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透镜物理中考.doc_第1页
2015透镜物理中考.doc_第2页
2015透镜物理中考.doc_第3页
2015透镜物理中考.doc_第4页
2015透镜物理中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北京)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015长春)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规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处房屋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或“后”)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选填“左”或“右”)侧(黑龙江绥化)小薇同学用一块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1)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蜡烛与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3)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它的像将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薇又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蜻烛和凸透镜之间,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她只适当地调整光屏使之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又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小薇戴的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上海)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L像 (厘米) 像距与物 距之比(vu) 物距与像距之 和(uv)(厘米) 1 60.0 12.0 0.60 0.20 72.0 2 50.0 12.5 0.75 0.25 62.5 3 30.0 15.0 1.50 0.50 45.0 4 18.0 22.5 3.75 1.25 40.5 5 16.0 26.7 5.00 1.67 42.7 6 14.0 35.0 7.50 2.50 49.0 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_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_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像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_(镇江)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方;(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用L0、L表示)(江苏南通)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_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_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2)小华测焦距f时,将曲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2015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_;(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镜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连云港)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透镜,将光屏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常州)2015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而形成的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填“上”或“下”)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A)2cm (B)7cm (C)9cm (D)10cm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填“左”或“右”)移(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坦克炮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盛大阅兵仪式99式主战坦克预计会再次成为本次阅兵的一大亮点99式主战坦克为我国自行研制,火炮威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炮弹初速为1940ms,居世界第一炮管中部的抽烟装置,由储气筒、喷嘴等组成炮塔内炮手发射炮弹,弹丸经过喷嘴时储气筒会充入高压气体,弹丸飞离炮口后,储气筒内的高压气体便由喷嘴向外冲出,迫使炮塔中的有害气体沿炮口流出,净化了车内空气炮管外装有隔热套,隔热套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为了减少环境对炮管的影响,内层是为了能使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使炮管温度趋于一致,减少变形99式坦克还配备红外夜视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能够全天候作战(1)高速飞行的炮弹能够击穿2000m外900mm厚的装甲,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_能(2)抽烟装置喷嘴的开口方向,你认为图中哪一选择最符合要求()(3)炮管隔热套内层材料的性质最应该具有()(A)熔点低(B)熔点高(C)导热性好(D)导热性差(4)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坦克,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_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杭州)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_(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_(安徽)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28. (龙岩)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的_像(2)向水凸透镜内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填“前”或“后”)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_透镜(山东滕州)小娟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娟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适当位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左侧,光屏置于凸透镜的右侧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高度(2)将蜡烛移到适当位置,改变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通过实验小娟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她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她应将照相机_(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4)小娟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5)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小娟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推测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_(填选项序号)(A)8cm (B)15cm (C)20cm (D)40cm(山东威海)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_,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_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所示的位置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山东潍坊)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u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_、_的实像;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_(德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