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精选ppt_第1页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精选ppt_第2页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精选ppt_第3页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精选ppt_第4页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精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人员结构 整个工段拥有专工一人 工段长2人 员工28人 共计31人 28位普通员工分成4个班组 每个班组7人 其中正副班长各一人 主控2人 转化工2人 其中一人为副班长兼任 精馏工1人 尾气回收工1人 目录 氯乙烯合成转化盐酸脱析单体压缩氯乙烯的精馏尾气回收 一 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生产任务 本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将乙炔工序送来的精制乙炔气体及盐酸工段送来的氯化氢气体脱水后 在转化器内通过高汞触媒作用下 生成粗乙炔气体 净化后送压缩 生产原理 混合脱水在很好的除雾设备中 温度控制在 14 0 5 可使混合气体含水量到达0 013 以下 指标0 03 在混合气体冷冻脱水过程中 冷凝的40 盐酸 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外 大部分呈细微的 酸雾 悬浮于混合气体中 形成气溶胶 采用浸渍3 5 憎水性能有机硅树脂的5 10 m细玻璃纤维 发现 气溶胶 与垂直的玻璃纤维相撞后 大部分雾粒被截留 在借重力向下的过程中液滴逐渐增大 最后滴落下来并排除 一 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氯乙烯合成 C2H2 HCl C2H3Cl 29 8kcal mol反应条件 1 高汞触媒作催化剂 2 反应温度为100 180 反应后生成的粗氯乙烯气体中含有少量的盐酸 乙炔 烷类 二氯乙烷 三氯乙烷 氢气 氮气 氯化汞蒸汽 二氧化碳 粗氯乙烯的净化利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 利用气体在吸收集中溶解度的差异 使后者分离 反应后的粗氯乙烯气体经水洗碱洗后至中性 一 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主要工艺流程 乙炔工段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经乙炔砂封后 与氯化氢工段送来的氯化氢在混合器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入一级石墨冷却器 冷却至 10 再经二级石墨冷却器用 35 冷却盐水简介冷却至 14 0 5 左右 在这两级石墨冷却设备内各依重力作用除去大部分液滴后依次进入一级酸雾过滤器 二级酸雾过滤器靠过滤除去少量粒径很小的酸雾 得到含水量 0 013 的混合气体依次进入石墨预热器 预热至70 85 送入装有氯化高汞触媒的转化器反应生成粗氯乙烯气体 生成的粗氯乙烯气体经过装有活性炭的除汞器吸附除去部分汞后 进入冷却器冷却至30 以下 进入泡沫脱酸塔 解析后的稀酸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大部分氯化氢气体 经过吸收后的粗氯乙烯气体进入中和塔中和大部分盐酸 二氧化碳后 进入二号碱洗塔用8 15 的氢氧化钠溶液进一步中和 净化后的气体送入压缩工序及进气柜 一 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主要工艺指标 一级石墨冷出口温度 10 二级石墨冷出口温度 14 0 5 石墨预热出口温度75 85 氯化氢纯度 93 乙炔纯度 99 控制分子比为C2H2 HCl 1 1 05混合气温度 45 一 氯乙烯合成与转化 主要工艺指标 转化器冷却器出口温度 30 一次转化器出口乙炔含量 30 二次转化器出口乙炔含量 2 一号碱洗塔NaOH浓度5 8 二号碱洗塔NaOH浓度8 15 二 盐酸脱吸 生产任务 将废酸中的大部分氯化氢经加热脱析出纯度 99 的氯化氢气体 生产原理 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二 盐酸脱吸 工艺流程 由净化除酸泡沫脱酸塔吸收的26 28 的浓酸以一定流量连续溢流到浓酸储槽 槽底用盐酸解析塔进酸泵向脱析塔提供26 28 的浓酸 泵出口用流量计和调节阀控制一定流量 同时保证浓酸储槽液位相对稳定在40 70 脱析塔靠塔底再沸器用蒸汽加热 塔顶靠自然冷却做部分回流 在填料段进行传质传热交换过程 塔顶精馏出纯度 99 的硫化氢气体 塔底排出22 26 的恒沸酸 塔顶氯化氢气体经塔顶冷却器冷却至常温及旋流分离器除去酸滴后 送往合成氯化氢总管作为转化原料 二 盐酸脱吸 主要工艺指标 泡沫脱酸塔塔下酸浓度 25 28 脱析塔塔底温度114 120 脱析塔塔顶温度 70 脱析塔塔底液位40 70 脱析塔排酸浓度22 25 脱析塔操作压力稍高于脱水氯化氢总管压力稀酸罐液位40 80 浓酸罐液位40 80 三 单体压缩 生产任务及工艺流程 由碱洗塔顶部出来的粗氯乙烯气体和由气柜送来的氯乙烯气体经水分离器部分脱水后进入机前冷却器冷却至5 8 除去粗乙炔气体中的大部分水分后 经氯乙烯压缩机压缩至 0 75MPa送机后冷却器降温至55 左右 除去部分油水进入下一工序 三 单体压缩 主要工艺指标控制 一级吸入温度5 10 一级吸入压力0 010 0 040MPa一级排气温度 110 一级排气压力0 025 0 030MPa二级吸气温度35 40 二级吸气压力0 220 0 250MPa二级排气温度 105 二级排气压力0 50 0 60MPa机后冷却温度46 50 四 精馏岗位 生产任务 本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将压缩岗位送来的氯乙烯气体冷凝成过冷液体后 除去液体里面的杂质后 蒸出液体中的氯乙烯 为聚合工段输送纯度大于99 98 的精制单体 四 精馏岗位 生产原理 利用多组分的混合物在定压下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或在定温下各组分的蒸汽压不同 经过传质传热的过程 即气相中难挥发的组分和液相中易挥发的组分 进行多次的反向扩散 而得到较完全分离的单一组分的物质 粗氯乙烯中的杂质包括 C2H3Cl C2H2Cl2 C2H4Cl2 C2H2 CH3COH O2 N2等其中C2H2 N2的沸点为 83 6 C2H3Cl的沸点为 13 9C2H4Cl2的沸点为57 60 四 精馏岗位 工艺流程 来自后冷却器的氯乙烯气体进入全凝冷凝器 用零度水将大部分氯乙烯冷凝成液体 氯乙烯去分水器 全凝器没有冷凝下来的气体进入尾凝器 经 35 盐水冷却后 液体进入水分器除去水分 尾凝器没有冷凝的气体去尾气吸附塔后定压排空 从水分器出来的氯乙烯液体进入固碱干燥器除去水分和酸性物质 然后进入低沸塔 低沸塔用热水间接加热 低沸点物蒸出 经塔顶冷凝器用0 水控制VCM回流比后低沸物由塔顶进入尾凝器 塔釜液体氯乙烯由液位控制进入高沸塔在高沸塔中将氯乙烯蒸出经分离而成精氯乙烯 经塔顶冷凝器控制部分回流 大部分精氯乙烯进入成品冷凝器 用0 谁将氯乙烯冷凝 氯乙烯液体进入储存工序 四 精馏岗位 主要工艺指标 机后冷却出口温度47 57 单体储槽储存量 80 水分离器压力0 55MPa碱干燥器出口压力0 55MPa低塔釜温度41 43 塔釜压力0 50 0 58MPa塔釜液位1 7m塔顶温度33 38 塔顶压力0 50 0 58MPa塔身温度40 塔身压力0 50MPa塔底温度45 四 精馏岗位 高沸点塔釜温度 33 塔釜压力0 22MPa塔釜液位1 7m塔顶温度 15 塔顶压力0 18 0 20MPa塔身温度15 18 塔底温度 32 成品冷凝器温度12 18 压力0 16 0 18MPa单体储槽压力0 4MPa 五 尾气回收 生产任务 使排空的尾气中VCM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基本原理 利用吸附剂在相同压力下易吸附高沸点组分 不易吸附低沸点组分 和在高压下吸附组分的吸附量增加 减压下吸附量减小的特性 将尾气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吸附剂床层 尾气中的高沸点组分乙炔 氯乙烯 二氧化碳等被选择性吸附 低沸点组分氮气 氢气作为净化气体由吸附塔出口排出 经尾排阀调节后排空 然后在减压下解吸被吸附的组分乙炔 氯乙烯 二氧化碳等 解吸气体回收利用 同时使吸附剂获得再生 五 尾气回收 工艺流程 将来自装置外经压力调节储罐缓冲的尾气直接经程控阀进入吸附塔中正处于吸附工况的某一个塔 在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将为其中的氯乙烯吸附下来 然后经程控阀流出吸附塔 再经尾气缓冲罐 调节阀 阻火器后直接放空 被吸附的VCM经加热逆放后 经冷却器冷却 在经真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