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27.100 F 22 备案号:53939-2016 准T / CEC 1682018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规程 Test procedures for mobil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2018-01-24 发布 2018-04-01 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 T / CEC 1682018 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测试条件 2 6 测试设备 3 7 测试项目及方法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测试报告 13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项目 15 IT / CEC 1682018 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 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福保、陶以彬、杨波、周晨、李官军、王德顺、丁凯、余豪杰、杨海晶、 赵上林、薛金花、陶琼、庄俊、李强、徐亮辉、曹远志、冯鑫振、滕卫军、李广磊、何东升、吕振华、 李超。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 T / CEC 1682018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测试条件、测试设备、测试项目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380V 及以上接口电压等级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其他接口类型可参考本标准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5 系列 1 集装箱 角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4793.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 4824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 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5273 高压电器端子尺寸标准化 GB/T 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3422 半导体变流器 电气试验方法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1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闪烁仪 功能和设计规范 GB/T 34133 储能变流器检测技术规程 GB/T 365452018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GB/T 365482018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 NB/T 330162014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测试规程 3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 mobil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MEESS 预装的以电化学电池为储能载体,通过储能变流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释放的具备可移动特性 1T / CEC 1682018 的系统。一般包含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监控设备、厢体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对于 10(6)kV 及以上 接口电压等级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通常还包括汇集线路、升压变压器等。 3.2 充电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for charging 热备用状态下,储能系统自收到控制信号起,从热备用状态转成充电状态,直到充电功率首次达 到额定功率 PN 的 90%的时间。 3.3 充电调节时间 regulation time for charging 热备用状态下,储能系统自收到控制信号起,从热备用状态转成充电状态,直到充电功率达到额 定功率 PN 且功率偏差始终控制在额定功率 PN 的2%以内的时间。 3.4 放电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for discharging 热备用状态下,储能系统自收到控制信号起,从热备用状态转成放电状态,直到放电功率达到额 定功率 PN 且功率偏差始终控制在额定功率 PN 的2%以内的时间。 3.5 放电调节时间 regulation time for discharging 热备用状态下,储能系统自收到控制信号起,从热备用状态转成放电状态,直到放电功率达到额 定功率 PN 且功率偏差始终控制在额定功率 PN 的2%以内的时间。 3.6 充电到放电转换时间 transfer time from charging to discharging 稳定运行状态下,自 90%额定功率 PN 充电状态转换到 90%额定功率 PN 放电状态的时间。 3.7 放电到充电转换时间 transfer time from discharging to charging 稳定运行状态下,自 90%额定功率 PN 放电状态转换到 90%额定功率 PN 充电状态的时间。 4总则 4.1 测试前应制定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预防措施。 4.2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试验类别可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试验,三种试验的测试内容按 附录 B 中表 B.1 所规定的项目进行测试。 5测试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5.1.2 2室内测试环境 室内测试应在如下环境条件下进行: a) 海拔:2000m。 b) 温度:2030。 c) 相对湿度:95%。 室外测试环境 室内测试应在如下环境条件下进行: a) 海拔:2000m。 T / CEC 1682018 b) 温度:040。 c) 降雨量:8mm/h。 d) 厢体纵向(前后)水平倾斜不大于 6,横向(左右)水平倾斜不大于 5。 e) 相对湿度:95%。 5.2 5.2.1 5.2.2 电气条件 电网电能质量条件 基本性能和并网性能测试应在以下电网电能质量条件下进行: a) 电压谐波总畸变率应满足 GB/T 14549 的规定。 b) 电网频率偏差应满足 GB/T 15945 的规定。 c) 电网电压偏差应满足 GB/T 12325 的规定。 d) 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应满足 GB/T 15543 的规定。 电气安全要求 测试场地电气安全应满足 GB 4793.1 的要求。 6测试设备 6.1 测试仪器仪表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的准确度等级应至少满足表 1 的要求,测试仪器仪表应满足以 下要求: a) 电压互感器应满足 GB 20840.3 的要求。 b) 电流互感器应满足 GB 20840.2 的要求。 c) 传感器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100ms。 d) 数据采集装置的采样频率不应小于 10kHz(电能质量测量时不应小于 20kHz) 。e) 频率测量精度应至少达到 0.01Hz。 表1 测量设备仪器准确度要求 名称准确度等级 电压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 温度计 湿度计 电能表 数据采集装置 注:0.2 级为电能质量测量时的准确度要求。 0.2 级 0.2 级 0.5 3% 0.2 级 0.2 级 6.2 电网模拟装置 6.2.1 功能要求 电网模拟装置应至少具备以下功能: 3T / CEC 1682018 a) 各相电压值可独立调节及编程控制。 b) 频率值可调节及编程控制。 c) 电能可双向流动。 6.2.2 6.3 6.4 6.5 性能要求 电网模拟装置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与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连接侧的电压谐波应小于 GB/T 14549 中谐波允许值的 50%。 b) 向电网注入的电流谐波应小于 GB/T 14549 中谐波允许值。 c) 输出电压基波偏差值应小于 0.2%,输出电压可调节步长不应大于被测设备可调节步长的 1/2。 d) 输出频率偏差值应小于 0.01Hz,可调节步长至少为 0.05Hz。 e) 响应时间应小于 0.02s。 f)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 1%,相位偏差应小于 1%。 g) 额定功率不应小于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的 1.2 倍。 模拟负载 模拟负载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能实现阻值、感值、容值可调。 b) 调整负载产生的最小电流变化步长不应大于 0.1A。 c) 在各电压点的允许电流应大于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最大电流。 d) 应具备非线性负载和冲击性负载特性。 温度检测设备 温度检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能够存储测试过程中的全部温度数据。 b) 应具有足够的通道数量并满足测温点的需要。 c) 测温通道的测温范围应至少满足20160,测温精度应不低于 0.5。 d) 各测温通道应有统一的时基信号。 e) 采样频率不应低于 1Hz。 电磁兼容性能测试设备 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应满足 GB/T 17626.2、GB/T 17626.3、GB/T 17626.4、GB/T 17626.5、GB/T 17626.6、GB 4824 的要求。 7测试项目及方法 7.1 机械性能 7.1.1 厢体 7.1.1.1 外观 目击厢体外观,不能有明显的破损、掉漆、划痕等。 7.1.1.2 IP 防护等级 厢体的 IP 防护等级应按 GB/T 4208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4T / CEC 1682018 7.1.2 防振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振动测试按下列行驶或运输的条件进行测试: a) 里程:移动电化学储能系统至少行驶 50km。 b) 路面:四级公路为测试里程的 60%,高速公路为测试里程的 40%。 7.1.3 7.2 7.2.1 c) 速度:四级公路路面上为 20km/h30km/h,高速公路路面上为 60km/h70km/h。 对外电气接口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对外电气接口按下列方法进行测试: a) 端子的尺寸和公差应按照 GB/T 5273 中附录 B 的规定进行测试。 b) 1kV 及以下接口电压等级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端子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按照 GB/T 7251.1 的规定进行测试。 c) 3kV 及以上接口电压等级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端子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按照 GB/T 11022 的规定进行测试。 基本性能测试 能量 在稳定运行状态下,储能系统在额定功率充电和放电条件下,测试储能系统的充电能量和放电能 量,测试方法如下: a) 以额定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条件时停止放电。 b) 以额定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条件时停止充电。记录本次充电过程中储能系统充电的能量 Ec 和 辅助能耗 Wc。 c) 以额定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条件时停止放电。记录本次放电过程中储能系统放电的能量 Ed 和 辅助能耗 Wd。 d) 重复 b)c)步骤两次,记录每次充放电能量 Ecn、Edn 和辅助能耗 Wcn、Wdn。 按照公式(1) 、公式(2)计算其平均值,记 EC 和 ED 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充电能量和额定放电能量: EC EC1WC1EC2WC2EC3WC3 3(1) 式中: ED ED1WD1ED2WD2ED2WD3 3(2) Ecn第 n 次循环的充电能量,Wh; Edn第 n 次循环的放电能量,Wh; Wcn第 n 次循环充电过程的辅助能耗,Wh; Wdn 第 n 次循环放电过程的辅助能耗,Wh。 注 1:对于辅助能耗由自身供应的储能系统,Wcn0,Wdn0。 注 2:放电终止条件和充电终止条件宜采用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但测试中终止条件应唯一且与实际使用时保持 一致。 7.2.2 温升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利用温度检测设备在厢体外部 6 个面分别至少安装 1 个测量点,在厢体内部的电池柜体表面和 5T / CEC 1682018 储能变流器柜体表面分别至少安装 3 个测量点。 b)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按额定功率运行条件下,厢体表面和内部温度连续 15min 内变化不超过 1K 时,则认为系统已达到热稳定状态。 c) 记录当前各个测量点的温度值。 7.2.3 7.2.4 过载能力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测试方法应满足 GB/T 13422 规定的要求。 b) 控制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电压为额定电压,交流侧电流为 110%额定电流,保持 10min。 c) 控制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电压为额定电压,交流侧电流为 120%额定电流,保持 1min。 噪声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按图 1 所示,测量点处背景噪声值小于该点作业噪声允许值 10dB 以下,设置移动式电化学储 能系统在额定功率充电状态下运行。 b) 取距地面 1.6m,如图 1 所示 A1、A2、A3 处,测得 1m 处的噪声取平均值,该噪声平均值应 满足表 2 的要求。 c) 取距地面 1.6m,图 1 所示 B1、B2、B3 处,测得 7m 处的噪声取平均值,该噪声平均值应满 足表 2 的要求。 d) 设置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额定功率放电状态下运行,重复 b)c) 。序号 1噪声级 a dB 70 图1 表2 噪声测试示意 噪声值要求 噪声级 b dB 65 ab61m 处噪声值。 7m 处噪声值。 T / CEC 1682018 7.2.5 电磁兼容 7.2.5.1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按照 GB/T 17626.2 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测试: a) 测试电压:接触放电 6kV,空气放电 8kV。 b) 测试端口:外壳整体。 c) 每个敏感试验点放电次数:正负极性各 10 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 1s。 d) 性能判据:B。 7.2.5.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 按照 GB/T 17626.4 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测试: a) 测试电压:2kV(电源线) 1kV(信号线) , 。b) 测试端口:输入输出电源端口,信号线。 c) 重复频率:100kHz。 d) 持续时间:1min。 e) 性能判据:B。 7.2.5.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 按照 GB/T 17626.3 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测试: a) 频率范围:80MHz1000MHz。 b) 测试场强:10V/m(非调制) 。c) 正弦波 1kHz,80%幅度调制。 d) 测试端口:外壳整体。 e) 天线极化方向:水平和垂直方向。 f) 性能判据:A。 7.2.5.4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按照 GB/T 17626.5 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测试: a) 测试电压:2kV(共模) 1kV(差模) , 。b) 测试端口:输入输出电源端口、信号线。 c) 极性:正、负。 d) 测试次数:正负极性各 5 次。 e) 重复率:每分钟一次。 f) 性能判据:B。 7.2.5.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 按照 GB/T 17626.6 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测试: a) 频率范围:0.15MHz80MHz。 b) 测试场强:10V/m(非调制) 。c) 测试端口:输入输出电源端口、信号线。 d) 正弦波 1kHz,80%幅度调制。 e) 扫描频率:1%。 7T / CEC 1682018 f) 性能判据:A。 7.2.5.6 传导发射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按照 GB 4824 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 测试频段:150kHz30MHz。 b) 测试端口:输入输出电源端口、信号线。 c) 测试限值:按照 GB 4824 中的 A 类或 B 类限值。 7.2.5.7 辐射发射 7.2.6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在额定状态下运行,参照 GB 4824 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 测试频段:30MHz1000MHz。 b) 测试端口:外壳整体。 c) 测试限值:参照 GB 4824 中的 A 类或 B 类限值。 绝缘测试 7.2.6.1 介质强度检测 应按 GB/T 7251.1 中 10.9 的规定进行检测。 7.2.6.2 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检测 1kV 及以下接口电压等级的端子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 GB/T 7251.1 的规定进行检测,3kV 及以上接口电压等级的端子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 GB/T 11022 的规定进行检测。 7.2.7 监控平台测试 7.2.7.1 信息显示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按照额定功率充电和放电运行,目击监控系统是否包含以下信息显示: a) 电池系统信息:电池簇电压、电池簇电流、电池簇温度、电池系统告警和故障信息。 b) 储能变流器信息:交流侧电压、交流侧电流、频率、直流侧电压、直流侧电流、输出功率、功 率因数、运行状态、储能变流器告警和故障信息。 c)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信息:端口电压、端口电流、输出功率、功率因数、运行状态、故障 信息。 7.2.7.2 控制功能 利用监控系统对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进行启动/停止、电压/频率、功率控制功能的操作,判断移 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监控系统是否具备以上功能。 7.3 7.3.1 8并网性能 电流总谐波 并网性能测试回路如图 2 所示,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在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接入电能质量测量装置。 b) 设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放电状态下运行。 T / CEC 1682018 c) 从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最小功率开始,以 10%的额定功率为一个区间,每 个区间内连续测量 10min。 d) 按公式(3)取时间窗 Tw 测量并计算电流谐波子群的有效值,取 3s 内的 15 个电流谐波子群有 效值计算方均根值。 e) 计算 10min 内所包含的各 3s 电流谐波子群的方均根值。 f) 电流谐波子群应记录到第 50 次,利用公式(4)计算电流谐波子群总畸变率并记录。 g) 设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充电状态下运行,重复步骤 c)f) 。1Gh C 2(3) 式中: i1 10hi C10hiDFT 输出对应的第 10hi 根频谱分量的有效值。 50 Gh 2 式中: THDSi G1 100% 2(4) Gh在 10min 内 h 次谐波子群的方均根值; G1在 10min 内基波子群的方均根值。 图2 并网性能测试回路框图 7.3.2 并网运行电流直流分量测试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在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接入电能质量测量装置。 b) 调节交流侧输出额定功率,连续测量并记录 10min 交流侧电流数据。 c) 计算 10min 平均直流分量值。 7.3.3 闪变测试 7.3.3.1 持续运行测试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设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放电状态下运行。 b) 调节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无功功率输出 Q0。 c) 在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接入满足 GB/T 17626.15 要求的电能质量测量装置,电压互感 器和电流互感器的截止频率应不小于 400Hz。 d) 从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最小功率开始,以 10%额定功率为一个区间,每个区 间内分别测量三相 10min 短时闪变值 Pst,运行功率等级允许5%的偏差。移动式电化学储能 9T / CEC 1682018 系统的长时闪变值应通过短时闪变值 Pst 计算。测试方法应满足 GB/T 12326 的要求。 e) 设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充电状态下运行,重复步骤 b)d) 。7.3.3.2 停机操作测试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设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放电状态下运行。 b) 调节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无功功率输出 Q0。 c) 在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接入满足 GB/T 17626.15 要求的电能质量测量装置,电压互感 器和电流互感器的截止频率应不小于 1500Hz。 d) 测量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从 100%额定功率切除过程中的短时闪变值,运行功率等级允许5% 的偏差,测量时段 T 应足够长,以确保停机操作引起的电流瞬变已经减弱。测试方法应满足 GB/T 12326 的要求。 7.3.4 e) 设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充电状态下运行,重复步骤 b)d) 。有功功率控制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测试期间不应限制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变化速度。 b) 按照图 3 的设定曲线控制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并应在每个功率基准值上保持 2min。 c) 在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测量时序功率,以每 0.2s 有功功率平均值为一点,拟合实测功 率曲线。 d) 以每次有功功率变化后的第 2 个 1min 数据计算 1min 有功功率平均值。 图3 有功功率控制曲线 7.3.5 无功功率控制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调节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正常并网方式下运行。 b) 从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最小功率开始,以每 10%的额定有功功率作为一个区 间进行测试。 c) 调节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输出的感性无功功率至输出限值,记录至少 2 个 1min 感性无功功 率和有功功率数据。 10 7.3.6 T / CEC 1682018 d) 调节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输出的容性无功功率至输出限值,记录至少 2 个 1min 容性无功功 率和有功功率数据。 e) 以每 0.2s 数据计算一个无功功率平均值,以每 0.2s 数据计算一个有功功率平均值,利用所有 计算所得 0.2s 功率平均值绘制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特性曲线。 充放电切换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额定充电功率状态下运行至少 3min,向系统发额定功率放电指令, 测量并记录从 90%额定充电功率状态切换到 90%额定放电功率状态的最小时间间隔 t1。 b)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在额定放电功率状态下运行至少 3min,向系统发额定功率充电指令, 测量并记录从 90%额定放电功率状态切换到 90%额定充电功率状态的最小时间间隔 t2。 c) 按公式(5)计算平均充放电切换最小时间 t。 tt1t2 (5) 27.3.7 频率适应性 7.3.8 7.4 7.4.1 应按 GB/T 365482018 中的规定进行测试。 电压适应性 应按 GB/T 365482018 中的规定进行测试。 离网性能 电压偏差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按照图 4 连接测试回路。 图4 离网性能测试回路框图 b) 设置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运行在离网模式。 c) 空载条件下,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并记录交流输出电压值。 d) 额定输出功率条件下,设定模拟负载分别为三相纯阻性、三相阻感性(PF0.7)和三相阻容 性(PF0.7) ,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并记录交流输出电压值和相位偏差值。 e) 按公式(6)计算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离网运行输出电压偏差。 f) 将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任意两相分别接额定功率 33%的阻性负载,其余一相不接负 载,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并记录交流侧电压值,计算交流侧电压三相不平衡度。 g) 将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任意一相连接到额定功率 33%的阻性负载,其余两相不接负 11 T / CEC 1682018 载,利用测量装置测量并记录交流侧电压值,计算交流侧电压三相不平衡度。 dUUreUN 100% UN 式中: dU输出电压偏差率; Ure实际输出电压值,V; UN额定输出电压值,V。 (6) 7.4.2 电压动态瞬变值 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按照图 4 连接测试回路。 b) 设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运行在离网模式,交流侧电压为额定电压。 c) 设定阻性负荷从 20%额定功率突加到 100%额定功率,记录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输出电压 波形和数据。 d) 按公式(7)计算负荷突加时输出电压动态瞬变值。 e) 测量从负载突加开始至电压第一次恢复至初始值偏差3%的时间。 f) 设定阻性负荷从 100%额定功率突减到 20%额定功率,记录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输出电压 波形。 g) 按公式(7)计算负荷突减时输出电压动态瞬变值。 eUDU 100% (7) UN 式中: eU突加或突卸负载时输出电压动态瞬变范围; DU突加或突卸负载后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交流侧电压有效值与额定值的最大偏差,V; UN交流侧额定电压,V。 7.4.3 7.4.4 7.5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离网运行时应按 GB/T 34133 的要求测试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电压不平衡度 离网运行时应按 GB/T 34133 的要求测试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自供电功能测试 在无外接电源供电情况下,测试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能否开启至正常运行状态,以判断其是否 具备自供电功能。 12 T / 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卷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b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带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每日一练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脐带脱垂课件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检测卷含答案详解【新】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检测题型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题库讲解附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劳动教育读本中职版专题一崇尚劳动学习资料
- 学校食堂员工培训方案
- 教学查房流程
- 《建筑材料与构造》课件-3.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与选用
- 《员工行为准则培训》课件
- 仓管员晋升组长述职报告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
- 《厨房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