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以及病害防治 2020 4 9 1 南美白对虾 学名凡纳对虾 属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十足目 游泳亚目 对虾科 对虾属 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俗称 又称白肢虾 2020 4 9 2 2020 4 9 3 2020 4 9 4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2020 4 9 5 常见病症一 红体病二 白斑病三 褐斑病四 红腿病五 肠炎病六 烂鳃病七 烂眼病八 固着类纤毛虫病 九 蓝藻中毒十 荧光病十一 蜕壳综合症十二 痉挛病十三 死底病 2020 4 9 6 一 红体病 病原体 桃拉病毒或细菌症状 虾体虚弱 甲壳变软 不摄食 空胃 体色素扩散 附肢呈红色 尤其是在尾扇 尾节和腹肢更显然 有时全体虾体变成红色 急性期感染的南美白对虾全身暗红 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显然 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 2020 4 9 7 红体病判断依据 1 看身体发不发红2 看肠胃有没有食物3 看头胸甲容不容易剥离如果上述3点全部具备那就说明是急性红体病 一般由病毒引起 如果只是前两点符合 则是慢性红体病 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如果仅有一点病症 则有可能是应激性红体 一般是有环境变化引起 2020 4 9 8 桃拉病毒 1 病原 为桃拉病毒感染 2 症状 体型消瘦 甲壳变软 红须 红尾 体色变暗 变红 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 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 消化道特别是胃不饱满 肠道发红 并且肿胀 发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 且靠边死亡 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 死亡率高达80 90 2020 4 9 9 2 桃拉病毒病 2020 4 9 10 3 防治 以预防为主 预防措施 虾池及池水严格消毒 池水深度要达2米以上 使用增氧机 尽量保证水环境良好与稳定 使用高健康苗种 投喂优质配合饲料 适当添加维生素C 葡聚糖 肽聚糖等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每100千克饵料添加板蓝根50克加三黄粉200克 内服 连喂一周 外用溴氯海因0 3 0 5克 立方米全池泼洒 第二天停药一天 第三天再泼洒一次 2020 4 9 11 2020 4 9 12 防治 切断传播源 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虾苗 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 溴氯海因 二溴海因 二氧化氯 季胺盐等 消毒 用免疫加强剂如参素 核苷素 多肽类 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加强免疫功能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2克 康健0 5 0 75g EM原露3g 连续内服5 6天 在水体中可用神碘2号0 3g每立方米 连续倾注2天 在第3天用0 3 0 6g每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倾注 隔2天后再全池倾注枯草杆菌0 2克每立方米 沸石粉20g每立方米 2020 4 9 13 二 白斑病 病原体 综合症病毒症状 病虾反映愚钝 不摄食 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 以头胸甲处最为显然 鳃丝发黄 肝胰脏肿大 糜烂 一般在几天内便可大批死亡 2020 4 9 14 白斑病 2020 4 9 15 防治 全池连续倾注二溴海因0 3克 立方米 2天 投喂药饵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康健0 5 0 75克 维生素C3克 连续投喂5 7天 2020 4 9 16 三 褐斑病 病原体 症状 病虾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雀斑状溃疡 雀斑的边缘较浅 中间颜色深 2020 4 9 17 2020 4 9 18 防治 连续倾注神碘0 3 0 6克立方米 2天 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 氟苯尼考0 5克 连续内服5天 2020 4 9 19 四 红腿病 病原体 副溶血弧菌症状 病虾附肢变红 尤以游泳肢最显然 步足 尾扇也呈红色 病虾在水面慢游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 2020 4 9 20 2020 4 9 21 防治 全池倾注二溴海因0 3 0 4克 立方米 第二天全池倾注神碘2号0 3 0 6克 立方米 内服药饵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 氟苯尼考0 3 0 5克 连续投喂3 5天 2020 4 9 22 五 肠炎病 病原体 细菌或者捕食某些藻类中毒引起症状 病虾游动迟缓 体质弱 肠道显然变粗 呈红色 肠胃空 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 2020 4 9 23 2020 4 9 24 2020 4 9 25 防治 全池倾注二溴海因0 3克 立方米一次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肠清2 4克 大蒜素5克 连喂3天 2020 4 9 26 六 烂鳃病 病原体 弧菌或者其他杆菌症状 病虾鳃丝呈灰色 肿胀 鳃丝溃烂 呼吸艰苦 食欲不振 2020 4 9 27 2020 4 9 28 防治 全池倾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 2 0 4克 立方米一次 两天后全池倾注枯草杆菌0 25克 立方米或EM原露0 3克 立方米 同时内服适量的环保抗菌药物 同时可用沸石粉10 20克 立方米 改良养殖环境 2020 4 9 29 七 烂眼病 病原体 非01群霍乱弧菌症状 眼球肿胀 由黑色变成褐色 进而溃烂 有的只剩下眼柄 病虾漂浮于水面翻滚 2020 4 9 30 烂眼病 2020 4 9 31 防治 全池倾注 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 0 3克 立方米 连续泼2天 同时内服抗菌药 每千克饲料内添加10 氟苯尼考0 5克 连续投喂3天即可 2020 4 9 32 八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体 聚缩虫 累枝虫 单缩虫 钟形虫症状 病虾的体表 附肢和鳃上构成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或鳃部变黑 呼吸和蜕皮艰苦 底质腐殖质多且老化的池塘易发生黑鳃 2020 4 9 33 3 固着类纤毛虫病 2020 4 9 34 防治 全池倾注纤毛虫净1 2克 立方米 过5天后再用一次 再全池倾注工业硫酸锌3 4克 立方米 过5天后再倾注一次 以上药物用过后 隔天再全池倾注0 2 0 3克 立方米二溴海因一次 2020 4 9 35 九 蓝藻中毒 病因 因池内微囊藻过量滋生 当藻体大批死亡时 经细菌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引起对虾中毒死亡 诊断方法 池水表层出现大批蓝绿色或铜绿色浮游藻类 当有风时下风处水表层会积聚很多微囊藻 并有腥臭味 对虾即可能中毒 2020 4 9 36 防治 节制投饲量 以免残饵积攒太多 用络合铜0 7克 立方米全池倾注 过3天后再倾注一次 留意 用药时容易缺氧 必需开启增氧机 预防泛塘 2020 4 9 37 十 荧光病 2020 4 9 38 病原 发光弧菌引起的荧光病症状 镜检体内有大量弧菌 对虾被侵袭时 在鳃 头 胸部 腹部的腹面发出荧光 严重时虾体全身发荧光 病虾摄食减少或不摄食 触须断裂 反应迟钝 缓慢由于水池浅水处 2020 4 9 39 防治方法 水体消毒 二溴海因0 2ppm全池泼洒 如病情严重 第一次用药后两到三天再用一次 内服抗菌药物 2020 4 9 40 病原 夜光藻症状 在水的上层集中 在夜间看到池水中类似点点星光的荧光 虾体不发光 病虾游动缓慢 反应迟钝 食欲减退或不摄食 呼吸困难 常在水面无方向的漫游或在池边浅水处不动 最后窒息死亡 2020 4 9 41 防治方法 1 养殖过程中保持虾池水质清洁 2 定期使用碧水安 解毒碧水爽或者颗粒双改 活水素等保持水质的良好与稳定 2020 4 9 42 十一 蜕壳综合症 病因 放养密渡过大 水质不稳 水环境突变或者饵料不足 尤其饵料中含Ca P物质不均衡 脱壳后钙磷转化艰苦 致使对虾不能利用磷所引起 症状 病虾甲壳薄而软 活气差 体色灰暗 生长迟缓 2020 4 9 43 软壳病 2020 4 9 44 防治 适当加大换水量 改良水体环境 常常全池倾注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8 15公斤 或者巨能钙每亩每米水深60 80克 医治时全池倾注沸石粉 每亩每米水深30 50公斤 每隔半个月全池倾注枯草杆菌0 25克 立方米 饲料内添加3 5磷酸二氢钙 连续投喂5 7天 2020 4 9 45 十二 痉挛病 病因 缺钙 磷 镁及B族维生素等 水体透明渡过高 水中钙磷比例失调 症状 病虾躯干迂回 背部弓起 僵直 无弹跳力 不久死亡 2020 4 9 46 防治 加大换水量 进步池塘水位 将透明度节制在30 40厘米 饲料内适当补充添加钙 磷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 水温30 以上少惊动虾池内的对虾 2020 4 9 47 十三 死底症 偷死症 病因 放苗密渡过大 管理配备跟不上 造成缺氧或局部缺氧 水质变坏 加之后期投饵量大 造成虾池氮素积攒 氨氮 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偏高 低盐度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