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影响 复习回忆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 开发了边远地区 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简要分析分封制给周天子统治造成的不利影响 分封的诸侯成为独立王国 拥有政治 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随着实力的壮大 一些诸侯王不再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为了抢占底盘 相互间征战不已 形成春秋争霸局面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第2课时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 今河南洛阳 历史上称为东周 春秋 战国 前770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秋战国 东周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摘自 三字经 春秋 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 春秋 而得名 战国 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目标 连年交战而得名 中国奴隶社会结束 中国封建社会开端 春秋篇 诸侯争霸 思考 春秋时期以前 人们使用什么生产工具 旧石器 新石器 骨器 生产力发展 木制 石制 骨制等工具 春秋时期铁犁头 牛耕示意图 1 与春秋之前比较 它们有什么进步 2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有什么意义 铁农具尖锐 便于翻土 种类增多 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 提高了生产效率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普遍使用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战国时普遍使用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 生产发展 劳动效率提高 1 周天子实力衰落 2 诸侯日益强大 不再向周王室进贡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促进了生产发展 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时代特征 意义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 劳动效率提高 促进生产发展 周天子经济实力衰落 诸侯日益强大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 诸侯们为什么要争当霸主 扩展领土 掠夺财富 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霸主是否取代了天子 获得全国最高统治权 没有 天子仍是天下共主 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霸主未能统一全国而成为最高统治者 想一想 诸侯争霸可能会对历史演变产生哪些影响 从破坏性看 诸侯争霸破坏分封制 导致礼崩乐坏 原有的等级制度混乱 而且征战活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从建设性看 为了争霸 一些诸侯国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 延揽人才 实行改革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秦穆公 晋文公 楚庄王 齐桓公 宋襄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两种说法都认可的是哪几个 说一说 与这段历史有关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楚庄王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 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614年继位 登位三年 不发号令 沉缅声色 并下命 有敢谏者 死无赦 大夫伍参冒死进谏 伍参请猜谜语 有鸟止于阜 三年不飞不鸣 是何鸟也 庄王答 三年不飞 飞将冲天 三年不鸣 鸣将惊人 于是 庄王罢淫乐 亲理朝政 一鸣惊人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尝胆 1 如果你是春秋五霸之一你认为要想最先称霸必需具备哪些因素 理一理 2 春秋五霸中 谁最先称霸 为什么他能首先称霸 强大的经济 军事实力 人才 得民心 树立威信 1 材料中的历史事实发生于哪个历史时期 春秋 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军制和内政 发展经济 打出 尊王攘夷 的旗号 组织联军 阻挡楚国 树立威信 齐桓公首先称霸 公元前7世纪中期 2 管仲是如何 相 桓公的 3 管仲相桓公 对齐国产生了什么结果 材料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齐桓公首霸 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 团结其他诸侯 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 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 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根据下图及课本第14页两则资料 从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齐桓公的个人因素等方面 简要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 从地理位置看 齐国处于中原东面 较少遭到各诸侯国的包围封锁 临近大海 物产丰富 从个人因素看 齐桓公不计前嫌 善于用人 虚怀若谷 善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资料1 齐桓公即位前与其兄公子纠争夺君位 纠的部下营仲曾领兵拦截他 一箭射中其衣带钩 齐桓公即位后誓报一箭之仇 但他的臣下极力推荐管仲 说齐国要称霸 非用管仲不可 齐桓公不计前嫌 任用管仲为相 并尊称其为 仲父 资料2 司马迁曾说 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管仲之谋也 用人 改革军事 政治 发展经济 富国强兵 尊王攘夷 树立威信 自然条件 措施 齐桓公称霸的条件 任用管仲为相 改革 手段 背山面海 资源丰富 齐桓公称霸 关键 物质基础 聚集治国人才 为人 胸襟宽阔 不计前嫌 周王室衰微 群龙无首 天时 地利 人和 策略 公元前651年 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 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有人说 春秋无义战 你是如何看待春秋争霸这一历史现象的 星星论坛 小提示 可以再从国家统一 民族融合 制度更替等几个方面来思考 1 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几个大国 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 促进了民族融合 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 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3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 在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改革 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争霸的客观有利影响 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各诸侯国贵族为了争夺土地 人口 财富等 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 争霸的不利影响 战国篇 社会变革 前475年 前221年 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开垦荒地 新兴地主个体农民 田地私有 生产力发展 三家分晋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1 对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诸侯国减少 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齐 楚 秦 燕 赵 韩 魏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上中下 战国七雄 2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进行的征战活动在意图上有何不同 春秋五霸以称霸诸侯 做诸侯之长为目的 战国七雄以吞并他国 兼并他国土地为宗旨 一统天下 3 推测战国时期战争可能具有的特点 规模更大 更加残酷 对社会经济发展破坏性更大 影响更广泛 4 面对残酷的战争 各国的君主会采取什么措施争取在战争中取胜 战国时期相对春秋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变法富国强兵 吞并别国或避免被别国吞并 成效 措施 国王 国家 战国时期特点 社会变革 思考 5 有人说 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 各国纷纷变法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说说理由 是历史必然性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 导致旧的土地制度瓦解 新兴的地主与农民大量涌现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新的社会阶层要求改变旧有社会制度 诸侯征战频繁 加快分封制的瓦解 同时为避免被吞并或吞并别国 各国纷纷采取富国强兵的举措 时间 前356年 地点 秦国 主要内容 1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 奖励农耕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 3 奖励军功 立了军功的人 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4 建立县制 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 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商鞅变法 变法前后比较 建立县制 分封制村落散居 奖励军功 按军功授爵 爵位世袭 奖励农耕 土地私有 允许买卖 土地国有 不得买卖 变法后 变法前 经济 军事 政治 商君为法于秦 战斩一首赐爵一级 欲为官者五十石 汉书 国富 1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3 建立县制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有制 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兵强 由国君直接任免官吏进行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解读 奖励耕战 2 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后来秦灭六国 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历史作用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秦孝公死后 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 因此有人说 商鞅变法失败了 对此你怎么看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标准 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 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守旧贵族的反对 商鞅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但商鞅虽死 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 因为经过变法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 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符合历史潮流2 令出必行 取信于民 得民心3 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4 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材料一 秦国变法前的社会状况 1 平民弃农经商 土地荒芜 粮食歉收 2 奴隶主残酷剥削 奴隶消极怠工 3 奴隶主无功受禄 士兵无升迁机会 4 因权力过大 各地贵族叛乱经常发生 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农耕 奖励军功 建立县制 商鞅在秦国变法是如何解决以上社会状况的 商鞅变法 练一练 材料二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期年 一周年 之后 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 战国策 问题 1 结合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成功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 商鞅变法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消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积极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谈谈改革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要想强大 必须改革 固步自封只能导致落后 改革是强国之路 高谈阔论 材料一 齐桓公重用管仲 管仲实行改革 使齐国迅速强大 成为当时第一个称霸的诸侯 材料二 清朝末年 中国贫穷落后 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 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 改革开放前 中国经济发展缓慢 观念滞后 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产力发展 诸侯国强盛 周天子威望大减 诸侯国进行变法 争霸 春秋五霸 齐国为例 战国七雄 秦国为例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课堂小结 1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 国家众多 分裂趋势加剧B 霸主 尊王攘夷 扶助弱国C 周王室中兴 王权加强D 周王室衰落 诸侯争霸2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3 为了争霸 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 晋文公B 越王勾践C 齐桓公D 楚庄王 D A C 4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是在什么时期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商朝5 下列内容中 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有 A 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B 奖励耕织C 建立县制D 鼓励军功6 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农业生产B 限制商业活动C 增强秦国实力D 废除旧贵族特权 B A C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普遍使用 7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在 8 尊王攘夷 中的 王 指 夷 是指 周王室 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 有关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典故 老马识途 围魏救赵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图穷匕见 管仲 晋文公 孙膑 荆轲 赵括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问鼎中原 楚庄王 廉颇 勾践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译文 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 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 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 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译文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春秋时期 一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的齐恒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 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 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 姓公孙 卫国贵族 又称卫鞅 公孙鞅 年轻时好刑名之学 熟悉李悝 吴起等人的变法理论和实践 但魏王并不重用他 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 发奋图强 于是他投奔秦国 得到秦孝公的赏识 开始推行变法 期间率军大破魏军 因功受封于商 号商君 所以又称商鞅 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死 商鞅遂遭到政敌的迫害 车裂而死 全家亦被杀害 秦孝公 秦孝公赢渠梁 秦献公子 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 遭东方各国歧视 他任用卫鞅为相 实行变法 即 商鞅变法 鼓励生产 论功行赏 实行连坐法等 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 国力提高很快 秦孝公死于前338年 时年45岁 为了取信于民 在颁布新法前 商鞅在都城市场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 并宣布 谁能够把木杆搬到北门 就赏十锭金子 百姓开始觉得奇怪 没有人尝试 商鞅又把赏钱提到五十锭金子 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把木杆搬到了北门 商鞅如数发赏 从此 人们开始相信商鞅说话算数 新法颁布后 大家也相信它定能实行 想一想 这个故事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 立杆取信 令出必行 取信于民 这与当今社会提倡的 诚信 完全一致 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成语典故 卧薪尝胆 退避三舍 成语典故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 齐桓公应燕国请求 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 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 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 因假向导引入迷谷 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成语典故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 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 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 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 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 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 宫女们一阵哄笑 队伍乱成一片 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 宫女们只觉得好玩 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 这是头领之罪 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 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 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 然后 孙武重新操练宫女 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合纵连横 卧薪尝胆 退避三舍 负荆请罪 猜猜与这些成语典故有关的历史时期 一鼓作气 老马识途 三令五申 三家分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爆破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及答案
- 幕墙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论证的
- 深远海养殖智能化水下养殖平台建设方案
- 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与生态建设规划合同
- 高难度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赡养费协议
- 医疗机构消毒清洁与卫生监督服务协议
- 教育培训机构股份简单转让与师资培训合同
-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方案及创新设计
- (高清版)DB43∕T 1292-2017 地理标志产品 东江鱼
- 蔬菜大棚建设投标方案技术标范本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学校教代会代表换届选举方案
- 月度生产绩效报告
- 企业级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开发与服务合同
- 2024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 Unit 3 She has long hair.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鲁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题库
- 部编版初中语文书下注释(全六册)
- 职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