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习题集01_第1页
运筹学习题集01_第2页
运筹学习题集01_第3页
运筹学习题集01_第4页
运筹学习题集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已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为,试利用互补松弛定理,求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解:原问题的对偶问题为:將代入原问题的约束条件,可得: (1)又由 (2)将结论(1)和(2)结合起来,可解得。13、已知线性规划问题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试用对偶理论求解原问题的最优解。解:原问题的对偶问题为:将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代入约束条件,可得: (1)又由 (2)将结论(1)和(2)结合起来,可得: ,解得 即原问题的最优解为。14、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解:先将原问题改写为:建立单纯形表计算如下:2340003121100421301234000105/21/211/22211/23/201/20410132/5011/52/51/5211/5107/51/52/5009/58/51/5故,原问题的最优解为,。例2.6 有线性规划如下:先用单纯形法求出最优解,再分析以下各种条件下,最优解分别有什么变化:(1)约束条件的右端常数由20变为30;(2)约束条件的右端常数由90变为85;(3)目标函数中的系数由13变为8;(4)的系数列向量由-1, 12T变为0, 5T;(5)和的系数列向量由-1, 12T 、1, 4T变为0, 5T 、2, 1T;(6)增加一个约束条件;(7)将约束条件改变为。解:分别在约束条件和中引入松弛变量和,列单纯形表计算如下:5513000201131020/3090124100195513001330/31/31/311/3020070/346/32/3010/31352/32/3013/305201131001016024100250由此可得,原问题的最优解为,。由单纯形表可知,原问题中。(1)约束条件右端常数此时为,由可知,单纯形表应变为:5513005301131003016024100250515231053/2131580121/21600110323/51/5013/101396/52/5101/10103/51/50013/10由此可得,最优解变为,。(2)约束条件右端常数此时为,由可知,最优基不变,最优解为,。(3)若变为8,则的检验数变为故最优解不变。(4)在原最优解中为非基变量,若的系数列变为,由可知,检验数由0变为5,故最优解不变。(5)在原最优解中为基变量,若和的系数列变为,则在约束中引入人工变量,单纯形表变为:551300MM2002310120/301057241055+2M13+3MM001320/302/311/301/3070/35-17/30-10/312/3-5-11/30-13/30-M-13/3故,最优解为,。(6)若引入一个约束,单纯形表将增加一行。在约束中引入松弛变量,单纯形表变为:551300052011310001016024100502350015201131000101602410010504301002500525/211/4105/403/401527/2005/211/205/25/4013/401/45/2007/201/2由此可得,最优解为,。(7)若约束条件变为,即、的系数分别变为、,b列变为,则由于基变量的系数发生变化,故在约束条件中引入人工变量,单纯形表变为:551300M-M20-11310120/30201412410-5-M5+M13+3MM001320/3-1/31/311/301/3200100/340/35/30-10/312/320-2/32/30-13/30-M-13/3130-3011-1/51/5520810-23/52/5-600-3-2/5-M23/5故,最优解为,。例2.7 试分析当参数变化时,的变化,其中是下述线性规划的最优目标函数值。 解:引入松弛变量、和,令,列单纯形表计算,可得:35000020011/31/3560101/20321001/31/30003/21将代入,可得:3+2t5-t000020011/31/35-t60101/203+2t21001/31/3000-3/2+7t/6-1-2t/3由,可知当参数t从0开始增大到9/7,即时,检验数都保持为非正,故此时最优解保持为,。当参数t开始超过9/7,即时,检验数,但其他检验数仍为非正,此时选择为换入变量,用单纯形表迭代计算可得:3+2t5-t000060031-15-t3013/201/23+2t410100009/2-7t/20-5/2+t/2由,可知当参数时,最优解为,。当参数t开始超过5,即时,检验数,但其他检验数仍为非正,此时选择为换入变量,用单纯形表迭代计算可得:3+2t5-t000012020100602-3013+2t41010005-t-3-2t00由,可知当时,最优解为,。综述所述,可知:例 某个求最大值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单纯形表如下,其中、为松弛变量。20113141101003031(1)写出该问题的最优解;(2)当为何值时,其对偶问题无解?解:(1)最优解为。(2)由最优单纯形表的检验数,可得方程组:,可得。若其对偶问题无解,则原问题为无解或无界解。当变化时,原最优单纯形表中只有检验数将变化,故总是原问题的可行解。因此,要使对偶问题无解,原问题必为无界解。由原最优单纯形表可知,的最终列向量为负,故当,即时,原问题有无界解,其对偶问题无解。例1 已知线性规划的最优单纯形表为250101/21/21310001030011/23/200012(1)写出最优基矩阵及其逆矩阵(2)写出其对偶问题;(3)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解:(1)由最优单纯形表,可知,(2)原问题的对偶问题为(3)由原问题变量与对偶问题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偶理论,可知:,即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例2 已知线性规划的最优单纯形表为6212001284/31/311/300625011102040其中,、分别为第1、2个约束的松弛变量。(1)求出最优基不变的变化范围;(2)求出最优解不变的变化范围;(3)在原问题中增加约束条件,求最优解。解:由原问题的最优单纯形表,可知。(1)记,则由可知,要使最优基不变,只需,即。(2)要使最优解不变,只需保证所有检验数仍保持非正,即,可得,即。(3)在新约束条件中引入松弛变量,在原最优单纯形表中增加一行,可得:62120001284/31/311/300062501100121220011284/31/311/30006250110045/34/30-2/30110204001261/311001/2012-1/23001-3/2065/2-2010-3/20-10000-6故,最优解变为,。例1. 用表上作业法求解下述运输问题。甲乙丙丁产量A1067124B1610599C5410104销量5246解:这是一个产销平衡问题,可用表上作业法求解。用最小元素法求得初始解:甲乙丙丁产量A314B459C224销量5246用位势法计算u和v:甲乙丙丁uiA(10)(12)0B(5)(9)-3C(5)(4)-5vj109812计算非基本变量的检验数:甲乙丙丁uiA-3(6)-1(7)0B9(16)4(10)-3C7(10)3(10)-5vj109812以(A乙)作为调入格,用闭回路调整法计算(A乙)的新运量:甲乙丙丁产量A1214B459C44销量5246用位势法计算非基变量的检验数:甲乙丙丁uiA(10)(6)-1(7)(12)0B9(16)7(10)(5)(9)-3C(5)3(4)7(10)3(10)-5vj106812以(A丙)作为调入格,用闭回路调整法计算(A丙)的新运量:甲乙丙丁产量A1214B369C44销量5246用位势法计算非基变量的检验数:甲乙丙丁uiA1(12)0B8(16)6(10)-2C3(4)8(10)4(10)-5vj106711所有非基变量检验均为正数,故已得到最优解,运输成本最小值为118.例2. 用表上作业法求解下述运输问题。甲乙丙丁产量A1067124B1610599C5410104销量5246解:用Vogel法求出初始解,如下:甲乙丙丁产量A1214B369C44销量5246用位势法计算u和v:甲乙丙丁uiA(10)(6)(7)0B(5)(9)-2C(5)-5vj106711非基变量检验数为:甲乙丙丁uiA1(12)0B8(16)6(10)-2C3(4)8(10)4(10)-5vj106711所有非基变量检验均为正数,故已得到最优解,运输成本最小值为118.例3. 用表上作业法求解下述运输问题。甲乙丙丁产量A37645B24322C43853销量3322解:先用Vogel法求得初始解:甲乙丙丁产量A325B202C033销量3322用位势法计算u和v:甲乙丙丁uiA340B32-2C431vj3254非基变量检验数为:甲乙丙丁uiA5(7)1(6)0B1(2)4(4)-2C2(8)0(5)1vj3254所有检验数均为正数或零,故已得到最优解,最小运输成本为32。因为非基变量检验数中有0,故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例4. 已知某运输问题的产销平衡表、单位运价表及最优调运方案如下:产销平衡表及最优调运方案B1B2B3B4产量A151015A20101525A355销量5151510单位运价表B1B2B3B4A11012011A2127920A32141618试回答:(1)从A2B2的运价c22在什么范围变化时,上述最优调运方案不变?(2)从A2B4的单位运价c24变为何值时,有无穷多最优调运方案?除表中所示最优方案之外,再写出两个。解:(1)设c22未知,用位势法计算ui和vj:B1B2B3B4uiA1(1)(11)0A2(12)(c22)(9)c22-1A3(2)c22-11vj13- c22110- c2211计算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可得:B1B2B3B4uiA1c22- 3(10)c22 +10(20)0A210- c22(20)c22-1A324-c22(14)17(16)18- c22(18)c22-11vj13- c22110- c2210要使原最优方案保持最优,只需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非负,故:,解得。(2)设c24为未知,用位势法计算ui和vj可得:B1B2B3B4uiA1(1)(11)0A2(12)(7)(9)6A3(2)-4vj61311计算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可得:B1B2B3B4uiA14(10)17(20)0A2c24-17 (c24)6A317(14)17(16)11(18)-4vj61311要使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需要至少有一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0,故必有c24=17。以(A2,B4)作为调入格,用闭回路调整可得另一个最优解:B1B2B3B4产量A11515A200151025A355销量5151510至此,已得到两个最优的基解,两者的凸组合都是最优解,即:B1B2B3B4产量A11515A201525A355销量5151510其中,分别令取两个不同的值即可得到两个不同最优解。例4.4 用单纯形法求解例4.2的问题,即解:在第一个约束中引入松弛变量,构造单纯形表计算如下:0000001121111001111101211556810115.61122-8-101063/211/21/24053/2111/21/210/3051/211/21/2106355116/31113551031221/21/260211331/21/240414/34/31/61/6240215/35/31/31/31111011111104226611010/311/31/31/31/3010/312/32/31/31/31111由单纯形表,可知有两个最优顶点、,故原问题的最优解为,其中。例1. 考虑下述规划问题:其中,。模型的约束约束条件为: 或者,或者 下列各不等式至少有一个成立: 或5或10; ,试建立此问题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解: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例2. 用分枝定界法求解解:用分枝定界法求解原问题的过程如下:例3:用割平面法求解解:引入松弛变量,用单纯形法求解原问题的松弛问题,可得110006211030204501511001311/21/2060803218/301/21/2015/3105/61/618/3012/31/3001/61/6松弛问题的最优解为。的解为非整数,我们以它所在行构造切割方程。由最优单纯形表,可知:即:,可得切割方程,化简得。将切割方程加入松弛问题,代入单纯形表可得:1100015/3105/61/6018/3012/31/300-200-1-1100-1/6-1/6010100-15/6140101-2/3020011-10000-1/6得到最优解为,是整数解,故原问题的最优解为、,最优值为。例. 用Fibonacci法求解在上的极小点,要求最终区间长度不超过的0.08倍。解:求解,得,取。(1),由知:下一步应取,。(2),由知:下一步应取,。(3),由知:下一步应取,(3),由知:下一步应取,。(4),由可知,应取作为近似极小点,近似极小值为1.751。原问题的极小点所属区间为。例. 试以为初始点,用最速下降法求的极小点。解:由可得:,由正定,可知为凸函数,存在唯一极大点。用梯度法列表计算如下:步骤0012134例. 试以为初始点,用变尺度法求的极小点。解:由可得:,由正定,可知为凸函数,存在唯一极大点。用变尺度法计算如下:步骤0010.52例. 用K-T条件解非线性规划解:原问题写为标准形式为:, 故分别向两个约束条件引入广义Lagrange乘子和,则K-T条件可写为:先不考虑,和的取值有4种情况:(1)且,则K-T条件无解。(2)且,解得、,不符合,故不是K-T点。(3)且,解得、,不符合,故不是K-T点。(4)且,解得,满足所有K-T条件,故是K-T点。由于原规划中目标函数为凸函数、可行域也为凸集,故有唯一极小点,即所求得的K-T点。例. 求解二次规划解:可知,原问题为凸规划,存在唯一的极小点,也是最小点。令,则,分别向三个约束引入广义Lagrange乘子,则KT条件可写为:向引入松弛变量,则上述条件可化为:先不考虑最后一行约束,为求解前三个约束,分别在前两个约束引入人工变量和,可得:取初始解为,其它变量为0,用单纯形法求解(注意求解时应满足),可得:,故原二次规划的最优解为:、,。例. 求解二次规划解:可知,原问题为凸规划,存在唯一的极小点,也是最小点。令,将原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各函数的梯度分别为:,分别向四个约束引入广义Lagrange乘子,则KT条件可写为:分别向和引入松弛变量和,则KT条件化为:先不考虑最后一行约束,为求解前四个约束,分别在前两个约束引入人工变量和,可得:取初始解为,其它变量为0,用单纯形法求解(注意求解时应满足),可得:,故原问题的最优解为:,。例. 用可行方向法求解:解:先化为非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则,。取初始可行点。(1),故,而,所以不是近似极小点。取搜索方向。求解:,其中。解得:,故。(2),故。求解线性规划:,即:解得:。求解:其中,。解得:,故。(3)由此继续迭代,可得最优解为:,。例. 用外点法求解:解:构造罚函数:由此可得: 从外部点开始考虑,此时有且,故: 由,可得:当时,故原问题的最优解为。例. 试用内点法求解解:采用对数形式构造障碍项,可得障碍函数:则:,。由,可得故,当时,且。由此可知,原问题的最优解为。例. 用逆序加法求:解: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三阶段动态规划问题,每个阶段确定一个变量的取值。分别取为三个阶段的决策变量,设状态变量表示当前阶段可用的资源量,各阶段的状态变量分别为,其中,。各阶段的状态转移方程为:,。用逆序加法求解过程如下:第三阶段:,最优决策为第二阶段:令,则由,得和(舍去)。又由,故。第一阶段:,其中由,可以推算出各变量的最优取值分别为:,。例. 用顺序加法求解: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三阶段动态规划问题,每个阶段确定一个变量的取值。分别取为三个阶段的决策变量,设状态变量表示当前阶段已经使用了的资源量,各阶段的状态变量分别为,其中,。各阶段的状态转移方程为:,。用表示从第1阶段至第k阶段的最优指标,则用顺序加法求解过程如下:第一阶段:,最优决策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由,可以推算出各变量的最优取值分别为:,例. 某工业部门根据国家计划的安排,拟将某种高效设备5台,分配给所属的甲、乙、丙三个工厂,各工厂若获得这种设备后,可以为国家提供的盈利如下表所示。获得的设备甲的盈利乙的盈利丙的盈利台台台台台台这5台设备应如何分配给各工厂,才能使国家得到的盈利最大?解:将向甲、乙、丙分配设备看作3个阶段。设状态变量表示分配给第k个工厂至第3个工厂的设备数,决策变量表示分配给第k个工厂的设备数,则状态转移方程为:,。由题意知:,。逆序解法的基本方程为:其中,表示分配给第k个工厂台设备产生的盈利。用逆序解法求解如下:在第3阶段:,的值列表如下:012345046111212在第2阶段:列表计算如下:012345000010+45+05120+65+410+010230+115+610+411+014240+125+1110+611+411+0161,250+125+1210+1111+611+411212在第1阶段:由,列表计算如下:01234550+213+167+149+1012+513+0210,2故,原问题的最优解为:,;或者 ,。例. 机器分配问题。某工厂现有100台机器,拟分4个生产周期使用,在每个周期都有A、B两种生产任务。据经验,若把机器投入到A任务,则在一个生产周期后将有1/3的机器将报废;若把机器投入到B任务,则在一个生产周期后将有1/10的机器将报废。已知,每台机器进行A任务的收益为10,进行B任务的收益为7。问怎样分配机器,使得总收益最大?解:将4个生产周期分别看作4个阶段。设状态变量表示在第k阶段初完好的机器数量,决策变量表示在第k阶段用于A任务的机器数,状态转移方程为:由题意知:。逆序解法的基本方程为:其中,表示在第k阶段分配台机器用于A任务、台设备用于B任务时产生的收益,即。用逆序解法求解如下:在第4阶段:,第3阶段:第2阶段:第1阶段:故,最优策略为:前2年将所有机器都分配给B任务,后2年将所有机器都分配给A任务。例. 某工厂要对一种产品制定今后4年的生产计划,估计在今后4年内,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分别为:时期1234需求量2324该产品每年生产的固定成本为3千元,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千元;每年生产能力为6单位产品;每年期末未售出产品,每单位产品需支付存储费0.5千元。假设在第1年年初时库存量为0,要求第4年年末时库存量也为0。试问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才能既满足市场需求,又使这4年的总成本最小?解:将4个年分别看作4个阶段。在第k年的生产成本为:第k年的存储费用为:。设状态变量表示第k年年末的库存量,决策变量表示第k年的生产量,状态转移方程为:由题意知:。顺序解法的基本方程为:其中,。用顺序解法求解如下:在第1阶段:,其中,。故:时,;时,;时,;时,;时,。在第2阶段:,其中,。故:时,时,时,;时,。在第3阶段:,其中,故:,;,;,在第4阶段,故,最优生产策略为:,。 例. 求下图中从v1到各点的最短路,并指出有哪些点是不可达到的。例. 求下图中从v1到各点的最短路的长度。解:列表计算如下:点wijd(v1, vj)v1v2v3v4v5v6v7v8t=1t=2t=3t=4v10-1-2800-4-4v2602-1-5-5-5v3-30-51-2-2-2-2v43028-7-7-7v5-101-3-3v61017-1-1-1v7-1010-5-5v8-3-5066 例. 有6个村庄,各村庄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现在要开办一所小学,问应该建在哪个村庄,才能使得各村的学生上学的总路程最短?解:分别设小学建在,列表计算出各村庄到学校的最短距离如下:村庄建校地点v1v2v3v4v5v6v10v230v3410v48570v541340v61079260总距离291724261834故,小学应该建在村庄2,才能使得各村的学生上学的总路程最短。例. 设备更新问题。某公司使用一台设备,在每年年初,公司就要决定是购买新的设备还是继续使用旧设备。如果购置新设备,就要支付一定的购置费,当然新设备的维修费用就低。如果继续使用旧设备,可以省去购置费,但维修费用就高了。请设计一个五年之内的更新设备的计划,使得五年内购置费用和维修费用总的支付费用最小。已知:设备每年年初的价格表年份12345年初价格1111121213设备维修费用表使用年数0-11-22-33-44-5年维修费用5681118解:用点()表示在第i年年初购进一台新设备(增加一个点表示第5年年底),从到各画一条弧,弧表示在第i年年初购进一台新设备,并一直使用到第j年年初,弧的权为期间的费用(包括设备的购置费用和维修费用)。可得图:各条弧的权值为:起点终点12345611622304159216223041317233141723518求五年内购置费用和维修费用总的支付费用最小,就是要寻找一条从v1到v6的最短路,最短距离即为总费用。用Dijkstra法求得两条最短路:(1)v1v3v6,即在第1年、第3年年初各购置一台新设备;(2)v1v4v6,即在第1年、第4年年初各购置一台新设备。五年内的最小总费用为53。例(多发点多收点的最大流问题)某产品有两个产地s1、s2,三个销地t1、t2、t3。运输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v1和v2是两个中转站,各弧旁的数字是最大运输能力。求从产地到销地的最大运输量。解:在原网络中添加一个虚拟的发点vs和一个虚拟的收点vt,其中l vs到s1的弧容量为c(s1, t1)+c(s1, v1)+c(s1, v2)=10+5+12=27;l vs到s2的弧容量为c(s2, v2)+c(s2, t3)=15+12=27;l t1到vt的弧容量为c(s1, t1)+c(v1, t1)=10+8=18;l t2到vt的弧容量为c(v1, t2)+v(v2, t2)=6+6=12;l t3到vt的弧容量为c(v2, t3)+c(s2, t3)=10+12=22。所得网络图如下:求上图的最大流,去掉虚拟的发点和收点,即可得原图的最大流,如下图。例(顶点有容量约束的最大流问题)某油田s通过输油管道向一炼油厂t输送原油,中间经过三个泵站v1、v2和v3,管道的输送能力和各泵站的输送能力如下图。求这个系统的最大输送能力。解:把三个有容量约束的顶点站v1、v2和v3各转换成一条弧,如弧的容量即为原顶点的容量,如下图所示:求上图的最大流,保留原图中各弧的流量,即可得原图的最大流。例. 某贸易公司在每个月的月初订货货物,订购后都能及时到货、入库。如果仓库中的货物能在当月售出,则不必付存储费;否则,需要支付6元的存储费,货物转到下个月继续销售。已知仓库的最大容量是120件,1月到6月的货物订购价格和需求量如下表所示。月份123456需求量505550454030订货价格706765808488假设1月份的库存量为0,要求6月底的库存量也为0,不允许缺货。试制定订货计划,使总成本最低。解:用表示第i月初进货后的状态,表示进货,表示销售。于是原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网络图如下。顶点也具有容量约束,即仓库的最大容量。弧旁是数字是,表示单位成本(订货价格、库存费用),表示货物的最大流通量(订购量、销售量、转入下月销量量)。这是一个带有顶点容量约束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可以先将有容积约束的顶点转化为两个顶点和一条有容量约束的弧,可得一个标准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求解即可得原问题的最优订货方案,即1月至6月的订货量分别为50、55、120、0、15。例. 某加油站只有一个加油管,据估计,来加油的汽车流是泊松流,平均每2分钟有一辆汽车。加油站院内可容纳4辆汽车(包括正在加油的汽车),再来的汽车需要在院外等候。每个汽车完成加油的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为1.5分钟。试计算:加油站空闲的概率;1) 加油站空闲的概率;2) 在院外排队等待的汽车的平均数量;3) 在院外等待的平均时间;4) 在院内等待的平均时间;解:由题意知:,故排队系统可以达到平稳状态。记系统状态的平稳分布为,则:1)加油站空闲的概率即;2) 在院外排队等待的汽车的平均数量为:3)设当一个汽车到达系统时,已有个汽车在加油站中,则该汽车将在院外排队,直到有个汽车完成加油离开加油站,该汽车才能进入院内。记表示个汽车完成加油所需时间,由题意知,服从阶的Erlang分布,速率为,记的密度函数为,即,记汽车在院外等待时间为,则当时,有:当时,其密度函数为:故汽车在院外的平均等待时间为:3) 车在院外的平均等待时间可表示为:,其中表示系统中已有n个顾客时,新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当时,由题意知,。当时,新顾客在院外的等待时间等于系统完成n3个顾客的服务时间。服从阶的Erlang分布,速率为,故当时,。综上可知:4)顾客在系统内的逗留时间由三部分组成:院外等待时间、院内等待时间、服务时间,故在院内等待的平均时间为:例. 某加油站有一台油泵,来加油的汽车按泊松流到达,平均每小时20辆,但当加油站中已有n辆汽车时,将有一部分汽车不愿等待而离去,离去的概率为n/4(n=0,1,2,3,4)。油泵给一辆汽车加油所需要的时间为均值为3分钟的负指数分布。试计算:1) 油泵空闲的概率;2) 加油站内汽车的平均数量;3) 汽车在加油站的平均逗留时间;4) 汽车等待加油的平均时间。解:由题意知,该排队系统内最多有4个顾客,系统的状态转移图为:其中,。由状态转移图可得:解方程可得:,。1)油泵空闲的概率为,即31.1%。2)加油站内汽车的平均数量为:。3)记平均逗留时间为,则,其中表示当系统已有n个顾客时,新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当系统中已有n(n3)个顾客时,新顾客在系统内的逗留时间等于n+1个顾客完成服务的时间,故服从速率为的n+1阶Erlang分布,可知:n3时,易知,n4时,新顾客将直接离开系统。故4)汽车等待加油的平均时间为平均逗留时间减去平均服务时间,即:例. 某厂可同时采购I、II、III三种元件,年需求量分别为、,每个元件的年存储费用分别为、,每次采购订购费都是。试计算:(1)三种元件分开采购,求各自的经济订购批量、年成本;(2)三种元件合并在一起采购,求经济订购批量、年成本。解:(1)若三种元件分开采购,则由EOQ模型可知:对元件I,对元件II,对元件II,(2)若三种元件合并在一起采购,则t时间内总的平均成本为:故最优订购周期为:三种元件的订货批量分别为:,年成本为:可知,合并采购后平均每年可以节省。例. 某钻探队在某地区进行石油勘探,主观估计该地区有油的概率为,无油的概率为。为了进一步分析有无石油,可以做地震实验。根据积累的资料得知:凡有油地区做试验得到好结果的概率为,凡无油地区得到好结果的概率为。问对该地区做了地震实验后,有油和无油的概率各是多少?解:根据题意可知:,由贝叶斯公式可知:若地震实验得到了好结果(F),则:即有油的概率为9/11,无油的概率为2/11。若地震实验得到了坏结果(B),则:即有油的概率为1/9,无油的概率为8/9。例. 某公司需要对某种新产品的生产批量作出决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要有三种可能:需求量大、中、小。现有三种生产批量:大批、中批、小批生产。公司目前对市场需求的估计,以及各生产批量的收益(单位:万元)如下表所示:需求量大需求量中需求量小P=0.3P=0.5P=0.2大批生产3614-8中批生产20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