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VB_稿件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1页
毕业设计-VB_稿件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2页
毕业设计-VB_稿件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3页
毕业设计-VB_稿件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4页
毕业设计-VB_稿件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号:09503109天津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稿件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ion of Manuscript Review System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90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讲师2013年5月目 录内容摘要IAbstractII1 导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3 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22 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32.1 Visual Basic 6.0的简介32.2 ACCESS简介33 系统分析53.1 系统可行性分析53.2 功能概述84 概要设计124.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124.2 系统功能概述134.3 数据库设计 135 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205.1 系统界面设计205.2 稿件管理界面设计206 系统实现217 结论21参考文献30致谢31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Internet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足不出户的网上办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对期刊的编辑流程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对期刊现代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期刊编辑流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期刊相继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稿件评审系统。通过Internet投审稿已经成为期刊管理的主要趋势和重要途径。在日常的稿件处理、资料信息管理方面烦琐、事务较多。图书的出版速度越来越快,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向出版社投稿的作者也越来越多。由于地域的限制,作者通常都需要将稿件邮寄到出版社,而这样的效率极低,不利于书籍的修订和出版。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由手工完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目前,随着网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化已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要发展趋势,编辑流程网络化不但可以优化工作流程,而且可以实现远程编审。2006年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将联合构筑中国期刊网络出版联盟,其中联合开发期刊网络出版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编辑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这预示着国内期刊网络化大发展时代即将到来。关键词:稿件评审;VB;ACCESSIAbstractWith advance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growing network, increasingly closer to peoples lives and the Internet, without leaving Home Office Online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This editing process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journals and impact on their modern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growing application of periodical editor process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anuscripts for journa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ternet-based assessment system.By Internet vote their editing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periodical management and important way. In its daily sections more cumbersom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ooks published faster and faster species, growing, contribute to press more and more authors. Due to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 the author usually will need to mail the manuscript to the publishers, and the efficiency is very low, not conducive to the revis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e book. Traditional manuscript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done by hand, and wasted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but not conducive to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s, emerging network book binge.So you can achieve from the submission, peer review, editing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the whole process, more flexible than the traditional models. At present, as the network continues to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networking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tech periodicals, editorial process and network not only can streamline work processes, and can implement a remote pipeline. 2006 national core journals and journal international network seminar on good news from: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 Wanfang data co will jointly build the Chinese journals online publishing Union, joint development of journals online publishing platform, editing a remote section of the building Internet-based processing system.Heralding the domestic periodical network era is at hand.Keywords:Manuscript review;VB;ACCESS1 导言11 研究背景基于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在期刊收稿及审稿过程中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期刊社和编辑部开始使用该系统。在介绍了国内外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现有期刊采编系统普遍存在的未实现出版全流程数字化对稿件评审缺乏智能化评价服务功能的问题。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调查得知,以前主编部对稿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主编部征稿、刊登稿件信息发表不便;投稿主要通过邮寄的形式,交通不便、地理、路途事故等多种原因,到达主编部的可能性较低。后来,借助Internet,主编部借助网络来推广,作者也可以通过E-mail来投稿,此种方式给双方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有很多缺点,数据繁多,容易丢失和出错,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没有完全发挥计算机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期刊的稿件处理效率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已是不争的事实。推广使用基于网络的稿件远程处理模式,以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 提高稿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 增强稿件作者与审稿专家、期刊主编间的互动交流, 这种模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发现,国内已有数十种杂志基本实现了稿件的远程处理, 比如中科院数学院的期刊、无机化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新闻出版行业(如人民日报)、国内核心期刊(如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国际重要会议(如中国学术会议),学报社(电脑学报、自然科技学报等)等大型杂志社和主编部逐步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自身工作流程,开发出各类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稿件处理系统、科技期刊(学报)编务处理系统,大大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国内大部分期刊还没有付诸实施。国外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则相对好得多,达70%以上, 目前具备稿件远程处理功能的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大部分集中于美国, 虽然总体水平也并不高, 使用面也不广,但毕竟在期刊出版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开始了探索与实践, 值得国内教育技术期刊借鉴。对于自身人力物力相对缺乏的中小型期刊,紧跟信息化趋势是一个新课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会更多地应用于科技期刊的工作管理,也会对现代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2。13 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构建一个编辑部门所需的稳定有效的稿件评审系统,重点在于缩短投审稿流程时间,实现一稿多审,提高审稿结果的准确性与公平性。通过相关调查,要求系统具有以下功能:l 通过系统,用户可以向编辑部投递稿件以及管理个人信息l 通过系统,用户可以及时获得稿件的处理进度l 编辑在线对稿件进行初次审核l 编辑在收集专家意见后决定是否采用稿件l 随机分配专家,有效防止作弊行为l 一稿多审,收集数位专家意见,提高准确性l 专家在线审稿,提供审稿意见l 后台对系统各类信息的管理l 为用户提供密码取回服务功能2 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21 Visual Basic 6.0的简介Visual Basic(简称VB)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的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6.0是与WIN98配合于1998年推出的,进一步加强了数据库、Internet和创建控件方面的功能。VB可以用于可以开发多媒体、数据库、网络、图形等方面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特性允许对包括 Microsoft SQL Server 和其它企业数据库在内的大部分数据库格式建立数据库和前端应用程序,以及可调整的服务器端部件。VB中提供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可帮助我们设计界面和实现功能,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很多麻烦,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和可靠性。所以我选择Visual Basic 6.0作为我这套系统的开发环境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记为OOP)是Visual Basic6.0诞生的基础。OOP立意于创建软件重用代码,具备更好地模拟现实世界环境的能力,这使它被公认为是自上而下编程的优胜者。它通过给程序中加入扩展语句,把函数“封装”进Windows编程所必需的“对象”中。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使得复杂的工作条理清晰、编写容易。说它是一场革命,不是对对象本身而言,而是对它们处理工作的能力而言。对象并不与传统程序设计和编程方法兼容,只是部分面向对象反而会使情形更糟。除非整个开发环境都是面向对象的,否则对象产生的好处还没有带来的麻烦多。而Visual Basic6.0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这就使得Visual Basic6.0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促进软件重用的开发工具,从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4。22 ACCSEE简介Access是Office办公套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它已经成为Office办公套件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了。Microsoft 公司在Access 95 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 Access 97、Access 2000,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Access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但能存储和管理数据,还能编写数据库管理软件,用户可以通过Access提供的开发环境及工具方便地构建数据库应用程序,大部分是直观的可视化的操作,无需编写程序代码,是一种使用方便、功能较强的数据库开发工具。Microsoft Access在很多地方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小型企业,大公司的部门。 Access的用途体现在两个方面:(1) 用来进行数据分析: access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能力,利用access的查询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类汇总、平均等统计。并可灵活设置统计的条件。比如在统计分析上万条记录、十几万条记录及以上的数据时速度快且操作方便,这一点是Excel无法与之相比的。 这一点体现在:会用acces1s,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2) 用来开发软件: access用来开发软件,比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各类企业管理软件,其最大的优点是:易学!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也能学会。低成本地满足了那些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的管理需要,通过软件来规范同事、下属的行为,推行其管理思想。(VB、.net、 C语言等开发工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来说太难了,而access则很容易)。 这一点体现在:实现了管理人员(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开发出软件的“梦想”,从而转型为“懂管理+会编程”的复合型人才。1另外,在开发一些小型网站WEB应用程序时,用来存储数据。例如ASP+Access。这些应用程序都利用ASP技术在InternetInformation Services运行比较复杂的WEB应用程序则使用PHP/MySQL或者ASP/Microsoft SQL ServerACCESS的用途更多,体现在很多方面:表格模板: 只需键入需要跟踪的内容,Access 便会使用表格模板提供能够完成相关任务的应用程序。 Access 可处理字段、关系和规则的复杂计算,以便您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项目。 您将拥有一个全新的应用程序,其中包含能够立即启动并运行的自然 UI。创建和运行旧数据库:尽情享用对您的现有桌面数据库 (ACCDB/MDB) 的支持。3 系统分析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可行性、法律上的可行性和开发环境上的可行性。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技术可行性:随着国内软件开发的日益发展壮大,各种中小企事业单位已具备独立开发各种类型的软件的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特别的需求。整个系统的技术构成上来看,它属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类的系统。其基本操作就是对存在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查找、编辑等。所以就单纯的数据库应用来看,暂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因此从技术方面讲开发此系统是可行的。经济可行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通过网络做许多事情,稿件评审系统易于操作,对于虽然对硬件要求比较高但是其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比较好,实用性比较好,相信经济效益也比较高,因此此系统应该积极开发。操作可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素质己逐步提高,不论是对于电脑系统的基本操作还是对于系统的维护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配置专业的电脑维护人员来维护电脑,不必担心电脑故障问题。法律可行性:此系统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系统所涉及的条款与国家的现行法律没有抵触,不损害国家、集体、个人的任何利益,所以在法律上是完全可行的。开发环境可行性:开发此系统需要的硬件环境要求比较高,操作系统为Server Pack 2 的Windows 2000Server或Windows XP Professional,需要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还要有ASP.NET环境,主要就是Visual Studio.NET 2005。目前来看操作系统和各种软件都不是问题,系统硬件也可以满足,所以从开发环境上来说是可行的。311 技术可行性(1) 硬件设备及操作系统: 服务器:Pentium4以上配置的高性能PC机,内存应在256M以上,硬盘在40G以上。确认该计算机已经安装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9x/Me、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NT,分辨率:1024*768。 客户端:Pentium233(或与此相当的CPU)以上配置的PC机,内存应在32M以上,硬盘在1G以上。Windows 9x以上操作系统。确认已安装BDE。(2) 开发平台前台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前台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后台数据库:Access 2000312 经济可行性(1) 在社会效益方面: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大多是由人手工完成的。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主编,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2) 在经济效益方面:在软件技术方面是以大型数据库等成熟的应用软件作为支撑建立起来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调度业务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整个系统的开发所需的费用主要是在软件开发和维护上面,这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审稿和稿件管理维护来说,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313 操作可行性界面设计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习惯,使得操作简单;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制表灵活;适应力强;容易扩充。具有易用性、灵活性、开放性与可视性。32 系统描述随着计算机在办公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杂志社或主编部采用计算机软件对稿件进行管理。为此开发稿件处理系统,使其可以减轻主编人员的重复劳动,可以全方位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竞争能力。它还可以帮助主编部管理作者、专家信息,帮助主编部与他们的联系,实现投稿、审稿的网络化,扩大工作的范围和影响力,提高稿件质量。314 系统功能可行性分析本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是:普通用户通过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可以投递稿件,上传原文附件,进行密码修改等。编辑可以对稿件进行初审,随机分配专家、收集专家意见,最终定稿。专家凭帐号密码登录对随机分配给自己的稿件进行审理并提供审稿意见。管理员可对系统的各项信息进行添加、删除、编辑、修改等操作。通过系统的相关调查与分析,本稿件评审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普通用户功能:l 通过密码提示问题找回密码l 登录个人面板后可投递稿件l 稿件原文以附件的形式上传(1) 投稿后可方便获得处理进度l 修改个人密码(2)管理员功能: l 对用户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删除l 对稿件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删除l 对编辑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删除、添加l 对专家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删除、添加l 可以添加、编辑、删除稿件分类l 可以添加、编辑、删除出版社l 修改个人密码(3)编辑功能:l 稿件下载l 初审稿件,进行退稿或审核通过操作l 随机分配审稿专家l 收集专家意见,并根据意见定稿(4)专家功能:l 稿件原文下载l 查看稿件详细内容并审理稿件32 功能概述l 设计了专家打分的准则(可以根据需求改变参数)l 固定的格式录入数据l 展示稿件信息 l 展示了评审人名单l 进行评审录取初步投票l 通过系统分析得出评审结果321 用例图(1) 用户主要功能用例图若忘记密码,用户可通过密码提示问题取回密码,成功登录后可投递稿件、查看稿件状态、查看审稿意见、进行密码修改。图2 用户功能用例图用户投递稿件用例图用户通过填写稿件标题、邮箱地址、选择稿件分类、填写稿件描述、上传稿件原文来进行稿件投递。图3 稿件投递用例图用户查看稿件处理进度用例图稿件投递后,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及时了解稿件的处理进度,包括退稿、初审、二审、终审4种状态。图4 查看稿件处理进度用例图 322 编辑功能用例图(1) 编辑初审稿件用例图在专家审稿之前,编辑负责对稿件进行初审,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退稿操作,符合要求的稿件审核通过,同时随机分配专家。 图5 编辑初审用例图(2) 编辑终审稿件用例图在全部专家审理完毕后,编辑还负责收集专家审稿意见,对稿件进行终审,决定是否采用稿件。图6 编辑终审用例图323 专家功能用例图专家登录系统后,通过列表查看随机分配给自己的稿件,然后下载稿件原文,对稿件进行审理后填写审稿意见,最后选择审稿结果。图7 专家审稿用例图324 管理功能用例图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用户、稿件、编辑、专家、稿件分类、出版社等进行编辑、删除和添加操作,还可以修改个人密码。图8 后台管理用例图4 概要设计4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以及系统功能的分析,系统主要可划分为四大模块:用户模块、编辑模块、专家模块、管理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图9 系统功能模块图42 系统功能概述由系统功能模块图可以看出,本系统主要有四个模块:用户模块、编辑模块、专家模块和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概述如下:l 用户模块此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是用户投稿、上传稿件原文、找回密码、密码修稿和查看稿件处理进度,状态返回是用户模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户通过系统投递稿件后可以及时获得稿件处理的进度,而不必像传统投稿是那样通过电话或邮件方式咨询审稿进度。投稿: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投递稿件。附件上传:用户投稿时可上传稿件附件。稿件状态:稿件投递后,用户需要知道稿件的处理进度,通过这一功能用户就能及时了解自己的稿件状态,包括退稿、初审、二审和终审稿件。个人管理:用户可以修改个人密码。l 编辑模块编辑登录系统,可以浏览稿件信息对待审或者待定稿件进行相应操作,譬如退稿、初审审核、结合专家意见决定是否采用稿件等。稿件初审:编辑登录系统查看有待初审的稿件。退稿:若稿件不符合要求则退回。审核是否采用稿件。意见收集。实现一稿多审,获得不同的审稿意见,为终审提供充分依据。采用稿件。编辑根据专家的意见决定是否采用稿件提高审稿结果的准确性。专家模块专家登录后可查看待审稿件列表,对随机分配给自己的稿件进行审理,为编辑定稿提供审稿意见和审稿结果,所有专家审核后编辑将结合多位专家的意见觉得是否采用稿件。专家登录:作为稿件处理的审稿者,必须在登录以后方可进入审稿页面。稿件列表:可以查看所有自己将要审核的作品。稿件审理:包括查看稿件的所有详细内容,下载稿件附件,提供评语,提交审稿结果。l 管理模块用户管理:管理员可以查看、编辑用户信息,或者对用户进行删除操作。稿件管理:管理员可以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编辑管理:管理员可以查看和更新编辑注册信息,或者删除、添加编辑。专家管理:管理员可以查看和更新专家信息,或者删除、添加专家。分类管理:管理员可以更新、删除和添加稿件分类。出版社管理:管理员可以更新、删除和添加出版社。个人管理:管理员可以修改个人密码。4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在整个软件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整个系统中不但起着存储各种信息,供统计、查询、分析等使用的作用,而且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数据库设计应具有合理性、规范性以及适应性,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及设置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优劣。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为了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基础数据管理和查询维护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遵循以下原则:l 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数据库系统必须层次分明,合理布局,数据信息进行浓缩、归纳、合并,减少冗余,提高数据共享程度。l 保证数据结构化、规范化、编码标准化。这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进行业务部门内、外信息交换的基础。在每一个数据库设计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详细的数据分析、数据格式及较为统一的编码,为减少数据的冗余量,应尽量避免数据库结构的重复,并保证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完整性。l 数据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做到数据库的数据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应用程序,使数据库的设计及其结构的变化不影响程序,反之亦然。此外,由于业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数据库设计需考虑其扩展接口,使系统增加新的应用或新的需求时,不会引起整个数据库系统的重新改写。l 共享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应充分考虑数据资源的共享,合理建立公共数据库。采用数据库分层管理,使不同层次的信息数据共享。另外,由于共享数据是面向多个程序或多个使用者的,多个用户存取共享数据时,必须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l 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建立数据系统后,应避免不必要的数据重复和冗余。l 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它的设计要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因某一数据库的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做好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设计,对数据的非法访问,病毒侵扰和软、硬盘故障破坏,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431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模式是独立与数据库逻辑结构,独立与支持数据库的DBMS,不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模型是表达概念设计结果的工具。它应该能够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应该简洁、明晰、独立于机器,容易理解,方便数据库设计人员和应用人员进行交流;应该易于变动,便于修改;应该很容易向关系、层次或网状等各种数据模型转变,方便地导出与DBMS有关的逻辑模型。概念模型有很多模型,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实体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即使用E-R图来描述某一组织的概念模型。E-R模型是指直接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是一种描述静态数据结构的概念模型。它的主要成分是实体、联系和属性。可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E-R图是直观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再图中有四个基本成分如图10:(1) 矩形框:表示实体类型(考虑问题的对象);(2) 菱 形 框:表示联系类型(实体间的联系);(3)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4) 直线:联系类型与涉及的实体类型之间以直线连接,并在直线部标上联系的种类(1:1,1:N,M:N)。具体图示如图10所示。 实 体 属 性 联 系图10 实体E-R图符号表示432 系统E-R图系统整体E-R图:图11 系统整体E-R图本稿件评审系统所包含的实体主要有:稿件信息实体、专家信息实体、评论信息实体、用户信息实体、编辑信息实体、分类信息实体、出版社信息实体等,由于篇幅关系,在此只列举一部分:稿件信息实体包括稿件编号、作者、稿件标题、邮箱地址、稿件描述、稿件原文、稿件分类、初审状态、终审结果。图12 稿件信息实体图专家信息实体主要包括专家账号、专家密码、所属分类、邮箱地址、年龄、性别、所属出版社、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专家编号。图13 专家信息实体图评论信息实体主要包括评论编号、稿件编号、专家评论、审核结果。图14 评论信息实体图用户信息实体主要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名、密码、提示问题、密码答案、邮箱。图15 用户信息实体图433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基于VB的稿件评审系统采用的是将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数据库表结构如表15所示。表1稿件信息添加字段名类型允许空稿件代码文本作者姓名文本通讯地址及邮编文本联系电话数字稿件题目文本表2稿件评审系统字段名类型允许空评阅人代码文本稿件代码文本稿件选题及研究内容符号文献综述符号创新性符号研究方法符号写作规范程度符号是否同意录用符号表3参数设置字段名类型允许空优数字良数字中数字差数字表4管理员信息表字段名类型允许空账号文本登录密码文本表5对评审人信息的操作字段名类型允许空评审人代码文本评审人姓名文本评审人地址及邮编文本评审人电话数字5 系统界面设计51 系统登录界面设计系统菜单下设置五个下拉菜单:参数设置,评审数据输入,查看结果,建立以及退出。52 稿件管理界面设计在稿件管理菜单下设置五个下拉菜单:作者信息管理、作者稿件投递、专家信息管理、稿件审批管理和专家稿件类型选择。作者信息管理:可以添加、浏览和查询作者的基本信息。以使得新的作者的信息得以管理。稿件审批管理:可以添加、浏览和查询稿件的基本信息。专家从中选取稿件来进行审批。专家稿件类型选择:专家可以选择自己所善于的稿件类型来进行审批管理。(1) 添加作者和专家点击“新增”按妞。填写相应的信息,其中作者编号,不允许重复,系统将判断,重复有提示。(2) 修改信息请先选择您要修改的作者、专家信息,点击“修改”按妞,这是所有现都变成可写,您可以做相应的修改,与新增类似。修改完后,请确定。如果你当中不想修改了,请“退出”。(3) 删除选择要删除的作者或专家后,点击“删除”系统提示确认,点击“确认”数据删除,注意数据不可恢复。6 系统实现(1) 用户登录界面:主要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trcnn init_ado 检查用户名和密码 strQuery = select * from login where login.user= & _ Trim(Textname) & and login.password= & Trim(Textpassword) & rsdata.Open strQuery, cnnrsdata, , , adCmdText If rsdata.EOF = False Then Formmenu.Show Unload Me rsdata.Close Exit Sub End If init_ado strQuery = select * from mlogin where mlogin.user= & _ Trim(Textname) & and mlogin.id= & Trim(Textpassword) & rsdata.Open strQuery, cnnrsdata, , , adCmdText If rsdata.EOF Then MsgBox 你所输入的用户或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 , Error! Textname.Text = Textpassword.Text = Textname.SetFocus Else u = Trim(Textname) id = Trim(Textpassword) Formmenu.Show Unload Me End If rsdata.Clos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Unload Me 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 Textname.Text = Textpassword.Text = Textname.SetFocus u = s = End SubPrivate Sub Frame1_DragDrop(Source As Control, X As Single, Y As Single)End Sub(2) 系统首页主要代码如下:Private Sub Form_Load() 自动备份 Dim mOldFile As String Dim mNewFile As String Dim mTemp As String mOldFile = App.Path & db1.mdb mNewFile = App.Path & backupdb2.mdb mNewFile = App.Path & backupdb2 & mTemp & .mdb 检查是否存在该文件 If Dir(App.Path & backupdb2.mdb, vbDirectory) Then MsgBox 存在 Exit Sub Else CopyFile mOldFile, mNewFile, Not True FileCopy mOldFile, mNewFile MsgBox 备份完成 End If(3) 参数设置:主要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If Text1.Text = Or Text2.Text = Or Text3.Text = Or Text4.Text = Then MsgBox 请输入完整!,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信息 Text1.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rim(Text1.Text) = 100 Then MsgBox 参数应在1%-100%之间,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信息 Exit Sub Else If Trim(Text2.Text) = 100 Then MsgBox 参数应在1%-100%之间,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信息 Exit Sub Else If Trim(Text3.Text) = 100 Then MsgBox 参数应在1%-100%之间,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信息 Exit Sub Else If Trim(Text1.Text) + Trim(Text2.Text) 40 Then If (Trim(Text1.Te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