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康成小学 昝凤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说”。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照理说,小学生的生活还是较为丰富的,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及各种景观建筑等等,都可以是他们的写作的素材。那又如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原因在于学生在平时缺乏观察生活的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不会把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作文中优美词句。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找出一点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二、解决问题采取的方法和措施1.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前,教师要提前精心备课。观察作文课堂,有学习场所“大散乱”、学生行为“太自由活跃”、课堂生成“难以预料”等多个特点,这就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维持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秩序,如何提高教学实效,如何应对课堂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课前备课,课前要周密全面的设计。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观察体验内容、备走进生活的方式方法,备教学环节。2.在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组织学生外出观察时,为达到有序高效的目的,我们在课前告诉学生观察的对象和方法,组织学生带好纸笔分组排队按秩序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踩踏绿化带,不玩闹,观察时不三心二意走马观花,观察结束后带好纸笔,排队“快静齐”回教室,然后讨论交流,并试写片段。3.观察与创作相结合。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千方百计留给学生体验生活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搭建走进生活的平台。通过“观察体验交流所得试写篇段班内展读师生赏评修改完善推荐发表”等环节,引导学生把所观察到的、感悟到的、想象到的,流畅、真实、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4.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天地时,往往面对眼花缭乱的事物而茫无头绪,不知道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对此,我们经过研究引导学生一是要确定一两种观察事物,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多感官观察法。学会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手摸,调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同时教给学生多角度观察、按顺序观察,由表及里观察。让学生学会发现观察对象的细节之处。三是让学生学会用最合适的词句去描述看到的事物,多用四字词语,多用比喻句,多展开想象,把物的特征跟人结合起来,赋予花鸟虫草树天空白云以生命,学会从事物的特征变化中感悟人生哲理和自然规律。具体说来有如下方法:四是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引导学生选定一个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在观察时就会有很浓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五是告诉学生观察要有顺序。观察时,有的可以有的由上到下,由近到远,有的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还可按时间顺序和地点转换顺序进行观察。六是观察要细致具体。小学生观察事物一般抓不住事物的细枝末节,因而说话写话内容不具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们组织找形近字让其观察辨别,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叶圣陶曾经说过:“识得深切,写出来当然亲切;识得浅薄,写出来不免浅薄。一无所知,便写也没法写出。”可见,不经观察是写不出什么的。七是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的特点是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每个事物既有整体特点,又有各部分的特点。观察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先找出事物的整体特点,然后再深入观察,找出各部分特点,这样的观察既全面又集中。写作时,观察过的事物在头脑中浮现时,就比较具体了。5培养学生随机观察的能力。除了要做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力的培养对写作文是至关重要的,但观察力的培养,应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重在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随机观察能力。学生在平时对周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或人、事、物、景、出现的细微变化,都能随时注意观察,发现和探究其中奥妙。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养成了这种习惯,将变得耳聪目明,这不仅有助于积累作文素材,写好作文,而且将来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老师可以临时让学生观察。例如:班级里某个同学的特异举动,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他的外貌、衣着、举动、表情和行为等,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6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敏锐捕捉观察对象引导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教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素材,找到“下锅之米”。通过老师为其搭建的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的平台,感受生活的丰富与多彩。比如,可以从学校里面的植物入手,让孩子们走遍校园的角角落落,尽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感受不同季节万物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春天,学校大门外道旁的紫叶李花苞初现,门口垂柳吐绿报春,校园里的白玉兰,紫玉兰纷纷“脱毛衣”“摘毛帽”,校园里就热闹起来,各种花次第开放,花坛里连翘花开似金,李子树花放如雪,篮球场边樱花似锦,足球场旁紫荆花灿若云霞。草地上,蒲公英、苦苦菜撑开金色遮阳伞;一直到夏季,虽然春红已谢,但石榴花、凌霄花妖艳如花,绿叶如盖;秋日,从校园里的第一朵波斯菊盛开,到最后一片菊瓣凋谢;从第一片法桐叶坠落,到校园里黄金铺地。冬日粉妆玉砌,玉树琼枝,冬天,从第一次寒流光临,到第一朵雪花造访,老师和孩子们始终是大自然这部书的忠实读者。我们小心翼翼翻阅着,追逐着,欣赏着,咀嚼着,品味着,享受着,创造着,收获着,快乐着。走近小昆虫、小动物,同样让我们观察感悟到生命之美。引领孩子们关注空中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凡是能搜索到的,都会想办法让孩子们关注,校园里能看到的小蝴蝶、小蜜蜂,瓢虫、西瓜虫,蚊子、蜘蛛、蚂蚁;雨后出现的蜗牛、蚯蚓;孩子们在校外发现的天牛、象鼻虫,磕头虫,蚂蚱、螳螂小孩子们的好奇心极强,他们本身就非常喜欢这些小动物,如果语文老师再从中介入,他们的兴致会更浓,他们能兴致勃勃地看,津津有味地说,必然会饶有兴趣地去写。小蜜蜂,瓢虫、西瓜虫,是激发孩子们关注小动物的必修课,蚊子、蜘蛛、蜗牛、蚂蚁、蚯蚓,天牛、象鼻虫,磕头虫,蚂蚱、螳螂是孩子们自主探究的自修课一个循环下来,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小昆虫的感情,还学会了观察、描写小动物的方法。看什么,怎么看,秋冬春夏,我们就是这样,随着季节看,变换着角度看,从植物到动物,花草树木,风霜雨雪,鸟兽虫鱼,莺歌燕舞,面对大自然的馈赠,我们每次都照单全收,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体味自然之美,感恩大自然,让孩子们学会从一滴水中看世界,一朵花中品芬芳。三、取得的成效1.作文课堂教学进步明显。学校崔艳老师执教的神奇胖大海、孙增钰老师执教的烧锅中的秘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观察作文研究得到教科院领导的重视,承办了教科院周六研究课,在活动中李锦辉老师执教的身边的春天,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2.大量的观察,使学生的积累丰富了,习作兴趣提高了,心灵细腻了,感受丰富了,学生慢慢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事物,勤于动笔,学生意识到自己身边无时无处都有写作材料,很多学生在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