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1部分绪论_第1页
自然地理学-第1部分绪论_第2页
自然地理学-第1部分绪论_第3页
自然地理学-第1部分绪论_第4页
自然地理学-第1部分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自然地理学-第1部分绪论.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学教材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OR2010主讲刘超课时48课程性质地球科学学科基础课教材第一版第二版参考书1、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2、杨达源,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63、刘南威,综合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19984、蒙吉军,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黄秉维,现代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19996、陈效逑,自然地理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课程学习与成绩评定1课堂授课48学时(含互动发言与出勤抽查)2课外作业4次(含学习计划与专题讨论)3闭卷考试1次(期末考试)各占总评成绩分别为平时(2020),期末考试60习题与答疑邮箱CHAUGER163COM办公室地勘楼204第一章绪论关键问题1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关心哪些问题地理学有哪些分支学科1、“地理”一词周易繫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地理也”。地理学是“对地球的描述”。古希腊ERATOSTHENES埃拉托色尼“对地球的描述”雷达干涉相位图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学研究地球各地的位置PTOLEMY(公元90168)这些就是地理学标注位置,绘制地图描述地表显然不是地理学的全部。这些只是“初级阶段”。除了“以上”,还有哪些“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为什么山的一侧大雨侵盆而另一侧却晴朗干燥教材第一页中华古代文明中的地理学雏形周易,最初的地理学。基本思路和技巧现象实录统计过去预测未来。研究的对象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根本。山经,将自然区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尚书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汉书地理志,第一部疆域地理。水经注,记载江河一百三十七条,第一部流域地理。徐霞客游记,可算是早期的旅游地理。古代国外地理学概况埃拉托色尼(2200年以前)汇编的地理学1650年瓦伦纽斯的地理学概论1661年里西奥利的地理学和水道改良论,较详细地阐述了水文地理学1664年基尔歇尔的地下世界,不仅分别描述了自然现象如矿层、宝石、化石与动植物等,而且提出数理地理学。近代地理学ALEXANDERVONHUMBOLDT17691859把“对地球的描述”的地理学进一步解释为地球上各种景观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及其相互依存规律。KARLRITTER17791859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地球表层,并强调人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即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地理学案例人地关系公地放牧放牧人使用公共土地放养牲畜,增加牲畜数量,获得更多收益,即使平均收益下降,即使吃光牧草啃光草根,即使碰见类似的情况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公地悲剧(HARDIN,1968)地理学是关于地球表层自然和人类社会诸事物在空间上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机理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基本假设是地球表层作为整体具有可以理解的空间秩序。NULL人类改造下的自然界NULL自然界中的人类社会地理学的定义和视角2、什么是地理学通俗解释地理学主要解释“何事在何处,为什么、应该怎样”的问题。区域观点地理学是研究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人地关系”,人类改造下的自然界和自然界中的人类社会(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关关系与相互作用规律)。3、地理学的学科分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科学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商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第一章绪论关键问题2地理学有什么用地理学研究哪些内容地理学涉及哪些行业淮南子泰族训“上效法天象、下效法地理、中取法人事”“明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荀子王制相高下,视肥墝,序五种。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明确阐述研究地理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从事生产,以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身边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学,终身的地理学”“何事在何处,为什么、应该怎样”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人地关系”4、地理学的“用途”郑度、陈述彭概括的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3S),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1)地理分异规律的研究为人类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提供基础和依据;(2)地表自然过程的研究为区域土地利用、全球环境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4、地理学的“用途”(3)人地关系与区域发展研究为农业、工业、城市化等国民重大战略决策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4)国家与区域地图集的编制人口、经济、农业、土地资源、草场资源等一系列的地图集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便利。(5)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资源清查、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作物估产、灾害预警、地学研究等多领域的重要手段。(1)全球环境变化(2)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3)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4)地理信息技术与地学数字化5、地理学的优势领域(1)地理环境演变及其效应的研究1)全新世地理环境演变研究2)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3)极地、高山、冰冻圈的综合研究4)地理系统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5)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综合的研究6)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的地理研究6、中国地理学近期重点领域(2)区域发展的综合研究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力布局2)不同地区农村发展机制研究3)城市发展与城镇体系的研究4)区域综合开发与区域规划5)经济与社会文化结构的时空演变6)国土开发整治的宏观调控研究6、中国地理学近期重点领域(3)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调控的研究2)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3)元素化学地理及其效应研究4)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5)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论的研究(4)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1)地理科学中的地图学研究2)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研究6、中国地理学近期重点领域1)综合化的趋势2)大量运用高新科学技术3)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发展4)由静态向动态发展5)广泛应用国土整治、环境工程、减轻自然灾害、优化生态等6)部分偏重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沙漠化、土地退化、重大工程的环境评价7)自然地理科学研究本身越来越明显地趋于建立全球性合作7、当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8、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哪些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些问题如何研究P什么是自然地理学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温带草原温带草原温带草原针叶林针叶林针叶林叶叶叶落落落知知知秋秋秋9、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10、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3)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成因、区域分布与变化规律。自然地理学研究哪些问题通过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协调共处,从而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1、目的与意义P自然地理学有什么用广西梧州,广西梧州,20050612、自然地理学的性质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什么是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自然地理学的定义13、地球系统与学科关系地外系统天文学地球系统地球科学地球表层系统地理科学地球内部系统地质科学地球表层人文系统人文地理学地球表层自然系统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科学水文学生物学14、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组成。对应的核心学科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从人类角度将这些内容交叉融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研究,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5、我们这门课学些什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1、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重复。2、内容相近的部分从不同角度简单讲。3、其他课程没有涉及到的内容重点讲。主要章节情况第一阶段绪论(了解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第二阶段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1、大气圈(教材第五、十、十四章)2、水圈(教材第六、九、十一章)3、生物圈(教材第七、十二章)4、岩石圈与土壤圈(四、十三)5、圈层相互作用(八十三)第三阶段自然地理学的应用(十四十七)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第二节大气运动第三节物质输移第四节能量传输第五节气候分异规律第六节大气与人类以教材第五章为基础,穿插相关内容。风雨过后的一定有彩虹吗风雨过后的一定有彩虹吗彩虹形成“倒挂”的彩虹环天顶弧(CIRCUMZENITHALARC)T为什么武汉夏日感觉非常热为什么武汉夏日感觉非常热T会下雨吗第一节水圈的组成与结构第二节水的运动与水量平衡第三节水与水资源应用部分1、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圈与水资源以教材第六章为基础,增加应用部分的内容水量平衡洪水与洪灾问题20092010西南旱灾干旱与气候问题2007蓝藻暴发、自来水发臭、市民上街抢水“太湖明珠”无锡上演的一场灾难蓝藻暴发是由水中磷氮过量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而磷氮过量是由污水过量造成的。污染与资源问题第一节生物与生物圈第二节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第三节生态系统第四节生物资源第五节生态保护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以教材第七章为基础,增加应用内容。应用部分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Q森林还有哪些功能森林除了作为环境资源外岩石圈与土壤圈第一部分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与结构第二节岩石圈的运动第三节岩石圈与人类第二部分第一节土壤的形成与基本性质第二节土壤的分类与分布第三节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六部分圈层间的相互作用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第九章水圈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第十章水圈与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