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_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_第1页
2013_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_第2页
2013_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_第3页
2013_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_第4页
2013_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中心陆建民2013-10,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第二部分 考核大纲第三部分 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维护检测市场秩序,规范检测机构行为,提高检测人员职业道德,全面履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职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在江苏省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机构及从业人员。,第二章 检测机构,第三条 严格标准、依法经营 检测机构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开展检测工作;在资质核定的范围内依法经营,维护国家和行业的整体利益。,第四条 诚信为本、信誉第一检测机构应当重视创建和维护机构的信誉和品牌,教育和督促本机构从业人员恪守诚信服务的原则,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第五条 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检测机构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提高检测水平和对社会的服务能力;提倡行业团结协作、互尊互助,发挥整体优势。,第六条 维护秩序、公平竞争检测机构要做到公平公正、合法有序的竞争。反对低价、违规承诺等恶性竞争手段承接检测业务,共同维护检测市场秩序和行业整体利益,促进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第七条 独立公正、抵制干扰检测机构应当坚持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地位,在承接业务、现场检测和检测报告形成过程中,应当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确保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第八条 履行承诺、维护权益检测机构应自觉维护委托方合法权益,认真履行对委托方的正当承诺。,第九条 科学准确、严禁虚假检测机构应当科学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接受委托单位的不合理要求;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出具不真实的检测报告;不得隐瞒事实。,第十条 制度公开、接受监督检测机构要做到制度公开:公开检测依据;公开检测工作流程;公开窗口人员身份;公开检测收费标准;公开检测项目承诺期;公开投诉方式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第三章 检测人员,第十一条 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热爱检测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工作有条不紊,处事认真负责,恪尽职守,踏实勤恳。,第十二条 科学检测、公正公平遵循科学、公正、准确的原则开展检测工作,检测行为要公正公平,检测数据要真实可靠。,第十三条 程序规范、保质保量严格按检测标准、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检测工作保质保量,检测资料齐全,检测结论规范。,第十四条 遵章守纪、尽职尽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在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机构兼职,不得利用检测工作之便谋求私利。,第十五条 热情服务、维护权益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维护委托方的合法权益,对委托方提供的样品、文件和检测数据应按规定严格保密。,第十六条 坚持原则、刚直清正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做假试验,不出假报告;敢于揭露、举报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第十七条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树立全局观念,团结协作,维护集体荣誉;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第十八条 廉洁自律、反腐拒贿廉洁自律,自尊自爱;不参加可能影响检测公正的宴请和娱乐活动;不进行违规检测;不接受委托人的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清正廉明,反腐拒贿。,第二部分 考核大纲,2.1 考核参数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 (塑性)延伸强度Rp0.2、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弯曲。,检测规程要求:,重量偏差【GB 50204-2002(2011版)】,2.2 理论知识要求2.2.1 了解1、现行技术标准及规范: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2008;,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2008;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 /T228.1-2010;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 /T232-2010;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 /T238-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2、建筑用钢材的主要种类及检验钢材质量的主要指标。,2.2.2 熟悉1、钢材力学性能试验用术语、符号、单位;2、钢材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弯曲等试验的原理;3、钢材力学性能试验的抽样、复验规定。,2.2.3 掌握1、钢材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的计算及数值的修约规定;2、各类钢材试验结果的判定;3、各类钢材连接件的试验结果的判定。,第三部分 钢筋(连接件)性能检测,概 念,建筑钢材是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建筑钢材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各种钢筋、钢丝及钢结构用各种型钢、钢板和钢管等。,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碳素钢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铁和碳,碳含量为0.02%2.06%,另外含有少量的硅、锰及微量的硫、磷。 钢材中硫、磷为有害元素,按其含量将钢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通常按碳的含量将碳素钢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和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合金钢化学成分除铁和碳外还有一种或多种能够改善钢性能的合金元素,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锰、硅、铬、铌、钛、钒等。合金钢按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建筑用钢主要是碳素结构钢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检测依据(常用),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2008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 /T228.1-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 /T232-2010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 /T238-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171-2005,技术指标,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用Q235碳素结构钢轧制而成的光圆钢筋,强度低但塑性好,伸长率高,具有便于弯折成型,容易焊接的特点,可用作中、小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钢筋,构件的箍筋,钢、木结构的拉杆等。,该品种钢筋包括热轧直条光圆钢筋和热轧盘卷光圆钢筋。其主要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技术指标见表1。,注: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伸长率可从A或Agt中选定,如未经协议确定,则伸长率采用A,仲裁检验时采用Agt。,2、低碳钢用热轧圆盘条(GB /T 701-2008)是卷成盘状供应的的热轧光圆钢筋。供建筑用的已并入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供拉丝用的主要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技术指标见表2。,注:GB/T 701-2008标准规定。,表2,3、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用低合金钢轧制而成的表面带肋的钢筋 ,其强度较高,塑性和可焊性均较好,由于表面有肋,加强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广泛用于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该品种钢筋包括普通热轧带肋钢筋(HRB)和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HRBF)。其主要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技术指标见表3 。,注:讲义给出的上表公称直径列2850应调整为2840。,注:直径28mm-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1%;直径大于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2%。,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牌号为在已有牌号后加E(如HRB400E、HRBF400E)的钢筋。该类钢筋尚应满足下列要求: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Rm/ReL不小于1.25。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ReL/ReL不大于1.30。c)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屈服强度特征值ReL采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伸长率可从A或Agt中选定,如未经协议确定,则伸长率采用A,仲裁检验时采用Agt。,4、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08)用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后在其表面形成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三面或二面横肋的钢筋。其主要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技术指标见表4 。,注:钢筋的强屈比Rm/ Rp0.2比值应不小于1.03。经供需双方的协议可用最大力总伸长率Agt2%来代替A。,其中反复弯曲半径选取依据表5。,5、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的塑性较好,适宜于各种加工,在焊接、冲击及适当超载的情况下也不会突然破坏,对轧制、加热及骤冷的敏感性较小,因而常用于建筑结构。其主要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技术指标见表6及表7。,注:讲义中给出的上表下屈服强度应为上屈服强度ReH。,注:取横向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时,断后伸长率允许比表中降低2%(绝对值)。Q195的屈服强度值仅供参考,不作交货条件。厚度大于100mm的钢材,抗拉强度下限允许降低20N/mm2。宽带钢(包括剪切钢板)抗拉强度上限不作交货条件。,注:对于钢材厚度(或直径)大于100mm时,弯曲试验由双方协商确定。,补充规范两条款:5.4.3 做拉伸和冷弯试验时,型钢和钢棒取纵向试样,钢板、钢带取横向试样,断后伸长率允许比表2(讲义中对应表6)降低2%(绝对值)。窄钢带取横向试样如果受宽度限制时,可以取纵向试样。,补充规范两条款:5.4.4 如供方能保证冷弯试验符合表3(讲义中对应表7)的规定,可不作检验。A级钢冷弯试验合格时,抗拉强度上限可以不作为交货条件。,6、低合金结构钢(GB/T 1591-2008)低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是综合性能较为理想的建筑钢材,尤其是大跨度、承受动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物中更为适用。,牌号有Q345、Q390、Q420、Q460、Q500、Q550、Q620、Q690等八种,Q345、Q390、Q420三种牌号有A、B、C、D、E五种质量等级,Q460、Q500、Q550、Q620、Q690五种牌号有C、D、E三种质量等级。 Q345牌号的主要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技术指标见表8。当需方要求做弯曲试验时,弯曲试验应符合下表9规定,当供方保证弯曲合格时,可不做弯曲试验。,注:GB/T1591-2008较94标准增加了Q500、Q550、Q620、Q690强度级别,取消了Q295强度级别。,a、当屈服不明显时,可测量Rp0.2代替下屈服强度。b、宽度不小于600mm扁平材,拉伸试验取横向试样;宽度小于600mm的扁平材、型材及棒材取纵向试样,断后伸长率最小值相应提高1%(绝对值)。c、厚度250mm-400mm的数值适用于扁平材。,建筑钢材原材料的试验方法,(一)取样方法,1、建筑钢材应按批进行检查试验。2、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每批任取二根钢筋各截取一根拉伸和冷弯试件。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3、拉丝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任取二盘,一盘各取一根拉伸和冷弯试件,另一盘取一冷弯试件。,4、冷轧带肋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t。拉伸试验每批逐盘检验,每一盘随机截取一根试件;弯曲和反复弯曲试验每批随机抽取两盘各随机截取一根试件。,5、碳素结构钢: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公称容量比较小的炼钢炉冶炼的钢轧成的钢材,同一冶炼、浇注和脱氧方法、不同炉号、同一牌号的A级钢或B级钢,允许组成混合批,但每批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得大于0.15%。每批抽取一根,在其上分别切取一根拉伸和一根冷弯试件。钢板和钢带试样的纵向轴线应垂直于轧制方向;型钢、钢棒和受宽度限制的窄钢带的纵向轴线应平行于轧制方向。,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质量等级、同规格、同轧制制度或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各牌号的A级钢或B级钢允许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治炼和浇注方法、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得多于6个炉罐号,且各炉罐号C 含量之差不得大于0.02%,Mn含量之差不得大于0.15%。每批抽取一根拉伸和一根冷弯试件。,对于Z向钢的组批,应符合GB/T 5313的规定。GB/T 5313-2010厚度方向性能钢板规定:Z25、Z35级钢板应逐轧制张进行钢板厚度方向性能检验;Z15级钢板按批进行钢板厚度方向性能检验,每批钢板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厚度、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50t。需方有要求时,也可逐轧制张检验。每批抽取三个拉伸试件,测试其断面收缩率。,各种截面型式的型钢取样位置应按照GB/T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执行。,(二)环境要求,钢材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有严格要求的试验,温度为235。,(三)拉伸试验,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的重要性能,通过拉伸试验测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通过低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1)来阐述钢材的拉伸性能:,可见图中明显划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为OA)、屈服阶段(AB)、强化阶段(BC)和颈缩阶段(CD)。,在OA阶段,如卸去外力,试件能恢复原状。当应力稍低于A点对应的应力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用E表示,E=/,它反映钢材的刚度,即产生单位弹性应变时所需应力的大小。,应力超过A点后,如卸去外力,试件变形不能完全消失,表明已出现塑性变形,到达屈服阶段。,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称为屈服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 (ReH)和下屈服强度(ReL)。,上屈服强度为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下屈服强度为不计初始瞬间效应时的最低应力。有的钢材在屈服阶段力保持恒定,无下降现象,应力-应变曲线中屈服阶段表现为一平台,此时,平台所对应的即为下屈服强度。,在BC阶段,钢材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但当达到曲线最高点C以后,试件薄弱处急剧缩小,塑性变形迅速增加,产生“颈缩”现象直至断裂。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即C点)称为抗拉强度(Rm)。,1、试样准备:钢筋一般无需进行机加工,保持钢筋原有截面,试样长度应大于夹持长度加原始标距的长度。各种型钢一般需采用机加工制备试样。,1)厚度0.1mm至3mm薄板和薄带试样夹持头部一般应比平行长度(Lc)部分宽,试样头部与平行长度应有过渡半径至少为20mm的过渡弧相连接。头部宽度应1.2b0,b0为原始宽度。通过协议,也可以使用不带头的试样,对于宽度等于或小于20mm的产品,试样宽度可以相同于产品宽度。,比例试样的宽度有10mm、12.5mm、15mm、20mm四种,优先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比例试样。如比例标距小于15mm,建议采用非比例;如需要,厚度小于0.5mm的试样在其平行长度上可带小凸耳以便安装夹引伸计。上下两凸耳宽度中心线间的距离为原始标距。,较广泛使用的三种非比例试样宽度分别为12.5mm、20mm、25mm,平行长度不小于L0+b0/2(L0为原始标距)。有争议时,平行长度应为L0+2b0,除非材料尺寸不足够。对于宽度等于或小于20mm的不带头试样,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原始标距L0应等于50mm;对于这类试样,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等于L0+3b0。,制备试样应不影响其力学性能,应通过机加工方法去除由于剪切或冲切而产生的加工硬化部分材料。试样优先从板材或带材上制备;如果可能,应保留原轧制面。对于十分薄的材料,建议将其切割成等宽度薄片并叠成一叠,薄片之间用油纸隔开,每叠两侧夹以较厚薄片,然后将整叠机加工至试样尺寸。,图2 机加工矩形横截面试样示意图a0板试样原始厚度或管壁原始厚度;b0板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宽度;L0原始标距;Lc平行长度;Lt试样总长度;S0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1夹持头部。,机加工试样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应符合要求。,2)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通常,试样进行机加工。平行长度和夹持头部之间应以过渡弧连接,试样头部形状应适合于试验机夹头的夹持。夹持端和平行长度之间的过渡弧的最小半径应为圆形横截面试样0.75d0 (d0为试样直径);矩形横截面试样12mm。,如相关产品标准规定,型材、棒材等可以采用不经机加工的试样进行试验。试样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特殊情况下为其它形状。矩形截面试样,推荐其宽厚比不超过8:1。一般经机加工的圆形横截面试样其平行长度的直径一般不应小于3mm。,机加工试样的平行长度Lc应至少等于L0+d0/2(圆形横截面试样)、L0+1.5 (其他形状试样),仲裁试验平行长度应为L0+2d0或L0+2 (S0为试样原始横截面积),除非材料尺寸不足够。不经机加工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足够,以使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与最接近夹头间的距离不小于 。,圆形横截面比例试样推荐直径有3、5、6、8、10、15、20、25mm,分短比例试样和长比例试样两种,试样总长度取决于夹持方法,原则上LtLc+4d0。如相关产品标准无具体规定,优先采用横截面直径为20、10、5mm,比例系数k=5.65的短比例试样。,矩形横截面比例试样推荐宽度有12.5、15、20、25、30mm,分短比例试样和长比例试样两种,如相关产品标准无具体规定,优先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短比例试样。矩形横截面非比例试样宽度有12.5、20、25、38、40mm。如果相关的产品标准有规定,允许使用非比例试样。试样平行长度不应小于L0+d0/2。对于仲裁试验,平行长度应为Lc=L0+2d0,除非材料尺寸不足够。,试样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应符合要求。矩形横截面机加工试样示意见图2。圆形横截面机加工试样示意见图3。,图3 圆形横截面机加工试样示意d0圆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直径;L0原始标距;L0原始标距;Lc平行长度;Lt试样总长度;S0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3)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通常为产品的一部分,不经机加工(见图4)。原始标距L0应取200mm2mm或100mm1mm。试验机两夹头间的试样长度应至少等于L0+3b0,或L0+3d0,最小值为L0+20mm。如果不测定断后伸长率,两夹头间的最小自由长度可以为50mm。如以盘卷交货的产品,可进行矫直。,图4 产品一部分的不经机加工试样示意L0原始标距;S0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4)管材 试样可以为全壁厚纵向弧形试样、管段试样、全壁厚横向试样或管壁厚度机加工的圆形截面试样。,纵向弧形试样厚度采用原壁厚,宽度视管状试样外径不同有10(D0:3050)、15(D0:5070)、20/19(70100)、25(D0:100200)、38mm(D0:200)。有短比例试样(k=5.65)和长比例试样(k=11.3),如相关产品标准无具体规定,优先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比例试样。,为了在试验机上夹持,可以压平纵向弧形试样的两头部,但不应将平行长度部分压平。 不带头的试样,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足够,以使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与最接近的夹头间的距离不少于1.5 。 圆管的纵向弧形试样见图5。,图5 圆管的纵向弧形试样示意a0原始管壁厚度;b0圆管纵向弧形试样原始宽度;L0原始标距;Lc平行长度;Lt试样总长度;S0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1夹持头部。,管段试样试样分为两种:第一,短比例试样L0=5.65 mm,LcL0+D0/2(仲裁试验LcL0+2D0);第二,定标距试样,L0=50mm,Lc100mm。,应在试样两端加以塞头。塞头至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应不小于D0/4 (D0管状试样外径),只要材料足够,仲裁试验时此距离为D0。塞头相对于试验机夹头在标距方向伸出的长度不应超过D0,而其形状应不防碍标距内的变形。允许压扁管段试样两夹持头部,加或不加扁块塞头后进行试验。仲裁试验不压扁,应加配塞头。,图6 圆管管段试样示意a0原始管壁厚度;D0原始管外直径;L0原始标距;Lt试样总长度;S0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1夹持头部。,圆管的管段试样示意见图6。,机加工的横向矩形横截面试样管壁厚度小于3mm时,采用厚度0.1mm3mm薄板和薄带的试样(图2);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3mm时,采用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的试样(图2、图3)。不带头的试样,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足够,以使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与最接近的夹头间的距离不少于1.5b0。应采用特别措施校直横向试样。,管壁厚度加工的纵向圆形横截面试样机加工的纵向横截面试样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的试样。相关产品标准应根据管壁厚度规定圆形横截面尺寸,如无具体规定,管壁厚度机加工的纵向圆形横截面试样采用短比例试样(比例系数k=5.65),直径有5mm(壁厚813mm时)、8mm(壁厚1316mm时)、10mm(壁厚16mm时)三种。,2、试验仪器设备试验机应为1级或优于1级的准确度。用于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的引伸计准确度应不低于1级。用于测定断后伸长率的仪器分辨力应高于0.1mm,准确到0.25mm。,用于原始横截面积测定的仪器分辨力应按表9选择。,3、试验方法1)原始横截面积(S0)测定宜在试样平行长度中心区域以足够的点数测量试样的相关尺寸。原始横截面积S0是平均横截面积,应根据测量的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准确度依赖于试样本身特性和类型。GB/T 228.1-2010附录B附录E给出了不同类型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的评估方法,并提供了准确度的详细说明。,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及冷轧带肋钢筋进行钢筋强度计算时,均采用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通常情况下,经机加工的试样应在试样的标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进行测量,取用三处测得的平均横截面积。其中矩形截面试样分别测量宽度和厚度;圆形截面试样应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测量试样的直径,取算术平均值计算截面积。管状试样应在其一端相互垂直方向测量外径和壁厚,分别取其平均值后计算截面积。也可以根据测量的试样长度、试样质量和材料密度计算截面积。通过计算得出的原始横截面积应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a)厚度0.1mm至3mm薄板和薄带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测定应准确到2%;当误差的主要部分是由于试样厚度的测量引起的,宽度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2%;为了减小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建议原始横截面积应准确至或优于1%;对于薄片材料,需采用特殊的测量技术。,b)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对于圆形横截面和四面机加工的矩形横截面试样,如果试样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均满足要求,可以用名义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对于所有其他类型的试样,应根据测量的原始试样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S0,试样测量每个尺寸应准确到0.5%。,c)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及管材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测定应准确到1%。,标记原始标记(L0)试样一般为比例试样,试样原始标距(L0)与原始横截面积(S0)有L0=k 的关系,比例系数k一般取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以致k采用5.65不能满足此最小标距要求时,可采用较高值(优先采用11.3)或采用非比例试样,非比例试样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无关。,对于比例试样,如果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与其标记值之差小于10%L0,可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按GB/T 8170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如平行长度Lc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见图7)。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条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图7 原始标距标记示意(每个原始标距按3或3的整数倍等分),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均采用k值为5.65的比例试样,原始标距为5倍的钢筋直径;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拉丝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采用k值为11.3的比例试样,原始标距为10倍的钢筋直径;强度等级高于CRB550级的冷轧带肋钢筋均采用非比例试样,固定标距100mm。,3)试验要求设定试验力零点在试验加载链装配完成后,试样两端被夹持之前,应设定力测量系统的零点。一旦设定了力值零点,在试验期间力测量系统不能再发生变化。注:上述方法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夹持系统的重量在测力时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夹持过程中产生的力不影响力值的测量。,试样的夹持方法应使用例如楔形夹头、螺纹夹头、平推夹头、套环夹具等合适的夹具夹持试样。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尽量减小弯曲。这对试验脆性材料或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时尤为重要。为了得到直的试样和确保试样与夹头对中,可以施加不超过规定强度或预期屈服强度的5%相应的预拉力。宜对预拉力的延伸影响进行修正。,试验速率应变速率控制(方法A)、应力速率控制(方法B)两种,除非另有规定,只要能满足GB/T 228.1-2010相关要求,实验室可自行选择方法A或方法B。方法A给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应变速率控制模式。第一种应变速率是基于引伸计的反馈而得到;第二种是根据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即通过控制平行长度与需要的应变速率相乘得到的横梁位移速率来实现。,方法B试验速率取决于材料特性并应符合相关要求。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在应力达到规定屈服强度的一半之前,可以采用任意的试验速率。超过这点以后的试验速率应按相关要求执行。以下内容给出的是方法B的相关要求。,3)屈服强度测定呈现明显屈服现象的钢材,应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测定上屈服强度或下屈服强度或两者。 如未做具体规定,应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或下屈服强度(屈服阶段无力下降现象时)。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并在表10规定的应力速率范围内。注:弹性模量小于150000 MPa的典型材料包括锰、铝合金、铜和钛。弹性模量大于150000MPa的典型材料包括铁、钢、钨和镍基合金。,若仅测定下屈服强度,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025/s0.0025/s之间。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如不能调节这一应变速率,应通过调节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力速率不得超过表10规定的最大速率。 如在同一试验中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测定下屈服强度的条件应符合上述规定。 下屈服强度ReL可以从力-延伸曲线上测定,定义为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所对应的应力(见图8)。,图8 不同类型曲线的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e延伸率;R应力;ReH上屈服强度;ReL下屈服强度;a初始瞬时效应。,对于上、下屈服强度位置判定的基本原则如下:屈服前的第1个峰值应力(第1个极大值应力)判为上屈服强度,不管其后的峰值应力比它大或比它小;,屈服阶段中如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谷值应力,舍去第1个谷值应力(第1个极小值应力)不计,取其余谷值应力中之最小者判为下屈服强度。如只呈现1个下降谷,此谷值应力判为下屈服强度;,屈服阶段中呈现屈服平台,平台应力判定为下屈服强度;如呈现多个而且后者高于前者的屈服平台,判第1个平台应力为下屈服强度;,正确的判定结果应是下屈服强度一定低于上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测定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钢材往往应进行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的测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即钢材变形的非比例延伸率达到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时对应的强度(见图9)。RP0.2即表示钢材的非比例延伸率达到0.2%时对应的强度。,图9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e延伸率;ep规定的塑性延伸率;R应力;Rp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测定时,在弹性范围试验机的横梁位移速率应在表10规定的应力速率范围内,并尽可以保持恒定。在塑性范围和直至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25/s。如试验机无能力测量或控制应变速率,应采用等效于表10规定的应力速率的试验机横梁位移速率,直至屈服完成。,根据力-延伸曲线图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在曲线图上,作一条与曲线的弹性直线段部分平行,且在延伸轴上与此直线段的距离等效于规定塑性延伸率,例如0.2%的直线。此平行线与曲线的交截点给出相应于所求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力。此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当力-延伸曲线的弹性直线段部分不能明确地确定,以致不能以足够的准确度作出这一平行线,推荐采用如下方法:,试验时,当已超过预期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后,将力降至约为已达到的力的10%。然后再施加力直至超过原已达到的力。为了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过滞后环两端点画一直线。然后经过横轴上与曲线原点的距离等效于所规定的塑性延伸率的点,作平行于此直线的平行线。平行线与曲线的交截点给出相应于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力。此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见图10)。,注1:可以用各种方法修正曲线的原点。作一条平行于滞后环所确定的直线的平行线并使其与力-延伸曲线相切,此平行线与延伸轴的交截点即为曲线的修正原点(见图10)。注2:在力降低开始点的塑性应变只略微高于规定的塑性延伸强度Rp。较高应变的开始点将会降低通过滞后环获得直线的斜率。注3:如果在产品标准中没有规定或得到客户的同意,在不连续屈服期间或之后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是不适的。,图10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e延伸率;ep规定的塑性延伸率;R应力;Rp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可以使用自动处理装置(例如微处理机等)或自动测试系统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可以不绘制力-延伸曲线图。可以采用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5)抗拉强度测定(Rm)测定屈服强度或塑性延伸强度后,试验速率可以增加到不大于0.008/s的应变速率(或等效的横梁分离速率)。如果仅仅需要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可以选取不超过0.008/s的单一试验速率。 从测力度盘上,或从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上,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6)断后伸长率(A)测定试样拉断后,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这对小横截面试样和低伸长率试样尤为重要。断后伸长率按公式(1)计算:,式中:L0原始标距;Lu断后标距。,应使用分辨力足够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伸长量(Lu-L0),并准确到0.25mm。如规定的最小断后伸长率小于5%,建议采用特殊方法进行测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按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如断后伸长率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断裂处位置无论在何处均为有效。如断裂处与最按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可采用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7)最大力总伸长率测定在用引伸计得到的力-延伸曲线图上测定最大力总延伸。最大力总延伸率Agt按照式(2)计算:,式中Le引伸计标距;Lm最大力下的延伸。,注:有些材料在最大力时呈现一平台。当出现这种情况,取平台中点的最大力对应的总延伸率(图11)。,图11 延伸的定义A断后伸长率(从引伸计的信号测得的或者直接从试样上测得这一性能);Ag最大力塑性延伸率;Agt最大力总延伸率;At断裂总延伸率;e延伸率;mE应力-延伸率曲线上弹性部分的斜率;R应力;Rm抗拉强度;e平台范围。,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和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附录规定了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测定方法,有关要求如下:试样长度应能保证其在夹具间的最小自由长度符合表11的规定:,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出10mm或5mm的等间距标记,然后进行拉伸试验,直至试样拉伸断裂。自由长度最长的一侧断裂试样上选择Y和V两个标记。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在拉伸前至少应为100mm。拉断后两个标记离开夹具的距离都应不小于20mm和钢筋公称直径中的较大者,离开断裂点的距离都应不小于50mm和二倍公称直径中的较大者,Y和V的位置见图12。,图12Y和V位置示意图,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gt(%)按公式(3)计算:,式中:L断裂后Y和V的距离,mm; L0 拉伸前Y和V的距离,mm; Rm0抗拉强度实测值,MPa; E弹性模量,其值可取为2105,MPa。,8)检测结果数值的修约试验测定的性能结果数值应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修约。如产品标准未规定具体要求,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修约:强度性能值修约至1MPa;屈服点延伸率修约至0.1%,其他延伸率和断后伸长率修约至0.5%;断面收缩率修约至1%。,GB 1499.2008、GB1499.2-2007标准均规定数据修约执行YB/T 081的标准。,YB/T 081-1996金属拉伸性能数值修约规定:,YB/T 081-2013标准于2013.9.1开始实施。,修约间隔为5的修约规则:小于等于2.5修约为0大于2.5小于7.5修约为5大于等于7.5修约为10修约间隔为10的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单双,单进双不进,(四)弯曲试验,1、试样准备1)钢筋类产品一般均以其全截面进行试验。,2)其它型钢:一般要求试验使用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样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如未具体规定,对于钢产品,应按照GB/T 2975的要求。试样应去除由于剪切或火焰切割或类似的操作而影响了材料性能的部分。如果试验结果不受影响,允许不去除试样受影响的部分。,矩形试样的棱边试样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方形、矩形和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的棱边应倒圆,倒圆半径不能超过以下数值:1mm,当试样厚度小于10mm;1.5mm,当试样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50mm;3mm,当试样厚度不小于50mm。棱边倒圆时不应形成影响试验结果的横向毛刺、伤痕或刻痕。如果试验结果不受影响,允许试样的棱边不倒圆。,试样的宽度试样宽度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如未具体规定,应按以下要求:当产品宽度不大于20mm时,试样宽度为原产品宽度;当产品宽度大于20mm时,厚度小于3mm 时,试样宽度为20mm5mm;当厚度不小于3mm时,试样宽度在2050mm之间。,试样的厚度或直径试样厚度或直径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如未具体规定,应按照以下要求:对于板材、带材和型材,产品厚度不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为原产品的厚度;产品的厚度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可以机加工减薄至不小于25mm,并应保留一侧原表面。弯曲试验时试样保留的原表面应位于受拉变形的一侧。,直径(圆形横截面)或内切圆直径(多边形横截面)不大于30mm的产品,其试样横截面应为原产品的横截面。对于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内切圆直径超过30mm但不大于50mm的产品,可以将其加工成横截面内切圆直径不小于25mm的试样。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内切圆直径大于50mm的产品,应将其机加工成横截面内切圆直径不小于25mm的试样。试验时,试样未经机加工的原表面应置于受拉变形的一侧。,长度试样长度应根据试样厚度(或直径)和所使用的试验设备确定。,2、试验仪器设备一般在试验机或压力机上配备弯曲装置,弯曲装置有三种形式:支辊式弯曲装置、V形模具弯曲装置、虎钳式弯曲装置。,目前最常用的为支辊式弯曲装置,支辊的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支棍和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除非另有规定,支辊间距离l应按照式(4)确定:l=(D+3a)0.5a (4) 式中:D弯曲压头直径;a试样厚度或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内切圆直径)。 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注:此距离在试验前期保持不变,对于180弯曲试样此距离会发生变化。,3、试验程序1)试验过程中应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2)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规定,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完成试验:试样在给定的条件和力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弯曲角度;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相距规定距离且相互平行;试样在力作用下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3)试样弯曲至规定弯曲角度的试验(支棍式)根据产品标准选择正确的弯曲压头,明确弯曲角度。,调节支辊间的距离,支辊间距离l按公式(4)确定。应将试样放于两支棍上,试样轴线应与弯曲压头轴线垂直,弯曲压头在两支座之间的中点处对试样连续并缓慢施加压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测量弯曲压头的位移计算得出。,弯曲试验时,应当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以使材料能够自由地进行塑性变形。当出现争议时,试验速率应为(10.2)mm/s。使用上述方法如不能直接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可将试样置于两平行压板之间,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4)试样弯曲至两臂相互平行的试验,首先对试样进行初步弯曲,然后将试样置于两平行压板之间,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两臂平行。试验时可以加或不加内置垫块。垫块厚度等于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5)试样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的试验,首先对试样进行初步弯曲,然后将试样置于两平行压板之间,连续施加力压其两端使进一步弯曲,直至两臂直接接触。,4、试验结果评定一般按相关产品标准评定弯曲试验结果,如无具体规定时,弯曲试验后不使用放大仪器观察,试样弯曲外表面无可见裂纹应评为合格。以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角度作为最小值;若规定弯曲压头直径,以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作为最大值。,(五)反复弯曲试验,1、试样准备线材试样应尽可能平直。必要时可以用手矫直。用手不能进行矫直时,可在木材、塑料或铜材料的平面上用相同材料的锤头进行矫直。有局部硬弯的线材应不矫直。,2、试验仪器设备常用反复弯曲试验机,主要由圆柱支座、夹持块、弯曲臂和拨杆组成,各组件的尺寸偏差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3、试验程序1)根据表12所列线材直径,选择圆柱支座半径r,圆柱支座半径至拨杆底部距离h以及拨杆孔直径dg 。,注1:较小的拨杆孔直径适用于较细公称直径的线材(见第1栏),而较大的拨杆孔直径适用于较粗公称直径的线材(也见第1栏)。对于在第1栏所列范围直径,应选择合适的拨孔直径以保证线材在孔内自由运动。,2)将弯曲臂处于垂直位置,将试样由拨孔杆插入,试样下端用夹块夹紧,并使试样垂直于圆柱支座轴线。,3)将试样自由端向一方向弯曲90,再返回至起始位置,作为第一次弯曲,然后再向相反方向弯曲90,再回至起始位置,作为第二次弯曲,以次类推连续进行试验,直至达到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次数或肉眼可见的裂纹为止。有时,产品标准规定连续试验至试样完全断裂为止。,4)弯曲操作应以每秒钟不超过一次的均匀速率平稳无冲击地进行,必要时,应降低弯曲速率以确保试样产生的热不致影响试验结果。5)试验中为确保试样与圆柱支座圆弧面的连续接触,可对试样施加某种形式的张紧力。除非相关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施加的张紧力不得超过试样公称抗拉强度相对应力值的2%。试样断裂的最后一次弯曲不计入弯曲次数。,6)复验和判定钢材的上述检验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判定整批不合格。,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目前常用的钢筋焊接接头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包括双面搭接焊、单面搭接焊等)、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各种接头均应进行拉伸试验,其中闪光对焊接头、气压焊接头还应进行弯曲试验。,(一)取样方法,试验的取样如表13。,(二)环境要求,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三)拉伸试验,1、试样准备拉伸试样(除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的长度应为ls+2lj,其中ls受试长度,lj为夹持长度。闪光对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ls均为8d (d:钢筋直径),双面搭接焊接头ls为8d+lh (lh为焊缝长度),单面搭接焊接头ls为5d+lh。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的钢筋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00mm,钢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应大于或等于60mm,并视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适当增大。,2、试验仪器设备试验机应为1级或优于1级的准确度。,3、试验程序1)用游标卡尺复核钢筋的直径。2)将试样夹持在试验机上,用1030MPa/s的加载速率对试样进行连续平稳的拉伸,将试样拉至断裂(或出现缩颈),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3)记录断口的断裂特征,区分为延性断裂或脆性断裂,测量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