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评分标准_第1页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评分标准_第2页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评分标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分值评估10分41、病人一般情况及目前的病情、治疗情况、合作程度,判断病人适宜的测量方法 32、30分钟内病人无进食、活动、冷热敷、情绪波动等影响生命体征的因素33、测量肢体无偏瘫、功能障碍操作准备10分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8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有秒钟的表、体温本(记录纸)、笔、弯盘、血压计、听诊器、棉签、纱布一块、清洁容器盛放已消毒的体温计、免洗手消毒液、生活/医用垃圾袋操作程序70分11. 七步洗手22.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33.检查血压计,袖带宽窄是否合适,水银是否充足,玻璃管有无裂缝,玻璃管上端是否与大气相通,橡胶管和输气管是否漏气,听诊器是否完好24.将物品合理摆放,推车携物品至病人床旁35.核对病人,解释目的,评估指导病人26.协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测腋温:8 7.解开病人上衣第一颗扣子,用纱布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处并紧贴皮肤,协助病人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测量时间5-10min测量脉搏:48.指导病人手臂放在舒适位置,腕部伸展81.护士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按压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及脉搏搏动为宜,脉搏正常者测30秒,所得数值乘以2(异常呼吸病人或婴儿侧1分钟),脉搏异常者测一分钟测量呼吸:410保持诊脉手势,观察病人胸或腹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正常值者计数30秒,所得数值乘以2,同时观察呼吸节律、性质、声音、深浅、有无特殊气味,呼吸运动是否对称等70211.呼吸微弱或危重者可用少许棉絮置于鼻孔前,观察棉絮被吹动的次数,数一分钟测量血压4 12.协助病人卷袖露臂,肘部伸直,掌心朝上(坐位时肘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是肘动脉平腋中线)413.放平血压计,驱尽袖带内的空气,袖带平整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上2-3cm,松紧能插入一指为宜 1214打开水银槽开关,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肘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关闭输气球的气门,充气至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20-30mmHg,平视血压值,放气,使汞柱以4mmHg的速度缓慢下降,听到第一次搏动音汞柱所指刻度为收舒压,继续放气听到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根据病人情况告之215.取下袖带,放下病人衣袖,驱尽空气,叠平整后放入盒内316.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水银全部流回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盖血压计盒盖217.取出体温计,读数,放于弯盘内218.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119.洗手120.记录,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综合评价10分343.与患者沟通流畅,取得病人配合操作规范、熟练操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总分(100)1001.目的:1)测量记录病人体温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3)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4)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是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5)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6)监测呼吸变化情况7)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8)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2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患、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量口温,腹泻、直肠肛门手术者禁止侧肛温;心肌梗死者慎侧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守候在病人身旁2)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3)发现与病情不相符时,应当从新测量4)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片在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5)若病人有紧张、剧烈活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再测量 6)若偏瘫病人测键侧 7)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搏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8)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测心率,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一分钟 9)呼吸的频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测量一分钟 10)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听诊器的胸件勿整个塞入袖带内,听诊器胸件的整个膜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11)打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