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液的工艺.doc_第1页
口服液的工艺.doc_第2页
口服液的工艺.doc_第3页
口服液的工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服液 一、口服液的概念及特点 口服液是将原材料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其特点是:1、能浸出原材料中的多种有效成分。2、吸收快,显效迅速。3、能大批量生产,免去临用煎药的麻烦,应用方便。4、服用量减小,便于携带、保存和服用。5、多在液体中加入了矫味剂,口感好,易为人们所接受。6、成品经灭菌处理,密封包装,质量稳定,不易变质。二、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一般分为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等工艺过程。1、浸提:将原材料洗净,加工成片、段或粗粉。一般是按汤剂的煎煮方法进行浸提,由于1次投料量较多,故煎煮时间每次为12h,取汁留渣,再进行煎煮,如此反复3次,合并汁液,滤过备用。2、净化:为了减少口服液中的沉淀,需采用净化处理,过去多采用水提醇沉静化处理,目前采用酶处理法较好,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3、浓缩:滤过后的提取液再进行适当浓缩。其浓缩程度,一般以每日服用量在3060ml为宜。口服液可根据需要选择添加矫味剂和防腐剂。常用的矫味剂有蜂蜜、单糖浆、甘草酸和甜菊苷等;防腐剂有山梨酸、苯甲酸和丙酸等。4、分装:在分装前,液体中加入了一定剂量的矫味剂、防腐剂,搅拌均匀后,可进行粗滤、精滤,装入无菌、洁净、干燥的指形管或适宜的容器中,密封。5、灭菌:分装后,采用多种灭菌法(如煮沸法、蒸汽法、热压法等)进行灭菌。三、口服液的质量检查 可按以下项目进行检查:外观检查(包括澄明度检查)、装置差异检查、卫生学检查、定性鉴别、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相对密度测定等,这些项目的检查,基本上能有效地控制口服液的质量。 相关文章:蜜 膏 一、蜜膏的概念及特点 蜜膏是指原料经过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入蜂蜜制成的稠厚的、半流体状的剂型。蜜膏的特点是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利于保存,携带方便,便于服用,作用和缓、持久。蜜膏又叫煎膏剂。煎膏剂中所用的蜂蜜均指炼蜜,糖大多为冰糖或蔗糖,也有用红糖(如益母草膏),糖也必须经过炼制。二、蜜膏的制作方法 蜜膏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煎煮、浓缩、收膏、分装四个步骤。1、煎煮:将原料按照要求切成片、段,或粉碎成末,加水加热,进行煎煮,先以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煎煮30min即可;将汁液倒入杯中,留渣再加水煎煮,如此反复3次,把3次的汁液合并在一起,静置,用滤器滤过待用。如果原料为新鲜的果蔬,可用榨汁机榨取汁液,另用其渣加水如常法煎煮,时间可稍短一些,取汁去渣,与前面的汁液合并备用。2、浓缩:将准备好的汁液加热煎煮,不断搅拌,待汁液浓缩到产品所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可停火;或者取浓缩液滴在滤纸上,如果滴液四边无渗出的水迹,即达到了要求,我们把这种浓缩膏称为“清膏”。3、收膏:在清膏中加入规定量的炼蜜(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用小火煎熬,不断搅拌,撇去浮沫,当膏液稠度达到所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可停火。除另有规定外,蜜膏的相对密度一般要求在1.4左右。由于蜂蜜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死蜂、蜡质等杂物,故应用前须加以炼制,其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减少水分含量、增加粘合力。鲜蜂蜜的选择,以半透明、有光泽、香甜味纯、清洁无杂质为好。炼蜜的程度除由制膏原材料的性质而定外,与原料粉末的粗细、含水量的多少、加工季节的气温也有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一般冬天用嫩蜜,夏天用老蜜。4、分装:先将容器洗净、干燥、消毒,然后再把放凉的蜜膏装瓶,以免日后发霉变质。一般选用大口容器盛装,这是由于蜜膏比较粘稠,存取方便。 相关文章:请您留言 | 站内导航 | 招聘信息 | 业务联系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片 剂 片剂的制作方法有颗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两大类,以颗粒压片法应用较多,颗粒压片法又分为湿颗粒法和干颗粒法两种,前者适用于原料不能直接压片,或遇湿、遇热不起反应的片剂制作。下面重点介绍湿颗粒法。一、原料的处理 按配方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洁净、灭菌、炮制和干燥处理。1、适宜粉碎的原料:含淀粉较多的原料如淮山药、天花粉等;或含有少量芳香挥发性成分的原料和某些矿物原料等,宜粉碎成细粉,过56号筛。2、适宜提取法的原料: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原材料如薄荷、紫苏叶等,可用单提挥发油或双提法。3、适宜煎煮浓缩成稠膏的原料:含纤维较多、质地疏松、粘性较大或质地坚硬的原材料。浸膏片、半浸膏片中的稠膏,一般可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有的亦可达1.4。4、化学品中的主、辅料的处理:某些结晶性或颗粒状物,如大小适宜并易溶于水者,只要进行过筛使成均匀颗粒或经干燥加适量润滑剂即可压片。一般通过56号筛较适宜。二、制粒 大多数片剂都需要事先制成颗粒才能进行压片,这是由原料物性所决定的。制成颗粒主要是增加其流动性和可压性。增加物料的流动性,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以减少片剂的松裂,避免粉末分层和细粉飞扬。不同原料有不同的制粒方法,主要分为全粉制粒法、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粒法、全浸膏制粒法及提纯物制粒法等。其中全浸膏制粒法比较常用。1、全浸膏制粒法:有两种方法,即:(1)将干浸膏直接粉碎,通过规定的筛子,制成颗粒。(2)用浸膏粉制粒。干浸膏先粉碎成细粉,加润湿剂,制软材,制颗粒。用这种方法制得的颗粒质量好,但费时费力,成本高。近年来,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浸膏颗粒,或得到浸膏细粉进而喷雾转动制粒。这些方法比较先进,既可以提高生产率,又提高了片剂的质量,并减少细菌污染。全浸膏片因不含原材料细粉,服用量较少,容易符合卫生标准,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片剂。2、提纯物制粒法:是将提纯物细粉(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与适量稀释剂、崩解剂等混匀后,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制软材,制颗粒。片剂颗粒所用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的用量,以能制成适宜软材的最少用量为原则。如果原料粉末较细且干燥,则粘合剂用量要多些,反之则少些。制成的湿粒要及时进行干燥,含水量应控制在3%5%的范围之内。三、压片 常用的压片机有单冲压片机和旋转式压片机两种。单冲压片机的产量一般为80片/min,一般用于新产品的试制或小量生产;压片时是由单侧加压(由上冲加压),所以压力分布不够均匀,易出现裂片,噪音较大。旋转式压片机,生产能力较高,是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压片机。压片前要先计算出片的重量。片重的计算:如果片数和片重未定时,则先称出颗粒总重量然后计算相当于多少个单服重量,再依照单服重量的颗粒之重量,决定每次服用的片数,进一步计算出每片的重量。若配方中规定了每批原材料应制的片数及每片重量时,则所得的干颗粒重应恰等于片数与片重之积,即干颗粒总重量(主料加辅料)等于片数乘以片重。如果干颗粒总重量小于片数乘以片重时,则应补充淀粉等辅料,使两者相等。半浸膏片的片重,可用下式计算:片重(干颗粒重+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重量)理论片数(成膏固体重+原粉重)+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重量原药材总重量/每片原药材量(药材重量收膏%膏中含总固体%+原粉重)+压片前加入的辅料质量(原药材总重量/每片原药材量)。若已知每片主料成分含量时,可通过测定颗粒中主料成分含量再确定片重。片重每片含主料成分量干颗粒测得的主料成分百分含量。干颗粒法是指不用润湿剂或液态粘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