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睾丸大小不同2岁后加重应手术2009年08月03日 09:10广州日报大洋网名医信箱:我儿子今年4岁,在他一岁左右我无意发现他的睾丸两边大小不同,右边的比左边的小。感冒时差别更加明显。目前他并没有喊疼。去医院做了B超,医生说是鞘膜积液,要做手术,但也有医生说暂时可以不做手术,可以等到10岁左右再做,但平时要尽量避免奔跑、跳高、吵闹。可是一个活泼的小孩要避免这些并不容易。我想请问,鞘膜积液和斜疝、疝气是否一样?在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不做或暂缓手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如果做手术,何时做合适?解答: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春晓教授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睾丸将从腹膜后腰部逐渐下降到阴囊内。在这个下降过程中,一部分腹膜会被睾丸带入阴囊内,形成腹膜鞘状突(形状类似一个指套)。随着婴儿的进一步发育,鞘状突会慢慢闭合。婴幼儿睾丸鞘膜积液是由于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闭合而形成的一个鞘膜腔,它导致液体的积聚、扩张而形成梨形的腔囊。部分先天性鞘膜积液患者因鞘膜腔与腹膜腔有相通的管道而形成交通型的鞘膜积液,表现为液体能随体位的改变从鞘膜腔来回流动,临床常出现阴囊时大时小的变化。另外,在鞘状突闭合正常时,由于睾丸、附睾感染、肿瘤、丝虫病或外伤等后天性因素引起鞘膜内液体量增多,也可出现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与疝气的区别在于内容物不同。当鞘突与腹腔间的通道较小时,只有腹腔液体渗入鞘膜腔形成积液;而当鞘突与腹腔间的通道较大时,肠管和网膜亦可进入鞘膜腔,即为先天性腹股沟疝。长期的慢性鞘膜积液因张力大而对睾丸的血供和温度调节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引起睾丸萎缩,如果积液严重,影响双侧睾丸,很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育能力。但婴幼儿的生长变化快,随着淋巴系统的发育完善,大多数患儿的鞘膜积液能自行吸收,所以两岁内孩子的鞘膜积液如果不严重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重要的是注意观察或采用卧床休息、阴囊托带固定、局部湿热敷等方法促进积液的吸收,对于个别积液严重且不能自行吸收的患儿,可采用穿刺抽液的方法治疗,单纯抽液的方法虽然简单,痛苦小,但容易复发。对于超过2岁,积液仍未见消退或症状反而逐渐加重的孩子,应考虑实行手术治疗,保护睾丸功能。你好,建议到医院做个B超检查一下,确诊是否正常,还是气疝(小肠脱出)水疝(鞘膜积液).在做治疗.小儿疝气验方一 验方组成:田鸡(青蛙)4只(去头及内脏)黑豆120克。 功能主治:小儿阴囊疝气 用法用量:炖服,每日一剂。 *附注:疝气指少腹附痛、牵引睾丸及睾丸偏大等病患 小儿疝气验方二 验方组成:松树蚂蚁窝1个 大枫叶 香茅草各240克 功能主治:疝气 用法用量:煎水外洗,每日二次 小儿疝气验方三 验方组成:龙眼核8克,荔枝核8克,黄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疝气 用法用量:上药为一剂量水煎,3岁以下儿童煎一次分3次服,日服23次。3剂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治愈,重者酌加艾炙,二疗程可能治愈。 你可以酌情试一下,祝孩子早日康复由睾丸下降时鞘状突的腹膜衍生来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浆膜面可分泌液体,其可通过精索内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当分泌增加或吸收减少时,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则称之为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系鞘状突未闭而引起,鞘状突在不同部位的闭合不全,可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有时可伴有可们及的腹股沟疝,不论疝是否存在,均有疝形成的潜在因素。戴旭皋报告60例鞘膜积液,其中合并腹股沟疝者5例。1.睾丸鞘膜积液睾丸固有鞘膜内有积液形成,此为最为常见的一种。2.精索鞘膜积液鞘膜的两端闭合,而中间的部分未闭合且有积液,囊内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都不相通,又称精索囊肿,发生在女孩的囊肿称之为Nuck囊肿或圆韧带囊肿。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突仅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未闭合,积液与睾丸鞘膜腔相通。4.交通性鞘膜积液由于鞘突末闭合、睾丸鞘膜腔的积液可经一小管道与腹腔相通,又称先天性鞘膜积掖。如鞘突与腹腔间的通道较大,肠管和网膜亦可进入鞘膜腔,即为先天性腹股沟疝。除上述先天性因素以外,另在某些巨大腹股沟疝或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管纤维化,可使精索静脉和局部淋巴系统回流受阻、亦可形成鞘膜积液。诊断鞘膜积液多数发生在侧,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积液量较多者常感到阴囊下垂、发胀、精索牵引痛等。巨大睾丸鞘膜积液时,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与性生活,步行和劳动亦不方便。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时阴囊肿大。平卧后托起阴囊,积液逐渐流入腹腔,囊肿缩小或消失。方一来源中医杂志(10)1981年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1剂,浸泡2-3次。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功效收敛消肿。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方二来源浙江中医杂志(6)1983年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剂,浸洗2-3次。功效祛风、清热、消肿。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方三来源新中医(9)1982年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功效温经、收湿、消肿。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处方】组成母丁香粉40克,压粉装瓶备用。用法先将肚脐洗净擦干,取2克药粉放入肚脐中,然后盖敷料1块,用胶布固定,每隔2天换药1次,20天为1疗程,间歇10天,再行第2疗程。主治睾丸鞘膜积液。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 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 水疝: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分为交通性与非交通性两种。 症状:逐渐增大,按压不可消失,无痛感。 小肠疝:分为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切口疝等。 一般症状: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顿疝、绞窄疝则有疼痛感且很难推回腹腔。小肠疝若任其发展极易发生粘连和嵌顿,因此应及早接受治疗。 疝气的危害是很明显的。姑且不论自身的痛苦与不便,更重要是还是对自身健康的破坏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围人的歧视和误解、生活的困难、自身的痛苦、甚至造成不孕不育、自卑和抑郁的不健康心理和残缺的性格等等,让患者苦不堪言。疝气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囊颈受损,产生粘连、铅顿疝、绞窄性疝,自身免疫调节能力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肠坏死、肠梗阻、腹膜炎、毒血症等,甚至会危机生命!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治疗,疝块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长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生命。尤其是小儿疝气,由于身体比较稚嫩,器官发育还不完全,因此,家长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权衡考虑。 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结扎的方法,手术安全且时间不长,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以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难与生命的危险,至於阴囊水肿,则可观察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 手术后注意事项 1除另有特别医嘱外,返家后饮食及活动如常,但尽量避免过度用力。 2如有呕吐发生,暂时禁食四小时。 3伤口疼痛,可依处方服用止痛药。 4伤口如有出血,红,肿,热,痛,有渗出液,发高烧,请即回医院诊治。 5伤口最表层仅用美容胶布,纱布及透明膜覆盖,内层则以羊肠线缝合,能自行吸收,不须拆线。 6手术后四天内,伤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后可照常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纱布即可。 7有任何问题,请即回医院诊治。 小儿疝气的自疗 自疗注意事项 (1)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尽量减少奔跑与站立过久,适当注意休息。 (4)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鸡、鱼、肉、蛋等。 (5)大一些的儿童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疝气丸,每服26克,每日2次。 (2)疝气散,每服12克,每日2次。 (3)橘核丸,每服23克,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 (1)荔核15克、大茴香6克,研末冲服。 (2)老丝瓜1条焙干研末,每服26克,每日2次。 (3)陈向日葵杆1棵,去皮,水煎服,每日2次。 (4)茄子蒂3个焙焦为末,冲服,每日23次。 (5)核桃10个,烧炭研末,冲服,10次服完,每日2次。 3饮食自疗法 (1)猪瘦肉适量、鸭椿子30克,煮熟,食汤与猪肉。 (2)乳鸽1只,生黄芪10克。将乳鸽洗净,生黄芪用布包好,纳入乳鸽中,隔水蒸熟,食之。 4外治自疗法 (1)用丁香适量,上药研末,撒在独角莲膏药上,敷贴患处。 (2)牡蛎30克,研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先用手将疝气纳回,再将药糊涂于患侧阴囊,每天1次,连用3晚。 (3)黄精、桔梗各9克,上药放入樟脑2克,酒浸泡半小时,取出捣糊状,敷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处。 5其他自疗法 (1)热薰法:茶叶10克、桔叶70克、老生姜25克、淡豆豉30克、食盐15克,水煎,趁热薰洗患处20分钟以上,每日1次,连用35次,即可见效。 (2)药浸法:鲜生姜汁一小杯,将阴囊浸杯中姜汁内,阴囊内有针刺感,即渐回缩,约10分钟,缩小如常。 (3)热熨法;吴萸、盐各60克,同炒热,布包,熨脐腹部,冷则加热水袋熨烫12小时。 (4)艾灸法:生姜片2毫米厚,置于患侧腹股沟上方,将艾绒做至枣大,灸5壮,燃至有温热感时压穴,每日12次。 (5)袋兜法:将艾绒装入布袋内,以袋兜阴囊,半月更换一次。 避免误诊 平素避免啼哭发怒,用力过大或感受潮湿寒冷之气。 经常观察肿块活动情况,如发生剧痛者不宜止于自疗,应赴医院诊治。小儿疝气的中医治疗发布者:文沈权民(长海医院外宾诊疗部)发布时间:2005-4-29 15:52:00 疝是指体内脏器(如小肠)穿过较薄弱的隔膜进入异位体腔所形成的一种疾患。根据疝所发生的部位,一般常见的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根据其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疝等。小儿最易发生的是腹股沟斜疝,尤以岁左右的男性小儿为多见。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常与先天因素有关。当疝症发生时,在患儿腹股沟一侧或是两侧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肿块突出或进入阴囊,此时若患儿咳嗽,肿块处可触及有膨胀性冲击感,患儿安静平卧时,肿块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这种疝大多属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在小儿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都能自愈。若非手术治疗,一般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推拿等方法。现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元桂克,升麻克,吴茱萸克,桔核克,荔枝核克,金铃子克,青木香克(以上为一日量),水煎次,早晚各服次,半月为一疗程。 黑色大蜘蛛(去头去足焙干)克,桂枝尖克共研成细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每次以每公斤体重克的用量用开水或稀饭送服,早晚各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小茴香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天次。针灸、推拿法需到医院视患儿具体情况治疗。对于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小儿疝气且病情较重者,当以手术治疗为宜。平时尽量避免小儿气恼吵闹,疲劳、受凉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病症。当疝气发作时,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并可小心轻压疝的下端,协助复位。儿疝气验方疝气又称“小肠气”,乃小儿时期多见的疝病。是肠管通过腹股沟进入阴囊引起的。在阴囊基部上方有肿物突出,按之柔软而有弹性,有剧烈哭闹,便秘努力,长期咳嗽或站立活动时,肿物增大,阴囊坠胀,平卧安静时肿物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由下而上轻压肿物,还纳入腹腔。治以益气升提或理气散结。小验方一处方:母丁香适量。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敷料固定,天换药一次。一般次见效。敷药同时,要积极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二处方:白胡椒克。用法:上药分份,分贴于肚脐部及两足心,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次。三处方:活鲫鱼克尾,伴小茴克。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次,连服次。四处方:大小茴香各克,荔枝核个,桔核克。用法:共研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克,每日次。五处方:人参克(党参克),黄芪克,桂圆肉克,升麻克,炙甘草克。用法:水煎服。六处方:黄芪克,升麻克,大枣克。用法:水煎服。七处方: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用于本病气虚者。八处方: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九处方:全蝎一个研末,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十处方: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十一处方: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者。十二处方:大葱、紫苏各适量,石灰袋1个,大葱、紫苏加水煮开后,待温热时浸坐152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即愈十三处方: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本方用治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温暖下元之功效。十四处方:红皮蒜2只、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治疝气疼痛异常,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十五处方: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十六处方: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对于疝气的治疗,既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也可以选择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小儿疝气研究概述中华硕博网WWW.CHINA-B.C0M 2009年03月07日 来源:互联网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摘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治则、遣方用药和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疝气的概况,以期为小儿疝气的中医药摘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治则、遣方用药和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疝气的概况,以期为小儿疝气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小儿疝气;内治;外治;综述小儿疝气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向体表突出的疝即为腹外疝,其内容物多为小肠。腹外疝又以腹股沟疝多见。小儿疝气多为腹股沟斜疝,发病原因主要为患儿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形成孔隙,腹壁肌肉发育不全和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形成的薄弱和缺损使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当小儿哭闹使腹内压增高时腹内容物自此向体表突出而发本病。该病多发生在2岁以内,患儿出生后第一次啼哭时即可出现,有时在出生后几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啼哭、坠胀感、触痛及腹股沟或阴囊肿块,但不妨碍活动。在站立、哭闹或用力时肿物出现或增大;平卧、睡眠后肿物变小或消失,用手轻轻向上挤压可使肿物还纳腹腔1。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狐疝”范围,现将近10年来有关研究资料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疝气一证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医宗金鉴卷五十四疝证门认为“诸疝厥阴任脉病胎症多因禀赋病”。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失健运,中气虚弱,气虚下陷,提举无力所致。儒门事亲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九论“疝”时谈到:“或小儿亦有此病,俗曰疝气,得于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阴痿精怯,强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也指出本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医学入门疝气指出:“气疝上连肾腧,下及阴囊,得于嚎哭忿怒之郁而胀,或劳役坐马,致核肿胀。”得出本病的发生与气机不畅及劳累有关。王冰在素问大奇论注中曰:“疝者寒气凝聚之所为也。”诸病源候论说:“疝者痛也。”类经曰:“疝者前阴少腹之病男女五脏皆有之。”也就是说小儿疝气因先天不足、本藏虚弱,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或卧湿地寒邪凝滞而成;或因寒邪湿热郁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流入厥阴,阴阳失和,气滞不行,经脉阻塞牵引睾丸少腹绞痛2。2中医药治疗2.1内治法2.1.1补中益气理气止痛王瑞如3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疝气,治疗组服用基本方:黄芪、升麻各5g,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柴胡、川楝子、荔枝核、台乌、鸡内金各3g,每日1剂,水煎2次,分多次频服。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疝带或绷带压住内环,防止肿胀物掉下突出。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治疝必先治气”之要诀,李永平4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方:黄芪12g,红参4g,白术6g,炙甘草、升麻、当归、柴胡、黄芩各3g,白芍、枳实各5g,益智仁、金樱子、芡实各8g,口服治疗小儿气虚血虚型斜疝,药中病机,获得满足效果。2.1.2温中提升疏通气机姬承武等5用中药温中提升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直疝100例,治疗组方药为:沉香、乌药、小茴香、肉桂各6g,吴茱萸3g,川楝子6g,荔枝核9g,升麻3g,橘核9g,水煎,1日4次口服,疗程5月。对照组采用疝气带固定。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6%、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吉庆等6以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大法,自拟消疝汤加减治疗6月3岁小儿疝气15例,偏气疝者加木香、香附;偏寒疝患儿阴囊湿疹、四肢不温者加干姜、肉桂;痛甚者加延胡索、白芍。结果有效率达93%。曾锟鋘7用自拟黄芪升麻汤治疗212岁小儿疝气37例,方药组成:红参510g、黄芪1040g、升麻520g、台乌520g、川楝子510g、猪小肠2050g,疗效满足。2.1.3行气通络利湿化痰汪青霞8将白芥子用于111岁小儿疝气中水疝的治疗,确有奇效,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白芥子812g,10d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加白芥子后疗效提高,疗程缩短。基本方药行气通络、利湿散结,辅以白芥子辛温散寒,去皮里膜外之痰,收到显著疗效。2.2外治法2.2.1行气活血散寒祛湿张宽智9采用民间方外敷香附蜀椒散加减炒热外敷,治疗5月11岁单纯性小儿疝气32例,总有效率达84.4%。香附蜀椒散组成:香附、蜀椒各等分,新麸皮500g,大青盐粒3粒,陈醋适量,将上药拌湿炒黄,用消毒纱布包裹,选用患儿命门、天枢、关元、气海、腹股沟等穴或阿是穴处,温热外敷。每日晨5时、午12时、晚5时各1次,1周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即可。若盘肠气痛甚者加大茴香、肉桂;气疝少腹疼痛加剧者加橘核、延胡索;狐疝脐突膨胀痛者加升麻、荔枝核。除5例未坚持治疗外,治愈27例,治愈率84.4。2.2.2温经散寒升阳举陷于翠敏10根据“天台乌药散”之意,减高良姜、槟榔,加吴茱萸、延胡索、橘核、升麻、柴胡、枳壳组方,共研细末,为1次量,装入6cm8cm长方形布袋中,置于神阙穴处,外用绷带绕腹数周固定,3d换1次。治愈幼儿疝气20例,总有效率达100%。童明明11采用丁香粉、肉桂粉各2g,生姜3g,四季葱白5根,食盐5g,布包外敷脐部,天天换药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脐疝效果明显。黄殿宏等12用枳壳、乌梅、川楝子、石榴皮、小茴香、肉桂、吴茱萸各9g,制膏外用,治疗小儿疝气5例,全部治愈。刘学平等13以舒肝理气、散寒止痛、提升中气为治则,用中药疝气治疗袋治疗腹股沟斜疝325例,取得良好疗效,总有效率97.15%。2.2.3其他针对本病气虚下陷、寒邪凝滞,吴旺社14用中药外压迫法治疗儿童疝气961例。组方:川芎、枳壳各3g,吴茱萸、升麻、小茴香、肉桂各6g,橘核、荔枝核、葫芦巴、乌药、木香各9g,上药共研细末,装小布袋中呈鸭蛋状,压迫疝环处,腹带固定,3月为1个疗程。对不同种类疝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73.1%100%,尤其适用于外科手术后复发性疝气,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戴玲15自制疝气兜加中药治疗小儿疝气25例,选药黄芪、柴胡、党参、升麻、当归、吴茱萸、大茴香、小茴香各等分,研末过筛,装入疝气兜,经佩戴两年后,25例患儿指诊皮下环闭合,随访310年,无1例复发。莎仁格日勒16等发挥民族医药特色和优势,采用当玛、金石榴、广木香等治疗凉性斜疝;采用野猪炭、希吉德等消食化滞;继用沙参、沙棘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从各方面缓解疝气症状,疗效明显。邹汉茂17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金潼鸳鸯汤加减口服,疝气袋局部压迫疝门,独角莲、鸡舌膏药外贴,三联疗法治疗小儿疝气296例,取得可喜效果,总有效率达96.7%。2.3针灸治疗2.3.1针刺为主陶洪轩18采用针刺方法治疗8月11岁小儿疝气25例,辨证为寒滞厥阴者针刺大敦、太冲、三阴交,用泻法,得气即拔针,不按针孔;关元穴留针510min,用补法,针后加灸。辨证为湿邪积聚者针刺大敦、三阴交、四满、水分,用泻法,留针35min;关元穴捻转补法,进针得气即出针,不灸。患儿均在针后按摩其疝侧包块,直至消失,再以绷带加压包扎疝部,直至痊愈,天天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d。治疗3个疗程,各型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100%。武光录等19采用针刺大敦、三阴交、归来等穴位,配合隔蒜灸治疗疝气,疗效优于手术疗法。2.3.2穴位灸配合敷药黄紫堂20采用穴位灸配合敷药治疗男性婴幼儿疝气154例,取双侧大敦、中封、太冲、三阴交、阴陵泉。用艾条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熏灼,灸时见其下肢掣动,应移至另一穴位,每穴灸23遍,10d为1个疗程。灸后敷药,取吴茱萸、川楝子、小茴香50g,研末,用时取药末30g,加面粉6g、水适量,调匀成糊状,摊于纱布上,贴于脐下气海至中极部位,固定,每2日换1次,5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4.1%。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解小会等21取穴于肝脉和任脉用艾灸,以大敦、三角灸为主穴。证属寒者,加温补关元、神阙以培元阳、解寒凝;证属湿热疝者,运用疾去其火的泻法,艾灸膈俞以活血、三焦俞以行气;证属狐疝者,加足三里、提托以温补中阳,升举下陷之气。黄铜盘22、张效存23用类似之法治疗斜疝,效果斐然。参考文献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7-409.2韦绪怀.中西医临床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330-331.3王瑞如.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疝气J.江西中医药,1999,30(5):34-35.4李永平.小儿疝气治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4):55.5姬承武,李庆升,裴振玉.温中提升法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416.6吉庆,王芳.消疝汤治疗小儿疝气15例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2):28.7曾锟鋘.黄芪升麻汤治疗疝气37例小结J.江西中医药,1996,(增刊):107.8汪青霞.白芥子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2(1):42.9张宽智.香附蜀椒散外敷治疗小儿疝气J.中医外治杂志,1997,6(2):73-74.10于翠敏.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20例报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3):41.11童明明.中药外敷治疗小儿疝气J.浙江中医杂志,1998,9:393.12黄殿宏,常建民.升提散治疗小儿疝气5例J.新中医,1996,4:50-51.13刘学平,安全会,张考元.中药疝气治疗袋治疗腹股沟疝325例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1998,9(11):644-645.14吴旺社.中药外压迫法治疗儿童疝气961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8(2):13-14.15戴玲.疝气兜加中药治疗小儿疝气J.邯郸医学院学报,2000,13(1):20.16莎仁格日勒,周改兰,乌邓.蒙药配合疝气带治疗婴幼儿斜疝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增刊):45.17邹汉茂.中医药三联疗法治疗小儿疝气296例J.陕西中医,1997,18(8):353.18陶洪轩.针刺为主治疗小儿疝气25例J.中国针灸,2003,23(7):704-705.19武光录,蒋贵东.针灸治疗疝气43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函授,1995,1:29-30.20黄紫堂.穴位灸治配合敷药治疗小儿疝气154例J.四川中医,2001,19(8):75-76.21解小会,寇生银.艾灸治疗疝气74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4,6:4.22黄铜盘.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疝气33例J.中国乡村医药,1997,4(12):17.23张效存.针灸补中缩泉汤治疗疝气12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16(1):37-38.小儿疝气怎样用药浴来治疗在此选择字体:大 中 小来源: 作者:中医看病网 时间:2009-09-21 点击: 146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指睾丸、阴囊肿胀疼痛或牵引小腹疼痛的一类疾病。多因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或因久咳、久哭而使小肠下降到阴囊内所致。 方一 来疆辽宁中医杂志(2)1983年 配方生香附、木瓜、苏叶、橘叶各10克。疝气,又名小肠气,是指睾丸、阴囊肿胀疼痛或牵引小腹疼痛的一类疾病。多因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或因久咳、久哭而使小肠下降到阴囊内所致。方一来疆辽宁中医杂志(2)1983年配方生香附、木瓜、苏叶、橘叶各10克。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液倒入盆内用干净毛巾浸药液先擦洗患部10分钟左右,再浸透稍拧热患处,冷则去之。每日早、晚各1次。功效散寒祛湿、理气止痛。适用于小儿疝气。方二来源经验方配方茶叶10克,橘叶20克,老生姜25克,淡豆豉30克,白术、食盐各15克。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洗20-30分钟。先熏后洗,冷则加热,每日早、晚各1次。功效温经健脾、散寒止痛。适用于小儿虚寒性疝气。一般连用3-5次即愈。方三来源医学文选(1)1988年配方川厚朴、透骨草、艾叶各9克,槐树枝23厘米,葱白7根。用法上药加清水半面盆,煎沸后,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处30分钟。每日1次。功效散寒祛湿、通络止痛。适用于小儿疝气。通常,轻者2次、重者5次即愈。问:在今年五一的时候,发现我儿子有疝气,医生说需要开刀。但小孩只有一岁三个月,如果手术的话小孩太遭罪。在网上看到军事医学研究院研制的一种中药比较有效,希望能试用一下。十分的矛盾,不知道哪一种方法最有效,副作用低。回答;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 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症状 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治疗 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结扎的方法,手术安全且 时间不长。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以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难与生命的危险。至于阴囊水肿,则可观察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 手术后注意事项 1. 除另有特别医嘱外,返家后饮食及活动如 常,但尽量避免过度用力。 2. 如有呕吐发生,暂时禁食四小时。 3. 伤口疼痛,可依处方服用止痛药。 4. 伤口如有出血、红、肿、热、痛、有渗出 液、发高烧,请即回医院诊治。 5. 伤口最表层仅用美容胶布、纱布及透明膜覆盖,内层则以羊肠线缝合,能自行吸收,不须拆线。 6. 手术后四天内,伤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后可照常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纱布即可。 7. 有任何问题,请即回医院诊。 中医治小儿疝气一法 中医治疗疝气的方法很多,其中以中药敷患部治法最为简便,效果也好。其制法是:小茴香、吴茱萸各克,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醋调和成糊状药膏。 先将疝块推纳到腹股沟内,将调和好的药膏置纱布上敷患处,然后在纱布上压直径为厘米左右的硬币一枚;用胶布固定,再用绷带固定吊挂在肩上,隔日换药一次,至疝块不复出为止。停药后将绷带再固定一段时间为宜。我家小孩刚出生41天换小儿疝气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0-3-12我家小孩刚出生41天换小儿疝气怎么办 去看医生 小儿得了疝气除了阴囊胀大外,如果没有发生嵌顿、一般不会有什么痛苦,也不影响生长发育。婴幼儿疝气有自愈的可能,如果不是频繁发作或发生嵌顿,可观察至6个月后手术,6个月后自愈的机会减少。一般不主张常规用疵带治疗,因使用不当可发生危险。小儿疝气的手术年龄一般为6个月至6岁。6岁以后小儿活动增加,同时还要上学,绘学习、运动等带来许多不便,所以宜在入学前手术为宜。对于嵌顿疝,原则上是急诊手术,但小儿嵌顿疝易于复位,不像成人那么容易发生肠坏死,所以嵌顿时间在12小时以内者,可先行保守治疗,进行手法整复,但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发生肠坏死。 疝气俗称小肠串气,男性女性都可能得疝气.疝气的形成和患者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得了疝气要怎么办呢?现在最高效的治疗疝气就是疝气微创手术.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如果疝气治疗不及时,腹壁缺损将被越撑越大,掉出来的肠管越来越多,到这时再进行疝气手术治疗就困难多了。如果疝内容物突然不能回纳,发生疼痛等症状者,称为嵌顿疝,这是疝气的严重合并症。嵌顿疝可发生在强力劳动或剧烈咳嗽、排便等腹内压力增高时,但亦可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伴有剧烈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触痛。其次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睪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症状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治疗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结扎的方法,手术安全且时间不长。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以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难与生命的危险。至于阴囊水肿,则可观察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手术后注意事项1.除另有特别医嘱外,返家后饮食及活动如常,但尽量避免过度用力。2.如有呕吐发生,暂时禁食四小时。3.伤口疼痛,可依处方服用止痛药。4.伤口如有出血、红、肿、热、痛、有渗出液、发高烧,请即回医院诊治。5.伤口最表层仅用美容胶布、纱布及透明膜覆盖,内层则以羊肠线缝合,能自行吸收,不须拆线。6.手术后四天内,伤口不可以沾水。五天后可照常洗澡,六天后小心撕去透明膜并拆除纱布即可。7.有任何问题,请即回医院诊 疝气(colic,hernia),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疝气的形成和患者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疝气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的上升,最常见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还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的出现,肿块可能只见于腹股沟区,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当病儿安静或睡眠时,则忽隐忽现。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小孩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阴囊疝气太大则会引起行动的不便。编辑本段疝气的分类疝气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疝和小肠疝。水疝: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分为交通性与非交通性两种。症状:逐渐增大,按压不可消失,无痛感。小肠疝:分为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切口疝等。一般症状: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顿疝、绞窄疝则有疼痛感且很难推回腹腔。小肠疝若任其发展极易发生粘连和嵌顿,因此应及早接受治疗。疝气类型(按患病部位来分)腹股沟疝气:此类疝气可能出现、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高峰发生在初期的童年时期,80%90%发生在男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多为老年人。腹壁疝:这类疝气主要发生在肚脐周边部位,妇女疝气患者主要占多数。多数发生在20-50岁之间。脐疝:发生在肚脐,肚脐内部呈圆环凸起。脐疝10%-20%发生在婴儿、儿童,其次成年女性比较常见。阴疝(阴囊坠胀):男士发生在阴囊部位,产生阴囊坠胀,严重时明显肿大,行走极为不便。女性发生在卵巢部位,使得下身明显肿大,伴有坠胀疼痛感。切口疝:(腹壁切口疝*会阴切口疝)此类疝气发生早先原外科手术切口创伤疤痕部位。切口疝可能发生在疝气手术后几个月或几年后。疝气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腹股沟斜疝容易与与以下疾病混淆:1.睾丸鞘膜积液:肿块透光试验阳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此外肿块有一清楚界限其上极不与外环处相接睾丸如被鞘膜积液包裹则不易扪及肿块不能回纳亦无可复性病史如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时虽肿块亦有可复性特征但可用透光试验作鉴别2.子宫圆韧带囊肿;肿块位于腹股沟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性感边界清楚张力高其上端不伸入腹腔一般不易与疝混淆3.精索囊肿或睾丸下降不全:肿块位于腹股沟管或精索睾丸行径边界清晰前者有囊性感张力高阴囊内可扪到同侧睾丸后者质坚韧为实质感阴囊内同侧睾丸缺如实际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上述疾病共有的基本特点是:非可复性肿块肿块上界不进入外环或内环无“疝柄”亦无咳嗽冲击感。切口疝容易与这些疾病混淆:和小肠疝其它类型如直疝斜疝股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等鉴别。腹股沟直疝(疝气)容易与这些疾病混淆直疝不进入阴囊藉此可与斜疝鉴别亦可在回纳疝块后按压内环疝块仍然突出在术中可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判断直疝疝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脐疝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与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的鉴别诊断编辑本段疝气的危害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编辑本段疝气治疗的方法1、保守疗法保守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两类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疝气带疗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疝气带治疗型可以治愈根治。缺点是只能治疗可复性小肠疝,无法治疗水疝。2、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减轻出现疝气痛的方法大腿上方根部,医学上叫“腹股沟”,是男性最容易发疝气的部位。斜疝常常从下腹部腹壁内的腹股沟管向外突出,或直接进入阴囊。这种疝气的特点是肿块时有时无,往往在站立、行走或咳嗽,特别是在做重体力劳动时突出来,局部常有坠胀和不适感。此时应立即停止劳动,并卧床休息,平稳呼吸,痛块就会慢慢回纳入腹腔。如果休息后,肿物仍未消失,可用手缓慢推送肿物回纳腹腔。对于上述方法仍不能恢复的疝气,还可以试用垫高臀部或头低足高位,再用手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动作应轻柔,以防肠管破裂。对于疝气复位后,特别是疝块突出时间较长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如果出现腹痛加重,局部有压痛和反跳痛,应立即上医院看病,可能要手术治疗。对于另一类不能回纳的疝气,叫“嵌顿疝”,此时会疼痛加剧,肿块紧张发硬。如果嵌顿的时间较长,千万不要盲目地把肿块推回腹腔。因为被嵌顿的肠管可能已发生缺血坏死,假如强行推回到腹腔,则有可能发生肠坏死、穿孔的危险。对于这类病人应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免耽误治疗。对于反复出现疝气的病人,应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手术修补来达到根治的目的。编辑本段三类手术疗法比较疝传统修补术:有1个大切口(长约68厘米);需住院710天左右;常规抗感染;术后疼痛等不适多见;复发率约占2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3个月,特大疝约需612个月。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有1个中等切口(长约46厘米);需住院3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复发率约占1%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疝腹腔镜修补术:有3个小切口(长约1厘米);需住院47天左右;常规抗感染;必须全麻,可有戳创置镜、气腹导致的损伤等并发症;复发率约占10%左右;完全恢复时间普通疝约需1个月,特大疝约需36个月。编辑本段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患疝气病后可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有无其它疾病按如下程序选择治疗方案:1、婴幼儿可复性疝气考虑疝带治疗。如果病情不太严重,用这种方法婴幼儿约95%可获得治愈。2、大多数病人则应考虑手术疗法,但在接受手术疗法之前及时使用疝带亦很有益,其一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其二可有效预防疝嵌顿、肠梗阻等急危并发症的发生。小儿疝气手术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小儿各部位器官和组织都较细微,输精管、精索动脉等极易受到损伤,疝气手术有可能影响到患者将来的生育,造成不育.1.小儿因不配合治疗,手术后大哭大闹,易造成合并症,复发率也很高,危险性也较大。2.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常需全身麻醉,易损伤脑细胞,造成智力发育障碍。3.因此小儿疝气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尽可能选择采用专科医院药物进行专业指导性治疗。编辑本段疝气应该注意哪些避免举、推挤、或拉扯重的对象;放弃或尽量少抽烟,吸烟者的咳嗽可能对发展或恶化疝气有加速作用,放弃抽烟可改善血液,加速恢复过程;少吃易引起便秘及腹内胀气的食物(尤其煮食的鸡蛋、红薯、花生、豆类、啤酒、碳酸气泡饮料等),多吃高纤维饮食,包括五谷、谷物、麸皮、和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每天至少喝八杯水可帮助解除便秘;避免、减少打喷嚏;深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医保考试题目及答案
- 支付系统应急响应-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与时间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压低压电工证考试题库附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资格实战演练真题解析与答案
- 旅营体制考试题及答案
- 生活类口语试题及答案
- 运动健康饮食试题及答案
- 财务内部群管理办法
- 2025年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
- 干部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CSCO胃癌诊疗指南解读
- 《中国高铁发展》课件
-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考试真题卷(2025年)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配电室防汛应急预案
- 成都市商品房购买(预售)合同标准版5篇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6 家乡新变化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2025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高中主题班会 《铭记历史强国有我》课件-高一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