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南京市雨花台区共青团路中学 汪晓春教学目标:1. 把握诗歌的意蕴,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 初步了解作者和创作特点,理解诗句的含义。3. 赏析语言,体会所创造的意境,理解作者含蓄深沉的情感。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感受独特的意境,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简介作者李商隐 投影出示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诗: 同学们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我对你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说我为不能和你相聚而痛苦,如同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板书:思这两句诗是用春蚕、蜡炬比喻思念的感情之深之重,成为名句。他的作者就是李商隐。介绍作者: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一生陷于党派之争,被人排挤,浪迹天涯,所以羁旅之思、怀乡之情是他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之一。 2. 介绍课题、背景 出示诗歌夜雨寄北我们来读一读诗歌。第一遍, 注意读清楚字音。第二遍,要求:读清楚节奏。慢一点,诗的味道通过吟诵才能出来。 第三遍:老师读。第四遍:学生读。(配乐)要求:读得有美感。介绍诗歌背景:夜雨寄北是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二、了解诗意,整体感知。教师: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难点:最后两句诗的意思三、品味语言,感受意境。教师:读诗,需要慢慢品味。诗歌中细腻的感情、丰富的意蕴都是隐藏在文字深处的。 这首诗是诗人给对方的回信。那么,面对来信,对方是怎么问,李商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1. 对信 君问归期未有期主问题:一方是( )地问,一方是( )地答?学生活动:思考揣摩,自由发言。总结:例 一方是急切地问,一方是小心地答。 一方是热烈地问,一方是无奈地答。 一方是满怀憧憬地问,一方是深感迷惘地答。 一方是满怀思念地问,一方是饱受痛苦地答。点拨:换字法读诗 未有期如“恐无期”、“尚无期”、“暂无期”等,均显得直露,过份肯定了不能归这个事实,这样的否定性回答令人失望,对盼归亲人可能造成一种感情上的打击。唯有“未有期”,把“无期”说成还没有期,把“不归”说成将归,则是极尽婉转而蕴含曲折。 投影出示:义山之诗,妙于纤细。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两个“期”字重复使用 诗行的情感负载与音韵变化配合得天衣无缝。“期”字既可是日期,也有期盼之意。一般而言,绝句忌重复用字。但李商隐大胆重复用字,不仅没有损害诗意,而且音韵上有回环往复之美。这样的特点也出现在他的其他诗作中,如:投影出示: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 莫遣佳期更后期一片 不是花迷客自迷饮席戏赠同舍 日日春光斗日光日日板书:问 回环往复教师:问中有牵挂,答中有体贴。这就是细微之处情感的温度。2. 对雨教师:思念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关山阻隔,万里之遥,此刻,我们的诗人在哪?学生:巴山教师:巴山是什么样的地方?在地图上,它只是一个点。在古代,它是偏远荒凉的地方。楚辞里说: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巴蜀一带多山,又是盆地,自古以来,交通不便,荒僻崎岖。官员常常被贬谪在此,所以刘禹锡有诗句说“巴山楚水凄凉地”。 在巴山这个凄凉之地,诗人独自坐在窗前,读着来信,想着归期。可是归期遥遥无期。窗外,一声一声,一声一声,是雨,落在了秋天的池塘里,落在了满池的枯荷上。于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巴山夜雨涨秋池主问题:揣摩情感,想象画面。例1:暮霭沉沉心沉沉,巴山重重意重重 例2:我坐在窗前学生活动:课堂集体写作,交流发言。点评:巴山高峻,又地处江边,本是阴晦多雨的地方,又逢秋夜,雨下得无休无止。这夜雨上笼罩着巴山,下则涨满了秋池,简直弥漫了整个天地孤独如雨,茫茫无边。寂寞如池,涨满心田。 “涨秋池”精炼得当,给人的感觉是沥沥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吗?是也不是。雨水下多了,池水是要涨的;思念多了,相思也会堆积的,不也正如秋池之水吗? “涨”字里不仅有时间的流逝,还有情感的波澜:有等待的漫长,有思念的痛苦,有失眠夜晚的怅惘板书:等融情于景教师:巴山夜雨的晚上,多少思念无人可说,多少孤独诉说不尽,多少凄凉独自品尝,这就是等待的滋味。朗读指导:情在抑扬中 君问归期 未有期, 巴山夜雨 涨秋池。 3. 对烛教师:这种思念的情感,有朝一日能相互倾诉,该是多么美好!诗人想到了一幅温馨的图画,剪烛西窗。烛光摇曳,照亮了往昔多少落寞孤独的日子;烛光摇曳,照亮了多少甜蜜欢乐的笑脸!投影出示:剪烛西窗:意为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相聚,秉烛长谈离别之情。也指亲友相聚畅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话题一: 如果没有“何当”这个词,就 话题二: 有了“却话”这个词,就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点拨:前面一个“何当”,是拉开距离的想象;后面一个“却话”,是一个大拐弯,合二为一,把空间时间上的大幅度跳跃轻松地连接起来。都是平常词语,天衣无缝,构成一种曲折而又婉转的情思,也就是“未有期”的失落和“涨秋池”的怅惘都转化为会心的喜悦。以时间空间的转换,表现情感的转折。总结:话题一:如果没有“何当”这个词,就 不能告诉我们“共剪西窗烛”这只是作者美好的想象; 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未来重逢深切的期盼之情; 不能反衬出作者今日独对巴山夜雨的凄凉之感话题二:有了“却话”这个词,就在时间空间的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有了“巴山夜雨”诗歌意境上的反复之美投影出示: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实之景 实写)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之景 虚写)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点拨:两处 “巴山夜雨”既是最凝炼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既写景,又抒情。诗人把自我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都集中在这四个字上。板书:盼虚写反衬学生朗读这两句诗朗读指导:情在转折中 何当 共剪西窗烛, 却话 巴山夜雨时。四、背诵诗歌,情境再现。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2. 朗读现代译诗,感受情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生态修复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生态修复项目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报告
- 信访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传媒互联网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AI应用落地机会景气娱乐赛道
- 输电安全课件
- 小麦病虫害防治图谱课件
- 小鸭子课件模板
- 农业企业注销与土地流转及农民权益保障协议
- 城市四区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协议及资金监管执行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同步练习带答案
- 球墨铸铁管规格尺寸理论重量表
- 饮食习惯与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