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1页
测井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2页
测井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3页
测井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4页
测井重点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井重点总结范文 测井重点总结第一章地层评价概论1.储集层(储层、渗透层)储集层是具有连通的孔隙、裂缝或孔洞,能储存油、气、水,又能让油气水在这些连通孔隙中流动的岩层两大特点孔隙性、渗透性。 地层评价用测井资料划分井剖面的岩性和储集层,评价储集层的岩性(矿物成分和泥质含量)、储油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含油性(含油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生产价值(预期产油、气、水的情况)和生产情况(实际产油气水的情况及生产过程中储集层的变化),称为地层评价。 地层评价的任务储集层评价、划分井剖面地层的年代和岩性组合、评价一口井的完井质量、描述和评价一个油气藏。 泥质含量是岩石中颗粒很细的细粉砂(通常小于0.1mm)和湿黏土的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用Vsh来表示。 岩石中除了泥质以外的其他造岩矿物构成的岩石固体部分,称之为岩石骨架。 孔隙度岩石内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渗透率k描述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参数,单位m2(或达西D),常用10-3m2(毫达西mD)有效渗透率岩石孔隙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存在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测量的渗透率。 饱和度S储层中某相流体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含水饱和度Sw,含油饱和度Sh(So、Sg)冲洗带电阻率Rxo,原状地层电阻率Rt,RxoRt,泥浆高侵Rxo 常由确认的油气层总厚度扣除无生产价值的夹层厚度后得到。 固井质量是指水泥环和套管之间(第一界面)和水泥环与地层之间(第二界面)胶结的好坏。 100%含水的纯岩石电阻率R0与其孔隙中地层水电阻率Rw的比值定义为地层因数F阿尔奇公式F?R0a?m Rw?有效孔隙度m孔隙指数,直线斜率a岩性系数,直线在纵轴的的截距为lga比值RT/R0称为电阻率系数I?Rtbb?n?R0Sw(1?So)n b-系数,多接近1n-饱和系数,多接近21第二章自然电位测井(SP)自然电位测井是砂泥岩剖面、淡水泥浆(CwCmf)、裸眼井必测的项目之一一部分阳离子紧贴岩石颗粒表面,不能移动,构成吸附层,另一部分阳离子在吸附层之外扩散层,可正常迁移。 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它偏离泥岩基线的最大幅度是该异常的大小,其值为负,CwCmf或RmfRw,反之为正异常.Rmf/Rw(Cw/Cmf)淡水泥浆时储层显示负异常,盐水泥浆时显示正异常。 应用1定性解释 (1)划分储集层厚层“半幅点”指示 (2)判断岩性主要区分砂岩和泥岩 (3)判断油气水层水层SP幅度大于油层 (4)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利用曲线形态 (5)指示地层水矿化度变化(水淹层等)曲线异常的变化2估算泥质含量有利条件:地层完全含水,厚度较大,淡水泥浆的砂泥岩剖面.3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第三章声波测井声波测井主要优点:不受泥浆性质影响不受矿化度影响不受泥浆侵入影响介质的波阻抗是其声速和密度之乘积。 声阻抗指的是介质密度与声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速度v的乘积,即z=v。 滑行波产生条件折射角90时声波将在井壁滑行产生滑行纵波的入射角称为第一临界角,产生滑行横波的入射角称为第二临界角。 岩层纵波速度大于泥浆纵波速度时产生滑行纵波,岩层横波速度大于泥浆横波速度时产生滑行横波差别纵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横波不能在流体(气、液体)中传播。 纵波传播过程中,介质发生压缩和扩张的体积形变,因而纵波也叫压缩波。 横波传播中介质产生剪切形变,所以也叫剪切波。 杨氏模量E定义为弹性体发生单位线应变时弹性体产生的应力大小。 E=应力/应变泊松比定义为外力作用下,弹性体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切变模量定义为弹性体所受的切应力与该方向上的切应变之比纵、横波之比大约是1.732临界源距把滑行波刚好成为首波的距离称为临界源距,即滑行纵波成为首波的条件是要选择测井源距大于临界源距。 仪器外壳上刻槽用以减少直达波的干扰。 适当增长源距声波时差声波在地层中传播1米所用的时间,记为t。 单位s/m或s/ft。 单发双收影响因素扩径、缩径使时差值有变化仪器不居中的影响地层厚度的影响为了克服单发双收声速测井仪受井径变化、仪器倾斜的影响,通常采用双发双收测井仪。 消除了扩径的影响,可消除深度误差,克服仪器倾斜的影响2声波速度测井曲线特征1地层均匀,当目的层上下围岩声波时差一致时,曲线对称于地层中点;2岩层界面位于时差曲线半幅点;3在目的层上下界面附近,曲线值是围岩和目的层时差的加权平均,既不能反映目的层时差,也不能反映围岩时差;4当目的层足够厚且大于间距时,测量时差的曲线对应地层中心处一小段的平均读数是目的层的时差。 声波速度测井资料的应用 1、划分地层由于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声波速度,所以根据声波时差曲线可以划分不同岩性的地层。 a)砂岩显示低时差;泥岩显示高时差;在砂岩中,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声波时差增大。 页岩的时差介于泥岩时差和砂岩时差之间;砾岩时差一般较低,且越致密时差越低。 b)在碳酸盐岩剖面,致密石灰岩和白云岩时差最低,如果含泥质,声波的时差稍微有增高;如果是孔隙性和裂缝性石灰岩和白云岩,则声波时差明显增大,裂缝发育会出现“周波跳跃”现象。 c)在膏盐剖面,划分无水石膏和岩盐层。 无水石膏的时差很低;岩盐时差为高值。 常用来区分渗透性砂岩和致密砂岩。 2、判断气层气层在AC曲线上的特点1产生周波跳跃;2声波时差增大 3、确定地层孔隙度?t-?tma(?tf-?tma)Cp 4、估算地层压力地层孔隙内流体压力等于地层静水柱压力,称为正常地层压力。 周波跳跃同一脉冲首波触发,经过含气疏松地层时,地层大量吸收声波能量,产生较大衰减,声波信号触发第一接收器,第二接收器的线路只能被续至波所触发,声波时差曲线上出现“忽大忽小”的幅度急剧变化的现象。 正常地层压力地层孔隙内流体压力等于地层静水柱压力,称为正常地层压力。 声波幅度测井在裸眼井中测量声波幅度可以划分出裂缝带和疏松岩石地层;在下套管中测量声波幅度变化可以检查固井质量。 水泥胶结测井(CBL)若套管和水泥胶结良好,套管与水泥环的声阻抗差小,声耦合好,记录值小3若套管和水泥胶结不好,套管与水泥环的声阻抗差大,声耦合差,记录值大相对幅度?目的层井段曲线幅度*100%泥浆井段曲线幅度胶结质量良好相对幅度小于20%;胶结质量中等相对幅度20%-40%胶结质量差相对幅度大于40%声波变密度测井的四种情况第四章普通视电阻率测井电位叠加原理介质内存在若干点电源时,介质内某一点的电位是这些点电源单独存在时在该处电位的代数和。 将实际的电极系在实际井眼和地层条件下测量的电位差按电阻率计算公式得到的电阻率称?UMN为视电阻率,记做Ra,即Ra?K I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靠的很近,而不成对电极离得较远的电极系。 电位电极系在电极的相互距离中,成对电极相距较远的电极系。 电极距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中点为深度记录点,记为O。 记录点到单电极的距离称为梯度电极系的电极距。 电位电极系的电极距是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 记录点是电极距中点。 单电极在成对电极上方为底部梯度电极系,单电极在成对电极下方为顶部梯度电极系。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曲线特点梯度电极系Ra曲线特点1曲线对地层中点不对称。 对高电阻率地层,底(顶)部梯度电极系Ra曲线在地层底(顶)界面出现极大值,顶(底)界面出现极小值42地层厚度很大时,对着地层中点附近,有一段Ra曲线和深度轴平行的直线,即Ra=Rt。 3当用底部梯度电极系时,在薄的高阻层下方出现一个假极大值,它距高阻层底界面一个电极距。 电位电极系Ra曲线特点1当上下围岩电阻率相等时,曲线对地层中点上下对称。 2曲线在地层中点取得极值。 当hAM时,取得极大值;当h 3在地层界面处,曲线出现“小平台”,小平台中点正对着地层的界面。 M1M1?U?0微电极测井微梯度探测深度浅,主要反映泥饼电阻率;微电位探测深度略深,主要反映冲洗带电阻率通常泥饼Rmc=13Rm,冲洗带Rxo5Rmc两种微电极曲线在渗透层通常有幅度差正幅度差微电位微梯度;负幅度差微电位Rt。 此时,围岩对主电流起排斥作用,将减少主电流发散程度,从而使rt增加。 储集层厚度愈小影响愈大。 因此,侧向测井适用于高阻碳酸盐岩剖面或其他致密岩石剖面。 地层的影响地层电阻率愈高时,rt愈大。 不论其他被串联的电阻大小如何,地层影响都将增加。 因此,侧向测井适用于高电阻率的地层。 侧向测井适用于盐水泥浆井眼,储集层为高阻薄层,低侵,或碳酸盐岩等高电阻剖面。 第六章感应测井原理把装有发射线圈T和接收线圈R的感应测井探管放入井中,给发射线圈通交流电(常为20kHz),在发射线圈周围地层中产生交变磁场1,这个交变磁场通过地层,在地层(假想线圈)中感应出电流I1,此电流环绕井轴流动,称为涡流。 涡流在地层中流动又产生交变磁场,这个磁场是地层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称为二次磁场2。 二次磁场2穿过接收线圈R,并在R中感应出电流,从而被记录仪记录。 涡流与地层的电导率成正比,因而接收线圈中电动势也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 于是,根据记录仪记录到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就可知地层电导率。 7Doll感应测井几何因子理论1.线圈系周围的介质由无数个截面积为drdz、半径不同、中心在井轴上的单元环组成;2.发射线圈在每个单元环中引起涡流,这些涡流又在接受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有用信号);3.认为这些单元环独立存在,这些电磁感应过程互不影响而且接受线圈总的有用信号是这些单元环独立产生的有用信号之和;4.单元环的几何因子gdrdz是单元环和线圈系的尺寸及其相对位置的函数,它决定该单元环对总的有用信号或视电导率贡献的相对大小;5.测量的视电导率是井内各部分电导率与其几何因子乘积之和或求积分.双线圈系的纵、横向特性纵向在均匀介质中有50%的信号线圈以外的介质,这说明在地层较薄时,上下围岩影响较大,同时地层界面在曲线上反映不够明显。 横向靠近线圈系的介质(r7;海相沉积、灰色或绿色页岩,Th/U7;海相黑色页岩、磷酸盐岩,Th/U2。 用Th/U、U/K和Th/K比值还可以识别粘土矿物。 第九章密度测井和岩性密度测井密度测井和岩性密度测井都是通过研究伽马射线在地层中传播的减弱情况来研究地层的。 利用康普顿效应9确定孔隙度?b?(1-?)?ma?f?ma-?b?ma-?f第十章中子测井根据中子能量的大小,可以分成几类慢中子(0-1keV)1.热中子(0.025eV)2.超热中子(0.2-10eV)中能中子(1keV-0.5MeV)快中子(能量大于0.5MeV)中子源有两类同位素中子源和加速器中子源同位素中子源如镅-铍中子源,利用镅衰变产生的粒子去轰击铍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放出中子。 产生的中子平均能量约为5MeV。 该类中子源特点是连续发射中子。 加速器中子源如D-T中子源,用加速器加速氘核D去轰击氚核T产生快中子,能量约为14MeV。 可人为控制脉冲式发射中子。 中子射入物质时,几种作用形式 (1)快中子非弹性散射快中子先被靶核吸收形成复核,而后再放出一个能量较低的中子,靶核处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以伽马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回到基态。 (2)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快中子除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散射外,还能与地层中某些元素的原子核发生核反应,产生新的原子核。 中子的能量越高,反应的几率越大。 活化形成的新核素,以一定的半衰期衰变,并发射或射线,称为活化伽马射线。 (3)快中子的弹性散射快中子撞击一个原子核,撞击后中子和靶核组成的系统的总动能不变,中子能量降低,靶核仍处于基态。 特点 (1)快中子经多次弹性散射后,能量逐渐减小,最后变为超热中子和热中子。 (2)与不同靶核发生弹性散射时,快中子变为超热中子或热中子的时间不同。 热中子寿命变成热中子的瞬间到它被吸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它与宏观俘获截面a的关系为?t?14.55,常温下,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