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知识竞答大赛.doc_第1页
春节知识竞答大赛.doc_第2页
春节知识竞答大赛.doc_第3页
春节知识竞答大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节知识竞答大赛教学目标:1、 通过竞答问题,学习和春节相关的知识。2、 通过竞答的形式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 烘托春节气氛.一、判断题:1、青菜不切整个下锅( 对 ) 分析:帮助分泌唾液进行消化,同时纤维具有蠕动肠功能的作用,避免消化不良或者便秘2、 饭后吃水果(错) 分析: 水果与蔬菜消化时间和过程不同。水果中最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类营养物质是在小肠中吸收的,如果在餐后食用,水果则在温暖的环境中腐烂,营养物质也会被破坏殆尽,所以一般的水果最好是在餐前食用。3、贺岁少干杯 (对) 分析: 喝酒别忘多吃饭,喝酒时间亦最好放在晚上4、多喝水 (对) 分析:水可以帮助排泄二、选择题:1、 年纪比较大的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B); 做生意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C); 在单位上班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A)A新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升!B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C新年好,生意兴隆、货如轮转、财源茂盛!2、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B)。 ( ) 中所填的习俗是什么?A 吃糖瓜 B 祭灶 C 吃灶糖分析: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3、“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说的是(C )习俗。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中所填的习俗是什么?A 剪窗花 B 做腊八粥 C 扫尘分析:“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纳新”之涵义,意在将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4、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属于楹联的一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上联是:新春富贵年年好,请问下联应是下面的哪一项?(A)A 佳岁平安步步高 B 春满乾坤福满门 C 天增岁月人增寿5、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怎样贴“福”字的习俗?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B)A 正着贴 B倒着贴 C 反着贴6、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 A ),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象征今年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农民会五谷丰登,也宣告新年开始。这项习俗的名字是什么?A 开门炮 B 贴年画 C 祭财神7、春节有一种传统饮食,“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这种食品是什么?(C)A 饺子 B 春卷 C年糕8、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除夕的年夜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年夜饭上必然会出现的一种食物是什么?表示“富贵有余”。(B)A 螃蟹 B 鱼 C 虾9、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 C )开市。俗以( )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 中是哪一天?A 大年初三 B 大年初6 C 大年初五分析:今天是大年初五,是俗称的开市日,也被称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10、“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这句讲的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A )。除夕之夜,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中的习俗是什么?A 熬年守夜 B 拜年 C 馈岁11、(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 )中应填入的时间是?A 1949年12月30日 B1949年12月23日 C 1950年12月23日12、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这个童谣中( B )里的内容是什么?A 做花灯 B 把面发 C 贴春联13、 正月初七是( C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C )中的名称是什么?A 除夕 B 七日 C 人日14、 正月初九是( A ),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 )中的内容是什么?A 天日 B 人日 C 顺星15、 第一届春晚是哪个生肖年举办的?(B 1983年)A鼠年 B猪年 C 龙年16、春晚出现次数最多的节目是什么? (A)A 难忘今宵 B 同一首歌 C 歌唱祖国三、填空题1、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回答出一个即可)2、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3、唐朝以后,人们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4、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5、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回答出一个即可)6、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答案可为: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7、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答案可为:爆仗、炮仗、鞭炮)。8、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答案可为:春晚)9、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10、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11、正月十五是元宵节。12、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13、2013年的生肖是蛇。14、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15、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6、熬年守岁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17、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18、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首届晚。19、吃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回答出一个即可)20、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 。21、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22、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23、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24、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25、春节吃年糕,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台湾有红龟糕。 26、在江苏,上海广州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27、2013年的的春节时2月10号。28、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春节联欢晚会。29、2013年2月24号是元宵节。30、春节食俗,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31、春联也叫对联(答案可为:对子、桃符、门对、春贴)32、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它时,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33、2013年的春节是星期日。34、2013年的蛇年排12生肖的第6位。35、2013年是蛇年,间隔12年又是蛇年。四、学知识答问题 春节称谓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明确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亟待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广为流行至今。问题1:“春节”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C)A、辛亥革命之后 B、隋唐 C、殷商 D、秦朝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问题2:关于“春节”有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个破坏百姓财运、好运的想象中的动物,请问它叫什么?(D)A、 蒲牢 B、犼 C、麒麟 D、年 春节习俗,春节前扫尘搞卫生、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灯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食俗: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