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罗斯福新政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新政”,沃尔特李普曼说:“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在3月至6月这100天中,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相信我们保证自己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这表明新政()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B维护了美国工人阶级利益C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稳定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解析:“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到了“3月至6月这100天中,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相信我们保证自己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稳定了民众对资本主义的信仰,故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不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答案:D2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蓄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是()A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发展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C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规定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对银行的整顿,目的是重建人民对银行的信心,这样才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没有关系,故B项排除;C项是材料中的规定带来的后续影响,这与题目要求的“初衷”不符,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中的规定没有关系,故D项排除。答案:A3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民给予商品贷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直接目的不包括()A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B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C提高农产品的价格D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解析:当时美国农产品生产得过多,价格极低,因此减少农民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成为了罗斯福在农业改革方面的目标,这当然属于全面调整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范畴,而材料没有涉及农民的最低生活,故选D项。答案:D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一次观念性的革命。“新政”使美国政府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此,美国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这表明()A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B罗斯福开始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C开始实行计划体制来管理国家经济D加强了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解析: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罗斯福为挽救美国经济,在力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说明美国政府职能发生了变化。但并不能表明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更没有体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答案:D5赫伯特斯坦在总统经济学中说:“大萧条描述的是旧有的政策,它为新政策的产生敞开了大门。”“新政策”的特点是()A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政府大力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D工人、农民的生活有了保障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选B项。答案:B6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了275万名失业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和土壤保持等工作。以上措施的目的包括()稳定社会秩序缓解失业压力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民体质A BC 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以工代赈,是社会救济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让更多失业者就业,以此来救济他们,缓解就业压力,这样做还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故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排除B、C、D三项。所以选A项。答案:A7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A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C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D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立资源保护队”“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说明罗斯福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首要目标是缓解经济危机,不是资源保护,故A项错误;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也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基本理念,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保障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8(2018吉林省吉林九中期末)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由国家干预经济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解析:罗斯福通过工业复兴法的具体措施是限制了工业企业的竞争,是一种现象,但这不是新政的实质,故A错误;工业复兴法加强了对工业的调整,体现了对自由放任政策的改变,实质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B正确;按计划生产是工业复兴法的措施,是新政的表现,不是实质,故C错误;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故D错误。答案:B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古典发展模式”指的是()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中率先采取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缓解了经济危机,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本题中“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就是国家干预政策。重商主义是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答案:B10美国记者李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争也已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这场“特殊的战斗”是指()A反法西斯侵略 B国际贸易竞争C制定新宪法 D克服经济危机解析: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施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是“一把尚方宝剑”。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D11(2019内蒙古集宁一中月考)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A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B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C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D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解析:从题干中看出,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使联邦政府超出了宪法规定的要求,宣布无效,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就涉及到劳资关系。而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这说明司法解释上的变化,故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联邦行政权力的扩张并没有改变美国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排除;C项与材料“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不符,故C项排除。答案:D12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罗斯福新政就像一幢有好多房间的大厦,随时准备欢迎到访的客人,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安全感。”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A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B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转提供了成功经验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D在理论上否定了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解析:材料不能反映出“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故A项错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一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不能“克服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在理论上”否定了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排除D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指导思想来看,新政改变了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1935年罗斯福建议政府设立一个新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为此向国会提交了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材料二: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这比失业和低工资都要强的多,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材料三: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的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10分)答案:(1)思想: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作用:缓解了工人失业,缓和了社会矛盾(或“缓和经济危机”);改善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状况,为危机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作用:利于促使美国经济复苏;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等。(3)元素:关注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措施: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14(26分)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东方杂志(1933年)“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东方杂志(1934年)材料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阅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之一的原因有哪些?(10分)答案:(1)国际: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20世纪30年代前期罗斯福新政效果不明显;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国内: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