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图书馆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某图书馆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某图书馆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某图书馆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某图书馆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届MDV设计应用大赛计算说明书设计生命建筑美的第十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设计者 :贺天云 刘天宇指导老师:陈俭时 间 :2012年7月20日摘 要MDV中央空调应用设计大赛以提供一个温湿度宜人、空气清新静舒适的环境为宗旨,以绿色节能,保护环境为社会责任,来发动有志青年设计生命建筑。本次参赛工程概况如下:本工程位于成都市,为某学校图书馆大楼。共四层,总建筑面积为16431.4m2,层高为4.5米。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一至四层空调系统;一至四层防排烟和加压送风系统。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计算夏季空调的冷负荷及湿负荷,确定系统运行方案,确定送风量,新风量及送风参数,确定夏季空气处理所需的冷量,系统布置,气流组织计算,水力计算及设备选型。1 空调负荷计算本设计对空调区采用谐波反应法计算,并计入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2 空调系统设计根据各空调房间的使用要求、面积及负荷等特点,本工程采用以下空调系统:第一层商业、第四到八层房间办公空间面积较小,且同时使用率较小,用热泵型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多联式空调系统以便于运行管理和独立计费。室外机为第四代直流变频空调机组,空调房间使用四面出风嵌入式室内机。第四到八层新风供给采用全热新风换气机作为独立的新风系统,新风与排风交换热量后送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节约能量。第一层的新风供给可直接有门窗供给。第二层、第三层商业区房间面积较大,同时使用率较高,相较之下,更适合用风冷热泵系统,末端设备为高静压卧式安装风机盘管和空调箱。新风直接从室外接入空调箱,与回风混合后送入室内。3 防排烟和加压送风系统本工程的房间尽量采用自然排烟,无法采用自然排烟的地方采用机械排烟。在各层防烟楼梯间设机械加压的防烟设施,火灾时打开着火层及上下层送风口,联锁开启风机。本工程下列部位设机械排烟设施:第一层、第四到八层内走道设排烟设施,火灾时设风机将排烟引入排风井,从机房层排至室外; 第三层的商铺A、商铺B分别设一台排烟风机,第三层的商业,设一台排烟风机,由于面积较大,故将面积分为三个排烟分区,每个支管负责一个排烟分区,在每个支管上设280防火阀一个,防火阀常闭,当该区着火时,开启。排烟风机的风量为分区最大排烟量的风量。第二层与第三层设置相同。其他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可开启外窗面积满足要求。4通风系统设计地下室排烟与排风系统合用,发生火灾时通过防火排烟阀转换。地下室分三个排烟分区,每个排烟分区设一个风机,每个风机的排烟量按照每平方米60m/h计算,地下室的送风通过送风井送风,送风量按排烟量的60%计算,送风管穿过防火分区时需设280防火阀。送风口与排风口均接到地上第一层。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其换气次数为10次/h。每层卫生间采用排气扇排至室外。目 录一、设计目的1二、设计要求1三、设计题目和设计参数13.1 室内参数13.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23.3围护结构设计参数见附表12四、空调房间冷、湿负荷计算24.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24.2 夏季湿负荷的计算7五、送风量、新风量、送风状态点的确定95.1送风量的计算95.2 新风量的确定95.3 回风量的确定11六、全热新风换气机设计126.1全热新风换气机的选择126.2 全热新风换气机的水力计算13七 多联机系统的设计和校核计算157.1室内机的布置原则157.2初选室内机,157.3初选室外机157.4冷媒管、分歧管的布置原则,167.5冷媒管管径的确定和分歧管型号选择177.6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内机之间的距离的校核177.7室内外机最大等效配管长度的校核187.8 室内机最终实际制冷量的计算187.9室内外机容量的校核19八、空气-水系统的设计198.1空调箱和风机盘管的选择198.2气流组织的设计和校核计算218.3 风冷热泵的选择228.4冷冻水系统的设计238.5水泵的选型248.6 冷凝水系统的设计258.7 膨胀水箱的选择26九、防排烟系统的设计279.1设计概述279.2内走廊的防排烟279.3第二、三层的防排烟289.4楼梯间送风加压防烟289.5地下室车库的防排烟系统设计29十 参考文献30十一 附表3132一、设计目的随着设计出健康的室内环境,引导行业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践行“低碳”理念的提出,暖通设计人员应致力于推广其理念。通过设计大赛,应达到如下目的:1. 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并系统化;2.进一步熟悉空调设备,培养综合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初步掌握工程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4.熟悉多联机系统以及其他空调系统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学习确定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计算方法,提高绘图和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二、设计要求1.整个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2.根据设计手册和房间需求,提供舒适性空调;3.室内机采取隐藏式安装,室外机相对集中安装,有效利用更多空间;4.空调工程初投资合理、安装维护简便; 三、设计题目和设计参数 设计题目:成都某学校图书馆空调通风设计3.1 室内参数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室内计算参数如下:夏季:温度应采用2428,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风速不应大于0.3m/s;冬季:温度应采用1822,相对湿度应采用40%60%,风速不应大于0.2m/s;表3.1室内参数房间类型季节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阅览室夏季26600.25冬季20400.15办公室夏季26550.25冬季18400.153.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指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用于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计算的室外气象参数。本建筑位于成都市:夏季室外大气压力:94770 Pa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96510Pa夏季室外日平均温度:27.9 冬季空调计算温度:1.2夏季室外干球温度:31.9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2.8夏季室外湿球温度:26.4 冬季室外风速:1.0m/s夏季室外风速:1.4m/s3.3围护结构设计参数见附表1四、空调房间冷、湿负荷计算4.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室内热湿负荷是决定空调系统风量、空气处理方法和空调装置容量的原始数据。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外墙冷负荷、屋顶冷负荷、内墙冷负荷、外窗瞬时传热冷(热)负荷,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冷(热)负荷、人员散热冷负荷、照明散热冷负荷、设备散热冷负荷等。本工程采用谐波反应法,计算时间为早晨8:00至晚间21:00现已二楼东北角自修室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其它的计算结果见附表2附表6。(1)外墙冷负荷:计算公式:Qc()=KF(t-+td- tn) 式中 : Qc()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 ),由举办方提供; tn 室内计算温度,;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3-1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3-1查取td=-3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外墙冷负荷,东外墙冷负荷如表4.1。表4.1 东外墙冷负荷计算表同理求得北外墙及南外墙冷负荷:(2)内墙温差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公式 Q=KF(twp+t1s-tn) 式中:F 内墙的面积,; K 内墙的传热系数,W/( ),由举办方提供; tn 室内计算温度,;twp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1s邻室温升,取2;内墙冷负荷计算如下表。表4.2 内墙引起的冷负荷(3)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Qc()= KF(t+ tn) 式中: Qc() 外玻璃幕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窗框修正系数,见表20.4-2; K 窗玻璃传热系数,W/( ); F 墙面积,; t 外玻璃幕墙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4-1查取; cw 玻璃幕墙传热系数的修正值,此处为1; 地点修正值,此处为-2.5。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如下表所示。表4.3 外窗瞬时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4)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Q =FXgXdJwt 式中:F外窗面积,m2; Xg 玻璃幕墙的构造修正系数,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5-1查取;Xd 地点修正系数,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5-2查取;Jwt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幕墙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由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5-3查取。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外玻璃幕墙进入日射得热冷负荷如下表:表4.4外窗太阳辐射引起的冷负荷(5)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Qc()1 = q1 n X-T ; 式中:q1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n 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此处取为0.96X-T -T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见表20.7-4;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2 = ql n 式中: ql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人体散热引起冷负荷,计算结果如表4.4所示。表4.5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n1NX-T N=pF 式中:N 灯具的安装功率,W;P照明功率密度,见表20.8-1;F房间面积,m2; n1同时使用系数;X-T-T时刻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见表20.8-2;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照明散热引起冷负荷,计算结果如表4.5所示表4.6 照明散热形成冷负荷(8)二楼东北角自修室汇总表4.7二楼东北角自修室汇总重复上述各分项的计算过程,得出各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并列入附表2至5中,逐时相加,得出各层的最大冷负荷及建筑物的总冷负荷。4.2 夏季湿负荷的计算(1)人体散湿量: D=0.001ng,/h 式中: 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7-3查得 群集系数,由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0.7-2查得n 人数以一楼大报告厅为例计算如下,其余的见表4-8则D=0.96300680.001=19.584kg/h 表4-8 人体湿负荷人体夏季湿负荷计算房间群集系数人数n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人体散湿量D(kg/h)人体散湿量D(kg/s)一楼大报告厅0.963006819.58400 0.005440 控制室10.9631090.31392 0.000087 贵宾室10.965680.32640 0.000091 前厅10.9613680.84864 0.000236 同声传译10.9621090.20928 0.000058 同声传译20.9621090.20928 0.000058 同声传译30.9621090.20928 0.000058 同声传译40.9621090.20928 0.000058 书店0.9622681.43616 0.000399 期刊采编部0.96181091.88352 0.000523 密集书库0.96124688.09472 0.002249 内勤门厅0.9618681.17504 0.000326 传达室0.9611090.10464 0.000029 消防控制中心0.9611090.10464 0.000029 更衣室0.9611090.10464 0.000029 周转书库0.96301093.13920 0.000872 前厅20.966680.39168 0.000109 小报告厅0.96150689.79200 0.002720 贵宾室20.966680.39168 0.000109 控制室20.9621090.20928 0.000058 值班室0.962680.13056 0.000036 二楼西北自修室0.961926812.53376 0.003482 读者休息处0.9632682.08896 0.000580 西南自修室0.96150689.79200 0.002720 总值班室0.964680.26112 0.000073 东北自修室0.9617810918.62592 0.005174 消毒室0.9631090.31392 0.000087 流通部0.9641090.41856 0.000116 办证办公室0.9631090.31392 0.000087 美工室0.9671090.73248 0.000203 馆长室0.9611090.10464 0.000029 副馆长室0.9611090.10464 0.000029 会议室0.9618681.17504 0.000326 接待室0.9681090.83712 0.000233 库房0.9621090.20928 0.000058 中间区域0.9627410928.67136 0.007964 三楼西边普通阅览室0.964006826.11200 0.007253 东边普通阅览室0.964006826.11200 0.007253 办公室10.9621090.20928 0.000058 办公室20.9621090.20928 0.000058 研究室北1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北2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北3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北4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1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2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3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40.9661090.62784 0.000174 休息廊0.96102686.65856 0.001850 四楼西边普通阅览室0.963006819.58400 0.005440 珍藏本书库0.9628681.82784 0.000508 东边普通阅览室0.964006826.11200 0.007253 办公室10.9621090.20928 0.000058 办公室20.9621090.20928 0.000058 研究室北1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北2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北3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北4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1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2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30.9661090.62784 0.000174 研究室南40.9661090.62784 0.000174 休息廊0.96102686.65856 0.001850 五、送风量、新风量、送风状态点的确定以一楼大报告厅为例计算,其它的见汇总表5-1 5.1送风量的计算公式为: qm=Qx/(hNx-hox) 式中: Qx室内余热量,kw hNx夏季室内空气状态点的比焓,kJ/kg,查焓湿图得阅览室为58.6 kJ/kg ,办公室为55.8 kJ/kg hox夏季送风状态点的比焓,kJ/kg热湿比线的计算公式为:x=Qx/Wx= 38387.2119.5843.6= 7056.46 式中: Wx室内余湿量,kg/s 在焓湿-图上过室内状态点作热湿比线交相对湿度9095%为送风状态点Ox,hox=43.6 kJ/kg。 一楼大报告厅:qm=38.387(58.6-41) 36001.209=6656.742 m3/h其他房间风量计算见附表8。5.2 新风量的确定送入室内的新风量必须要满足:稀释人群本身和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保证人类对空气品质的要求;补充室内燃烧所耗的空气或补偿排风;保证房间的正压要求。去以上三者的最大值作为房间的最小新风量,最小新风量必须要大于送风量的10%。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表5.2得图书馆阅览室的人均新风量是17m3/h,办公室人均新风量是30m3/h。本工程的新风系统划分如下:一楼大报告厅、控制室1、贵宾室1、前厅1、同声传译1、同声传译2、同声传译3、同声传译4、书店、期刊采编部分为一个新风区;密集书库、内勤门厅、传达室、消防控制中心为一个新风分区;更衣室、周转书库、前厅2、小报告厅、贵宾室2、控制室2、值班室为一个新风分区。二楼西北自修室、读者休息处、西南自修室、总值班室为一个新风分区;东北自修室、消毒室、流通部、办证办公室、美工室、馆长室、副馆长室、会议室、接待室、库房为一个新风分区;中间区域为一个新风分区。三楼西边普通阅览室、办公室1为一个新风分区;东边普通阅览室、办公室2为一个新风分区;研究室、休息廊为一个新风分区。四楼西边普通阅览室、办公室1为一个新风分区;东边普通阅览室、办公室2为一个新风分区;研究室、休息廊为一个新风分区。新风量计算:一楼周转书库qmw=1730= 510m3/h;新风比是16.69% 合适二楼读者休息处 qmw=1732= 544m3/h;新风比是25.45% 合适其余房间新风量计算见附表8. 5.3 回风量的确定 计算公式:qmf=qm-qmw 式中: qmw修正后的新风量,m3/hqmf回风量,m3/h 一楼大报告厅的回风量qmf=6656.742-5100=1556.742 m3/h 表5-1风量计算房间送风量m3/h新风量m3/h回风量m3/h送风状态点比焓kJ/kg一楼大报告厅6656.74 5100.00 1556.74 43.6控制室11199.44 119.94 1079.50 47.8贵宾室1384.64 150.00 234.64 45.9前厅12401.06 390.00 2011.06 47.5同声传译1110.98 60.00 50.98 42.5同声传译272.46 60.00 12.46 39.1同声传译394.76 60.00 34.76 41.4同声传译4131.74 60.00 71.74 43.4书店1632.49 374.00 1258.49 45.7期刊采编部1759.22 540.00 1219.22 45.1密集书库9069.69 2108.00 6961.69 50.2内勤门厅1254.61 540.00 714.61 45.6传达室567.02 56.70 510.32 48消防控制中心313.25 31.32 281.92 47.5更衣室228.85 30.00 198.85 47.1周转书库3055.50 510.00 2545.50 45.3前厅21795.94 180.00 1615.94 47.8小报告厅5922.01 2550.00 3372.01 47.8贵宾室2462.59 180.00 282.59 45.9控制室2437.45 60.00 377.45 47.1值班室650.28 65.03 585.25 48二楼西北自修室8640.32 3264.00 5376.32 48.4读者休息处2137.36 544.00 1593.36 45.4西南自修室7296.12 2550.00 4746.12 48.7总值班室625.96 120.00 505.96 47.2东北自修室5011.12 3026.00 1985.12 41.1消毒室465.90 90.00 375.90 46.5流通部1448.85 144.89 1303.97 47.7办证办公室582.71 90.00 492.71 46.9美工室1117.79 210.00 907.79 46.5馆长室1066.82 106.68 960.14 48.3副馆长室826.85 82.68 744.16 48.1会议室1015.76 306.00 709.76 44.8接待室859.46 240.00 619.46 45.4库房232.57 60.00 172.57 45.7中间区域23603.17 4658.00 18945.17 49.2三楼西边普通阅览室17437.64 6800.00 10637.64 48.3办公室199.20 60.00 39.20 41.7东边普通阅览室16499.96 6800.00 9699.96 48办公室299.20 60.00 39.20 41.7研究室北1597.92 180.00 417.92 45.2研究室北2543.55 180.00 363.55 44.8研究室北3543.55 180.00 363.55 44.8研究室北4597.92 180.00 417.92 45.2研究室南1625.30 180.00 445.30 45.4研究室南2744.70 180.00 564.70 45.9研究室南3744.70 180.00 564.70 45.9研究室南4625.30 180.00 445.30 45.4休息廊3964.56 1734.00 2230.56 47.7四楼西边普通阅览室19891.05 5100.00 14791.05 49.9珍藏本书库1184.97 476.00 708.97 48.1办公室1137.64 60.00 77.64 43.7东边普通阅览室20794.00 6800.00 13994.00 49办公室2137.64 60.00 77.64 43.7研究室北1674.20 180.00 494.20 45.6研究室北2625.61 180.00 445.61 45.4研究室北3625.61 180.00 445.61 45.4研究室北4674.20 180.00 494.20 45.6研究室南1625.30 180.00 445.30 45.4研究室南2643.54 180.00 463.54 45.4研究室南3643.54 180.00 463.54 45.4研究室南4625.30 180.00 445.30 45.4休息廊6233.73 1734.00 4499.73 49.6六、全热新风换气机设计6.1全热新风换气机的选择 以三楼西边普通阅览室、办公室1为例写出计算过程,其他的见表6-1。 三楼西边普通阅览室新风量是6880m3/h, 新风冷负荷是 80.907KW;办公室1的新风量是60 m3/h,新风冷负荷是0.890KW;根据美的提供的资料选择选择型号为XFHQ-80DZ/S-A的全热新风换气机一台,额定风量是8000 m3/h,机外余压是270pa,焓效率67%,温度效率84%。新风换机器承担67%的新风冷负荷:67%(80.907+0.890)=54.804KW,室内机最终要承担的冷负荷是:房间冷负荷+33%新风冷负荷=73.238+0.532+0.33(80.907+0.890)102.413KW 表6-1房间全热新风换气机型号额定风量m3/h机外余压焓效率%温度效率%台数室内机承担冷负荷kw一楼大报告厅XFHQ-80DZ/S-A80002706784162.286 控制室14.505 贵宾室12.191 前厅19.904 同声传译10.854 同声传译20.763 同声传译30.814 同声传译40.915 书店8.251 期刊采编部9.889 密集书库XFHQ-25DZ/S-A30002006779140.696 内勤门厅7.514 传达室2.091 消防控制中心1.209 更衣室XFHQ-40DZ/S-A4000220677810.945 周转书库15.026 前厅26.747 小报告厅36.631 贵宾室22.633 控制室21.818 值班室2.397 二楼西北自修室XFHQ-80DZ/S-A80002706784149.573 读者休息处11.276 西南自修室40.190 总值班室2.727 东北自修室XFHQ-40DZ/S-A50002506679148.085 消毒室2.148 流通部5.491 办证办公室2.506 美工室5.127 馆长室3.823 副馆长室3.020 会议室5.795 接待室4.630 库房1.205 中间区域XFHQ-50DZ/S-A500025066791111.585 三楼西边普通阅览室XFHQ-80DZ/S-A800027067841101.587 办公室10.826 东边普通阅览室XFHQ-80DZ/S-A80002706784199.523 办公室20.826 研究室北1XFHQ-30DZ/S-A4000220677813.323 研究室北23.175 研究室北33.175 研究室北43.323 研究室南13.392 研究室南23.752 研究室南33.752 研究室南43.392 休息廊24.788 四楼西边普通阅览室XFHQ-60DZ/S-A60002506778193.298 珍藏本书库7.051 办公室10.927 东边普通阅览室XFHQ-80DZ/S-A800027067841110.308 办公室20.927 研究室北1XFHQ-30DZ/S-A4000220677813.546 研究室北23.394 研究室北33.394 研究室北43.546 研究室南13.392 研究室南23.468 研究室南33.468 研究室南43.392 休息廊30.461452386.2 全热新风换气机的水力计算 以第八层的大空间办公A、小空间办公为例写出计算过程,由流体输配管网表2-3-2查的:当允许声压在40-60dB时,新风入口流速:4至4.5m/s ;总管和总干管:6至8 m/s ;无送、回风口的支管:5至7m/s ;有送、回风口的支管:3至5 m/s ;一个弯头的局部阻力:100pa一个三通的局部阻力:10pa一个变径的局部阻力:10pa 计算公式:p=局部阻力+沿程阻力=lRm+局部阻力 式中: Rm比摩阻,pa/m; L管段的长度,m;换气机出分侧、最远送风口、最远回风口、换气机排风侧组成最不利环路分为1、2、3、4、5、6、7、8段计算 以第一段为例写出计算过程其余的见表6-2对第1段: 风量Q=2883.27m3/h 速度V=2.54m/s 比摩阻Rm=0.11pa/m 长度l=1.294m 管宽=630mm 管高=500mm该段的沿程阻力是p1=0.111.294=0.142pa 表6-2管段号风量(m3/h)管宽(mm)管高(mm)管长(m)比摩阻(pa/m)速度(m/s)局部阻力()总阻力(pa)12883.276305001.2940.112.54140148.18922883.276305005.6320.112.5432065.435004001.8080.182.8741635.675003203.250.22.845817.843202505.0930.312.846429.762502009.8080.292.397429.762502005.5150.292.3982883.276305003.910.112.54总阻力小于全热新风换气机的机外余压220pa 合适重复以上过程可以计算其他换气机的水利计算,汇总如表6-3表6-3楼层房间总阻力(pa)机外余压(pa)第四到七层大办公空间A135.424200接待室A大办公空间B159.91220大办公空间C大办公空间D139.596200接待室B第八层大办公空间A148.189220小办公空间大办公空间B167.973220大办公空间C大办公空间D131.01200接待室B由表6-3可以看出所选全热新风换气机都合适。七 多联机系统的设计和校核计算 以一楼大报告厅为例写出计算过程,每个房间室内机承担的冷负荷(kw),Q,在附表9中已经完成,一楼大报告厅的冷负荷为62.286KW7.1室内机的布置原则 一楼大报告厅选用四面出风的室内机,对于四面出风的室内机,能很好的满足室内装修的需要,寿命长,运行噪音小送风范围广,冷热分布均匀,经过处理过的风从出风口到空调区的水平距离是2到3米,离柱子的距离要达到1m以上。可以负担的空调面积是16-36m27.2初选室内机, 由于室内机的额定制冷量是在标准空调工况是的制冷量,夏季空调系统的设计条件与标准空调工况并不一样,因此空调机的实际制冷量与额定制冷量也不一样,根据室内空气计算干、湿球温度以及室外空气计算干球温度在美的提供的室内机制冷量表中选出最接近或大于房间冷负荷的室内机,对于一楼大报告厅,根据该建筑特点,长是19.5m,宽是18m和室内机的布置原则,每台室内机之间的距离约是6m,室内机和墙之间的距离约是3m。初选型号为MDV-D80Q4/N1-C,额定制冷量是8.0KW的室内机八台,额定制冷量之和是64KW62.286KW(室内机应该承担的冷负荷)。其他房间室内及选择详见附表9。 7.3初选室外机 根据大报告厅所在分区室内机额定制冷量之和102.6KW初选型号是MDV-D1065(38)W/DSN1-830,额定制冷量是106.5KW,制热量是119KW的室外机,室内外机的容量配比系数为:102.6/106.5=96.34% 室外机的实际制冷量的计算 由美的中型中央空调技术手册(R410a冷媒),版本号:JZ-10-03A 2010第一版,第221 页V 系列第四代直流变频中央空调,制冷能力表,能力需求是90%,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分别是35、37,室内湿球温度是18时,查的室外的实际制冷量都是33.6KW,所以有插入法得:当室外计算干球温是36.3,室内湿球温度是18时,室外机的实际制冷量也是33.6KW7.4冷媒管、分歧管的布置原则, 采用线式布管方式; 美的内机分歧管是全新设计的U型分歧管,在内机设计安装时,尽量让所有分歧管两边的内机均等,例如:以下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 对于以上两种方案,我们选的第二种,原因:一是U型分歧管的特性决定均等性更强,分配冷媒更均匀,方案二不会出现方案一中最后的内机效果不好的情况;二是可以让第一分歧到最远的内机距离更近,保证系统损失更小,而实际内机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得更远,可以有效解决方案一中第一分歧与最远内机超过40米的问题,设计更方便灵活除此以外每个分歧管与弯管之间的距离要0.5m。7.5冷媒管管径的确定和分歧管型号选择根据室内机、冷媒管和分歧管的布置原则画出室内机,连好冷媒管和分歧管。详细图解和个管段的管径见打印的图表7-1下游内机容量A(100W)主配管尺寸mm(不得大于主管的尺寸)适用分歧管气管液管A16619.19.5FQZHN-01C166A23022.29.5FQZHN-02C230A33022.212.7FQZHN-02C330A46028.612.7FQZHN-03C460A66028.615.9FQZHN-03C660A92034.919.1FQZHN-04C920A135041.319.1FQZHN-05C1350A44.522.2FQZHN-05C由表7-1可以确定每段冷媒管的管径和分歧管的型号对于一楼大报告厅,型号为FQZHN-01C的分歧管有3个,型号为FQZHN-02C的有3个,型号为FQZHN-03C的有2个,型号为FQZHN-04C的有1个。具体的分歧管的结果见设备材料表。7.6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内机之间的距离的校核 校核原则: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内机之间的距离40m对于第五层大办公空间B该距离是:冷媒管的长度+弯管的等效长度*弯管的个数+分歧管的等效长度*分歧管的个数 式中弯管的等效长度,分歧管的等效长度由表7-1确定表7-2(来至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表22.5-20)实际配管长度室内机实际配管长度弯管以及回油弯的等效长度管径(mm)弯管等效长度(mm)回油弯等效长度(mm)9.520.181.312.70.21.515.80.252.019.050.352.422.220.43.025.40.453.428.580.53.731.80.554.038.10.654.844.50.84.9线支管等效长度0.5m集支管等效长度集支管连接室内机总容量kw等效长度m78.484.0284.098.0398.04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内机之间有两个分歧管等效长度都是0.5m,两个弯管等效长度分别是0.25m,0.35m则: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内机之间的距离=20.647+9.274+0.602+20.5+0.25+0.35=32.12340m 合适7.7室内外机最大等效配管长度的校核校核原则:室内外机最大等效配管长度175m计算公式:总的等效长度=主干管等效长度0.5+其他等效长度 =(20.037+0.55)0.5+30.5+0.25+0.35+31.523 =44.928175m 合适 式中:主干管等效长度是从第一分歧管连到管径再连到室外机的冷媒管的长度和弯管的长度之和。(10)配管长度及高度差容量修正系数的确定 根据第(9)步中得最大总的等效长度,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图22.5-6得配管长度及高度差容量修正系数为0.9267.8 室内机最终实际制冷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QHIF.J=(QHD.JQHOF/QHD.K) aH.J 式中: QHIF.J-室内机的最终实际制冷容量,KW QHD.J 室内机的额定制冷容量,KW QHOF-室外机的实际制冷容量,KW aH.J-配管长度及高度差容量修正系 带入公式可以求出第五层大办公空间B的每台室内机的最终实际制冷量 QHIF.J=(4.5 33.6/(4.5 8) 0.926=3.8892 3.8892 8=31.11KW31.07KW 每台室内机的最终实际制冷量之和是31.11KW大于室内机应该承担的冷负荷31.07KW,因此选的室内机合适7.9室内外机容量的校核校核原则:室内机的最终实际制冷量之和/室内机应该承担的冷负荷应不大于1.5室内机的最终实际制冷量之和/室内机应该承担的冷负荷=31.11/31.07 =1.0012 1.0012小于最大值1.5合适 重复以上步骤可以选出并校核其他房间的室内机和室外机,详细结果见附表3八、空气-水系统的设计8.1空调箱和风机盘管的选择 对第二层:商铺用高静压的风机盘管送风,商业和商铺用空调箱以第三层商业的空调箱为例写出计算过程其他的见表8-(1)确定空调去所需要的风量(m3/h),冷量(KW)商业的送风方式是新风和回风混合以后再经过空调箱处理到室内状态点Ox,在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