性的技术平台较少 大量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 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支撑 6 6 创业型经济发展受到体制性障碍的约束创业型经济发展受到体制性障碍的约束 中国经济属于转型经济 曾经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独特的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等因素使得中国的创业型经济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的特征 1 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 市场需求结构 投资结构 劳动力结构等还存在着既往传统经济模型 的烙印 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现象 与创业型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创业孵化体系 教育培训制度 风险投资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利润分配与激励制度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等 1刘昱 论创业型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年 2 期 44 一整套的制度结构尚未形成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体制性障碍的约束 7 7 创业水平相对较低创业水平相对较低 从重视科技创业 下岗再就业到重视普遍的创业活动 从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到提供创业辅 导 中国的创业政策正在不断改进 但由于中国创业政策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和从创业者需求角 度的思考 中国目前的创业水平依然相对较低 数据显示 美国每千人所拥有的中小企业数是 103 8 个 韩国是 58 个 欧盟是 51 1 个 而中国仅为 32 7 个 不足美国的 1 31 4 4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教育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教育 企业家并不是天生的 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和传承 通过对跨越 10 年的有关企 业 企业家和小企业管理教育的文献回顾 大多数经验主义研究表明 通过创业教育 企业家 精神是可以教的 或者至少是可以被鼓励的 3 企业家奥妙不是魔术 也不神秘 更和基 因没有关系 它只是一个学科 就像其他学科一样 是可以被学习的 4 据此 发展创业教 育是培养创业型个人的主要途径 4 14 1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美国创业教育面向创业型经济的美国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 美国创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渐趋成熟和系统 堪称 各国创业教育效仿的典范 4 1 14 1 1 美国创业教育美国创业教育简史简史 1 1 美国创业教育的萌芽 美国创业教育的萌芽 1919年 美国商人霍勒斯 摩西 Horace Moses 创立了青年成 就社 为高中学生实施 市场调研 选定商品 为商品定价 确定销售方案 建立账目 计算 公司盈亏 等内容在内的商业实践教育 很大程度上催生了美国的创业教育 1947年 哈佛大 学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为MBA学生率先开设了 新创企业管理 后来被认为是美国大学的 第一门创业学课程 1967年 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创了现代的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专注 讲授财富创造和企业创建 21968年 百森商学院第一个在本科教学中开设 创业方向 1971 1辜胜阻 肖鼎光 洪群联 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 新华文摘 2008 年 11 期 2 Katz 2003 制作出最全面的创业教育年表 虽然其他人认为哈佛于 1947 年开设了最早的创业教育课程 然而他认为在商学院出现的最早的创业教育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 南加州大学于 1971 年最早设立了有关创业的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72 年 又第一个设立了创业本科学位 资料来源 Katz J A 2003 The chronology and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meric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8 2 283 300 45 年 南加州大学提供了有关创业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 2 美国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美国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1969 1970年两年期间 美国又有12所大学新开设了创业方面 的课程 1973年 东北大学开设了美国第一个创业学本科专业 根据Katz 2003 的统计 1994年美国共有超过12000名学生参加了创业或小企业方面的课程学习 9 1995年 开设了创业 课程的美国大学已超过400所 其中50多所大学开设并提供了至少4门创业方面课程 并使之成 为一个创业教育项目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 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2005年 美国共有1600多个学院开设了2200门关于创业的课程 成立了100多个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心 获 得超过4亿4千万美元的基金资助 其中75 是1987年后资助的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科html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中数学考试卷子及答案
- N6-Allylamino-carbonothioyl-lysine-13C6-15N2-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焊工焊接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hu3S193-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金融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解读《GB-T 2999-2016耐火材料 颗粒体积密度试验方法》
- 高楼居民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炉操作知识培训课件
- 电源线缆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体检营销话术与技巧培训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 泰山版(2025版)小学信息技术第5册教学计划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中级)等级培训题库
- 矿山隐蔽致灾普查治理报告
- 实心球课件教学课件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
- 大型养路机械司机(打磨车)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意向金退款合同模板
- 2024年店中店合作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