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文档.doc_第1页
大江保卫战文档.doc_第2页
大江保卫战文档.doc_第3页
大江保卫战文档.doc_第4页
大江保卫战文档.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启东市长江小学 陈卫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品味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教学重点:圈注、品读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实现学生、文本、教师的三者对话。教学难点:创设情境,在对话中获得体验。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教学中首先应该创设情境,产生对话期待,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其次师生互动,感情朗读,体验对话过程;最后通过拓展延伸,使语言感知与形象感受交融,在创造性阅读中丰富文本与自我,升华情感。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洪水)2、这是十年前,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引读)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3、这真是(板书:洪魔肆虐灾情急)(引读)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紧急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奔赴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齐读)(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播放当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场面,能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并通过引读的方式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既能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也为本堂课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铺垫。)二、研读课文,品味精神(一)品读“鏖战”1、 让我们打开课文,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和英雄们一起经历那激动人心的分分秒秒吧。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这是一次怎样的战斗?2、学生读课文后交流。3、激烈的、艰苦的战斗,这就是文中所说的鏖战。(板书:鏖战)第二自然段中有不少词句都说明了这是一场鏖战,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4、交流:(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教师点拨:这些官兵,也许是刚刚入伍的新兵,此时此刻他们稚嫩的双肩扛起的却是沉重的沙包。这些官兵,也许是(请学生说)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点击、读)“大堤,保住大堤!”(2)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教师点拨:仅仅是割破了脚趾吗?试想一下,赤着脚长时间在大堤上奔跑,在洪水中浸泡,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学生想象回答)可是这一切的痛苦,他们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引读)大堤,保住大堤!(3)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掉着堤岸。教师点拨:暴雨突袭,往往会有狂风助威,它能将屋顶掀翻,它能(学生回答)雨借风势,风助雨威,怒涛翻滚,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战士们没有害怕,更没有退缩,他们高声喊道(点击、读)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越来越狂,雨越来越大,浪越来越猛,沙包被冲走了,为了保住大堤,战士们(引读)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情形吗?战士们手拉着手站在湍急的洪流中,一个个巨浪打来一阵阵狂风袭来(学生想象回答)面对狂风巨浪,战士们毫不畏惧,高声喊道:(齐读)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生命的长城。(板书:血肉之躯筑长城)5、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观看录像)(设计意图:在学生品读、想象之后,适时的穿插录像。既能满足学生“眼见为实”的欲望,也能“催化”学生的感动。)就这样,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终于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点击出示这副对联并读)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子弟兵,奔腾不息的大江会忘记吗?(不会),是的,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点击出示句子齐读)(设计意图:这个语段内容较多,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的细节更是不少。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自读并交流感受则显得太过零散,也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我以“鏖战”为切入点,以重点句“大堤,保住大堤!”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为骨架,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希望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一些更为深刻的印记。)(二)走近英雄,1、一个英雄的团队,必然有一个个英雄的个人,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黄晓文的哪些言行触动了你的心弦?2、学生读后交流,随机穿插朗读。3、师:“轻伤不下火线”,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像黄晓文这样的铮铮铁汉有多少啊,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就了不倒的生命长城,而他们付出的则是鲜血,甚至是生命。4、播放有关李向群的录像。5、李向群,这位年仅二十岁、军龄二十天、党龄八天的年轻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面对肆虐的洪水,像黄晓文、李向群这样的铮铮铁汉显示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板书:铮铮铁汉显本色)(设计意图:英雄不是一个名词,更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让英雄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品悟英雄的言行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时,李向群的典型事迹正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6、这样的英雄,这样的铮铮铁汉,我们不会忘记,大江不会忘记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点击出示句子引读)(三)感悟鱼水情深1、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啊!总是在人们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你看(点击出示并引读)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点拨:这句话中,你最为关注哪个词?(飞向)透过这个“飞”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救民心切)是啊!因为漂动的树梢上有因为灭顶的房屋上有所以(引读)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2、洪水肆虐的灾区处处都有子弟兵的身影。(点击出示图片相机配解说)3、这真是(出示引读)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就像看到了(学生补充,如: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天使、亲人)把自己的感受融进诗中再读一读。4、2008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遭遇了五十年未遇的大雪灾,在抗灾的第一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子弟兵的身影。在电视、报纸、网络上,你看到过这样的感人场面吗?(学生交流后再读这首诗)5、这样的人民子弟兵,人民不会忘记,大江不会忘记,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点击出示句子引读)(板书:人民英雄人民爱)(设计意图:将“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一句贯穿全文,意在取得一唱三叹,不断深化的效果。)三、情感升华,铭记英雄1、有一首歌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聆听。(播放为了谁)2、让我们和大江一起记住这群最可爱的人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板书设计:大江保卫战洪魔肆虐灾情急血肉之躯筑长城铮铮铁汉显本色人民英雄人民爱教学反思:大江保卫战这篇文章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一、怦然心动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98年的抗洪救灾,对我们教师而言记忆犹新,但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却是陌生遥远,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想就是借助媒体,让学生耳闻目睹,在身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了奔腾咆哮的洪水肆虐村庄,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视频,观看了人民子弟兵扛沙包、堵大堤、救群众的视频,学生看得很认真,他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二、情动辞发如果说观看视频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于是,在我营造了这样浓浓的感动氛围之后,再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我想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将文中语言与视频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视频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于是,我再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学生的心灵在诵读中得到震撼。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