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发灾害的心得体会-信息公开是重要救灾机制_第1页
关于突发灾害的心得体会-信息公开是重要救灾机制_第2页
关于突发灾害的心得体会-信息公开是重要救灾机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突发灾害的心得体会:信息公开是重要救灾机制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影响波及全国10多个省区市。突发灾害可能引发的社会性恐慌情绪并未蔓延,不负责任的流言虽在部分城市出现,但在当地政府权威及时的信息发布面前迅速消失。虽然,灾情还在统计之中,救灾的推进也有待后续的更详细披露,但抗震救灾的有序进行和波及地区的平静稳定,已经显示出一个理性社会面对突发重大灾害时的应有状态。从中不难看出,及时有效畅通的信息发布,是社会应急预案中的关键性机制(.)。我们看到,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有关方面救灾行动迅速展开的消息,已经通过电视、网络传入了公众的视野。政府正面回应举措的及时传布,使人们获得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的信心保障。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出现“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谣言后第一时间,广东、河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气象服务部门立刻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安全提示,详细地介绍了此次地震的情况,并告知公众地震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呼吁民众不要恐慌。上海市有关部门更是将监测数据分析向市民和盘托出:目前上海不会发生有震感的地震。在真实权威及时的信息面前,谣言与恐慌迅速消弭于无形()。我们还知道,在重大的社会突发性事件面前,信息饥渴是大多数人的自然反应。当人们急欲了解灾害详情和救灾进展的第一时间里,电视滚动字幕、插播新闻、网页刷新等各种现代传播方式正源源不断地提供可靠畅通的信源,并带来各种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对灾害相关情况的了然于胸,正是社会人心趋于安定的基础。事实再一次说明,公众对于灾情信息的掌握,非但不会造成有些人预想中的恐慌性社会情绪,不会带来对应急处置正常开展的干扰,反倒有助于秩序稳定、信心凝聚、合力形成,这对于一个遭遇突发事件的社会来说不仅重要,而且必要。而如果害怕“什么都公开了会出乱子”,在社会最需要的时刻选择沉默甚至以谎言应付质疑,往往才会导致谣言泛滥,从而贻误时机,造成本可避免的危害。在这方面,深刻的教训其实并不遥远。从此角度看,汶川震灾后的舆情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