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 读后感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篇1苍生之生,在我心兮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人文关怀战国时期,一段流离的苦难岁月。皇族,士人,武夫,书生,无不为一己生存,用尽心机,费用口舌。茫茫中原,处处是无助的流民,随战事四处奔波,饥饿、寒冷、疾病、惶恐终日相伴,苦不堪言。他们没有可以炫耀的学识,没有一搏沙场的武艺,他们只有原始的农耕技术,只会在贫瘠的土地上谋求贫困的生活,就这些,也极其难得。但是,一些自视修养极深,学问极高的文人雅士,却视百姓疾苦而不见,为摆脱一己之贫困,游说诸侯,获取高位,静享富贵。孟子,这个出生于山东的汉子泪下了。匆忙远去的流民让他心痛,彷徨无助的流民间让他伤怀。肥沃的中原,你原是能够赋予百姓幸福,就因为战争,你比流离百姓更加贫苦。在游说诸侯,谋取富贵的言论里,艰难的仕途生涯中,孟子时时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农民的生存状况。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是百姓的生活和汗水,养育了一个个国君的生命和权力,一个个国君却没有反思这些微小生命的小小愿望。即使是孔子这所说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清苦生活也不得啊! 梁惠王知晓百姓疾苦,于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然而,这种治表不治本的办法,只能解一时之困,何况移民的艰难,只会对百姓造成更多更大的伤害。梁惠王无助了!孟子关乎苍生,就在于他能从百姓的生存实际出发,将对百姓的关怀转变成向诸候进献良策的理论根据,阐述维护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不违农时,谷子不可胜食也。”这是对统治者的棒喝,不要在农忙时节征调百姓,保证他们有劳动的时间,否则,没有粮食生产,一切政治理想都是虚构。“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是对百姓的忠告。难道,百姓不知道吗?他们违心做这些,肯定是统治者胡乱要求。谷、鱼鳖、林木,是百姓生存的最低物质需求,只有最低的物质需求保证了,才能确保百姓有生存的可能,强大国家才有可能。孟子目睹了战争对生态环境的严酷破坏,他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因为,维护生态环境,“材木不可胜用也”,对百姓生存,国家延续,异常重视的。进而,孟子说,给“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于民,这是对百姓占用土地的一个确指(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虚数)。这里,孟子鲜明地主张分田土,主张将土地分给农民,允许他们有少量的房屋和土地。其实,“五亩之宅”相当于现在的一亩二分多,八口之家的“百亩”,人均也只有两亩多,在人口稀少,物产极低的战国时期,这点土地是非常少的。如果连如许少的土地也没有,那百姓的生活如何延续?这是孟子对周朝奴隶制的果断决裂,这是有时代进步性的。显然,实现这些要求的百姓,也不过是一个个处于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普通百姓。但是,就这样一种生存状况,都还要由孟子在国君面前小心地劝谏,那百姓生存现状之严峻,可想而知了。为百姓说话的,又有多少?孟子关怀天下苍生,关心他们最细微的物质生存之艰难,是真正在用心爱百姓。有观点说,孟子关心天下黎民,不是真正的民,是有土地资源的地主阶级的民,孟子关心民,是为统治者的仁政服务的。但是,分析孟子提出的这些微薄的要求,那是一个地主生存的现实吗?如果孟子走在田间关怀慰问百姓叫关怀苍生,孟子在国君前适时以百姓生存为理阐述治国方略,就不是为百姓分忧了?显然,这是单一、片面地理解孟子。更难能可贵的是,孟子深刻地意识到对百姓教化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学校教育应该能为民办,这是多好的想法。尊敬父母,敬爱兄长,这样,“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黎民不饥不寒”,百姓在物质上安宁,在精神上的安乐,民无怨愤,安居乐业。孟子深情地畅想黎民百姓理想的安居状态。雪中送碳,扶危济困,是一时之人文关怀,那么,为百姓谋求土地,谋求正常生产秩序,谋求百姓的“庠序”,是孟子为百姓谋求的可持续的人文关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篇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孔孟中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是的,孟子确实是中国的“柏拉图”,因为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国”:统治者役民以时,治民之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就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来说,他的伟大构想是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阶段:王道之始。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一组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而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提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第二阶段:王道之成。“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里又采用了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第一阶段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又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五十者”也好,“七十者”也好,这些“颁白者”何以丰衣足食?何以“不负戴于道路”?于是,在养民基础上,孟子又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既养民,又教民,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就是孟子为我们构想的建设理想社会的“两阶段”理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这是深埋在孟子心中的美好希望。他见梁惠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了,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到大梁后与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最成熟的时期。但问题是,在孟子的记载中,何以在梁惠王面前孟子才非常完备地提出了他的“两阶段”理论呢?曹交曾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也就是说,他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既然如此,则当时的诸侯自然也有成为“尧舜”的可能性。从本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梁惠王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尽管梁惠王说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未免有些夸大了,尽管孟子认为梁惠王属于“五十步笑百步”之列,但毕竟梁惠王采取了“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的善举,毕竟梁惠王所说的“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也是事实。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篇3读完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我感触良多。尤其是对于“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一次的理解,结合当今社会,我有所感悟。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样曾经怀疑过:“付出跟收获成正比”这句话,因为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报”这样的经典句子,但现在的我更倾向于前一句很简单的例子,就拿赚钱来说,一部分人在同一时间内会比另一部分人赚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赚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许会抱怨,也许会嫉妒,也许会羡慕,但我们所没有看到的是比我们赚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们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许是身体上的,也许是心理上的,往往处在相近或一个级别上的人就会因为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种心态不自然的产生了扭曲了的心理,这也许是社会复杂一面的部分原因吧。人潜意识里都渴望被别人重视,但只是有时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而当别人没有达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时,也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了所谓的失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制闸设备保养施工方案
- 第3课 课外留影巧美化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电子工业版安徽五年级下册-电子工业版(安徽)
- 新能源产业政策碳足迹评估与减排路径报告
- 建筑方案设计文献综述模板
- 2025年焊接中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医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业面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排序算法考研真题及答案
- 延期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65T 4364-2021 籽用南瓜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 空间生产与社区发展-深度研究
- SMT工艺制程详解
-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高级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肺栓塞(讲课教学课件)
- (完整版)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内操场的智能化设施布局规划
- 2025年度拍卖会竞拍者资格审查合同4篇
- 门诊挂号与预约管理制度
- 国能日新的光功率预测系统培训
- DB45T 2473-202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 国能灵璧浍沟70MW风电项目 XGC15000TM-1000t履带吊-1000及SCC8000A-800t履带吊安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