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八德心得范文 “新八德”心得通过学习,我对“新八德”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知道了“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即“立志”是一个人为自己人生设立的正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经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志愿;“孝亲”即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尊师”即尊敬老师;“友学”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尊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团结、和谐相处;“长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日积月累增长道德知识和文化知识;“救失”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守法”即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自身权益、依法公正办事。 “新八德”的八个方面,将学生成才教育内容和生活范围所应遵循的正确成才之道,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讲解,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 继而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传统文化也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孩子们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用八德引领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初步探索出仁爱育人的德育新思路道者,道理、真理也。 “八德”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它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作为学校教育,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文明美德。 弘扬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腐朽没落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正通过各种渠道侵入中国社会,广大中小学生面临种种不良诱惑,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面临各种挑战。 我们清醒认识到,一部分人荣辱观颠倒,是非感模糊,是因为人们对传统优秀的伦理道德产生怀疑,失去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的信仰。 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相继提出了“人文精神”、“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念,这一切表明,弘扬传统美德,正本清源,寻找不该失去的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弘扬传统美德也是未来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要有新的发展平台,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自然成了切入点。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向上的心理,使他们知爱懂礼行孝,形成这种好的品质,使之受益终身。 “新八德”教育为教育界及广大教育者抹去了长期遮蔽双眼的阴霾,让我们看清道路并不遥远,方法并非是一个我们陌生的境地;它其实就是回归,重新拾起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厚重的文化。 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就会慨叹这个民族的神奇,而这一切正是有了中华文化的滋养。 中华文化源头的代表人物老庄、孔孟等,他们被世人高度称赞的缘由,很大的成分就是他们把一个人的“德”放在至上的位置。 中华经典的字字珠玑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营养;下面,我们就遵循着“新八德”去追溯中华传统的根源。 记录中国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论语学而篇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朝秀才李毓秀在此基础上编成启蒙养正生活规范的弟子规,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应是德育为先,然后才是智育。 无独有偶,唐代教育家韩愈把教师的任务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同样亦是传道为先。 庄子的德充符主张以德为本,不为名与利,不为己,而是利他、利人、利万物。 试想,中华悠悠五千年,英雄豪杰辈出,大浪淘沙过后,被历史认同并世代讴歌的,只有德高身正的君子。 “新八德”教育首先提“立志”,指设立自己未来方向的志愿,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理想,它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正确的志向引导,就是让学生不走偏路,少走弯路。 关于“志”的重要性,诸子给予正确认识,并高度评价。 如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其次是生活规范教育,这些皆源自弟子规中指出的“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孔子的弟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孝顺,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也就是热爱祖国。 所以,教育一个孩子,首先应该是教育他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爱自己的父母,那么爱党爱国就是奢谈。 只有懂得孝亲,才能感恩博爱,才能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热爱事业。 相传大圣人孔子的著作孝经,就是一本教人崇高圣洁的书,它润育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 紧接着的“谨行、诚信、仁爱”这三方面,在论语里更是有着精妙的阐述。 例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可以称得上是极高的标准,不断地反省内求,进行自我批评,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可以说,它既是准绳同时也是方法。 至于“诚信和仁爱”,里面更是不胜枚举,仁爱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施农种植管理办法
- 规范生物质管理办法
- 中华寿桃病虫管理办法
- 装修人员平台管理办法
- 《流动资金管理办法》
- 装修预算公司管理办法
- 中山公园摆摊管理办法
- 2025年环形磁体合作协议书
- 老虎潭水库管理办法
- 《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煤矿防治水课件教学
- 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
- 海门市小升初历年数学试卷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痔疮病人护理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5G毫米波设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现代教育技术说课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 产品经理绩效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