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doc_第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孝义三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年级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卷)语 文 命题人:张 毅试卷说明:1本卷共三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2本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书写不工整扣15分。3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第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个小题3分,共9分)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 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一一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成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成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成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节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有删改)1下列对“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B项羽的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而刘邦只喜欢酒色。 C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D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这一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 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作者认为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3项羽进入咸阳后说了句“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对他所讲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项羽不听旁人劝告只求衣锦还乡的心理。B与刘邦相比更显示出他的目光短浅。C在胜利面前的这种得意狂妄,也是他输给刘邦的原因之一。D表现出项羽的气量狭窄。二、古代诗文阅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29分)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及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度,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及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舍相如广成传 舍:安置住宿B大王必欲急臣 急:着急C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查明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B璧有瑕,请指示王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肉袒负荆B使人发书至赵王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C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秦王因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20分)(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5分)(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5分)(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5分)(4)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共11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风边月满西山。更摧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7分)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1)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2) , ,终苟免而不怀仁, 。(3)恩所加, ;罚所及, 。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 ,徒以吾两人在也。(四)文言文断句(4分)11 上 尝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益 善 耳 上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读三峡 王充闾“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浑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记事珠和备忘录。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律动着乾坤的吐纳,展现着大自然的启示;里面映照着尧时日、秦时月、汉时云,浸透了造化的情思与眼泪。 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在这锦山秀水之间,早在五千年前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河里,载着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江山亦不可复识矣。就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于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毕具。那群峰竞秀、断岸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峰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清未明初著名学都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妙悟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始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驰,怦然心动。再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溶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抚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卒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部然而澹,悠然而远”。进入易经中讲的那种“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12从文章第段中你感受到作者怎么的情怀?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13认真品读文章第段,概括作者读三峡的三种境界。(3分)14下面两个句子都使用了形象、恰当的比喻,请结合文意,谈谈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6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记事珠和备忘录。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wng)关中 说(shu)服 美姬(j) 赏赐(c)B鲰(zu)生 瞋(chn)目 戮(l)力 逢(fng)孙C要(yo)项伯 攘犬豕(sh) 切而啗(dn)之 飨(xing)士卒D按剑而跽(j) 间(jin)行 目眦(z) 黜(ch)恶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把作为疆界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选拔C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披:掀开D众闻则非之, 非:指责17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截烟头引起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B由于作者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C如果把我们的习惯用语“吃了吗”塞进外交辞令,岂不是被人贻笑大方。D 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去暗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8按要求扩展成一段完整的文字。(每处不超过40个字,共6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面对国旗,我(动作) ;(神态) ;(心理活动) 。 五、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答题纸密封线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班级 选择题(共27分) 题号123456151617答案文言文阅读7、翻译。 (1)(5分) (2)(5分) (3)(5分) (4)(5分) 诗歌鉴赏。8(7分) 9(4分) 10名句默写(10分)(1) (2) (3) (4) 11文言文断句(4分)上 尝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益 善 耳 上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文学类文本阅读12、(3分) 13(3分) 14、(6分) 语言文字运用18(6分)(动作) (神态) (心理活动) 19作文(60分)800高一年级必修三第一次月考答案1D(D项中的内容是作者的观点,不属于常人匪夷所思原因的理解。)2C(C项中“鲁莽骄横”并非作者所认为的主要原因。而“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这种说法也不妥)3D(D项中“气量狭窄”不是对题干中话的理解。)(46)BDD (1517)CAD7(1)布衣、以、故、逆、大意(各1分,共5分)(2)度、特、以、详、大意(各1分,共5分)(3)诚、恐、负、间、大意(各1分,共5分)(4)诛、就、唯、孰、大意(各1分,共5分)8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3分)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2分)。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分)。9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1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分)。11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错一处0.5分)12作者对三峡以久的渴慕和赞美之情。(1分)引起下文,使读者能够很快进入情境。(2分)13直接感悟,怦然心动。交融互渗,物我合一。深入画境,浓酣忘我。14把岩页比作回音壁、记事珠、备忘录,警示现实,提示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激起人们对历史的怀想。把巫山十二峰比作山水画廊,表现山峰相连,变化多端,组合绝妙的特点。18【参考答案】(动作)两手下垂,高昂着头朝着东方的太阳 (神态)庄严刻在脸上,崇敬写满全身 (心理活动)此刻,我的心已奔向炮声隆隆的战场,铺满金辉的田野。为了你,国旗,我将做什么呢?高一年级必修三第一次月考答案1D(D项中的内容是作者的观点,不属于常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