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_第1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_第2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_第3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_第4页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一、目的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对公司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使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程度,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保障员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下列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坏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职责 1、总经理(或分管副总)负责组织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负责审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2、安全环保科负责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表,指导各部门开展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负责各部门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有效性验证。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各部门分别负责分管区域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4、各级员工应积极参与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主动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基本分析评价方法,能自行评价。四、定义 1、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三种状态下有各种潜在的风险。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作业活动、生产系统等连续长时间运行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状态。在进行开车、停车、检修等临时性工作时,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倒塌等情况。 3、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的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可接受的全过程。四、评价时机:1、总经理承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一般不超过12个月)。2、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2)技术改进项目;(3)生产设施的变更项目。五、程序(一)评价组织的建立 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固定组织 公司成立风险评价的固定组织(见附件一),针对生产经营活动,每年安排进行一次全面风险评价(SCL)。 2、临时组织 对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项目改造、危险性较大的检修项目前进行的风险评价(JHA),公司可随时组成临时组织(成员为:生产车间、操作施工人员、安全科人员、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完毕后可自行解散。 (二)评价范围的确定 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评价之前,应确定评价的范围,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在进行风险信息更新,发现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果的风险时,应进行风险评价,主要包括: (1)在进行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各种安全教育时)。 (2)在进行法律、法规识别,发现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要求或其它要求时。 (3)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新的认识时(例如对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产生疑问时)。 (4)对事故、事件或其它信息的新认识,对同行业或类似行业发生的事故、事件或其它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时。2、针对特殊动火作业(存有易燃、易爆介质的在用、废弃的管道、设备、槽罐等或与易燃、易爆介质相连接的设施、设备、管道等)、受限空间作业、三级以上(含三级)高处作业、大型设备的吊装作业、危险性大的改造项目等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价,在作业前两天开展风险分析。3、危险性大的作业项目,必须有施工方案(方案中包括安全措施专项内容)。4、针对年度大检修,针对每一项检修内容,制定安全措施,下发到各相关单位实施,并指定专人落实、监督。 5、针对拆除作业,编制拆除安全方案,方案中包括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内容。 6、针对各种变更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各级人员在进行审批时必须考虑存在的风险,在确认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完全可以控制时,方可签字。 7、针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由生产车间、工艺部门编制岗位操作法,内容应包括正常操作步骤、异常情况处理和安全事项,确保风险得到控制。 8、危险性大的项目的风险分析结果,必须经总工或生产副总审批后与施工方案、作业票证一起交给施工单位,经落实措施后方可开工。 9、针对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地震、其它自然灾害等)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中包含风险识别的内容,然后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编制各项控制措施。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各单位在进行评价时,应选择有效、可行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直接作业环节的风险评价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2、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评价方法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3、重要设备、关键设备的风险评价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4、新生产工艺线路的设计评价方法宜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其它评价方法。(四)评价准则的制定 由安全科组织确定评价准则(具体见附件二)需要时可进行修定,在制定评价准则时,应依据: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合同规定 5、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目标 (五)风险评价的实施 1、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火灾和爆炸 (2)冲击和撞击 (3)中毒、窒息和触电 (4)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 (5)其它物理、化学性危害因素 (6)人机工程因素 (7)设备的腐蚀、缺陷 (8)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2、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确定控制措施,并进行记录,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 (1)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3)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六、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需要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顺序,以便于按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1、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2、选择的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实现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七、风险控制的实施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安全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2、对确定为重大风险(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编制评估报告)包括:(1)评估结果与技术结论 (2)评审意见 (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预算情况等 (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5)验收报告 3、将风险评价结果及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及作业环境中风险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八、风险信息更新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风险评价的频次为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动。 九、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的辩识:按照重大危险源的辩识GB18218-2009规定,识别公司生产区域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执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十、风险管理的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