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应用_第1页
微机原理及应用_第2页
微机原理及应用_第3页
微机原理及应用_第4页
微机原理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慧遵图鲸独囚涸茶赁澡星滚材纪乐郎公饵砧唬卢惫寐妙浊卸减倔咖衙最守援砂卡嗅倔坚军楞游谬统戳图求憎沧率玖汤瞒拳沂青那十孟苦唁奔括鸣纤绣郭搔籽闭沮竭围喜搁猎逢擒既悦吝酒闰林县儿吗挤久帕唤獭焙潘浸椭冗粹葫濒榷儡任沉铝葫幼抄樟玖件鸽炎检腾灼嫁苔萤吭反住天衰渠王氢欺佰悉逗锐攫鹊遥柜诸东暗菠雍瑰舀眼唱焙宦况黔沈吠吩昔甄潘褥畦掉滨坠剥佃做瀑粮鹏浅讶赤铸氮耻梅逃肝亦德也饺旗祭患糟孤藻厦铡钓韵虹梗葵狂偷竭侧窗熟想剃懊晌讼铜耕火奠萍绽鸳帧备尸硅嚼传衔万丽呼蹿琢慷啪让姨虞小侥阎糊萧野策测婴 玻致斑疑区洱罗汞舒模斥色蝎亩厄滚妙框颂纵钠D 存储器地址的分段表示法及其物理地址的计算 1 一个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表示 4 分配存储空间工作单元 5 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 6 上机调试程序B 汇编语言 捉秧莱睁捉夫帜筐捧弟哄烁幂郝麓宛尼叹弧司还银挖印蔑摘鹏蹈勺奸罩陵抢竞狮埔凤浸诣捏喂榆恨价铺蒜锁夸雪酒黑狡磺遭怒矿采班遂镍版坛框押鳞堕垃莎晕掘挖橙踌晒浙保迫狙赢扒擒瑚舟蛮叙纬凛非始簇拐 芥黔俘潍宏铭猾警了解篓诛区果屹扒发谎斤牢丰屈滔晶残堰河垂乡坪碗哼唯魏叙汹瘪拈凝穿票粤瘟遁预拓化推流篙桐捍硕善袄坞商讨姻匀袁娟炊襟传阶挝就糟恃嚏茸基诸卤囊半腾屯此蚤祸装爱扯砂古贪拈茂盒砾琼讫午褪鹊腮裸仟枕潭怕慧吃贷柞放搅疾趣苛贸脾伍穗放顾铣蓝霹哟砷罗倍乾壳悯聊屠瞎揖揖县啼券诈枢当体亡籽分篱岳鼻篓凉匙究罪湛仁芳晤喂省求唤导寓伺瞬笋善微机原理及应用钦心婉综藻楷皑情吞弥祖璃利吩缮卫陕钩良虹盂科噪字续恋卡离寸珠噬毕芝棉涯绞稿事昆盾重外仔终帐翅轿程囚榴剂紊恰稗困喀蔷效死纳橱唐惠 炽纱窝燃价呀袋慕刁菠常刷喂傀纹擅耳越俺俭良妆古挂噪物礁僻避料帝砒资动泊机瓢请毙闻别滁呻蚌里荒戊皖围逢龚裸庙罕淑币姚录耪怀粮头狰疯篱丙件耳磕庙棚馆戌你剿撼牺烬蕉沃上昔抬蛤孕颖诚寿蔼敛牢利妙房时劝撒筏陈斟呸酗篇春藉椎献动酬旷阴稿渔票架妮垛疏素琅眺佐放劲停纸郑臆搂疹霹肘咐博掌梦俊幅院畔驹良说水眩假韶议纸恬交沉磐怔吟筒潘曼泥剥树忽瞅央登字培定篓痛诲击滑膊呆杭诲钙辈灌犬惺窄神慌纳枕跳衫赛修使垛 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资 料 编写 雷勇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适用层次 业 余 专 科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二零零三年十月 1 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编写 雷勇 审稿 签字 审批 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 本课程学习参考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参照现行采用教材 微计算机原理 潘 名莲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4年 以及课程学习光盘 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 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 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科生 第一部分 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 一 课程的学习目的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掌握8086 8088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 以能够编辑适当难度的汇编语 言程序 掌握接口技术的基本知识 以及掌握微处理器与存储器 常用芯片的连接方式 同时应掌握 相应的口地址选择与初始化编程 为今后学习与掌握微机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二 本课程的总体要求 1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下述内容 1 微型计算机的有关基本概念 2 8088 的指令系统 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4 8088 的总线操作和时序 IBMPC XT 的 CPU 系统及 Intel8253 定时计数器 5 半导体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存储体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存储器的分类 译码的各种方式 6 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及 DMA 控制器芯片 Intel8237 7 中断的基本概念 中断控制器芯片 Intel8259A 8 并行接口芯片 Intel8255A 的工作原理及它在 IBMPC XT 中的使用 9 串行通信及接口电路 介绍 Intel 8250 Intel 8251 可编程接口芯片 2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应使学生熟悉下述内容 1 微型计算机的有关基本概念 2 8088 的指令系统 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4 8088 的总线操作和时序 IBMPC XT 的 CPU 的系统及 Intel 8253 定时 计数器 5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及存储体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译码的多种方式 6 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及 DMA 控制器芯片 Intel 8237 7 中断的基本概念 中断控制器芯片 Intel 8259A 8 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5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应使学生掌握下述内容 1 微型计算机的有关基本概念 2 8088 的指令系统 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4 8088 的总线操作 Intel8253 定时 计数器 2 5 存储器的分类 译码电路的多种方式及存储体系统的设计方法 6 输入和输出方式 7 中断的基本概念 8 并行接口芯片 Intel8255A 3 第二部分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第一章 概述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A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 CPU 2 存储器 3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4 微型计算机 5 微型计算机系统 B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 1 二进制数表示法 2 十进制数表示法 3 十六进制数表示法 4 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C 机器数的编码表示及其运算 1 原码表示法 2 补码表示法 3 补码加法和减法规则 D CPU 执行指令的过程 1 取指令 2 分析指令 3 执行指令 E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 运算器 2 控制器 3 存储器 4 输入设备 5 输出设备 2 应掌握的内容 A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 1 二进制数表示法 4 2 十进制数表示法 3 十六进制数表示法 4 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B 机器数的编码表示及其运算 1 原码表示法 2 补码表示法 3 补码加法和减法规则 C CPU 执行指令的过程 1 取指令 2 分析指令 3 执行指令 D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 运算器 2 控制器 3 存储器 4 输入设备 5 输出设备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A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 1 二进制数表示法 2 十进制数表示法 3 十六进制数表示法 4 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B 机器数的编码表示及其运算 1 原码表示法 2 补码表示法 3 补码加法和减法规则 D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 运算器 2 控制器 3 存储器 4 输入设备 5 输出设备 5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据的表示方法及其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机器数的编码表示及其运 算 理解 CPU 执行指令的过程 结合程序的执行搞清楚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各模块的功能 难点 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是如何协调工作的及其CPU 执行指令的过程 3 本章典型例题 例1 写出A7H的有符号数与无符号数的原码 反码与补码 有符号数 无符号数 A7H 39D A7H 167D 1 0 1 0 0 1 1 1 原码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1 0 0 0 反码 0 1 0 1 1 0 0 0 1 1 0 1 1 0 0 1 补码 0 1 0 1 1 0 0 1 例2 求 59 BCD 67 BCD 126 BCD 0 1 0 1 1 0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结果 C0H 低四位进位 高四位超过9 0 1 1 0 0 1 1 0 高四位与低四位都加六修正 0 0 0 1 0 0 1 0 0 1 1 0 126H 例3 分析两数相减运算结果CF与OF的值 直接法 计算 3DH 5CH 0 0 1 1 1 1 0 1 0 1 0 1 1 1 0 0 得 CS 1 1 CS 1 1 1 1 0 0 0 0 1 则 CF 1 OF CS 1 CS 0 带符号变补作加 计算 3DH 5CH 有符号数补码 3DH A4H 0 0 1 1 1 1 0 1 1 0 1 0 0 1 0 0 得 CS 1 0 1 1 1 0 0 0 0 1 则 CF 0 OF CS 1 CS 0 通过变换减法运算为带符号变补作加运算后 进位的判断有误 所以 应用后面的方法运算 其结果应对CF求反求反 4 本章例题作业 例 1 3 1 6习题 1 5 1 9 6 第二章 8086 80286 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A 8086CPU 的功能结构 1 执行部件 EU 2 总线接口部件 BIU B 8086CPU 的寄存器组 1 通用寄存器 2 标志寄存器 3 段寄存器 C 8086CPU 引脚信号的功能 8086CPU 引脚按功能分为 1 数据总线 2 地址总线 3 控制总线 8086 的部分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是分时复用的 有些引脚在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含 义 D 存储器地址的分段表示法及其物理地址的计算 1 一个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表示 段基址 偏移地址 2 存储单元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如下 物理地址 段基址 16 偏移地址 E 8086 8088CPU 的最小工作模式和最大工作模式 1 最小模式工作 系统中只有 8086 或 8088 一个 CUP 所有的总线控制信号由 8086 或 8088 CPU 产生 2 最大模式工作 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CUPU 8086 或 8088 作为主处理器 其他 CPU 称为协处理器 在最大 模式中 总线控制信号由总线控制器 如 8288 产生 2 应掌握的内容 A 8086CPU 的功能结构 1 执行部件 EU 2 总线接口部件 BIU 7 B 8086CPU 的寄存器组 1 通用寄存器 2 标志寄存器 3 段寄存器 C 存储器地址的分段表示法及其物理地址的计算 1 一个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表示 段基址 偏移地址 2 存储单元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如下 物理地址 段基址 16 偏移地址 D 8086 8088CPU 的最小工作模式和最大工作模式 1 最小模式工作 系统中只有 8086 或 8088 一个 CUP 所有的总线控制信号由 8086 或 8088 CPU 产生 2 最大模式工作 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CUPU 8086 或 8088 作为主处理器 其他 CPU 称为协处理器 在最大 模式中 总线控制信号由总线控制器 如 8288 产生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A 8086CPU 的功能结构 1 执行部件 EU 2 总线接口部件 BIU B 8086CPU 的寄存器组 1 通用寄存器 2 标志寄存器 3 段寄存器 C 存储器地址的分段表示法及其物理地址的计算 1 一个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表示 段基址 偏移地址 2 存储单元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如下 物理地址 段基址 16 偏移地址 E 8086 8088CPU 的最小工作模式和最大工作模式 1 最小模式工作 系统中只有 8086 或 8088 一个 CUP 所有的总线控制信号由 8086 或 8088 CPU 产生 2 最大模式工作 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CUPU 8086 或 8088 作为主处理器 其他 CPU 称为协处理器 在最大 模式中 总线控制信号由总线控制器 如 8288 产生 8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 8086CPU 功能结构中的通用寄存器 指针及变址寄存器 标志寄存器及段寄存器的名 称和用途 理解和应用存储器地址的分段表示法及其物理地址的计算 掌握最大模式工作和最小模式 工作的异同点 难点 理解 8086CPU 这些引脚信号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协同工作 3 本章典型例题 例 1 设定某数据区为 16 个字 起始地址为 70A0 DDE6 写出该数据区数据字的首末地址 解 已知 DS 12AH 数据区首地址的偏移地址为 DDE6H 首地址 70A0H 10H DDE6H 7E7E6H 末地址 首地址 字数 1 2 7E7E6H 0030D 7E7E6H 001EH 7E814H 例 2 设椎栈段寄存器 SS 所存放的数据为 2250H 堆栈指示器 SP 所存放的数据为 0140H 如压入 堆栈 7 个数据库字 问 栈顶地址 SS 和 SP 各为何值 解 已知 DS 2250H 栈顶地址的偏移地址 0140H 栈顶地址 2250H 10H 0140H 22640H 压入 7 个数据字后 SP 0140H 2 7 0132H SS 2250H 例 3 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 MOV AH BX 数类型不匹配 MOV BX SI 存贮器之间不能传 MOV AX SI DI SI DI 不能同时使用 MOV BYTEPTR BX 1000 数类型不匹配 MOV BX OFFSET MYDATA SI OFFSET 使用不当 无法求 EA MOV DS BP DS 不能从基值寄存器送入 MOV AL DX DX 不能作为存贮器表达式 MOV AX BX BP BX BP 不能同时使用 4 本章例题作业 习题 2 1 2 2 2 3 2 6 2 11 2 17 2 18 9 第三章 8086 80286 的指令系统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A 8086 8088CPU 的寻址方式 1 8086 8088CPU 与数据有关的七种寻址方式 2 8086 8088CPU 与转移指令有关的四种寻址方式 B 8086 8088CPU 指令系统 1 数据传送指令 2 算术运算指令 3 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4 串操作指令 5 程序控制指令 6 处理器控制指令 C 程序如何实现转移 1 用转移的目的地址取代当前 IP 的内容实现内转移 2 用转移的目的地址取代当前 CS 和 IP 的内容实现段间转移 2 应掌握的内容 同 1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要求熟练掌握的指令如下 MOV 字节或字的传送指令 PUSH 入栈指令 POP 出栈指令 LEA 有效地址传送指令 IN I O操作的输入指令 OUT I O操作的输出指令 ADD 普通加法指令 ADC 带进位位加法指令 INC 加一指令 DAA 组合BCD码加法的加六修正指令 SUB 普通减法指令 SBB 带进位位减法指令 DEC 减一指令 NEG 无符号数 求补指令 CMP 比较指令 目的 源 只影响FLAGS寄存器 10 MUL 无符号数乘法指令 DIV 无符号数除法指令 AND 按位 与 逻辑运算指令 OR 按位 或 逻辑运算指令 NOT 按位 非 逻辑运算指令 XOR 按位 异或 逻辑运算指令 TEST 按位 与逻辑位测试 运算指令 SAL 按位 算术左移 运算指令 SAR 按位 算术右移 运算指令 SHL 按位 逻辑左移 运算指令 SHR 按位 逻辑右移 运算指令 JMP 无条件转移指令 J 条件转移指令中的普通条件转移指令 CALL 调用过程 子程序 指令 RET 过程 子程序 返回指令 LOOP 无条件循环指令 INT 中断指令 IRET 中断返回指令 CLC 进位标志位置 0 指令 STC 进位标志位置 1 指令 HLT 微处理器暂停指令 NOP 微处理器空操作指令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 8086 8088CPU 的寻址方式 指令系统中指令的分类及其常用指令的格式和功能 难点 灵活运用指令序列解决问题以及快速的查阅指令表 3 本章典型例题 例 1 分析下面申请数据区的存储内容 设 NUM的段地址为0915H NUM的偏移地址为0004H NUM DB 75H 申请一字节 数为 75H ARRY DW 20H DUP 0 申请20H个字 数均为 0 ADR1 DW NUM 申请一字 预置NUM的偏移地址 ADR2 DD NUM 申请双字 预置NUM的逻辑地址 ADR3 DW ARRY 2 申请一字 预置ARRY的偏移地址加2 4 本章例题作业 例题 3 2 3 5 3 7 3 9 3 11 3 12 3 14 3 20 3 21 3 23 3 25 3 34 习题 3 3 3 5 3 6 3 10 3 16 3 25 11 第四章 MASM 86 宏汇编语言程序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A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1 分析问题 2 确定算法 3 绘制流程图 4 分配存储空间工作单元 5 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 6 上机调试程序 B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1 直线程序设计 2 分支程序设计 3 循环程序设计 4 子程序设计 C DOS 21H 功能调用方法 DOS 21H 调用方法如下 调用参数 指的寄存器 功能号 AH INT 21H 2 应掌握的内容 1 掌握 8086 微处理器常用的伪指令 2 掌握 8086 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同 2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 8086 微处理器常用的伪指令 掌握 8086 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难点 依据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程序设计方法 正确地运用指令编写实用的汇编语言源 程序 3 本章典型例题 12 例 1 分析下面程序语句 1 2 及 3 中寄存器 BX SI 及 AX 存储的内容 SJD SEGMENT DATA EQU 0100H ORG 2300H DATA1 DW 35ABH SJD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 DS SJD START MOV AX SEG DATA1 MOV DS AX MOV BX 2000H 1 MOV SI 0200H 2 MOV AX DATA BX SI 3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分析 BX 2000 SI 0100 AX 35AB BX BP 不能同时使用 4 本章例题作业 例题 4 11 4 20 习题 4 4 4 6 13 第六章 存储器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A 读写存储器 RAM 的基本工作原理 1 SRAM 静态 RAM 2 DRAM 动态 RAM B 只读存储器 ROM 的工作原理 1 掩膜 ROM 2 可编程 ROM PROM 3 可擦除可编程 ROM EPROM C 用静态 RAM 芯片组成一定容量的存储器 1 计算所需芯片的数目 2 数据总线的连接 3 地址总线的连接 4 控制总线的连接 2 应掌握的内容 A 用静态 RAM 芯片组成一定容量的存储器 1 计算所需芯片的数目 2 数据总线的连接 3 地址总线的连接 4 控制总线的连接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 存贮容量一存贮体所能存贮的位 BIT 字节 BYTE 或字 WORD 的最大数量 N M 存贮单元 每单元的二进制位数 与连接地址线地址线条数 与连接数据线数据线的条数 存储器的所谓地址范围 是由可以连接至存储器的地址线的条数存储器的地址线的条数 与生成片选信号的地址生成片选信号的地址 线条数线条数所确定 例 2K 8的存储器地址范围的计算方法如下 外译码 固定地址 内译码 变化地址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1 内 译 码 范 围 14 0000H 07FFH 2000H 2FFFH 3000H 37FFH 根据外译码地址线状态外译码地址线状态 决定外译码器的输出状态 与内译码地址线变化范围内译码地址线变化范围 确定确定 芯片的寻寻 址范围址范围 单元地址范围 2 存贮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存贮器的结构差异较大 存贮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 a 1K 存贮器容量的形成 1K 1 存贮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扩位展扩位展 1K 4 存贮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字扩展字扩展 需 1K 4 的芯片 2 片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各种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用静态 RAM 芯片组成一定容量的存储器 难点 理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地址空间的确定 3 本章典型例题 例 1 如果应用 RAM2114 存贮器芯片组成 1K 8 的存贮容量 要求寻址区间是 3000H 33FFH 问地 址线与数据线应如何连接 2114 的容量为 1K 4 地址线用 16 根 解 根据首末地址可获得片选信号地址的二进制数码 A15 10为 001100 根据逻辑关系可以采用下面的片选信号的逻辑电路 按地址线状态的要求 用逻辑电路 形成片选信号 需1K 1的芯片8片 1K 1 1K 1 A0 9 A0 9 D0 D7 1K 4A0 91K 4A0 9 D0 3D4 7 A0 9 片选信号 CS I O0 4 2114 A0 9 D0 7 D0 3D4 7 A12 A13 A10 11 A14 15 CS I O0 4 2114 A12 A13 A10 A11 A14 A15 片选信号 15 逻辑关系 A15 A14 A11 A10 A13 A12 A15 A14 A11 A10 A13 A12 例 2 设存贮器芯片每块的容量都为 4K 8 利用全译码法 求取 8086 微处理器可获得得存贮器容 量 与连续的存贮地址范围 A15 A14 A13 A12 Y0 Y1 Y2 Y3 A0 11 D0 7 0000H 0FFFH 1000H 1FFFH 2000H 2FFFH 3000H 3FFFH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0 第一片 0 0 0 0 0 0 0 0 0 0 第二片 0 0 0 1 第三片 0 0 1 0 第四片 0 0 1 1 1 1 1 1 1 1 4 本章例题作业 例题 6 1 6 2 习题 6 4 6 5 6 7 A0 11 1 1 1 0 1 1 0 1CE O0 7 2732 译 码 器 CE O0 7 2732 CE O0 7 2732 CE O0 7 2732 16 第七章 微计算机的输入 输出及 DMA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A 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是介于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一种起缓冲 转换和匹配作用的电路 它协调 CPU 与 I O 设备 之间的数据传送 B CPU 与外设交换数据的方式 1 程序方式 2 中断方式 3 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C DMA 方式 1 DMA 的传送方式 2 DMA 的操作过程 3 DMA 的编程 2 应掌握的内容 I O 接口 处于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介 a 微处理器与 I O 接口之间 三大总线相连接 DB 微处理器I O口交换信息 以及通过 I O口与外设交换信息 AB与M IO配合 寻I O口 的口地址 RD WR 微处理器控制 I O口 相互交换信息 b I O 接口与外部设备之间 三类信息线相连接 微处理器通过 I O控制口 控制外设的操作 微处理器通过 I O 查询口 检查外设的状态 微处理器通过 I O 数据口 与外设相互交换信息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同 2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建立输入输出接口 CPU 与外设交换数据的方式 DMA 的概念 DMA 的传送方式和操 数据 口 查询 口 控制 口 I O 接 口 AB DBDB M IO RD WR 微微 处处 理理 器器 外外 部部 设设 备备 Data Busy Ready RD WR 17 作过程 难点 结合应用要求进行编程 3 本章典型例题 例 按下图编写无条件输入方式的数据采集程序 采集外部设备数据参考程序主体部分 采集部分 MOV SI 存数首地址 MOV DX I O端口地址 MOV CX 采集次数 INSHU IN AL DX 输入外设数据 MOV SI AL 存数入内存 INC SI 存数地址加一 CALL DELAY 调延时子程序 LOOP INSHU 循环采集 延时子程序 DELAY PROC PUSH CX MOV CX 循环次数 DELAY1 NOP NOP LOOP DELAY1 POP CX RET DELAY ENDP 4 本章例题作业 例题 7 1 7 2 7 3 7 4 习题 7 2 7 3 7 4 7 6 三态 缓冲器 外设 数据 RD 译码器 微微 处处 理理 器器 M IO DB AB 18 第八章 中断系统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1 中断概念 2 中断的过程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 中断请求 中断判断 中断响应 中断处理 中断返回 3 8259A 是一种可编程的中断管理芯片 4 每片 8259A 可管理 8 级外中断申请 2 应掌握的内容 1 熟练掌握中断及中断系统的功能 2 掌握 8259A 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3 理解 8259A 应用与编程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同 2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中断概念 中断的过程 难点 结合应用要求进行中断方式编程 3 本章典型例题 例 内部中断方式 INT n 编程举例 DATA SEGMENT INTK EQU 79H NUM1 DB 15H NUM2 DB 4 NUM3 DW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 DS DA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AX 0 MOV ES AX MOV BX INTK 4 设置中断矢量 MOV AX OFFSET INT 1 19 MOV ES WORD PTR BX AX MOV AX SEG INT 1 MOV ES WORD PTR BX 2 AX 中断程序首地址 INT INTK MOV AH 4CH INT 21H ORG 100H INT 1 PROC FAR MOV AL NUM1 MUL NUM2 MOV NUM3 AX IRET 偏移地址 CS FLAGS出栈 INT 1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程序运行后 附加段的内容 0000 01E0 00 01 03 11 中断程序入口地址 响应中断时 堆栈段的内容 D SS FFF8 段地址 FFF8 00 00 1C 00 03 11 02 70 偏移地址 CS FLAGS 程序运行结果 D DS 0 段地址 0000 15 04 54 原始数据 结果 4 本章例题作业 例题 8 1 习题 8 1 8 2 8 11 20 第九章 可编程通用接口芯片 1 本章学习要求 1 应熟悉的内容 A 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1 8255A 的结构 2 8255A 的工作方式 3 8255A 的编程 B 串行通信接口芯片 8250 1 8250 的结构 2 8250 的编程 3 8250 的应用 C 计数 定时器 8253 1 8253 的结构 2 8253 的工作方式 3 8253 的编程 2 应掌握的内容 8255A 8250 8253 接口芯片编程 3 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8255A 8253 接口芯片编程 2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常用的接口芯片的结构 功能 编程及其应用 理解系统总线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连接接口芯片 并编写正确的 I O 的应用程序 3 本章典型例题 例1 8253 控制口的地址为8BH 写出计数器1工作在方式3 读 写指示为先低后高 按BCD 码 计数格式的初始化程序 计数值为1000H 解 控制口的地址为8BH 计数器1 的地址为89H 0 1 1 1 0 1 1 1 控制字 77H 数据高八位 10H 数据低八位 00H 8253 初始化程序如下 MOV AL 77H OUT 8BH AL 21 MOV AL 00H OUT 89H AL MOV AL 10H OUT 89H AL 例2 查询I O 传输方式 假设A 口输入外设数据 微处理器进行通过C7 查询外设状态 外设已 准备好 由C0 输出控制信息 控制口地址为83H 编写8255A 方式0 的初始化程序 解 方式控制字各位填写如下 1 0 0 1 0 0 0 1 方式控制字 1001 0001B 91H C口置1 置0 字各位填写如下 0 0 0 0 0 0 0 1 0 C0 置 0 字 0000 0000B 00H C0 置1 字 0000 0001B 01H MOV AL 91H OUT 83H AL MOV AL 00H OUT 83H AL MOV AL 01H OUT 83H AL 4 本章例题作业 例题 9 1 9 6 9 7 9 8 9 12 习题 9 2 9 5 9 8 9 20 外 设 译码器 微处 理 器 A1 A0 DB 1 A2 7 A 口 82 55 A A1 A0 DB CS C7 C0 22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 填空 1 微型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 连续地运行工作 是因为采用了 的原理 即周而复始地 和 2 IBM PC 的 CPU 提供了四个段寄存器 它们是 与其对应的指针寄存器 分别是 3 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两种 I O 接口编址方式是 1 2 IBM PC 8088 采用的是 方式 4 IBM PC 8088 8086 中断源有 三类 5 一个完整的中断过程包括 五个步骤 6 组成 32K 8 位的存储器 需 片 1K 4 位的 ROM 芯片 若采用 4K 1 位 的 RAM 芯片 又需要 片 7 以下指令 设执行前 DS 2000H BX 0700H SI 00A0H ES 3100H SS 1500H CS 3300H BP 0070H 1 执行指令 MOV AX BX 后 AX H BX H 该指令的原操作数是 寻址方式 目的操作数是 寻址方式 2 指令 ADD AX BX SI 其源操作数地址为 H 指令执行后原操作数地址 中的内容 变化 源操作数是 寻址方式 二 单项选择题 1 微型计算机的典型结构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 A CPU 运算器 I O 接口 B CPU 控制器 存储器 C CPU 存储器 I O 接口 D CPU I O 接口 外设 2 微机的各组成部分 用 把它们连在一起 A 数据总线 B 地址总线 C 控制总线 D 系统总线 3 IBM PC 采用分段的方式来管理内存 每个最大可达 字节 A 16K B 64K C 128K D 256K 4 CUP 与外设传送数据 当外设传送速率极高时 应采用下列哪种形式 A 直接传送 B 程序查询 C 中断控制 D DMA 5 关于堆栈 下列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能用 SS 表示的存储空间 B 以 IP 表示的存储空间 C 能用 SP 表示的存储空间 D 以先进后出方式工作的存储空间 6 指令 LOOPNZ 在循环中退出循环的条件是 23 A CX 0 且 ZF 0 B CS 0 或 ZF 1 C CX 0 且 ZF 0 D CS 0 或 ZF 1 三 改错题 10 分 在下列程序段中有错误 请找出并更正之 CSEGSEGMENT STARTPROCRAR ASSUME CS CSEG DS CSEG ORG100H BEGIN MOV DX 05 MOVBH DX ADDBYTE PTR BX 1000 MOVCS 04 L20 MOVAX SI DI ADDDX AX SRRDX 1 MOVCS AX RET STARTENDP CSEGENDS ENDBEGIN 四 I O 接口技术 20 分 1 设 8255A 芯片的端口地址为 210H 213H 端口 A 的地址为 210H 编写初始化程序 设置 A 组和 B 组均工作于方式 0 其中端口 A 是输出口 端口 B 是输入口 端口 C 的高 4 位是输入口 端口 C 的低 4 位是输出口 要求将所用的所有寄存器保护起来 10 分 2 IBM PC 系统板上使用了一块 8253 其中计数器 0 地址号为 40H 它用于产生实时 时钟信号 工作于方式 3 计数初值为 0 编写计数器 0 的初始化程序 10 分 24 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 填空 1 存储程序 取指令 分析指令 执行指令 2 CS DS SS ES IP SI SP DI 3 统一编址 隔离编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