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_谢晓萍.pdf.doc_第1页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_谢晓萍.pdf.doc_第2页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_谢晓萍.pdf.doc_第3页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_谢晓萍.pdf.doc_第4页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_谢晓萍.pdf.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 5期155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谢晓萍1,刘恩财1,沙黎明2(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2.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辽宁 大连 116011)摘 要:近年来,休闲农业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并出现多种发展模式。 大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静 谧甜美生活的需求,并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界定休闲农业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并评价了国内现有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分析研究大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关键词: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满意度; 对策; 大连市中图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2)05-0155-03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Dalian cityXIE Xiao-ping1,LIU En-cai1,SHA Li-ming2(1.College of Agronomy,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 China;2.Rural Economic Commission of Dalian,Dalian 116011,China)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 leisure agriculture shows a thriving state and develops various modes.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Dalian not only meets the needs of quiet and sweet life from people but also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or local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defines the meaning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gives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about the modes of existing domestic leisure agriculture. Moreover,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had been used in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Dalian, meanwhile it proposes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development modes;satisfaction;measures;Dalian city追溯历史, 休闲农业诞生的时间标志被认为是 1865年, 在意大利成立的以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趣 味乡情为宗旨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1。 本研究对休闲 农业涵义的认识与界定,采用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利用田园景观、 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渔牧生 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 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2。1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其评价一个地区应采用何种休闲农业模式, 应本着因地制 宜, 综合整合地区的资源条件,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原 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历史、社会及人文等诸多因素不同,我国各地形 成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比较典型的有以下 几种:1.1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以农村自然和田园景观、 生产生活及特色农产品吸 引消费者并满足其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3。 其乡村 性突出,成本与规模、开发度成正比,前期投入大,后期见 效快,适合自然环境和开发空间优越的地区。1.2 乡村民俗风情型利用原始自然、人文生态景观和淳朴的乡情风俗、节收稿日期:2011-11-20作者简介:谢晓萍(1987-),女,在读硕士生,E-mail:通讯作者:刘恩财(1955-),男,教授,E-mail:.庆礼仪、民间歌舞技艺及宗教信仰等资源吸引消费者3。其文化特色显著,局限性强,季节性明显;强调文化资源的合 理保护和开发。1.3 农家乐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接待消费者亲身参与农作、体验农 村生活、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等吃、住、游、娱、购行为。 其门 槛低,开发相对容易,能直接提高农民收入;缺点是分散性 强,不易管理和监督。1.4 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先进的农业、农技为支撑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农 产品生产基地, 向消费者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及其利用过 程。其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和高端人才的投入,开发经营 成本高, 适合在科技先进和条件优异的大中城市近郊发 展。1.5 台湾模式主要有观光农园、民俗民宿、主题休闲农场和市民农 园及屋顶农业、假日花市、森林游、畜牧休闲农场和渔业游 等,主要特点是以经营中小型农场为主、种类繁多、分布广 泛。2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1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2.1.1 大连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需求的变化,大连市着力开 发各种休闲农业模式,以满足市民需求,转移城市消费市 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 目前该市开展休闲农业的乡镇达15650 余个 、专业村 100 多个 ,形成了独特的包括农 (渔 )家乐、果菜采摘园、生态旅游、温泉滑雪和节庆活动等协调 发展的五大模式4。(1)农(渔)家乐:截至 2010 年,大连农(渔)家乐已达 1 700 多户,其中甘井子区岔鞍村、长海县杨家村、皮口镇 小平岛等都是靠农(渔)家乐经营脱贫致富。 2009 年,致力 于在消费者和农家之间架起快速、便捷、优质桥梁的大连 农家乐网站正式开通。(2)果菜采摘园:大连现有果菜采摘园 300 个,采摘游 把消费者请到家门口, 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又提高了农副 产品附加值, 是生产与市场直接对接的新型高效经营方 式。 西屏山葡萄采摘园、东大山果蔬园和石河大樱桃采摘 园等被纳为 2011 年精品农庄。(3)生态旅游:大连市以现代农业观光和海岛风情等 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休闲农庄有 30 余座。 其中向应现代农 业休闲产业园、 瓦房店市驼山嘉悦滨海旅游和普湾新区 东泉绿洲里生态旅游温泉度假区等已成为典型示范基 地。(4)温泉滑雪:温泉滑雪、休闲健身等作为近年来的消 费热点实现了吃住娱购一条龙服务, 丰富了休闲农业的 功能。 2009 年大连国际温泉滑雪节接待消费者 135 万人, 直接营业收入 1.49 亿元。(5)节庆活动:大连每区(市县)一节、每月一节的系列 活动不仅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提升了文明的开放程 度。 如大连国际樱花节、赏槐会和蓝莓(桂云花)采摘节等 使大连休闲农业名声大噪,同时庄河剪纸、金州龙舞和长 海号子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表 1消费者的基本信息消费者数量(人)消费者数量(人)男69学生18女67普通职员3415 岁2企事业人员371624 岁17管理人员162544 岁71退休人员94560 岁34其他2261 岁12月收入 800 元15初中及以下198001500 元28高中4615003000 元58大学5830005000 元26硕士及以上135000 元9本地91外地45(2) 消费者出游情况:40.4%的消费者主要是经他人 推荐出游,说明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的中介主导作 用未得到很好发挥,这必然会失去广大的外地消费市场。 消费者主要是和家人一起出游,占总数的 42.6%,其次是 和朋友、单位一起,分别占 28.7%和 13.2%。 其中集体出游 虽不是主要方式,但其市场地位不容忽视,应积极发挥其 消费和购买力。 消费者自驾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其次是 客车、(出)租车等,可见消费者大多为本地居民,近距离出 游,这就决定了出游周期的长短。 因出游周期越长消费越 高,因此出游时间以 23 d 的居多,占 42.0%。 出游频率的 调查显示大多消费者是第一次出游, 但是再次消费亦占 很大比例,更有消费者出游 5 次之多。(3)消费者消费意向:目前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需求2.1.2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为了充分、深入了解休 对象主要是自然风光、特色,其次是娱乐健体,类型也相应闲农业发展现状, 我们于 2011 年 5 月对大连市的向应现 代农业休闲产业园、 石河大樱桃采摘园和甘井子区岔鞍 村等休闲农业基地采用了问卷法进行调查。 内容涉及消 费者基本情况、出游情况等信息,共发放问卷 150 份,回收136 份,调查结果如下:(1)消费者基本信息:调查结果(表 1)显示,大连休闲 农业接待的本地消费者居多,占 2/3。 消费者的年龄主要 集中在 2544 周岁,占 52.2%;45 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 者占 33.8%,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老年人一般有更多的 闲暇时间和更强烈的回归田园的渴望, 启示人们休闲农 业的发展不可忽视老年市场。 休闲农业的消费群体中以 中高等学历人员为主,他们一般都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因此如何抓住主流消费群体和诸如在校大学生这样的潜 在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和休闲需求应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分布显示大连休闲农业的消费者以企事业单位人员 居多,占 27.2%,这与国家对其薪金政策的改革有很大关 系;其次是普通职员、学生和管理人员,他们大多平时压力 较大, 休闲农业可以更好的放松身心。 被调查消费者中61.8% 为中等收入 ,31.6% 为低收入 , 高收入群体仅占 6.6%。 因此发展休闲农业要首先考虑中低等收入群体的 能力, 其次适当开发高端项目以吸引和争取高收入消费 者。的集中在观光型和娱乐型, 这也就决定了休闲农业得以 发展应把握的关键要素。(4)消费者满意度:根据李克特量表将项目答案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依次赋予 51 分,每项的满意度 得分均值=选项得票百分比该选项分值5。 从表 2 可以 看出,消费者对大连休闲农业最满意的是通讯、交通条件 和自然环境、景点建设;其次是服务质量、食宿民俗特色和 治安;对环境卫生、消费标准和项目建设评价不高。 从受 欢迎度和值得推荐度来看休闲农业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消费者精神收获得分表明休闲农业切实使消费者精神和 身心得到放松和休闲。2.2 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消 费者对大连休闲农业的总体评价不是很高,与预 期目标的切合度也较低,表明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期望 很高, 在调查中也对大连休闲农业指出了众多不足,主 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治安管理和娱乐安全管理还 不到位; 二是环境卫生水平和食品安全质量有待提高;三是缺乏完善的、多样化的休闲农业娱乐项目,如分别 提供适合儿童、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娱乐设施等;四是景 点建设没突出自身特色, 景区发展还未实现规模化;五是存在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现象;六是亟待加强道路交 通建设。表 2消费者满意度得分项目满意度得分均值排名受欢迎度4.0963交通便利程度3.8247通讯网络便利程度3.9564自然环境和景点建设3.8906食宿及民俗特色3.78710服务质量水平3.8168环境卫生条件3.67612休闲项目建设完善度3.67612当地治安和娱乐安全保障3.77911消费标准3.67612此次精神收获4.1402与预期目标的切合度3.7949对此处休闲农业的总体评价3.9345值得推荐的程度4.18413 发展对策与建议休闲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可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 村剩余劳动力,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发扬文化,促进农村、 农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期望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应积极发展休闲农 业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综上分析, 对大连市休闲农业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与 建议: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休闲农业的发展只有做到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差异 发展才能杜绝普遍存在的重复建设、设施落后、资源浪费、 项目单一、层次低等现象。因此大连地区应根据地域特色, 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 以充分发挥资 源与区域优势。3.2 政府支持、加强引导休 闲农业在前期规划、 中期实施、 后期完善中都离 不开政府的密切支持和宏观调控; 政府应制定促进休 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并建立和完善 “ 政府主导、 业 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 ”的投入机制; 管理制度和 标准的实施不仅应提高行业规范性还要为消费者提供 保障。3.3 突出特色,树立品牌157休闲农业的宣传不但靠口碑而且要靠报纸、 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推介,还要整合、优化各种促销方式,注重营销宣传,放大效应、这样才能引领 休闲消费市场。3.4 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实现标准化建设政、企、农三方应高度重视恶性竞争、服务差和不合理 收费等现象。 政府可制定制度管理和激励政策,如制定星 级休闲农业园区考评标准等; 企业和农户要提高行业自 觉性,并通过招募专业人才、组织专业培训等措施提高整 体服务水平。3.5 丰富休闲农业内涵,实现多元化经营休闲农业应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农产 品深加工产业、 传统文化建设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