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震灾后爱国卫生工作汇报[范本]_第1页
XX县震灾后爱国卫生工作汇报[范本]_第2页
XX县震灾后爱国卫生工作汇报[范本]_第3页
XX县震灾后爱国卫生工作汇报[范本]_第4页
XX县震灾后爱国卫生工作汇报[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震灾后爱国卫生工作汇报尊敬的国家爱卫办高处长、省爱卫办张主任、督查组各位领导:XX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带,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辖9镇27乡(含两个回族乡),286个行政村和居委会,19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万,是革命老区、盆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一、XX“ ”特大地震灾害异常惨烈(一)灾害突然发生,余震持续不断。XX处在摩天岭与龙门山交接的若干个地质断裂带上,龙门山脉三大主断裂带全部经过XX,映秀主断裂经过我县马公至沙州一线等20多个乡镇,历来属地震频发区。“ ”汶川 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其烈度达到11度。25日16时21分我县XX乡又发生 级余震,是汶川 级特大地震以来最强的一次,XX灾区雪上加霜。截止6月17日18时,已发生余震12567次, 级以上余震212次,其中震中在XX4级以上的50次,5级以上的7次。全县36个乡镇严重受灾,是XX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毁灭性灾难,XX成为极重灾区。(二)人员大量伤亡,场面惨不忍睹。截止目前,全县已确认遇难人数达4695人,失踪124人,受伤15453人(重伤1522人),受灾人数达25万人。其中,县城农贸市场房屋整体垮塌,死亡人数达51人;木鱼初中学生宿舍垮塌,403名学生被埋,死亡289人;红光乡东河口村4个社因两面山体整体崩塌,约260户700多人被山体全部掩埋到100米深处。红光乡东河口村、石板沟村碎屑流垮方3000万方以上,造成青竹江、红石河被堵,形成3个总库容为XX多万方的堰塞湖;XX95%的乡镇地处高山深谷,地质条件特别恶劣,石坝乡青龙村、八一村、五一村、中心村等村大部分被山体滑坡掩埋,800余名群众被深埋。XX镇、XX镇、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XX乡等全县36个乡镇损失都极其惨重。(三)房屋成片垮塌,受灾群众全部食宿野外。全县城乡居民房屋和机关办公楼全部损坏,垮塌城乡居民房屋95万间1354万平方米,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垮塌40万间500万平方米。84家企业厂房倒塌很难恢复生产。沙州、木鱼、孔溪、瓦砾、房石、曲河、红光、石坝、马公、关庄、凉水等乡镇场镇夷为平地,大部分村社民房荡然无存,全县25万人无家可归,灾民全部食宿野外。全县房屋及群众财产损失300亿元以上。(四)基础设施全面瘫痪,XX成为“孤岛”。水、电、气、油、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瘫痪,XX30小时与外界失去联系。为确保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和争取救援,每隔几小时我们安排两名同志步行到广元报灾情、求援助。全县损毁道路926公里,损坏桥梁126座,沙州至木鱼大桥全塌,木鱼、沙州至广元方向大桥断裂。供电设施损毁1000多公里,城镇集镇供水管网和供水站全部损坏。由于余震不断和连续大暴雨袭击,被抢通的道路、供电、通讯反复中断。(五)全民受灾,救援和安置难度大。由于与外界失去联系近30小时,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十分奇缺,在废墟中抢救生还者极其困难;学校全部停课,工厂全部停工,全县25万群众无房居住;XX地形复杂,地质灾害危害太大,剩下可安置的安全地带太少;道路不通,25万人吃饭、饮水完全靠救援,房石、曲河、马公、石坝、红光五个乡镇近两万多群众在灾后近一个月主要靠空投物资救助;药品器械极其匮乏,伤员救治极其困难;即将进入酷暑季节,防疫压力巨大;农村灾区山高路断,救助工作异常艰难。经初步测算,整个灾害损失 亿元。二、灾后爱国卫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地震灾害发生后,XX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切实把抓好灾后爱国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沉着应对,科学指挥,坚决筑牢灾后防疫这道“防护堤”,有效保障了灾区群众生命安全。(一)周密部署,编织全覆盖防疫网络震灾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迅速反应,立即启动了灾后爱国卫生工作应急预案。一是组建机构。迅速恢复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爱卫、卫生、疾控、农业、畜牧、水利等县级部门组成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定并下发了抗震救灾爱国卫生工作方案、关于在受灾地区发动群众用简易方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灾区防疫工作的命令、关于进一步加强灾民聚居区及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居民集中安置点厕所建设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指导灾后爱国卫生工作,为灾后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县36个乡镇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爱国卫生管理机构,集中居民点成立了临时管委会,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分散居民点以原村支部、村委会为管理主体,设置了爱国卫生工作小组,落实了责任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以居民点开展灾民自治工作。二是组建队伍。坚持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组建了专兼职卫生保洁员近XX名,组建了由651名专业防疫人员组成的36支专业卫生防疫队伍,由3406名军人、村社干部、群众组成的572支群众防疫队伍,全面开展消杀工作,实行消杀工作 “五定一挂一督一保”工作机制(五定: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范围、定时间;一挂:工作成效与报酬挂钩;一督:组建督查组,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片区督查;一保: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做到了“三确定”、“三控制”。三确定即:定人、定点、定量。三控制即:范围控制,将居民集中安置点、学校、医院和其他蚊蝇孳生地等重点场所作为消杀的重点;重点控制,将废弃畜舍、损坏及使用的厕所和临时垃圾集中站点的蚊、蝇、蚤等作为消杀重点;用药控制,使用低毒、高效的消杀药品,正确把握药量和施药次数。全县累计喷洒各类消毒杀虫剂6408件,器械2758台,消杀面积达22319万平方米。(二)深入宣传,树立全动员防疫理念一是强化宣传。我县充分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灾后饮用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 万份,悬挂固定规范标语540幅,制作专栏墙报389个,出动宣传车4600台次,组建防疫宣传小分队1176人,培训群众25万人,印发督查通报8期 ,上报爱卫工作信息30余篇,发放调频收音机3万余只,利用新闻媒体刊发(播)疫病防控健康教育知识127期次,实现了宣传全覆盖。二是全民参与。各乡镇、各安置点结合各地实际,创新工作机制,采取不同形式,发动干部职工、志愿者和居民对居民集中安置点及周边环境卫生进行突击整治。如:新汽车站安置点采取片长、点长、篷主负责制,建立卫生监督管理机制,组织了学生义务保洁和卫生监督队伍;东山安置点建立篷户门前卫生制度,实行生活垃圾篷户收集、归点存放,环卫清运的运行机制。三是典型示范。对各乡镇、各安置点爱卫工作搞得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差的反面进行曝光,限期整治,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卫生防病意识,提高防病能力。(三)科学防控,构建全方位防疫格局一是强力整治卫生环境。按相关技术规程全面完成4695具遇难者遗体的消毒和处理,无害化处理填埋动物死尸2859121具,消毒面积达4309794平方米,出动消毒人员55381人次,疏通阴阳沟渠71420米,日清除生活垃圾120余吨,建立居民临时集中安置点“垃圾入桶、日产日清、统一收集、集中填埋”管理制度,有效切断污染源。二是加强食品饮用水质监测。充分整合各地和县内的专业技术力量,加大食品和饮用水质监测,实行定人、定责、定区域,严把“病从口入关”,全力确保灾区食品和饮用水质安全。三是完善、增设环卫设施。坚持以组织灾民自建为主,部队援建为辅的工作方针,一方面加强对受损环卫设施的恢复,另一方面采取就地、就近方便群众的方式组织设置临时垃圾堆放场点、简易垃圾桶(箱),排险使用民厕、单位厕所、修建临时厕所等办法解决群众入厕难。全县累计修建简易厕所549座,恢复使用居民及单位厕所336座,建临时垃圾处理池377个,添置垃圾桶389个,配置清运车93辆,设置废物箱11620个。 四是开展捕杀犬只和灭鼠专项活动,确保无乱拉乱排、无犬只伤人、无狂犬病和鼠传疫病发生,全县累计灭犬400余只,投放鼠药 吨。五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县指挥部将居民集中安置点排污管网、厕所、医疗卫生建设与居民过渡安置房建设同规划、同实施。(四)长效管理,创新全过程防疫机制一是建立爱卫和疫情工作信息报告制度。全县构建了县、乡、村、社四级疫情和爱国卫生报告网络,实行每天下午4点钟疫情零报告制和爱卫工作进度报告。截至目前,全县疫病发生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比率降低。三是创新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了棚户区卫生管理制度、公厕卫生管理制度、临时居民安置点公共卫生守则,并印发到灾民手中,定期检查评比,促进户与户之间,人与人之间互相监督机制的形成。四是建立督查督导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县抗震指挥部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了抗震救灾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实行日督查制度和责任区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制度。(五)强力整改,促进工作全面发展按照国家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马秀珍、全国爱卫办副主任白呼、省市督查组领导来XX检察指导爱卫工作时指出的问题,县指挥部立即采取措施,于6月10日召集各乡镇分管领导、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居民临时安置点厕所规范化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灾民聚居区及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居民集中安置点厕所建设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同时于6月16日至19日组织四个督查组对全县居民安置点厕所规范化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了督查督办。各地结合实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目前,全县卫生面貌和居民点临时厕所建设得到了较大改观。三、存在的困难(一)环卫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垃圾桶、垃圾车配置数量不能够完全满足群众所需。(二)全县 万户农户自建房每户需建房资金67万元,按现在国家每户补助2万元的标准,所需缺口资金较大,卫生厕所建设尚需项目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