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讲义(注意)PPT课件.ppt_第1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注意)PPT课件.ppt_第2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注意)PPT课件.ppt_第3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注意)PPT课件.ppt_第4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注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 第六章 1 章节内容 第一节注意的理论和实验第二节注意的操作定义第三节注意的研究方法第四节注意的应用研究 2 一 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 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 为了说明过滤器理论 研究者发明了双耳分听技术 让被试的双耳听到不同的信息 按照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位置 感觉阶段 分析阶段 反应阶段 划分为 早期选择模型 中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 3 一 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 早期 布拉德本特 双耳分听实验 了解下实验的原理过程 特点 1 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早期阶段 感觉阶段 2 全 或 无 方式进行加工 3 单通道模型 4 新意的 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通过 4 Broadbent的单通道过滤器模型 选择性过滤器 刺激 输入通道 反应 容量有限的通道 长时记忆 5 Broadbent的实验 实验材料左耳 6 2 7右耳 4 9 3 实验结果 1 分别再现的正确率为65 2 成对再现的正确率为20 3 随意再现多采取分别再现方式 再现方式 1 以单耳分别再现 2 以双耳顺序成对再现 3 随意再现 0 5秒间隔 2个 秒呈现 6 Gray和Weddelbum的实验 实验材料左耳 OB 2 TIVE或DEAR 5 JANE右耳 6 JEC 9或3 AUNT 4 实验结果单词Objective或短语DearauntJane 意义再现 过滤器允许不止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 提示 7 二 中期选择模型 衰减模型 特雷斯慢 追随耳实验 了解实验原理过程 特点 1 过滤的位置有两个 外周过滤器 中枢过滤器 分析阶段 2 衰减 方式进行加工 既允许追随耳 有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衰减 3 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 具有较低阈限值 8 Treisman的衰减模型 追随耳非追随耳 9 Treisman的双耳分听实验 Thereisahouseunderstandtheword Knowledgeofonahill 两耳同时呈现 追随耳 非追随耳 报告追随耳听到的信息 Thereisahouseonthehill 实验结果 10 三 晚期选择模型 多伊奇特点 1 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 但是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 反应选择模型 2 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的现象 3 可以解释特别有意义的信息易引起人注意的现象 4 无法解释客观存在的早期选择现象 11 Deutsch Norman的反应选择模型 感觉登记 知觉分析 反应选择 组织输出 追随耳 非追随耳 反应 12 二 资源限制理论与可证伪标准 卡内曼 Kahneman 1973 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 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 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 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 13 Johnson和Heinz的实验支持 实验变量自变量 靶子词与非靶子词之间的感觉可辨度 高 低 和语义可辨度 高 低 因变量 被试对非靶子词的回忆情况实验内容要求被试追随靶子词 不固定在某一只耳朵中出现 14 Johnson和Heinz的实验支持 实验结果 不管语义可辨度的高低 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 在低感觉可辨度下的多于高感觉可辨度下的 结果解释 低感觉可辨度下 非靶子词使用了较多的资源 进行了较深的加工 15 三 特征整合理论与错觉性结合实验 特征整合理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是前注意阶段 一个是特征整合阶段 在前注意阶段 知觉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 无需注意 而在整合阶段 通过集中性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 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即对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的不同阶段实现的 16 视觉搜索实验 实验材料及方法视觉呈现不同颜色的字母1 30个 实验要求从中搜寻某一特定靶子 客体或特征 实验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实验结果客体靶子受项目数量的影响很大 项目数越多反应时越长 特征靶子则几乎不受项目数量的影响 17 三 特征整合理论与错觉性结合实验 Treisman和Gelade 1977 1980 认为 在空间知觉中 要借由注意把客体的特征捆绑在一起 注意的作用 类似 粘胶 是特征正确组合成客体的关键 由此提出了特征整合理论 属于涉及自动加工的注意理论 18 第二节注意的操作定义 一 任务定义注意二 持续性注意三 加工定向注意 19 一 任务定义注意 一 什么是任务定义注意任务定义注意 Task DefinedAttention 是指在实验控制条件下 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它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实验 鸽子的啄键任务 20 二 持续性注意 注意的保持过程 定义 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任务上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 21 三 加工定向注意 加工定向注意是指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 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两个本质属性 1 注意被看作是从可选物中作出选择的过程 2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心理加工过程的效率 只有当眼前呈现太多刺激或任务 使人的心理加工过程无法高效率地操作时 注意才是必要的 典型实验 艾格思 维滋和格巴特 Egeth Virzi和Garbart 1984 的视觉搜索任务 22 实验材料 23 第三节注意的研究方法 一 提示范式二 搜索范式三 过滤范式四 双任务范式五 电生理学研究方法 24 一 提示范式 1 定义 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 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做比较 2 常用的自变量 提示有效性 有效试验 无效试验 中性试验 提示类型 符号提示 外围提示 X 预言性提示 非预言性提示 3 研究范例 见书 25 空间提示范式 26 空间提示范式的典型结果 27 一 提示范式的自变量 提示范式中常用的自变量主要有提示的有效性和提示类型 有效性即指实验中提示指向的位置 和紧接着刺激出现位置的吻合程度 提示类型自变量的两种最常见情况 1 根据提示是否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 提示可以分为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 2 根据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和无效试验的比例来区分 提示也可以分为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两类 28 二 提示范式的研究范例 福 Lavie 1995 1997 认为 决定注意在早期还是晚期阶段起作用的关键变量是刺激或任务所施加的知觉负载量 如果知觉系统没有超负荷 那么所有的刺激都应该被识别 选择可以在更晚的阶段发生 拉克和希尔亚德 Luck和Hillyard 1999 提出 只要某个特定的认知子系统面临来自多个输入的干扰 注意就在这个系统中起作用 选择的位点是由干扰的位点决定的 福格尔 Vogel 2000 的实验 基于提示范式的变化觉察 change detection 29 二 搜索范式 基本原理 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 non targetstimuli 中的目标刺激 targetstimuli 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 也可以相继呈现 最常见的搜索范式是视觉搜索任务 在大多数视觉搜索实验中 实验者研究反应时和刺激规模 搜索矩阵中的项目数 的函数关系 也即搜索函数 searchfunction 的关系 搜索函数的主要特点反映在斜率大小上 斜率是搜索过程的效率量度 30 视觉搜索实验 一 31 视觉搜索实验 二 32 三 过滤范式 基本原理 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 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 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 过滤范式的主要类型 整体 局部范式 双侧范式和负启动范式 33 整体 局部范式 34 二 双侧任务范式 实验的自变量是双侧与中央字母一致与否和二者间的距离状况 因变量是被试报告中央字母的反应时 实验结果 中央和两侧的字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较快 不一致时反应时变慢 但是 如果两侧字母离目标较远 那么这种干扰效应会减小或被排除 两侧物体的干扰作用反映了被试无法把注意完全集中在目标上 应用范围 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分散程度的研究 35 双侧任务范式实验 36 三 负启动范式 在该范式中 每次实验呈现两个刺激 其中一个需要被注意并做出反应 当前次实验中不被注意的项目在下一个实验中变成被注意的项目时 被试的反应时变慢 说明不被注意的字母被识别并记住 该范式常被用来评估对一个刺激有意忽略的情况下 注意能在多大程度上自动地分配到该刺激上 并影响此后的加工 37 负启动范式实验 38 四 双任务范式 基本原理 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 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实验结果可用作业操作特性函数来描述 即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水平定义成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 39 五 电生理学研究方法 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脑电图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称为事件关联电位 简称ERPs ERP电位发生变化的大脑部位 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方式以及刺激呈现后的电位变化方向和潜伏期等特征都可能与特定的注意状态密切相关 40 第四节注意的应用研究 一 警戒二 飞行员的心理符合三 载重车司机的工作符合 41 一 警戒 定义 是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 难以预测而又较少持续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 影响警戒绩效的变量 作业时间 信号的物理性质 刺激密度 任务类型等 1 信号密度 信噪比 2 信号规律性 3 信号的显著性 占空比 42 二 飞行员的心理负荷 阅读 空中飞行员的心理负荷问题与注意研究所提供的模型和资料直接有关 研究飞行员的心理负荷和注意问题往往通过飞行模拟器来实现 研究中最常用的是简单的双任务范式 即通过次要任务 如选择反应任务 的成绩来估计首要任务所需的注意资源 43 三 载重车司机的工作负荷 阅读 坎特威茨 1995 运用驾驶模拟器对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